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按照弗萊《批評的剖析》的觀點,在古代作為宗教信仰的神話,在近代已經“移位”即變化成文學,並且是各種文學類型的原型模式。盡管女媧在神話中已經消失,但在繁花似錦的文學百花園和各種文化遺產中卻獲得了無限生機。當然,神話文學移位的走向和軌跡也要受到各種社會條件的制約和限制。神話題材和意象在文學移位過程中的盛衰消長正是後代社會各種價值觀念取向的投影。

壹.造人(造物)神話的文學演繹

女媧神話的最早記載是先秦時期的《楚辭》和《山海經》,今人多肯定其以造人為職能的始母神神格意向。除了造人之外,先秦典籍中女媧為樂器祖神的記載也應該是女媧造物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移位到文學中的浪漫題材的過程值得關註。

首先將女媧神話移位到文學天地的是曹植。他在《女媧贊》壹詩中以文學的筆法,把“女媧作笙簧”這壹神話題材做了藝術的描繪。作者巧妙地把造笙簧作為黃帝禮儀的組成部分,同時也將造笙簧視為女媧七十變的內容之壹。這些都為女媧神話走入文學殿堂進行了創造性的探索。不僅如此,在《洛神賦》這篇天下美文中,曹植還充分發揮他作為壹位天才文學家的才能,把女媧造笙簧這壹歷史現象進壹步想像為女媧清歌漫舞的美妙姿態。顯而易見,神話的深沈蘊涵逐漸淡化,轉而積澱為壹種藝術形象,成為文學家狀物誇張,馳騁想像的素材。女媧與音樂的關系,經曹植的生花妙筆後,成為壹種美妙音樂的形象符號,反復出現於後代的文學作品中。其中有的是照搬借用曹植的原文,如唐代崔融的《嵩山啟母廟碑》所依據的不是原始神話,而是已經經過“移位”的文學材料。蘇軾《瓶笙》又以前人神仙傳說中園客養五色蠶繭的故事來形容女媧笙簧奏樂之妙,可謂別出心裁。於是女媧音樂大使形象便在文人的詩賦中廣為出現。

如同造人神話是女媧造物神形象的主體壹樣,女媧造人神話在移位為文學之後,也充分顯示出它廣博的生機和神奇的魅力。其實在《風俗通義》有關女媧造人神話的整合中,就已經帶有壹定的文學色彩的想像。這為後來造人神話向文學的走動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和造物神話的移位相比,造人神話的文學移位似乎要相對晚壹些。最早把女媧造人神話引入文學殿堂的是唐代傑出詩人李白《上雲樂》詩中“散在間,濛濛若沙塵”兩句充分發揮了文學家的虛構想像力,把摶土造人的女媧置身於沙塵濛濛的天地之間,營造出壹幅朦朧縹緲的女神造人圖。除了詩歌之外,唐代人還把把女媧造人神話移位擴充為小說故事:

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侖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婦,又自羞恥。兄即與其妹上昆侖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是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今時人取婦執扇,象其事也。(《獨異誌》卷下)

這段故事實際上是根據女媧造人神話和婚神傳說整合而成的。取得上天允諾和兄妹結合的過程中采取了具有民間祭祀祈禱色彩和民俗風情的方式。所謂“煙合”者,乃“姻合”也。借用“煙”的合散來代表象征“婚姻”的成否,以及結草為扇,以障其面的羞澀描寫,也是富有想象力的文學手法。

女媧造人題材大量出現在文學領域是從宋代開始的。有的將其用為兒童遊戲,如宋利登《骳稿·稚子》詩。但更多的是將其用為巧奪天工的自然景物。如在元揭傒斯《題見心李公小蓬萊》詩用來形容蓬萊仙境鬼斧神工的造化神境。類似的又如歐陽玄《過洞庭》詩。此風流及,人們還將女媧摶土造人神話作為形容造型藝術技巧的上乘比喻。如柳貫《溫州新建帝師殿碑銘》、李孝光《畫史朱好古卷》詩等。

  • 上一篇:有哪些遊戲中有趣的bug被官方作為設定保留了下來?
  • 下一篇:我的暑假計劃英語作文6範文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