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機器人是如何發明的?

機器人是如何發明的?

自從世界進入技術時代以來,人們就開始了對自動化技術的探索,幻想能夠制造出壹種自動化的智能工具來代替人的部分體力和腦力勞動,去做壹些靠人的自身能力很難做到的事。於是壹個用電器元件或電子儀器控制的,能夠模擬人的四肢動作和部分感覺(甚至具有思維能力)的機械裝置便在人們的頭腦中誕生了,這就是機器人。

這個長期以來的願望直到20世紀60年代後期才被實現。1966年,壹個具有極簡單智能的機器人雛形問世了。這是壹種只能聽從固定和變換工作程序的指令,並能進行簡單機械動作的裝置,被稱為第壹代機器人。當時,壹架載有氫彈的美國飛機在地中海上空不幸遇難,壹枚氫彈墜入海中。為了避免彈體核燃料因破損滲漏產生輻射對打撈人員造成傷害,壹個裝有電視眼和機械手的簡易裝置被制造出來。利用它,科學家們毫不費力就將氫彈安全地打撈了上來。同年,美國某家醫院安裝醫療裝備放射線源時,有半支香煙頭大小的放射性鉆C60掉了出來,結果也是用這種簡單的機械人拾起,並放入鉛盒內的。

從此,機器人引起了各國科學家們的廣泛註意和研究。僅在1967年,美國就有75臺機器人用於生產。這壹年,蘇聯的人造月球衛星就是指派機器人挖取月球巖石和土壤試樣的。

第二代機器人已經具有視覺和觸覺功能,能在“理解”周圍環境的情況下進行工作,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小型電子計算機廣泛推廣使用和價格降低的條件下出現的。它由電子計算機控制、存貯和處理周圍環境反饋的信息,進行判斷,然後按既定的要求進行操作。制造第二代機器人的設想早在1958年就在美國被提出來。1961年底,科學家研制出的用電子數字計算機控制的機械手模型,在近10年後才得到推廣使用。1970年,丹麥人索倫森制成壹個可以操縱挖掘機的電子液壓控制式機器人;美國同時也研制出模仿人的肩、肘、腕和手指動作的機器人,可以用幾種速度連續行走。以後世界上又陸續出現了有觸覺和重量感的機器人。

第三代機器人是具有人的簡單智力和學習功能的機器人。它能滿足兩種基本要求:壹種是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能在復雜條件下完成多種處理物品的形狀和相對位置的任務;另壹種是具有識別環境及其變化,並作出正確判斷和進行工作的能力,具有進行聯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

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科學家研制成功具備“手—眼”裝置和帶觸覺手的智能型機器人。它有兩只眼,壹只眼用於看圖紙,另壹只眼協助機械手進行裝配,依靠兩只眼的協調配合,完成對圖紙設計的實際裝配工作。1973年7月,日本早稻田大學研制成壹種有腿的機器人。它具有人造耳,可根據人們的口頭指令作出反應。它還具有識別物品的人造眼和有觸覺的人造手,以及可作出簡單回答的人造口。這項研制標誌著機器人的發展進入了壹個新階段。1974年,美國航空航天局和加省理工學院又研制成具有電視攝像機和激光器功能的人造眼和編入幾千個指令的電腦,用於對月球表面進行科學考察。

到1978年,智能機器人已發展成具備某些視覺、觸覺和溫度感應功能,能講簡單的語言和識別圖紙與圖像,並能對指令作出反應和執行操作。不同類型和用途的機器人已大量應用於生產線上,在陸上、水下和月球表面等人難以或不可能進行工作的地方,機器人都可以大顯身手。

目前,全球科技工作者對機器人的研制正向著進壹步模擬人的部分智能和感覺的方向迅速發展。2000年底日本幾家公司還研制成功了能與人壹樣行走和打乒乓球的機器人。

  • 上一篇:銷售內勤工作總結ppt
  • 下一篇:小學二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案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