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表情包最早起源於哪裏?

表情包最早起源於哪裏?

表情包最早起源於壹位美國人發明的笑臉符號,隨著時間的推移衍生出顏文字、笑臉、繪文字、圖文敘事以及動態圖片等各類表情包。2014年起,Emoji搜索引擎的創始人甚至將每年的7月17日定為“世界表情包日”。而表情包的真正盛行源於社交軟件的廣泛普及,用戶不僅能使用軟件自帶的表情包,還可以發布自己設計的專屬表情包。社交軟件使人們的交流逐漸從面對面溝通轉向線上交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習慣於在虛擬交流時“鬥圖”。

表情包可以看作是線上文字交流的重要補充。相較於面對面的溝通,人們在線上文字對話時較難感知對方的狀態或情緒,而發送表情包剛好可以彌補這壹缺憾。當人們想表達負面情緒或者想懟人時,發送恰當的表情包既能表達自己的不滿,也可以緩解對方在接收信息時的尷尬。表情包還能以省力的方式豐富文字的細節,比如,微信表情中能代表笑的狀態有“憨笑”“呲牙”“可愛”“偷笑”和“微笑”等,當用戶想傳遞開心的感受時,不必思考使用何種文字更為精準,只需要發送壹個表情便可解決。

年輕人使用的表情包常常帶有調侃、諷刺或戲謔的色彩,而中老年表情包則以安靜、祥和與正能量著稱,這也造成了不同代際群體對於同壹表情的認知差異。比如,中老年群體普遍認為微信裏的“微笑”表情是壹種開心的笑,但年輕人卻認為它是帶有嘲諷和高冷感的假笑,因為它與“難過”“再見”等表情壹樣視線向下,看上去是壹種情感壓抑後展露的笑容。

不過,我們在擁抱表情包時,也不能忽略文字的力量。因為表情包的內容和解碼的過程都具有非理性和不確定性,很容易造成雙方交流中的誤解與偏差。無論是靜態圖片還是視頻截取,表情包終究只能算壹種淺層次和碎片化的表達,是線上人際交往的壹種輔助手段,還遠遠替代不了語言或文字交流中的深刻思想與真情實感。畢竟,人與人交流的真正目的,是更好地實現雙方心靈相通。最早出現的表情符號是:-),它誕生於 1982 年 9 月 19 日的上午,這壹類由標點符合組合成的表情被稱作 Emoticon,也就是情緒表情。

日式顏文字又稱繪文字(kaomoji),它將美式表情符號發揚光大,更具創意與藝術感。

2002年,全民寬帶普及政策開始在國內推行,火了網絡,火了QQ,也火了2003年出現在QQ裏的自帶表情。小黃臉誕生了!

ios系統出現後另壹種小黃臉的表情誕生,根據 Swyft 的統計,全球每天有 60 億個笑臉表情被發送出去,在 Facebook 上每天有多達 3 億 emoji 表情被分享出去。

當QQ的默認表情開始不能滿足用戶之後,新壹代的表情大多以卡通形象出現,如阿貍、悠嘻猴、綠豆蛙、兔基斯……壹大批可愛的表情包很快出現,成為年輕人網絡聊天的常用表情。

2007年,暴走漫畫風格開始在北美流行,之後進入中國並且引起了壹股潮流雖然畫風粗糙,隨後開始取代了傳統的卡通類表情,而表情包三巨頭這時占據了大部分人的收藏夾。

表情包在發展中逐漸將網絡流行語句與圖片結合,種類逐漸變多,能表達的也不僅僅是情緒,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表情包來表達。

圖與文字的結合逐漸衍生到真人領域,韓國小可愛宋民國,金館長,歌神張學友都變為了表情包素材,漸漸的,能否被做成表情包變成了衡量潮流的壹個標準。

表情包種類擴大化後,現在以壹種無厘頭,好笑的形式來直接表達情緒的表情包占據了聊天的使用頻率,網友的智慧是無窮的,表情包是無窮盡的,沙雕表情包也是越來越沙雕的。

  • 上一篇:潘粵明畫了壹條魚,體型不小味道美,黃永玉畫的貓,為什麽招架不住?
  • 下一篇:2021寧波國慶節有什麽活動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