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油畫梅杜薩之筏的評價

油畫梅杜薩之筏的評價

有壹類作品具有特殊的時代性,它們有些是重寫社會片段,有些是紀錄歷史關鍵,這類作品往往呈現出與其它畫題不同的風貌。

讓我們來看看這壹件作品,這應該是船難的情景,有壹群人擠在狹小的竹筏上,每個人都瘦弱、蒼白,在這之中,有人痛苦絕望、有人已經長眠不醒,竹筏搖搖晃晃,右下方還有壹個人壹腳勾在竹筏上,軀體則已經浸泡在水中;竹筏的小帆灌滿了風,後方有壹個大浪即將拍來,仿佛再下壹秒,所有的人都將會被浪花卷走。盡管是在這麽危急的狀態下,在畫面的右側,仍有壹群人拼命要墊高身體,他們揮舞著手中的衣物,努力向遠方求援。

這幅作品,便是如此劇力萬鈞的呈現出希望與絕望的情感。

為什麽要畫這樣的題材?其實,這是發生在當時壹件轟動社會的悲劇事件,有壹艘名為梅杜薩的船,在海上遇到了暴風,最後不幸沈沒在海上,船上大部分的人都無法生還,僥幸生還的人卻在海上漂流了27天,經歷了莫大的痛苦,這是壹件慘劇,震驚當時社會。

藝術家藉裏柯先生決定要表達這種人性掙紮的時刻。為此,藉裏柯做了許許多多的素描與習作,構圖也不斷的調整修正。畫面上,竹筏、風帆、大浪,都傳達給我們危險不安的感覺,但整個構圖卻又維持巧妙的平衡,並不會讓人有輕重不壹強弱不分的不協調感,除此之外,若自左上角往右下方畫壹條線,將畫面分割成兩部分,恰好形成壹個明顯的對照,左下方的人們個個淒苦無奈,表達出絕望的氣息,而右上方的人,努力振作,奮力呼救,盡管遠方看不到救援,但仍展現出永不放棄希望的堅持,這是人性中高貴情懷的展現。就因為這種審慎仔細的創作態度,才成就了這樣壹件精采的傑作。這並不是甜美優雅的題材,但藝術家努力表現出人們絕處求生的奮鬥精神,這仍是動人的,仍屬於美的作品。

這幅畫描繪了遇難者呼救的緊張瞬間,他們居高呼喊遠方的救生船。畫家有意在背景上畫壹風帆,逆風將木筏往後吹行,這就造成了遇難者向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風逐漸將木筏往後吹的現實造成對立的緊張氣氛。激情正是浪漫主義精神所在,但畫中那座人體構成的金字塔不免有古典主義的遺風,在這幅畫中浪漫主義的激情和古典主義造型交織在壹起,構成由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的傑作。

這幅畫巨大的畫面,結構宏偉、氣勢磅礴。情節激動人心,構思大膽富有戲劇性,構圖嚴謹充滿律動,畫中人情感激越。人體塑造堅實有力度,光影對比強烈,整個色調陰森沈郁,顯示出震撼人心的悲劇力量。這幅傑作的問世,開辟了浪漫主義的藝術道路。法國歷史學家彌列什贊揚說:“籍裏柯獨自壹人憑自己的力量把船引向未來,法蘭西本身,我們本身在《梅杜莎之筏》上被表現出來了。”可是當這幅史無前例激動人心的作品1819年在沙龍展出時,受到古典主義畫家猛烈的攻擊。安格爾看了以後說:“我真希望把那幅《梅杜莎之筏》從盧浮宮博物館內剔除出去,我不想看這種東西,這只能算是解剖學的表演,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死屍樣的人物,實在敗壞觀賞者的趣味。”在當時最能理解這幅畫的是壹位比籍裏柯小七歲的青年,他在自己的日記中曾這樣寫道:“當籍裏柯在畫他的《梅杜莎之筏》的時候,允許我去看他作畫,他給我這樣強烈的印象,當我走出畫室後,我像瘋人壹樣跑回家去壹步不停,直到我到家為止。”這個人就是被譽為浪漫主義之獅的德拉克洛瓦。

梅杜薩之筏》從畫面的構圖、光線、色彩到人物的動態表情以及豐富的想象力,都是無與倫比的。畫家以金字塔形的構圖,把事件展開在筏上僅存者發現天邊船影時的剎那景象,刻畫了遇難者的饑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種情狀,畫面充滿了令人窒息的悲劇氣氛,開創了浪漫主義先河。

很顯然,畫家在這壹海難事件中,看到了與復辟年代法國革命所遭遇的相似景象,《梅杜薩之筏》不是壹幅單純的“新聞”畫,它是畫家對現實的影射。這種浪漫主義,正如當時英國浪漫派詩人拜倫在他的壹首敘事長詩《唐璜》中所描寫的驚濤駭浪的險境壹樣,可謂是先進思想的藝術反射。

在畫面上,船帆與木筏上的幸存者正好構成壹個三角形,成為畫面的中心,向觀眾明白展現出木筏在海上飄蕩的情景。有的人已經死去,有的人奄奄壹息,有的人抱著親人的屍體陷入沈思……而壹堆振臂向前的人沖破了穩定的大三角形的束縛,又構成壹個動蕩、富於激情的三角形。他們壹個推壹個,直到最高處的人被高高舉起,揮舞著壹塊紅巾。順著他們呼喊的方向,細心的讀者能夠在遠處的浪尖上發現壹個細微的船影,與迫在眼前的死亡相比,它意味著生的希望。

被稱為“浪漫主義雄獅”的歐仁·德拉克羅瓦在看過這幅作品後,像發了瘋壹樣,徑直跑回自己的畫室,開始尋求同樣激動人心的創作方法。而波旁王朝的擁護者們則恨不得將此畫劈成碎片,以瀉心頭之恨。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最終是國王路易十八出面,才使這幅名作免遭厄運,他將《梅杜薩之筏》捐贈給盧浮宮美術館,在那裏永久珍藏。

  • 上一篇:經典作文素材-親情
  • 下一篇:有關服裝設計的資料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