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品德課生活化的活動式教學設計策略主要有哪些

品德課生活化的活動式教學設計策略主要有哪些

那麽,怎樣才能構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課堂,讓思想品德課教學生活化呢?

壹、營造生活氛圍,樹立學生主體理念

以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現代教學的主流。素質教育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能喚起學習的激情,才能主動進入角色,參與知識形成、發展、應用的過程,才能激發求知欲望,張顯課堂教學的生命力。因此,要使思品課回歸生活,必須樹立學生主體理念,以生為本,營造良好的生活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關註學生的情感和興趣,關註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課堂創設適宜的學習情境。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優化師生關系,要把學生看作人,看作活生生的大寫的人,看作有生命價值和人格尊嚴的人,充分尊重學生人格,理解學生需要,相信學生潛能,愛護學生身心,使課堂氣氛民主化、師生關系朋友化。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給學生更多的民主,要平等的與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的創新,要為學生提供壹個公平參與的機會,提供壹個交互式的對話學習平臺,讓思想品德課成為生活的大課堂。

例如:在學習“未成年人保護”中“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這部分知識時,筆者邀請了部分學生家長和任課教師與學生進行了壹次面對面的拉家常式的交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心理話,表達自己對家長、對老師的意見和看法,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由於筆者給學生提供了這樣壹個平等對話的機會,不僅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還無形中拉近了老師與學生,孩子與家長之間的距離。事後,不少家長感慨自己對子女的溝通了解太少,紛紛表示以後要加強與孩子的交流。壹些科任老師也深有感觸。

二、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感悟

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生主動探索、改進自己已有的認識和經驗、建構自己認知結構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現成知識的過程。思想品德課與社會生活、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著廣泛的聯系,思想品德課的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積累的過程,也是對生活感悟的過程,更是壹個對情感、態度、價值觀建構與生成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的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從而促使學生將課堂學習的間接經驗與現實生活的直接經驗有機結合起來,將課堂學習與生活實踐有效統壹起來,使感性知識最終上升為理性知識。

例如,在講解“個人和集體的關系”時,筆者播放了壹段元旦文藝匯演前同學們排練的錄像:壹遍遍的進場、退場、表演……,天氣寒冷,同學們的鼻子、手凍得通紅,但同學們依然個個精神飽滿,努力排練,以自己良好的表現來為班級爭榮譽。因為這是同學們都親身經歷的事情,所以在觀看完這段錄像後能暢所欲言,對良好的集體離不開個人的努力這壹知識點有了更深的體會和感受。

再如:在講授“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筆者讓學生表演了壹個小品:家境不錯的中學生小王看到同學們都流行穿名牌,覺得自己如果不穿的話很沒面子。於是他向父母提出了買名牌服飾的要求。父親對其進行勤儉教育,但他很不以為然,認為父親思想陳舊,跟不上時代潮流。表演結束後,筆者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由於小品中的情境與中學生的日常生活有關,學生的討論非常激烈。通過討論學生最後認識到:我們提倡節儉,並不是要過苦日子,也不是不要消費,而是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壹個理智的消費者。

學生的生命成長需要自身的體驗。教師決不能越俎代庖,憑自己的知識去充當教材的搬運工;決不能自作權威,高高在上,忽視了學生對社會生活的體驗與錘煉。只有學生親身體驗到的東西,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獲得。類似真實生活情境的運用,以及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的體驗和感悟,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不僅使思想品德課堂少了許多說教,多了不少真實,從而大大提高了思想品德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也使得思想品德課能走近生活,學生能感悟到學習的真諦。

三、挖掘生活素材,幫助學生探究思考

現代詩人說:“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生活中的快樂和寶藏很多,缺少的是壹種發現。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應該善於從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挖掘利用富有思想性和知識性的生活素材進行教學,杜絕脫離實際的空洞說教,堅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這也充分體現了構建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的新課程理念。在課堂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和思品教材體例編排上活動內容化、內容生活化的特點設計壹些生活話題,將學生融入到生活情境之中,通過生活引路,把學生帶入知識的海洋,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探究生活。

例如,在講授“消費者如何維權”時,筆者沒有直接講維權途徑,而是先讓學生自己講述在消費過程中遇到的事情及其處理的方法,然後讓其他同學判斷做法的正確性,接著全班再分組討論,最後讓學生自己得出正確的維權途徑。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意識到學有所用。

又如:在講授“學會合理消費”這壹內容時,筆者設計了這樣壹個生活情境:“十壹”黃金周期間,商家針對消費者的心理,各類打折促銷活動會接踵而來:“滿300減160,滿400減240” ……看到別人在瘋狂搶購,正在逛街的小米也加入了搶購行列。為了湊夠商家打折的金額,她先後買了四套內衣、兩件襯衫,十雙襪子。等到回家冷靜下來,她後悔不已,因為家裏並不缺這些東西。請問:妳有過類似的經歷和體會嗎?妳是如何看待這種消費行為的?似曾相識的生活情境壹下子拉近了學生的距離,在討論中學生深刻體會到了消費要理性。

上述生活情境的呈現,貼近學生的生活,把知識技能的教育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利於促進學生經驗的重建,促進學生的書本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還能幫助學生學會從具體的社會現象中分析、歸納得出壹些基本的政治觀點、立場、方法和原理,並能運用這些結論去解釋、分析、說明更多的社會現象。

四、布置生活作業,引領學生實踐提升

生活告訴我們,學生在課堂上學的東西,只有與豐富的社會實踐相聯系,才能生成出鮮活的東西,只有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知識才變得豐富和深刻。壹件事,對孩子來說,只有親身實踐和體驗到了,才會刻骨銘心,終身難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知識,從根本上說是為了提升自己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把知識應用於生活,更好地服務於生活。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聯系生活實際,布置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作業,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感受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學會生存,促進個性發展。

例如,在學習“可持續發展戰略”後,筆者布置了壹個調查作業,調查的主題是國家出臺“限塑令”後塑料袋的使用情況。學生經過調查發現,雖然國家出臺了“限塑令”,但效果並不理想。對此,學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全校師生的名義向市民發起壹份“拒絕使用超薄塑料袋”的倡議;利用節假日走上街頭向市民作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義務宣傳活動;向政府機關建議,加大監管力度等。

這樣的作業,使思品課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使學生的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既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更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使學生能真正地關註生活。社會是壹個大課堂,社會活動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思想品德課鼓勵學生投身於社會,去調查,去體會,在社會中感悟人生,在實踐中領略生命的真諦。

五、鏈接生活熱點,激勵學生關註社會

思想品德課是與時代形勢、社會生活緊密結合在壹起的學科。構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課堂,離不開熱點知識的鏈接。因此,思想品德課老師平時應多收集最新的社會熱點資料,及時了解國內外最新動態,在教學中緊扣時代脈搏,隨時向課堂引入新事例,不斷用最新的情景資料補充教學內容,縮短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時空距離,使思想品德課更富有時代與生活氣息。教師要引導、激勵學生主動關註社會,使學生從思想到行動上都與社會同步,與時代***進,從而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統壹。

例如:在講“統壹的多民族國家”這部分知識時,筆者采用了當時最新、最熱的時事政治材料——青藏鐵路開通,當筆者壹提到青藏鐵路時,同學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最後自然引入到青藏鐵路通車加強了少數民族與其它各民族之間的聯系,推動了西藏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也使學生深刻理解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團結和***同繁榮。

再如:在講授“民族精神”這部分內容時,筆者播放了2008年抗震救災的圖片影像資料。這是我們國家當時的壹個社會生活熱點。學生也看過電視,所以課堂上學生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民族精神也有了更深地體會。

教育即生活,思想品德課離不開“生活”這壹“源頭活水”。把生活引進課堂,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新課程提倡的壹個突出特點,我們要善於運用生活中豐富的教學資源,構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引導學生敞開胸襟,把生活擁入自己的懷抱,去想象、去體驗,從而使思想品德課教學更生動、更有效。

  • 上一篇:有關於社會、科技、歷史的作文素材,大蝦們幫忙了~~``
  • 下一篇:當貝U1超短焦激光投影儀評測:為您打造優質家庭影音體驗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