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圖片素材 - 敦煌文言文

敦煌文言文

1. 敦煌古文的來歷

“敦煌”壹詞,最早見於《史記·大宛列傳》中張騫給漢武帝的報告,說“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公元前111年,漢朝正式設敦煌郡。古代人壹般用漢語字面意義來解釋“敦煌”地名,如東漢應邵註《漢書》中說“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編的《元和郡縣圖誌》進壹步發揮道:“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

但現代大多數學者認為“敦煌”的詞源不是漢語。壹般認為,《山海經》中記載的“敦薨”即是敦煌最早的稱呼,而“敦薨”或敦煌是當地少數民族語言的漢語音譯,至於是哪個民族,則是眾說紛紜。日本學者藤田豐八考證說,敦煌可能是都貨羅(Tokhara)譯音,而都貨羅也就是當時居住在敦煌、祁連間的月氏人 ;中國學者岑仲勉認為敦煌的詞源是“桃花石”(Taugas) ;王宗維認為“敦薨”或敦煌為“吐火羅”的音譯,並推斷敦煌為吐火羅人居住的故地 ;李得賢則認為敦煌為古羌人語言“朵航”(義為誦經地或誦經處)的對音。 總之,“敦煌”地名的詞源為漢朝以前的當地少數民族語言之漢譯,這點應是沒有疑問的。

2. 描寫敦煌的古詩詞

敦煌太守才且賢,郡中無事高枕眠。太守到來山出泉,黃砂磧裏人種田。敦煌耆舊鬢皓然,願留太守更五年。城頭月出星滿天,曲房置酒張錦筵。美人紅妝色正鮮,側垂高髻插金鈿。醉坐藏鉤紅燭前,不知鉤在若個邊。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黃金錢,此中樂事亦已偏。——岑參《敦煌太守 *** 歌》

有關敦煌的詩句:

1. 蔣山南望近西坊,亭館依然鎖院墻。天子未嘗過細柳,將軍尋已戍敦煌。欹傾怪石山無色,零落圓荷水不香。為將為儒皆寂寞,門前愁殺成中郎。——徐鉉《宣威苗將軍貶官後重經故宅》

2. 北出長城古塞邊,荒松落日少人煙。隔河又是河西地,過得敦煌是酒泉。——鄭居貞《洪武癸亥以公事出會寧北境》

3. 萬裏敦煌道,三春雪未晴。送君走馬去,遙似踏花行。度跡迷沙遠,臨關訝月明。故鄉飛雁絕,相送若為情。——王偁《賦得邊城雪送行人胡敬使靈武》

4. 角聲吹徹梅花,胡雲遙接秦霞。白雁西風紫塞,皂雕落日黃沙。漢使牧羊旌節,閼氐上馬琵琶。夢裏身回雲闕,覺來淚滿天涯。——楊慎《敦煌樂》

5. 北風吹雲雲四幕,歲盡窮陰苦寂寞。忽聞有客來大鄣,清姿絕塵立野鶴。大鄣山客性耽古,開緘發篋光煜龠。夏王九牧鑄黃金,大澤深山遠不若。於闐雁肪截昆吾,饕文如發雙龍攫。豐隆煽火天公下,紫煙飛盡粉骨薄。錦縹細展墨花翻,河東二柳敦煌索。會稽內史十五字,崩崖斷石壓秘閣。老夫亦出漢螭鉤,海虬盤觚綠玉削。——王惟儉《歲暮贈新安吳用卿》

6. 敦煌水涸龍駒伏,未央廄前秋草綠。驢駝負石玉門關,舊苑空餘三十六。憶昔高皇馬百匹,騊駼車府無監牧。只留太仆掌天閑,不許田駑食民谷。——夢觀法師《題任少監百馬圖》

7. 吐蕃健兒面如赭,走入黃河放胡馬。七關蕭索少人行,白骨戰場縱復橫。敦煌壯士抱戈泣,四面胡笳聲轉急。烽煙斷絕鳥不飛,十壹年來不解圍。——曾棨《敦煌曲》

3. 描寫敦煌的古詩詞有哪些

1. 《敦煌太守 *** 歌》

唐代:岑參

敦煌太守才且賢,郡中無事高枕眠。

太守到來山出泉,黃砂磧裏人種田。

敦煌耆舊鬢皓然,願留太守更五年。

城頭月出星滿天,曲房置酒張錦筵。

美人紅妝色正鮮,側垂高髻插金鈿。

醉坐藏鉤紅燭前,不知鉤在若個邊。

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黃金錢,此中樂事亦已偏。

2. 《宣威苗將軍貶官後重經故宅》

唐代:徐鉉

蔣山南望近西坊,亭館依然鎖院墻。天子未嘗過細柳,

將軍尋已戍敦煌。欹傾怪石山無色,零落圓荷水不香。

為將為儒皆寂寞,門前愁殺馬中郎。

3. 《洪武癸亥以公事出會寧北境(二首)》

明代:鄭居貞

北出長城古塞邊,荒松落日少人煙。

隔河又是河西地,過得敦煌是酒泉。

4. 《敦煌曲》

明代:曾棨

吐蕃健兒面如赭,走入黃河放胡馬。

七關蕭索少人行,白骨戰場縱復橫。

敦煌壯士抱戈泣,四面胡笳聲轉急。

烽煙斷絕鳥不飛,十壹年來不解圍。

傳檄長安終不到,借兵回紇何曾歸。

愁雲慘淡連荒漠,卷地北風吹雪落。

將軍錦韉暮還控,壯士鐵衣夜猶著。

城中匹綾換鬥麥,決戰寧甘死鋒鏑。

壹朝胡虜忽登城,城上蕭蕭羌笛聲。

當時左衽從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憶中原,還著衣冠望鄉哭。

老身幸存衣在篋,官軍幾時馳獻捷?

5. 《燕薁引》

明代:朱曰藩

上林苑西重陰垂,漢家馬乳秋累累。

群臣未拜金盤賜,正是文園病渴時。

嘗言逾淮橘為枳,淮南亦種燕薁子。

壹朝偶患齊後瘧,七日方寤趙簡樂。

起來燔極華池幹,菱藕堆盤懶咀嚼。

何人旋摘此逼側,冰丸入口生顏色。

不用玄珠罔象求,翻疑舍利菩提得。

淮南隴右限川梁,燕薁蒲萄味各長。

底事千金通大宛,空勞鬥酒博西涼。

詔中但見誇珍味,席上誰能延樂方。

樂方久甗樽罍燥,親故仳離那可道。

流年時物感《豳風》,拘方服食依農草。

憶曾弱冠客安西,醉裏親嘗掩露時。

囊盛莫致敦煌種,浪說天南生荔枝。

4. 張芝傳文言文翻譯南朝範

張芝,字伯英,敦煌淵泉人.父親王奐,精通韜略,擅文辭,有清廉的名聲.

芝少拿高操,以名臣的兒子勤奮學習,文章為儒宗,武帝是將表.太尉避,公交車有路向,都不到,號張有道.給朋友寫信說:“養正氣可以消除嗎,沒有人的跡象,妖不自作.“學習很勤奮,所有家庭的衣帛,壹定要先寫好後訓練的.池邊學書,池水都墨.王羲之曾經說的:“好的絕倫,我趕不上的.”

芝開始以杜度、崔瑗為老師,研讀章草,後完全改變他們的用筆和趨勢,而成現在草.他的書,減少點劃的波磔,改草法的單字獨立、點畫分離而為上下聯系.偶爾有不連續,也是血脈不斷,及其相連的,透氣通在隔行,人們稱之為“壹筆飛白書”.當時的人把自己墨,在紙不給.南朝王僧虔說:“伯英的筆,窮神靜思考,好東西遠了,遙遠不可追.”三國韋誕也說:“轉向精細巧妙,可以說在聖.”

芝也精於制作筆.這本書論述,有《筆心論》十五篇,可惜早佚.他的小弟弟趙昶,專為章草,當時的人稱他為“亞聖”.芝的姐姐孫索靖,受益的書,尤其精章草.與衛罐同官尚書臺,有“壹臺二妙”之稱.

敦煌遺書《敦煌古跡有廿詠》,他的《墨池詠》說:

過去人們精篆素,盡妙答應張芝.

聖草雄千古,芳名冠壹時間.

我信行鳥的足跡,研墨染緇魚.

長想池邊處,興來聊詠詩.

5.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列各題令狐熙,字長熙,敦煌人也,代為

答案小題1D小題1A小題1D小題1B小題1(1) 上表曰/臣忝寄嶺表/四載於茲/犬馬之年/六十有壹/才輕任重/然所管遐曠/綏撫尤難/雖未能頓革夷風/頗亦漸識皇化/今年疾俱侵/豈可猶當重寄/請解所任/優詔不許/賜以醫藥(2)①當時山東地區沿襲了北齊的弊政,住戶人口大都不按照實際情況來登記入冊。

②皇上聽說後懷疑令狐熙,就派使者把他拘捕到京城。 答案解析小題1富庶小題1用,介詞。

B.於是,連詞/卻,副詞。C。

“的”字結構,代詞/無實義,表語氣的提頓,助詞。D.他,代詞/難道,表反問語氣,副詞。

小題1政績,指的是官員在任期間的成績。 ③表現令狐熙勸諭百姓登記戶籍所取得的成績。

④寫令狐熙果斷審決滯留的案件,社會因而令行禁止,這是政績的體現。⑥表現作亂的部落首領在令狐熙的感召下,商討歸順的情景,側面體現其政績。

而①寫令狐熙因為通曉經典而當了官,並得到晉升,並非政績。②寫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納言之事,並無政績可言。

⑤寫太祖皇帝任命令狐熙總領十七州的軍事,並未涉及政績。小題1原文中令狐熙沒有“被調往朝廷任職”。

小題1(1)4分。每錯、漏三處扣1分,扣完4分為止。

“犬馬之年六十有壹”亦可。(2)①3分。

“承”“類”各1分;大意1分。②3分。

“鎖”“詣”各1分;大意1分。 參考譯文: 令狐熙,字長熙,敦煌人,他家世代都是西州的豪門大族。

令狐熙生性嚴謹持重,有寬宏的度量,即使是在家裏,也終日莊重。他不隨便與賓客交往,凡結交的,都是當時的名士。

他博覽群書,尤其精通《三禮》;他擅長騎馬射箭,精通音律。因為通曉經典,從家裏被征召出來,擔任吏部上士,不久被任命為帥都督,繼而調任為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幹的名聲。

等到周武帝平定北齊,他因留守京城有功,增加食邑六百戶。他先後擔任司勛、吏部二曹中大夫,很得時人的贊譽。

高祖即位時,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納言之事。不久他被授為司徒左長史,晉爵為河南郡公爵。

當時吐谷渾侵犯邊塞,他以行軍長史的身份隨元帥元諧討伐敵人,因功升任上開府知府,後來接任滄州刺史。 當時山東地區沿襲了北齊的弊政,住戶人口大都不按照實際情況來登記入冊。

令狐熙就曉諭百姓,讓他們各自回鄉,當時回鄉的就有壹萬戶。他在任幾年,風尚教化遍及滄州,被稱為好刺史。

開皇四年(584年),皇上來到洛陽,令狐熙前往朝見,滄州的官吏百姓怕他被調走,在路邊悲痛飲泣。 到令狐熙又返回滄州時,百姓出境迎接,歡呼叫喊聲充滿整條道路。

皇上祭祀泰山回京,臨時在汴州停留,對當地因商貿富庶繁盛,不法之徒眾多的社會風氣很厭惡,於是任命令狐熙擔任汴州刺史。令狐熙壹到汴州就嚴禁百姓遊手好閑、不勞而食,抑制手工業和商業,百姓有向街開門經商的,就禁止他們,凡停留在城外分散居住的船客,都勒令他們聚居到村落裏,在外鄉居住的百姓,都趕他們回鄉務農,有積壓或拖延未審結的案子,都審判發落,有令即行,有禁必止,被百姓稱為良政。

皇上聽說後嘉獎他,回頭看著侍臣們說:“鄴城,是天下難治理的地方。”這年令狐熙來京朝見皇上,考定政績,他是天下第壹,皇上賜給他布帛三百匹,並頒告天下。

皇上因為嶺南夷人、越人多次反叛作亂,就調令狐熙去總管桂州等十七州的軍事,同意他隨機行事,刺史以下官員,他可以按制度補授。 令狐熙到桂州,大施恩典,講究信譽,那些居住在溪洞中的部落首領互相交流說:“以前的總管,總是以武力來威脅我們,如今的總管有事卻是親筆寫信相告,我們怎能違背他呢?”於是壹起歸附朝廷。

令狐熙在職幾年後,向皇上上表說:“我寄居嶺南,到現在已經四年了。 我已經六十壹歲了。

才學淺薄,責任重大,但是我所管轄的地方十分廣闊,安撫十分困難。我雖然未能馬上革除夷人舊習,但他們也慢慢地認識到皇朝的教化。

如今我年紀老了,疾病又重,怎能當此重任?請解除我現在的職務。” 皇上發下嘉獎詔書,不允許請辭,賜給他壹些醫藥。

後來因為李佛子反叛壹事,皇上聽說後懷疑令狐熙,就派使者把他拘捕到京城。走到永州,令狐熙因憂憤發病而去世,享年六十三歲。

  • 上一篇:弄鬼掉猴什麽意思
  • 下一篇:孤身英雄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