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圖片素材 - 如何落實好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

如何落實好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

壹、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

切實壓實“四方責任”,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把底線思維貫穿戰“疫”始終。商場超市、農貿(批發)市場、酒店賓館、民宿休閑、餐飲服務、宗教場所、養老機構、旅遊景區、文體娛樂等場所和機場、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等交通樞紐要嚴格落實測溫、掃碼亮碼、戴口罩、日常清潔、通風消毒、保持社交距離、減少人員集聚等措施,強化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和個人防護。

二、嚴防境外疫情輸入風險

按照國家、省、市要求落實境外疫情輸入防控政策,嚴格入境人員全流程閉環管理,做到從入境檢疫、受控轉運、核酸檢測、隔離觀察、居家健康監測全流程閉環無縫銜接,堅決杜絕入境人員脫管、漏管。切實加強隔離場所監管,落實環境消殺、垃圾汙水處置、工作人員個人防護等措施,嚴防隔離場所內感染發生。

三、嚴格高風險人員排查管理

密切關註全國各地疫情形勢,及時動態掌握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情況,充分運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和基層網格化管理模式,依法依規落實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返)蓉人員、紅黃碼人員、外省口岸入境人員排查,精準科學落實健康監測、核酸檢測、隔離觀察等健康管理服務措施,堅決做到“應排盡排、應檢盡檢、應管盡管”。

四、加強醫療機構院感防控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院感防控工作制度,全面落實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制,規範發熱、呼吸道癥狀等患者接診、篩查、留觀、轉診工作流程。要加強發熱門診管理,規範“三區兩通道”設置。定點醫院要強化隔離病區管理,確保人流、物流、空氣流三分開,嚴防交叉感染。要進壹步加強醫務人員院感防控知識全員培訓,切實增強醫務人員院感防控意識和敏感性。

五、強化常態化監測預警

強化疫情多點監測預警,按照《成都市新冠肺炎檢測技術方案(2021年版)》要求,堅持“人、物、環境”同監測,根據疫情形勢,增加高風險崗位人員、物品和環境監測內容和頻次。同時,加強常態化監測質量控制與結果應用,確保疫情防控“四早”措施落實落地。要充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零售藥店“哨點”“探頭”作用,提高從業人員的防病意識,壹旦發現發熱、呼吸道癥狀患者,引導其到發熱門診及時就診。

六、加強重點行業疫情防控

堅持“管行業就要管疫情防控”,嚴格落實落細各行業疫情防控措施。特別是建築業、旅遊業、餐飲業等用工量大、人員流動性強的行業要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和宣傳教育,提高從業人員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要加強季節性、臨時性用工人員健康監測,主動詢問其旅居史。各級各類學校要做好開學準備,學校疫情防控條件達不到疫情防控要求、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有效應急預案和演練落實不到位的不能返校;嚴格落實師生員工開學前14天自我健康監測,對高風險師生員工按要求完成核酸檢測、隔離等措施後方可返校,嚴防帶病帶風險返校。

七、落實會展活動防控措施

按照“誰舉辦、誰負責”原則,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落實掃碼、測溫、戴口罩等防控措施。會展舉辦方要控制參展參會人員密度,根據展會規模可采取預約登記、錯峰參觀等限流舉措。展會主辦方要建立人員信息庫,做好入場人員體溫檢測和排查,入場人員須全程規範佩戴口罩,對出現發熱、乏力、幹咳等癥狀人員及時隔離排查處理。

八、落實人員招聘防控措施

加強對求職務工人員科學防護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其進壹步增強防護意識,掌握防護知識,履行自我管理責任。要嚴把公***人力資源市場、人社服務窗口的入口健康檢查關,落實招聘現場、服務大廳防控措施,加強現場人員疏導,確保防控到位。對新入職人員開展核酸檢測,在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方可進入單位工作,並嚴格遵守各項防控要求。

九、紮實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堅決按照國家、省、市工作部署,堅持“屬地為主、條塊結合”“知情、同意、自願”原則,確保“應接盡接”。要做好組織宣傳發動,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協會引導作用和社區(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調動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嚴格落實疫苗全流程追溯要求,細化關鍵崗位管理和防範措施,確保疫苗接種安全、人員組織安全、接種信息安全,防止疫苗在流通過程中失控失管。要優化疫苗接種服務,加強“壹老壹小”疫苗接種服務保障,為他們提供人性化服務。

十、強化市民群眾防控意識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等各類宣傳平臺,強化疫情防控政策和個人防護知識宣傳,努力提升市民群眾防控意識、健康素養和疫苗接種意識。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自覺遵守各項措施,堅持“防疫三件套”,即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和註意個人衛生。倡導非必要不出境、不前往國內有疫情的城市,如需前往,應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監測,少聚集、少流動,返蓉後及時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居住的酒店(賓館)和工作單位報備,自覺接受健康管理服務。

  • 上一篇:五角星角度是多少度
  • 下一篇:國慶五十周年五十元紀念幣現在價值多少?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