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圖片素材 - 建模過程

建模過程

8.1.3.1 建模準備工作

8.1.3.1.1 模型的概化

(1)真實性原則:全面真實地反映主要地質條件,使模型建立盡可能接近地質原型特征,取得較可靠的研究成果。

(2)突出性原則:重點對反映壩基(肩)變形穩定及抗滑穩定影響突出的因素,有針對性地進行建模。重點模擬了Ⅱ、Ⅲ級結構面,即主要斷層5條:F1、F2、F3、F4、F5,以及延伸較長且對壩體影響較大的Ⅳ結構面,即小斷層7條:f6、f7、f8、f9、f10、f11、f12。

(3)簡化原則:在滿足真實性原則、突出性原則的基礎上盡量簡化,以便提高建模效率及為數值模型分析計算順利進行打下基礎。

8.1.3.1.2 模型範圍與坐標系設置

根據建模要求,模擬範圍為長方形,以河道為中心向兩側展布,東西向長1200m,南北向長900m,左下角坐標為(17612800,2736200),右上角坐標為(17614000,2737100)。模擬海拔高度700~1650m(圖8.2)。圖8.1的上方為正北方向。模型坐標系將以左下角(17612800,2736200,700)為坐標原點,X軸指向正東,Y軸指向正北,Z軸從低海拔指向高海拔。

8.1.3.2 模擬原始界面

原始界面包括各種地質界面和工程結構面,地質界面包括地形面、斷層面、巖體分級面等,工程結構面為壩體的雙曲拋物面。根據地質界面的幾何特征,在模擬初始地質界面時,確定地表面、巖體分級面的參考面為XOY面,F3、f8與f9的參考面為YOZ,其他斷層面及壩體表面的參考面為XOZ。圖8.2為模型的原始界面。

圖8.2 原始地質界面

8.1.3.3 創建模型線框架

對所有界面進行求交運算,並與界面的邊界組成模型的界線集;然後進行界線求交運算,計算出界線之間的交點;再根據界線的相交特征,將界線劃分成簡單弧,最終形成模型的線框架(圖8.3)。

8.1.3.4 界面編輯與重構

在創建模型線框架的過程中,進行了界面之間的求交運算,所得到的交線可能是某些界面的新邊界線,超出邊界以外的部分應被刪除。例如,小斷層界面f11的原始界面超出了地表,在f11與地表面求交後得到的交線是f11新邊界的壹部分,交線以上的部分將被刪除。圖8.4(a)是界面求交後f11上的界線,圖8.4(b)是在刪除多余部分後f11上的界線。

圖8.3 模型的線框架

圖8.4 小斷層f11界面編輯

完成所有界面編輯後,系統將在模型線框架的約束下進行界面重構。圖8.5是重構後的地質界面。

圖8.5 界面重構結果

8.1.3.5 塊體搜索

在界面重構後,利用塊體搜索方法得到101個封閉塊體;再根據巖體質量分級結果,將這些塊體劃分成6類,並用不同的材質表示,得到三維無縫地質模型(圖8.6)。

圖8.6 塊體搜索結果

  • 上一篇:怎麽設置路由器限速方法
  • 下一篇:裝修墻面是淺灰色,電視背景墻案搭配什麽顏色?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