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圖片素材 - 百侯鎮的歷史

百侯鎮的歷史

百侯舊稱“白堠”,民國以後改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

百侯鎮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東部,是距縣城最近的壹個鎮,僅11公裏,省道茶上線貫穿其中。

全鎮總面積94.2平方公裏,有山地7038公頃,耕地面積785公頃。

下轄14個行政村(分別為:侯南村、侯北村、新樂村、曹鮎村、軟橋村、舊寨裏村、帽山村、曲灘村、橫乾村、東山村、南山村、蘇姑坪村、武塘村、白羅村),285 個村民小組,人口30290人(2008年統計數據),非農業人口3596人(2008年統計數據)(2008年統計數據)。

百侯鎮是“華僑之鄉”。

據統計,全鎮海外鄉親和港澳臺同胞有3萬多人,主要分布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北美、澳洲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而鎮內“三胞”親屬就達1.4萬多人,占全鎮人口的40%以上。

百侯鎮是“幹部之鄉”。

百侯籍的人才遍布全國各省及世界各地,尤以教育界、政界、商界更為突出。

楊蘭史、楊應彬、劉兆倫、肖月華、楊永松、楊英耀、肖如川等均為百侯人。

百侯鎮民風淳樸、風景優美,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鎮。

古往以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詩書世家”、“壹腹三翰院、壹同懷四魁”的典故流傳九州。

有“侯山十二景”、“馬寺晨鐘”、“古榕陰下”、“西巖朝翠”、“東廓晚霞”等景點,素有“文化之鄉”。

2010年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定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目前梅州市四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壹。

“百侯”地名考

百侯古稱“白侯”,其名最早可見於蔡仙人古圳之摩崖石刻“余甲申年四十有二,因開鑿此圳,謬言四句:白侯洞裏號神仙,壹帶江山幾百年。

……下署:開禧元年乙醜仲春,開山錢公超記”。

刻石人錢公超生於甲申年即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立石時42歲。

即開禧元年(1205年),“洞”為南宋時期居民組織。

明永樂元年(1403),皇帝朱棣令解主持編纂《永樂大典》,其《湖·潮州府總圖》載“白侯”為潮州府所轄。

另,2007年3月,筆者幾人親到軟橋村張田坑考古,發現壹明萬歷丁亥年(1587)的古墓,該墓用糯米灰搗制而成,總占地面積約80平方米,規模宏大結構堅固。

墓碑為花崗巖石,高1.2米,碑正上方刻“白侯”兩字。

據《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所載:白侯為姓氏。

出自羋姓(古音讀作miē),顓頊帝(zhuān xū)的裔孫白公勝之後,以封邑名為氏。

相傳顓頊帝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為妻,生下六個兒子。

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

季連的後裔熊繹在荊山壹帶建諸侯國,定都丹陽。

公元740年,荊王熊通自封為武王。

他的兒子於公元689年遷都郢,改國號楚。

楚平王時,太子建因做晉軍襲鄭國的內應而被殺,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便逃到吳,投奔伍子胥。

楚平工的孫子惠王即位後,楚令子西把熊勝招回國,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縣包信東南),稱為白公勝。

可晉國伐鄭,子西出兵救鄭,白公勝因子西言而無信,發動政變,殺死子西,囚禁惠王,並著手改革朝政以爭取民心,但以失敗告終。

他自殺後,其子孫便以祖輩封邑名為氏,稱白氏,也有以“白公”、“白侯”為氏的。

白氏早期主要分布於秦、楚、魏等地。

宋、明時期分布於今河北、浙江、江蘇、廣東、福建的壹些地方。

白姓最早發源於陜西、河南壹帶。

由上可見,“白侯”最初源於因姓而命名的地名。

這可能與歷朝移民有關系,壹方面許多姓氏由地名而來,另壹方面姓氏名又被用來做了地名,這是小農經濟生產階段所特有的壹種社會現象。

“侯”字含義的演進:

在明嘉靖至康乾年間的《大埔縣誌》(攝制本),“侯”字被改作“堠”字。

堠乃封建時代用以抵禦外侵所置的防衛設施。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縣令宋嗣京編《埔陽誌》刻本(攝制本)之“地紀”對白堠轄置作如下記載:“白堠社;車頭方圳頭方窟背方西山下下村方坪頭方曲灘方南陽方溪背坪九龍亭(溪南);石邊上梅樹灘魚梁坪張田坑五鬥背凹頭方田心方山蜜赤竹(溪北);又舊寨村松柏坑烏石坑師姑坪石鑊村(白堠);原分為溪南社溪北社並白堠社為三社,今並為壹社”。

“侯”改“堠”音雖同但原義盡失。

康熙二十七年(1688),進士楊之徐倡將“白堠”的“白”字頭上加壹橫成“百”字,又把“堠”字的“土”旁棄之仍為“侯”字,意在“白侯轄地,出百位封侯”(民國《大埔縣誌》)。

(侯:古代爵位的第二等,至清代仍沿用。

《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五等”)自此起在清代中末年部分鄉民遂喊白堠為百侯,並趨於穩定,至民國大埔轄置也就改百侯名人誌。

地名的音、形、義三要素中,音與形承擔著地名的交往功能,體現其現實的使用價值。

“義”則蘊藏著該地理實體命名時所具有的各種人文地理特征,體現其歷史、文化等方面的潛在價值,是地名的靈魂。

因此,在現實應用上,我們要把義的繼承和發揚放到至關重要的位置上。

百侯地名由宋末的“白堠”這壹簡單的姓氏地名演化至清中末期飽含歷史文化內涵的“百侯”,從中可看到先祖對我們這片土地的期望,是百侯鎮寶貴的地名遺產。

百侯素有“文化之鄉”之稱。

清康熙初年,侯南進士楊之徐三個兒子均為翰林。

清末,廢科舉辦新學,侯南步梯小學是全縣最早興辦的學校。

民國十四年創辦私立百侯中學,積極推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輸送了大批人才。

百侯幼兒園辦於抗戰前,名聞全國。

全鎮有幼兒園2間,完小9間,中學1間,有中心衛生院1間,還有煥昌文化活動中心、影劇院、楊隆生藝術館各1座,是省體育先進鎮,鎮文化站還被評為省壹級文化站。

  • 上一篇:如喪考妣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鄧紫棋為什麽壹直說林宥嘉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