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圖片素材 -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的意思是:不要壹味求快,不要貪圖小利。壹味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出處:春秋·孔子《論語·子路》

原文: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悅,遠者來。”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翻譯:

葉公問孔子怎樣管理政事。孔子說:“使近處的人高興,使遠處的人來歸附。”子夏做莒父的總管,問孔子怎樣辦理政事。孔子說:“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葉公告訴孔子說:“我的家鄉有個正直的人,他的父親偷了人家的羊,他告發了父親。”孔子說:“我家鄉的正直的人和妳講的正直人不壹樣: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正直就在其中了。”

此文出自春秋·孔子所著的《論語·子路》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

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壹個新的本子,並加以註釋。鄭玄的註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

以後各代註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昺《論語註疏》、朱熹《論語集註》,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作者簡介: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的祖先本來是宋國的貴族,後因避宮廷禍亂而遷居魯國。孔子的父親是壹名武士,雖躋身於貴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歲時,父親便死去了,他跟著母親過著貧困的生活。

孔於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倉庫)、“乘田”(掌管牛羊畜牧)壹類的小官,魯定公時,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與司徒、司馬、司空三卿並列),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攝相事”,“與聞國政”(《史記·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頂峰。

  • 上一篇:妳發現了嗎?最詭異的10個隱秘房間 巴黎70歲廢棄房藏無價畫
  • 下一篇:中國消防院校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