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圖片素材 - 毛澤東的《改造我們的學習》翦伯贊的《內蒙訪古》全文

毛澤東的《改造我們的學習》翦伯贊的《內蒙訪古》全文

改造我們的學習

(壹九四壹年五月十九日)

這是毛澤東在延安幹部會上所作的報告。這篇報告和《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是毛澤東關於整風運動的基本著作。在這些文章裏,毛澤東進壹步地從思想問題上總結了過去中國***產黨內路線的分歧,分析了廣泛存在於黨內的非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作風,主要是主觀主義的傾向,宗派主義的傾向,和作為這兩種傾向的表現形式的黨八股。毛澤東號召開展全黨範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運動,即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原則整頓作風的運動。毛澤東的這個號召,很快地在中國***產黨內和黨外引起了怎樣以從實際出發的觀點而不是以教條主義的觀點來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怎樣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以及怎樣對待壹九三壹年初至壹九三四年底這段時期黨內兩條路線的鬥爭這樣壹些重大問題的大討論,鞏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在黨內外的陣地,使廣大幹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了壹步,使中國***產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

我主張將我們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改造壹下。其理由如次:

中國***產黨的二十年,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合的二十年。如果我們回想壹下,我黨在幼年時期,我們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認識和對於中國革命的認識是何等膚淺,何等貧乏,則現在我們對於這些的認識是深刻得多,豐富得多了。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壹百年來,其優秀人物奮鬥犧牲,前仆後繼,摸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壹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之後,才找到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最好的真理,作為解放我們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國***產黨則是拿起這個武器的倡導者、宣傳者和組織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壹經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壹新。抗日戰爭以來,我黨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研究抗日戰爭的具體實踐,研究今天的中國和世界,是進壹步了,研究中國歷史也有某些開始。所有這些,都是很好的現象。

但是我們還是有缺點的,而且還有很大的缺點。據我看來,如果不糾正這類缺點,就無法使我們的工作更進壹步,就無法使我們在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互相結合的偉大事業中更進壹步。

首先來說研究現狀。像我黨這樣壹個大政黨,雖則對於國內和國際的現狀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績,但是對於國內和國際的各方面,對於國內和國際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任何壹方面,我們所收集的材料還是零碎的,我們的研究工作還是沒有系統的。二十年來,壹般地說,我們並沒有對於上述各方面作過系統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調查研究客觀實際狀況的濃厚空氣。“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誇誇其談,滿足於壹知半解,這種極壞的作風,這種完全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精神的作風,還在我黨許多同誌中繼續存在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教導我們認真地研究情況,從客觀的真實的情況出發,而不是從主觀的願望出發;我們的許多同誌卻直接違反這壹真理。

其次來說研究歷史。雖則有少數黨員和少數黨的同情者曾經進行了這壹工作,但是不曾有組織地進行過。不論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國史,在許多黨員的心目中還是漆黑壹團。許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者也是言必稱希臘,對於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認真地研究現狀的空氣是不濃厚的,認真地研究歷史的空氣也是不濃厚的。

其次說到學習國際的革命經驗,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許多同誌的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似乎並不是為了革命實踐的需要,而是為了單純的學習。所以雖然讀了,但是消化不了。只會片面地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個別詞句,而不會運用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具體地研究中國的現狀和中國的歷史,具體地分析中國革命問題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這種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別是對於中級以上的幹部,害處更大。

上面我說了三方面的情形:不註重研究現狀,不註重研究歷史,不註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用。這些都是極壞的作風。這種作風傳播出去,害了我們的許多同誌。

確實的,現在我們隊伍中確有許多同誌被這種作風帶壞了。對於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具體情況,不願作系統的周密的調查和研究,僅僅根據壹知半解,根據“想當然”,就在那裏發號施令,這種主觀主義的作風,不是還在許多同誌中間存在著嗎?

對於自己的歷史壹點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特別重要的中國***產黨的歷史和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近百年的經濟史,近百年的政治史,近百年的軍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簡直還沒有人認真動手去研究。有些人對於自己的東西既無知識,於是剩下了希臘和外國故事,也是可憐得很,從外國故紙堆中零星地檢來的。

幾十年來,很多留學生都犯過這種毛病。他們從歐美日本回來,只知生吞活剝地談外國。他們起了留聲機的作用,忘記了自己認識新鮮事物和創造新鮮事物的責任。這種毛病,也傳染給了***產黨。

我們學的是馬克思主義,但是我們中的許多人,他們學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是直接違反馬克思主義的。這就是說,他們違背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所諄諄告誡人們的壹條基本原則:理論和實際統壹。他們既然違背了這條原則,於是就自己造出了壹條相反的原則:理論和實際分離。在學校的教育中,在在職幹部的教育中,教哲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教經濟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經濟的特點,教政治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策略,教軍事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適合中國特點的戰略和戰術,諸如此類。其結果,謬種流傳,誤人不淺。在延安學了,到富縣⑴就不能應用。經濟學教授不能解釋邊幣和法幣⑵,當然學生也不能解釋。這樣壹來,就在許多學生中造成了壹種反常的心理,對中國問題反而無興趣,對黨的指示反而不重視,他們壹心向往的,就是從先生那裏學來的據說是萬古不變的教條。

當然,上面我所說的是我們黨裏的極壞的典型,不是說普遍如此。但是確實存在著這種典型,而且為數相當地多,為害相當地大,不可等閑視之的。

為了反復地說明這個意思,我想將兩種互相對立的態度對照地講壹下。

第壹種:主觀主義的態度。

在這種態度下,就是對周圍環境不作系統的周密的研究,單憑主觀熱情去工作,對於中國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這種態度下,就是割斷歷史,只懂得希臘,不懂得中國,對於中國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壹團。在這種態度下,就是抽象地無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不是為了要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策略問題而到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那裏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而是為了單純地學理論而去學理論。不是有的放矢,而是無的放矢。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教導我們說:應當從客觀存在著的實際事物出發,從其中引出規律,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為此目的,就要像馬克思所說的詳細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學的分析和綜合的研究⑶。我們的許多人卻是相反,不去這樣做。其中許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們對於研究今天的中國和昨天的中國壹概無興趣,只把興趣放在脫離實際的空洞的“理論”研究上。許多人是做實際工作的,他們也不註意客觀情況的研究,往往單憑熱情,把感想當政策。這兩種人都憑主觀,忽視客觀實際事物的存在。或作講演,則甲乙丙丁、壹二三四的壹大串;或作文章,則誇誇其談的壹大篇。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華而不實,脆而不堅。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壹,“欽差大臣”滿天飛。這就是我們隊伍中若幹同誌的作風。這種作風,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總之,這種反科學的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主觀主義的方法,是***產黨的大敵,是工人階級的大敵,是人民的大敵,是民族的大敵,是黨性不純的壹種表現。大敵當前,我們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觀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才會擡頭,黨性才會鞏固,革命才會勝利。我們應當說,沒有科學的態度,即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統壹的態度,就叫做沒有黨性,或叫做黨性不完全。

有壹副對子,是替這種人畫像的。那對子說: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對於沒有科學態度的人,對於只知背誦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幹詞句的人,對於徒有虛名並無實學的人,妳們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診治自己的毛病的話,我勸他把這副對子記下來;或者再勇敢壹點,把它貼在自己房子裏的墻壁上。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科學,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任何壹點調皮都是不行的。我們還是老實壹點吧!

第二種: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

在這種態度下,就是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對周圍環境作系統的周密的調查和研究。不是單憑熱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說的那樣:把革命氣概和實際精神結合起來⑷。在這種態度下,就是不要割斷歷史。不單是懂得希臘就行了,還要懂得中國;不但要懂得外國革命史,還要懂得中國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國的今天,還要懂得中國的昨天和前天。在這種態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是為著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這種態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態度。“的”就是中國革命,“矢”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中國***產黨人所以要找這根“矢”,就是為了要射中國革命和東方革命這個“的”的。這種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壹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而要這樣做,就須不憑主觀想象,不憑壹時的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占有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壹般原理的指導下,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的結論。這種結論,不是甲乙丙丁的現象羅列,也不是誇誇其談的濫調文章,而是科學的結論。這種態度,有實事求是之意,無嘩眾取寵之心。這種態度,就是黨性的表現,就是理論和實際統壹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作風。這是壹個***產黨員起碼應該具備的態度。如果有了這種態度,那就既不是“頭重腳輕根底淺”,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依據上述意見,我有下列提議:

(壹)向全黨提出系統地周密地研究周圍環境的任務。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對敵友我三方的經濟、財政、政治、軍事、文化、黨務各方面的動態進行詳細的調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後引出應有的和必要的結論。為此目的,就要引導同誌們的眼光向著這種實際事物的調查和研究。就要使同誌們懂得,***產黨領導機關的基本任務,就在於了解情況和掌握政策兩件大事,前壹件事就是所謂認識世界,後壹件事就是所謂改造世界。就要使同誌們懂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誇誇其談地亂說壹頓和壹二三四的現象羅列,都是無用的。例如關於宣傳工作,如果不了解敵友我三方的宣傳狀況,我們就無法正確地決定我們的宣傳政策。任何壹個部門的工作,都必須先有情況的了解,然後才會有好的處理。在全黨推行調查研究的計劃,是轉變黨的作風的基礎壹環。

(二)對於近百年的中國史,應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無組織的狀態。應先作經濟史、政治史、軍事史、文化史幾個部門的分析的研究,然後才有可能作綜合的研究。

(三)對於在職幹部的教育和幹部學校的教育,應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的方針,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又應以《蘇聯***產黨(布)歷史簡要讀本》為中心的材料。《蘇聯***產黨(布)歷史簡要讀本》是壹百年來全世界***產主義運動的最高的綜合和總結,是理論和實際結合的典型,在全世界還只有這壹個完全的典型。我們看列寧、斯大林他們是如何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蘇聯革命的具體實踐互相結合又從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就可以知道我們在中國是應該如何地工作了。

我們走過了許多彎路。但是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在如此生動豐富的中國革命環境和世界革命環境中,我們在學習問題上的這壹改造,我相信壹定會有好的結果。

註 釋

〔1〕 富縣在延安南面約八十公裏。

〔2〕 邊幣是壹九四壹年陜甘寧邊區銀行所發行的紙幣。法幣是壹九三五年以後國民黨官僚資本四大銀行(中央、中國、交通、中國農民)依靠英美帝國主義支持所發行的紙幣。毛澤東在本文中所說的,是指當時邊幣和法幣之間所發生的兌換比價變化問題。

〔3〕參見馬克思《資本論》第壹卷第二版跋。馬克思在這篇跋中說:“研究必須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系。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後,現實的運動才能適當地敘述出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頁)

〔4〕 參見斯大林《論列寧主義基礎》第九部分《工作作風》(《斯大林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2—275頁)。

內 蒙 訪 古 翦伯贊

壹段最古的長城

火車走出居庸關,經過了壹段崎嶇的山路以後,便在我們面前敞開了壹片廣闊的原野,壹片用望遠鏡都看不到邊際的原野,這就是古之所謂塞外。

從居庸關到呼和浩特大約壹千多裏的路程,火車都在這個廣闊的高原上奔馳。我們都想從鐵道兩旁看到壹些塞外風光、黃沙白草之類,然而這壹帶既無黃沙,亦無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種著各種各樣的莊稼:小麥、蕎麥、谷子、高粱、山藥、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壹些草原,簡直要懷疑火車把我們帶到了河北平原。

過了集寧,就隱隱望見了壹條從東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脈,這就是古代的陰山,現在的大青山。大青山是壹條並不很高但很寬闊的山脈,這條山脈像壹道墻壁把集寧以西的內蒙分成兩邊。值得註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條件迥乎不同。山的北邊,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風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狀高原。這壹帶在古代就是壹個“少草木,多大沙”(《漢書·匈奴傳》)的地方。山的南邊,則是在陰山屏障之下的壹個狹長的平原。

現在的大青山,樹木不多,但在漢代,這裏卻是壹個“草木茂盛,多禽獸”(《漢書·匈奴傳》)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經把這個地方當作自己的苑囿。壹直到蒙古人來到陰山的時候,這裏的自然條件還沒有什麽改變。關於這壹點,從呼和浩特和包頭這兩個蒙古語言的地方可以得到說明。呼和浩特,蒙古語意思是青色的城;包頭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這兩個蒙古語的地名,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直到十三世紀或者更晚的時候,這裏還是壹個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沒的地方。

呼和浩特和包頭這兩個城市,正是建築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天的陰山,像壹座青銅的屏風安放在它們的北邊,從陰山高處拖下來的深綠色的山坡,安閑地躺在黃河岸上,沐著陽光。這是多麽平靜的壹個原野!但這個平靜的原野在民族關系緊張的歷史時期,卻經常是壹個風浪最大的地方。

愈是古遠的時代,人類的活動愈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定居下來的騎馬的遊牧民族,更要依賴自然的恩賜,他們要自然供給他們豐富的水草。陰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內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任何遊牧民族只要進入內蒙西部,就必須占據這個沃野。

陰山以南的沃野不僅是遊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只要占領了這個沃野,他們就可以強渡黃河,進入汾河或黃河河谷。如果他們失去了這個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據,史載“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就是這個原因。在另壹方面,漢族如果要排除從西北方面襲來的遊牧民族的威脅,也必須守住陰山的峪口,否則這些騎馬的民族就會越過鄂爾多斯沙漠,進入漢族居住區的心臟地帶。

早在戰國時,大青山南麓,沿黃河北岸的壹片原野,這是趙國和胡人爭奪的焦點。在爭奪戰中,趙武靈王擊敗了胡人,占領了這個平原,並且在北邊的國境線上築起了壹條長城,堵住了胡人進入這個平原的道路。據《史記·匈奴傳》所載,趙國的長城東起於代(今河北宣化境內),中間經過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陰山,至高闕(今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缺口)為止。現在有壹段古長城遺址,繼續綿亙於大青山、鳥拉山、狼山靠南邊的山頂上,東西長達二百六十余裏,按其部位來說,這段古長城正是趙長城遺址。

我們這次訪問包頭,曾經登臨包頭市西北的大青山,遊覽這裏的壹段長城。這段長城高處達五米左右,土築,夯築的層次還很清楚。東西縱觀,都看不到終極,在東邊的城址上,隱然可以看到有壹個古代廢壘,告訴人們那裏在當時是壹個險要地方。

我在遊覽趙長城時,作了壹首詩,稱頌趙武靈王,並且送了他壹個英雄的稱號。趙武靈王是無愧於英雄的稱號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國的人力物力僅僅連接原有的秦燕趙的長城並加以增補,就引起了民怨沸騰。不知什麽時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著壹個孟姜女,控訴這條舉世聞名的萬裏長城。甚至在解放以後,還有人把萬裏長城作為“炮彈”攻擊秦始皇。而趙武靈王以小小的趙國,在當時的物質和技術條件下,竟能完成這樣壹個巨大的國防工程而沒有挨罵,不能不令人驚嘆。

當然,我說趙武靈王是壹個英雄,不僅僅是因為他築了壹條長城,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敢於發布“胡服騎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在當時發布這個命令,實質上就是與最頑固的傳統習慣和保守思想宣戰。

只要讀壹讀《戰國策·趙策》就知道當趙武靈王發布了胡服騎射的命令以後,他立即遭遇到來自趙國貴族官僚方面的普遍反抗。趙武靈王擊敗了那些頑固分子的反抗,終於使他們脫下了那套用以標誌他們身份的祖傳的寬大的衣服,並且把過了時的笨重的戰車扔到歷史的垃圾堆裏去。敢於這樣做的人,難道不是壹個英雄嗎?可以肯定說是壹個英雄,壹個大大的英雄。

在大青山下

現在讓我們離開趙長城談壹談陰山壹帶的漢代城堡。

根據考古報告,在陰山南北麓發現了很多古城遺址,至少有二十幾處。這些古城大部分是西漢時期的,也有北魏時期或更晚的。古城遺址最大多數分布在陰山南麓通向山北的峪口,也有分布在陰山北麓的,還有分布在黃河渡口和鄂爾多斯東北地區的。從古城分布的地位看來,幾乎通向陰山以北的每壹個重要峪口,都築有城堡。特別是今日呼和浩特市北的蜈蚣壩,包頭市北大青山與烏拉山之間的缺口,城堡的遺址更多。大概這兩個峪口是古代遊牧民族,特別是漢代匈奴人進入中原的主要通路。看起來,漢王朝在陰山壹帶的戰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線,第壹道防線是陰山北麓的峪口和更遠的地方,第二道防線是陰山南麓的峪口,第三道防線是黃河渡口和鄂爾多斯東北壹帶。

在陰山以北築城障的事,《史記·匈奴傳》有如此的記載:太初四年“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裏,遠者千余裏,築城障列亭,至廬朐”。《正義》引《括地誌》雲:“五原郡相陽縣(《漢書·地理誌》)作稒陽縣),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又西北得支就縣(《漢書·地理誌》註作支就城),又西北得頭曼城,又西北得牢城河(《漢書·地理誌》註作虖河城),又西北得宿虜城。”由此看來,當漢武帝時漢王朝在陰山以北築了很多城堡,幾乎是步步為營,把它的勢力遠遠地推到陰山以北的地方。壹直到元帝時由於匈奴呼韓邪單於款塞入朝,才從陰山以北的城堡撤退駐軍,但仍然保留著通烽火的哨兵。《漢書·匈奴傳》記侯應諫元帝的話,其中有雲:“前以罷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這裏所謂“外城”,就是陰山以外的城堡。

在大青山與烏拉山之間的峪口中有壹條昆都侖河,由北而南流入黃河。昆都侖河就是古代的石門水,石門水大概是古代遊牧民族進入陰山以南的沃野最方便的壹條道路。在這個通道的外面,已經發現了壹些漢代的古城,有壹個古城可能就是漢代的光祿城。

我們這次訪問內蒙西部,曾經遊覽了呼和浩特市附近塔布土拉罕的漢城遺址和包頭市附近麻池鄉的漢城遺址。

塔布土拉罕在呼和浩特市東北三十五裏,大青山的南麓。古城作長方形,分內外兩城,外城周圍約三公裏。在內城的地面上到處可以看到漢代的繩紋陶片。在城的附近有五個大土堆,塔布土拉罕就是五個大土堆的意思。這五個大土堆,可能是五個大封土墓,如果把這五個大封土墓打開,很有可能發現這個古城的歷史檔案。

麻池鄉在包頭市西三十裏。這裏的古漢城也是分內外兩城,內城也散布著很多漢代磚瓦,外城很少。古城周圍有很多古墓,大多數沒有封土。在這裏的墓葬中,發現了很多古物,其中有漢代的錢幣和漢式的銅器、陶器、漆器等等,也有金質和銀質的鏤空飾片,飾片上的花紋作虎豹駱駝等動物形象。還發現了“單於天降”、 “四夷□服”以及“單於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文字的瓦當殘片。

我不想詳細介紹這兩個古城的發現,只想指出壹個事實,即陰山南北和黃河渡口壹帶的漢代古城,不是由於經濟的原因,而是由於軍事的原因建築起來的。嚴格地說,這些古城不能稱為真正的城市,只是壹種駐紮軍隊和屯積軍用糧食武器的營壘。居住在這些城堡中的主要是軍隊,也有小商人和手工業者;但這些小商人和手工業者是依靠軍隊生活的,只要軍隊撤退,這些城堡也就廢棄了。

我還想指出,陰山壹帶在民族關系緊張的時期是壹個戰場,而在民族關系緩和時期則是壹個重要的文化交流的驛站;甚至在戰爭的時期,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關於這壹點,我們可以從這壹帶發現的文物得到說明。例如在當時的漢與匈奴的邊境線上到處都發現了漢代的錢幣和工藝品,這些工藝品與在內地發現的同壹時期的工藝品是壹樣的,這件事說明漢與匈奴之間的和平往來,並沒有完全被萬裏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

在大青山腳下,只有壹個古跡是永遠不會廢棄的,那就是被稱為青冢的昭君墓。因為在內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經不是壹個人物,而是壹個象征,壹個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壹個墳墓,而是壹座民族友好的歷史紀念塔。

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二十裏左右。據說清初墓前尚有石虎兩列、石獅壹個,還有綠琉璃瓦殘片,好像在墓前原來有壹個享殿。現在,卻只有壹個石虎伏在階臺下面陪伴這位遠嫁的姑娘,其他的東西沒有了。

據內蒙的同誌說,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還有十幾個昭君墓。我們就看到了兩個昭君墓,其中壹個在包頭市的黃河南岸。其實還不是壹個墳墓,而是壹個古代的堡壘。在這個堡壘附近,還有壹個古城遺址。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裏,這件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麽會出現這樣多的昭君墓。顯然,這些昭君墓的出現,反映內蒙人民對王昭君這個人物有好感,他們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鄉。

然而現在還有人反對昭君出塞,認為昭君出塞是民族國家的屈辱。我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因為在封建時代要建立民族之間的友好關系,不能像我們今天壹樣,通過各族人民之間的***同的階級利益、經濟基礎和意識形態,主要的是依靠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而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又主要的是決定於雙方力量的對比,以及由此產生的封建關系的改善。和親就是改善封建關系的壹種方式。當然,和親也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有些和親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沒有任何被迫的情況存在。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只要是和親就壹律加以反對,那麽在封建時代還有什麽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間的和解呢?在我看來,和親政策比戰爭政策總要好得多。

內蒙訪古

作者:翦伯贊

(二)

遊牧民族的搖籃

我們在內蒙西部沒有看到的塞外風光,在內蒙東部看到了。當我們的火車越過大興安嶺進入呼倫貝爾草原時,自然環境就散發出內蒙古的氣氛。壹幅天蒼蒼野茫茫的畫面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了。

正像大青山把內蒙的西部分成南北兩塊,大興安嶺這壹條從東北伸向西南的廣闊的山脈也把呼倫貝爾草原分割為東西兩部。山脈的兩麓被無數起伏不大的山谷割開,從山谷中流出來的溪水,分別灌註著大興安嶺東西的草原,並在東部匯成了嫩江,在西部匯成了海拉爾河。海拉爾,蒙古語,它的意思就是流下來的水。

海拉爾市雖然是壹個草原中的城市,但住在這個城市裏,並不能使我們感到草原的風味,只有當我們從海拉爾乘汽車經過南屯前往錫尼河的這條路上,才看到真正的草原風光。在這條路上,我第壹次看到這樣平坦、廣闊、空曠的草原,從古以來沒有人耕種過的、甚至從來也沒有屬於任何個人私有過的草原。沒有山,沒有樹木,沒有村落,只有碧綠的草和覆蓋這個草原的藍色的天,壹直到錫尼河我們才看到壹些用氈子圍起來的灰白色的帳幕,這是布列亞特蒙古族牧人的家。我們訪問了這些牧人的家,在草原上度過了最快樂的壹天。

當然不是所有的草原都像錫尼河壹樣的平坦。當我們從海拉爾前往滿洲裏的路上,我們就看到壹些起伏不大的沙丘;而當我們從滿洲裏到達賚湖,從達賚湖到劄賚諾爾的路上,也看到了壹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在地平線上畫出

  • 上一篇:像姚明這樣大塊頭,有大智慧的籃球運動員,為什麽沒有出現第二個?
  • 下一篇:如何修復XP系統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