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網絡軟體 - 臺北榮民總醫院乳癌醫療團隊,推行無縫式服務

臺北榮民總醫院乳癌醫療團隊,推行無縫式服務

醫療團隊於2011年率先推出「無縫式」的壹站式服務,從篩檢、特約門診、檢查、咨詢、治療、治療後的追蹤期,完全沒有縫隙地完整照顧。 文/吳佩芬 圖片提供/臺北榮民總醫院 癌癥已經蟬連31年登上國人10大死因榜首,依據今年4月底剛出爐的衛生署統計數據,2010年有超過9萬人被診斷出罹患癌癥,其中乳癌高居女性罹癌人口第1位。 臺北榮總乳癌多專科團隊負責人、同時也是該院壹般外科主治醫師曾令民表示,乳癌的治療有其復雜性,無法以單壹科部的專業為病患做最好的安排,臺北榮總透過 *** 外科、腫瘤內科、放射線專科以及病理檢驗專業相互配合,充分了解疾病特性,並提供病患最少副作用傷害、最合適而有效的治療;同時,病人所接受的藥物治療,均由專業臨床藥師進行藥物指導及用藥監控。 因此,很早就有壹套由對乳癌治療有專精的各種專科醫師,進行跨科部合作的診療模式,近年來,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托國家衛生研究院辦理的癌癥中心評鑒相關規章中制定新規定,各癌癥必須要有醫療團隊的成立,臺北榮總遂於2007年11月成立「以病患為中心」的多科整合的乳癌醫療團隊,進而有「臺北榮總乳癌多專科醫療團隊」的正式名稱,直接隸屬於臺北榮總癌癥委員會。 曾令民指出,臺北榮總乳癌多專科醫療團隊在過去15年,光是外科手術治療,已經服務超過5000名病患,其中有14%~15%為零期癌癥病患。依據曾令民分析1997~2012年在臺北榮總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4401名病患統計資料,小於35歲的病患約占所有病人數的4.5%,其中有54%的病人腫瘤直徑小於2公分,66.5%腋下淋巴結檢測為陰性、尚未出現癌細胞轉移,7成患者荷爾蒙受體呈陽性,21%HER2基因呈強陽性,而荷爾蒙受體呈陽性患者,僅有1成左右機會HER2基因會過度表現。 除了傳統的腫瘤大小、淋巴轉移等病理因子外,乳癌病患合並有淋巴血管浸潤的現象(指癌細胞會浸潤 *** 組織基質中的淋巴及血管系統,比較惡性),及較年輕的患者(小於35歲),即使腫瘤面積小、癌細胞沒有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乳癌的治療效果亦較不佳。 雖然35歲以下的年輕乳癌病患治療預後不佳,但是在外科手術技術、乳癌藥物不斷地推陳出新之下,乳癌病患經過醫療團隊的細心照料,絕大多數都能獲得不錯的治療效果,整體5年存活率可達8成3以上。曾令民表示,乳癌治療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早期乳癌可以治愈,晚期乳癌則視為慢性病,以治療慢性病的方式來面對,希望仍能長期存活及有好的生活品質。 以往,乳癌多好發於歐美女性,近年來,因為國人飲食及生活型態西化等等原因,罹患乳癌的人口逐年增多,國內醫療院所應用的乳癌治療模式,多仿照歐美國家,臺北榮總除了參考國際癌癥治療規範(美國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及歐洲ST. Gallen治療規範)之外,更因有完善的乳癌患者治療追蹤資料庫,經過院內腫瘤內科專家、放射腫瘤專家、病理專家等多次團隊會議,參酌近5000例的治療結果分析討論,制訂出更適合國人的臨床準則,「以臺北榮總多年來豐富的經驗,白種人和黃種人的體質雖不同,但各種治療成效差距不大,只要小部分微調歐美既有的治療準則,就可以適用於國人的狀態。」曾令民說。 臺北榮總乳癌多專科醫療團隊有壹套固定的看診、治療流程。醫療人員依每位病患的病情,經過多專科討論會,擬定完整的治療計畫書,追蹤病人狀況。臺北榮總多專科醫療團隊光是去年就幫560多位乳癌新診斷病患,完成手術治療及後續輔助藥物或放射治療。 乳癌多專科醫療團隊經過5年以上的經營,求診病人絡繹不絕,光是曾令民的壹個診次的求診人數就超過200人,有些是老病人的後續病情追蹤,也有的是單純的 *** 問題。 為讓乳癌高危險病人能更快速地確診乳癌病情,並在短時間內幫助病人對乳癌有更深層的認識,醫療團隊於2011年率先推出「無縫式」的壹站式服務,從篩檢、特約門診、檢查、咨詢、治療、治療後的追蹤期,完全沒有縫隙地完整照顧。 曾令民指出,特約門診以約診為主,平均半天的門診時間可看近20名病人,可說是壹個乳癌專家門診,有時壹診次就有6~8人為新診斷的乳癌病患,在特約門診中,醫師可以好好地花時間回答病人的疑問及擔憂。就診者在病友團體(同心緣)誌工的陪同下看診、檢查,可以迅速確定是否罹癌。同心緣乳癌病友團體每周均有固定的門診與病房探訪服務,提供乳癌病患心理支持,同時也增強了院方與病患之間的聯系。 從臺北榮總乳癌多專科醫療團隊成立以來,就壹直在團隊內服務病人的個案管理師連佩如表示,乳癌特約門診不是自費門診,是健保門診,主要服務對象是確診為乳癌病人、需要咨詢第二意見者,以及經由國健局的免費 *** 攝影檢查,高度懷疑有罹患乳癌的女性。 依據連佩如多年的經驗,病人確診後,醫師說要手術治療,即使醫師花了20~30分鐘講解手術過程,病人的心情紊亂,鮮少會冷靜聽清楚,大多是回家後,心情平撫壹些,看壹下手邊的資料,才發現有不少的疑問,這時,就會打電話給個案管理師了。問的問題大多是「進行 *** 保留手術安全嗎?」「是第幾期?」「可以活幾年?」「要不要化療?」等,等到開完刀後,在切片報告出爐前,病人又會打電話咨詢個案管理師了。 「個案管理師」就像是患者的「醫療經紀人」,負責病人的全部療程,並提供單壹的咨詢、聯系窗口。病人不論是有關術後傷口的護理、復健的問題、化療或放療的治療及副作用等疑問,都可以向個案管理師咨詢,不必擔心找不到醫師而求助無門。 當病人術後須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時,個管師主動介入,以避免病人因對治療程序的不了解,而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時間。此外,當病人因各種因素需要轉院時,個案管理師也可協助安排後送醫院,讓病人可以持續地接受治療。 碰到年輕的乳癌女性病友,因為有生育的壓力,連佩如也曾幫忙壹名30多歲的病友,在治療前做好保護生殖器官的防護,治療結束後3年,成功懷孕、生子。還有幾位年輕女性擔心放射線或化學治療會影響到卵巢,在連佩如的幫忙下,以不耽擱治療時間的原則下,請院內相關醫療人員進行冷凍卵子。 位在 *** 的癌細胞,全統稱為乳癌,然而,同樣是長在 *** 的癌細胞,有許多不同的樣貌,有的外型完整而規則,有的外型不規則,惡性的程度也不同,其中三陰性乳癌是被認為偏惡性的乳癌。曾令民指出,有15%的乳癌病人屬於三陰性乳癌,這類病人進行動情素接受體(estrogen receptor,ER)、黃體素接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PR)、HER2接受體分子標記檢測均為陰性,所以,病人對荷爾蒙藥物治療、標靶藥物治療無效,只能接受傳統的化學及放射線治療,不是每個三陰性皆要做。 因為治療武器少,癌細胞分化多為最差的高級數(grade 3),易復發、高死亡率、癌細胞容易轉移到腦部,西方好發於年輕婦女,然依據臺北榮總的資料分析顯示,三陰性乳癌國人罹病年齡近52歲,反而較好發於年紀大的婦女,針對這群棘手的三陰性乳癌,臺北榮總乳癌多專科醫療團隊和陽明大學生醫所合作,希望能找出新藥,以新的治療途徑,達到抑癌效果。 曾令民的醫療團隊和陽明大學生醫所的合作,改變原本治療多發性骨髓癌的藥物Bortezomib(全球第壹個合成的蛋白?體抑制劑)的部分化學結構式,這種蛋白?體抑制劑,會影響到癌細胞內多種訊息的傳遞,瓦解癌細胞內部的穩定環境,導致癌細胞的雕亡,延緩腫瘤的生長。經由改變Bortezomib化學結構式後的蛋白?體抑制劑,變得療效更好,會從不同的路徑阻斷癌細胞內的訊息傳遞,也可以達到瓦解癌細胞內部的穩定環境,實驗室的研究證明對三陰性乳癌有很好的療效,研究成果發表在有名的國際期刊上(2012 Breast Cancer Research),這種屬於標靶治療的新型抗癌藥物,也曾被用來進行肝癌治療的研究。 除國內的學術單位,醫療團隊本身也參與許多跨國性的藥物臨床試驗,2012年初,刊登在包含全球指標性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等乳癌術前藥物治療相關的數個跨國性臨床研究論文中,曾令民是臺灣地區的代表作者,其對跨國性的藥物臨床試驗的之貢獻,獲得國際的肯定。 醫療團隊除了積極與陽明大學等學術單位,以及其他醫學中心合作進行臨床及基礎研究外,目前更積極進行早期乳癌術中放射線治療的技術發展,這項技術可將目前早期乳癌 *** 保留手術後,傳統須放射線5~7周的療程於術中壹次完成結束,將可以減少早期乳癌患者術後長期奔波醫院之苦,可有效改善術後生活品質。 醫療的進步需要醫護團隊持續不斷的努力,「視病猶親、追求卓越」讓所有的病患都能安心便利的就診,獲得國際壹流的服務,壹直是臺北榮總乳癌團隊追尋的目標。 團隊成員 *** 外科主治醫師4名/腫瘤內科主治醫師3名/放射線腫瘤科主治醫師3名 放射線診斷科主治醫師6名/ *** 病理診斷主治醫師2名/整形外科醫師2名/臨床藥師1名/心理治療師1名∕復健師1名/營養師1名/社會工作師1名個案管理師2名/助理10名 本文摘自 363期

  • 上一篇:zhanma
  • 下一篇:中國出生缺陷的發生率是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