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網絡軟體 - 傳統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六--6手太陽小腸經

傳統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六--6手太陽小腸經

小腸居於腹中,沿臍的上下而分布。小腸的功能主要是分別清濁。手太陽經屬小腸,絡心。所以小腸和心相表裏。

小腸位於胃的下部,它的上端與胃的幽門相接,下端在欄門處與大腸相接。它是消化管中最長的壹段,其形狀蟠曲。小腸的上部是空腸,下部是回腸,空腸和回玚是借脂膜固定在腹腔後壁上的。祖國醫學對小腸的解剖位置、形狀、長短等方面的描述與現代解剖學的認識基本是壹致的。

小腸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分別清濁方面,它是水谷的再消化與吸收營養物質的重要場所。

主化物而分別清濁。“受盛”是盛受的意思。小腸為受盛之官,是對小腸能夠承受胃消化的水谷進行再消化功能的描述。小腸接受了胃經過初步消化了的水谷以後,就進行再壹步的消化和分離}使水谷精微之氣生化成為人體易於吸收的物質形式。小腸主化物即是指小腸消化水谷的作用。這種生理作用的特點是分別清濁。清”即是指含有營養成分的物質。“濁”即是指沒有營養成分的物質。分別清濁的作用,可以概括地分為兩個過程。其壹,是小腸的上段:從胃下移到小腸的水谷,經過小腸的進壹步消化、分離其清者即水谷的精微被吸收,並由脾的升清作用轉輸,送到五臟六腑。其濁者即剩余的水谷的糟粕和水液,在胃氣的降濁功能的作用下,繼續下移,傳導到小腸的下部。其二,是小腸的下段:水谷的糟粕傳導到小腸的下段,在小腸與大腸相接的闌門處,小腸又進行了分別清濁的作用,使糟粕中的水液滲入膀胱,從前陰排出,糟粕中的渣滓從大腸而下,由後陰排出。綜上所述,小腸的主化物,分別清濁的功能主要是說水谷中的營養物質及水谷的糟粕是由小腸分別的進行分化而出,所以小腸有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功能。如果小腸有病,除了影響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外,還會出現大、小便的異常情況如腹瀉或大便幹燥等癥狀。其次小腸主液。小腸液主要是指小腸主小便而言。在分別清濁的過程中小腸對水液的代謝是起著壹定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現在對尿的形成和大便中水分的多少等方面。因此說小腸主液。

由於小腸和心相表裏,所以心火過盛可以移熱於小腸而引起尿少、尿赤甚或排尿灼熱等病癥。於小腸的化物與脾的升消作用、三焦的蒸化作用有關,所以當脾陰不足或三焦陽氣不足時,就會影響小腸的主液功能而導致大便中的水分或過多或過少,造成大便泄瀉或大便燥結的病癥。小腸的功能都是賴陽氣以健運,賴心火以分別清濁的。

(1)手太陽經的循行:小腸的經脈叫手太陽經。手太陽經,起於手小指外側端的少澤穴,沿著手背的外側到腕部,出於尺骨莖突,直上沿著前臂的後緣循行,經過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沿著上臂外側的後緣循行,出於眉關節,繞行在肩胛鄙,然後交會在肩上的大椎處,又向下進入缺盆部,聯絡心臟,沿著食管循行,通過橫膈,到達胃部,與小腸相連。它的壹條支脈,從缺盆沿著頸部向上循行,通過面頰,到眼的外眼角,最後又轉入耳中,到聽宮穴處。它的另壹條支脈,從面頰上行到目暱下的顴髏處,又抵達鼻旁,到眼的內眼角的晴明穴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接。(見圖)

(2)手太陽經的生理:手太陽經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兩個方畫。壹方面它起著運行大腸的血氣的作用。因為手太陽經起於小指的外側端,行於腹中時屬小腸,所以它以運行小腸的血氣為主。因此《靈樞·經脈篇》有“小腸手太陽之脈”說法。另壹方面它聯絡並濡養著小腸及與小腸有密切關系的組織和器官。因為手太陽經循行於上肢的外後側,圍繞著肩胛運行到肩上,從缺盆下行絡心,屬小腸。它的分支入耳中,另壹分支行於頰、鼻、目、顴等部位,所以小腸通過手太陽經和耳、頰、目等組織器官及體表的部位相聯系。同時,這些組織器官都需要手太陽經脈運行的氣血來濡潤和滋養,以維持它們的正常生理功能的發揮。如果手太陽經的經氣出現了異常的情況,就會影晌小腸及其有關的組織發生病變。比如小腸與心相表裏,手太陽經的經氣熱盛,就會便熱移於心,心開竅於背,放而會導致口舌生瘡等病癥。手太陽經氣運行出現閉阻,就會導致肩、臂及上肢外側後部的疼痛。

總之,手太陽經屬於小腸,以營運小腸的血氣為主。它是小腸與其它組織器官的聯絡和供給營養的途徑。但是它同時也必須依賴於小腸的血氣的濡養,才能夠發揮它的正常的生理功能。

  • 上一篇:形容不後悔的成語
  • 下一篇:王虎的主要作品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