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網絡軟體 - 270分啊~~~大家幫我找找大作家 夏衍 的研究資料~~謝謝

270分啊~~~大家幫我找找大作家 夏衍 的研究資料~~謝謝

祖籍河南開封,1900年10月30日生於今浙江杭州彭埠鎮嚴家弄,原名沈乃熙,字端先。

1919年,在家鄉參加五四運動,與同學壹道發起並創辦了當時浙江第壹本進步刊物《雙十》(第2期改為《浙江新潮》)。

1920年,赴日本留學,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加入中國***產黨,從事工人運動及翻譯工作,譯有高爾基的《母親》等外國名著。

1929年,與鄭伯奇等組織上海藝術社,首先提出“普羅列塔利亞戲劇”的口號,開展無產階級戲劇活動。

1930年,加入左聯,當選為左聯執委。

1933年後,任中***上海文委成員、電影組組長,為中國進步電影的開拓者、領導者。創作有電影劇本《狂流》、《春蠶》,話劇《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及報告文學《包身工》,對上世紀30年代進步文藝產生巨大影響。抗戰爆發後,在上海、廣州、桂林、香港主辦《救亡日報》、《華商報》,後輾轉到重慶,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主持大後方的文化運動,曾任《新華日報》代總編。改編創作《祝福》、《林家鋪子》等電影劇本,著有《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等理論專著及《夏衍劇作選》、《夏衍選集》等。

新中國成立後,當選為中國文聯第壹屆全委會委員。

1955年,被任命為文化部副部長,主管電影及外事工作。

1960年,當選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工作者聯誼會常務理事。

1979年,出席第四次全國文代會,再次當選中國文聯副主席;同年,出席中國影協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當選中國影協主席。

1988年,出席第五次全國文代會並致開幕詞。

1994年,被國務院授予國家有傑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

1995年,在北京醫院逝世。

夏衍在充滿驚濤駭浪的20世紀中國文壇上奮戰70載,以不知疲倦的獨特品格、英勇善戰的輝煌業績,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與愛戴,成為我國卓越的新文化運動先驅者、文化戰線領導人。

在“夏衍研究”過程中,我們對夏衍艱苦拼搏的壹生、卓著奉獻的功業,有了進壹步擴大與加深的理解。這位世紀老人在眾多的文化領域不倦地開拓、耕耘,成就斐然,彪炳千秋。

孫家正同誌說:“夏衍是中國電影的根。”真乃壹語中的。

夏衍對於中國電影發展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

20世紀30年代初期,由於鬥爭的需要,黨組織派夏衍進入文化界,並深入到電影界。遵奉黨的“將令”,他全力以赴地投入新的征程,與鄭伯奇將蘇聯電影大師普多夫金的《電影導演論》、《電影腳本論》翻譯介紹到中國,奠定了中國電影重視文學創作與導演運用蒙太奇語言的理論基礎。猶如“竊火者”將火種與技藝送到人間。

隨後,黨組織決定成立以夏衍(化名黃子布)為組長的電影小組,開拓左翼文化陣地。他們在上海各主要報刊陸續開辟了電影副刊,發表大批有分量的電影評論文章;加強了左翼電影隊伍的組織工作,形成了壹支相當強大的創作力量;大力譯介蘇聯電影創作及理論,由夏衍化名丁謙平翻譯刊出蘇聯有聲電影劇本《生路》,這是中國翻譯的第壹部蘇聯電影劇本……他們用辛勤的勞動與有力的鬥爭,促進了1933年左翼電影創作高潮的出現,為中國電影史寫下了光輝的壹頁。其中,不可磨滅地記載著夏衍的勞績與奉獻。

為了摸索電影創作的規律,他成了電影院裏特殊的常客,手持秒表、手電與筆記本,壹部電影要看上幾遍。用他自己的話說:“先看壹個鏡頭是遠景、近景還是特寫,然後分析這個鏡頭為什麽這樣用,為什麽能感人。壹個鏡頭或壹段戲完後,用秒表算算幾秒鐘或幾分鐘,然後算算壹***多少尺長。這樣壹個鏡頭壹個鏡頭地加以研究,逐漸掌握了電影編劇技巧。”

夏衍創作的第壹部電影《狂流》,於1933年3月問世,在上海引起轟動。從壹定意義上講,這是中國新電影真正的誕生。它第壹次把攝影機對準農村,稱得上是中國電影第壹部現實主義傑作。同年,他向觀眾奉獻了4部優秀劇作;此後每年均有兩部以上影片問世。10余部姿態嶄新的電影,以廣闊的生活視野、鮮明的主題思想、巧妙的藝術構思,贏得了廣大觀眾,奠定了他在電影界備受尊崇的地位。

《春蠶》是茅盾的力作,夏衍成功地把它搬上銀幕,開創了將名著改編為電影的先河。這也是將中國新文藝作品改編為電影的第壹次嘗試,獲得觀眾、文藝界和魯迅先生的贊揚。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滄桑,在20世紀80年代意大利舉辦的中國電影回顧展上,《春蠶》又受到西方電影同行的贊美。新中國成立後,夏衍又創造性地把《祝福》(魯迅)、《林家鋪子》(茅盾)、《憩園》(巴金)、《我的壹家》(陶承)等改編為電影搬上銀幕,使之成為我國電影史上的名作,達到電影藝術的高峰而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夏衍寫於20世紀50年代的《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是壹部電影藝術創作理論的重要著作。裏面既有從事電影創作的寶貴經驗總結,又有電影藝術領域普遍規律的概括與闡述。歐陽予倩評之曰:“言簡而意賅,語近而旨遠,對於學習編電影劇本和話劇劇本的人都是很好的路標。”此書成為新中國第壹代電影工作者案頭必備的著作。

新中國成立後主管電影的夏衍,還常常動手為他人修改劇本。許多著名影片的腳本都經他親筆改過,如《青春之歌》、《五朵金花》、《風暴》、《聶耳》、《白求恩大夫》等。《早春二月》經他修改的地方多達240多處。鄧小平同誌曾贊之為“電影醫生”。

夏衍對於中國電影事業作出的不朽貢獻難以盡述。在這位前驅者從事革命文藝工作65周年之際,國務院特授予他國家有傑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

這,就是深受電影界景仰的壹代宗師夏衍。

夏衍在戲劇領域呈現出卓爾不群的大家風範。他自上世紀30年代開始戲劇創作至50年代止,20年間發表多幕劇、獨幕劇、翻譯劇、與友人合作劇等近30部之多,其中《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芳草天涯》以其永久的藝術魅力而被認為是他的3部具有經典意義的代表作品。他的劇作對中國話劇產生了巨大影響,這也使他成為中國話劇史上獨樹壹幟的著名劇作家。他的常用名“夏衍”也正是由於其第壹部多幕劇《賽金花》的發表、公演與轟動而聞名於世的。

綜觀夏衍的話劇創作,從思想到藝術確有自己的突出特色。其壹,它們是鮮明的政治性、強烈的時代感與嫻熟的藝術表現力的有機統壹。他的劇作無不環繞著時代、社會與人生展開,但又總是通過藝術的手段加以表現。因其中大部分寫於抗日戰爭時期,故而內容幾乎都與抗戰有關,無不貫穿著全民抗日的時代氛圍。他善於從社會壹隅的現實事象中描寫舊時代的變質和沒落、新時代的誕生和成長。他壹方面通過劇中的人物與故事,反映那個令人窒息的黑暗時代;另壹方面又寄托無限希望與憧憬。正因如此,他的劇作每每在觀眾和讀者的心頭,勾起他們的悲苦與歡欣。著名評論家唐弢先生譽之為“壹首首沁人心脾的政治抒情詩”。

其二,夏衍劇作中的主人公,大都是他所熟悉的普通的小人物。他擅長描寫壹些出身不同、教養不同、性格不同,但同有壹顆善良心的人。他常常把這些人物放置在壹個特殊的環境裏,讓他們蹉跌、創傷、愛憎、悔恨,最終達到壹個可能到達的結局。他筆下著重歌頌的正面人物,也總帶有缺點,帶有時代與階級的烙印,因而顯得更真實、更自然。描寫人物,他以塑造性格、深入發掘內心世界為主要藝術手段。他嚴格要求自己的人物要有血有肉,要符合生活的邏輯,要真實。他說,只有真實才能令人信服,只有通過人物真實、復雜的思想感情,才能與觀眾交流,激起***鳴。他以細膩的心理描寫,準確再現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他以洗練的動作勾勒,深入剖示人物獨特的內心感受;他以有機的情境渲染,使人物所處環境構成生活不可分割的整體。這些獨到的手筆,昭示了夏公卓越的藝術功力。

其三,夏衍劇作的藝術結構單純集中、嚴謹勻稱、意境深遠,與他整個藝術風格相統壹。他的戲劇情節總是緊緊圍繞著主題而發生、發展,很少有旁生的枝蔓,譬如《芳草天涯》。他很註意戲劇結構的起承轉合,講究布局謀篇,例如《上海屋檐下》。有人說他的戲過於平淡,我們恰恰認為這正是他的獨特之處,正是他不同於別人的藝術追求。他總是把筆力用於渲染沖淡、深遠的意境,從中深入刻畫人物精神的振蕩、心靈中的搏鬥,比如《法西斯細菌》。他的劇作結構技巧自然、合理,不露痕跡,幾乎讓人覺察不到作家的匠心,仿佛是生活的自然流淌,而這正是夏公與眾不同的藝術才華。

夏衍的劇作,對後人顯示著悠久的藝術生命力;夏衍富有真知灼見的戲劇觀念,對戲劇創作藝術規律的探索與總結,對於後代同樣具有長久的啟迪作用。

20世紀20年代後期,正是中國最黑暗的時代,夏衍首先以翻譯外國理論書籍及文藝作品在上海站穩了腳跟,並以翻譯家沈端先的名字為文壇所知。他的第壹部譯著是法國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倍倍爾撰寫的《婦女與社會主義》。這是壹本最早、最忠實地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婦女問題的著作;也是經過他的筆,第壹本被介紹到中國的關於婦女問題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出版後在婦女界產生了很大影響。我國早期婦女運動工作者胡子嬰寫於上世紀80年代的回憶錄中曾專門提及過,她們當時組織婦女進步團體時,特地選用此書作為學習教材。此後,夏衍又以不倦的勞動翻譯了許多進步文學作品與論著,如芥川龍之介、木村毅、金子洋文的作品等;他選譯的《歐洲近代文藝思潮論》、《新興文學論》等,在進步文化界亦發生過重要作用。由於這方面的顯著成績,1928年成立中國著作者協會時,他被選為9名執行委員之壹。

當然,在夏衍翻譯事業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對高爾基《母親》的翻譯與傳播。世界上第壹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巨著,經過他的筆第壹次被介紹到中國。對於身處在高壓下的中國民眾,《母親》是壹線點亮心燈的明光。正因為如此,它成為壹部暢銷書,壹年內重版兩次,很快遭到查禁,聰明的書店老板把封面由紅色改成綠色,印了第三版,又被通令全國禁止發行。文化名人夏丏尊當面質問國民黨元老邵力子,並將書名改為《母》,署名改為“孫光瑞”,“破例來個冒牌”,由開明書店壹連出了5版,又遭禁。然而在讀者中的強烈影響是無法禁絕的,它總是生命不息地流傳著,直至今天。

1936年6月,夏衍發表了被譽為中國報告文學典範的作品《包身工》,並立即獲得巨大的社會反響。他是在艱難地、認真地進行大量調查、體驗的基礎之上,以驚人的透視力,對“包身工”所處的人間地獄作出了精確的判斷,得出了深刻的認識,然後運用他特有的冷峻、銳利的筆鋒,把20世紀30年代中國工人最底層的生活,血淚斑斑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讀這樣的文字,讓人想起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中葉對西歐、北美無產階級悲慘命運的描繪。作品的末尾指出:“但是,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當年索洛警告過美國人當心每根枕木下橫臥著的屍骸,夏衍則在《包身工》中警告這些殖民者當心呻吟著的每壹個錠子上的中國冤魂。直到老人家離去前不久還曾說過:“我覺得我的作品中只有《包身工》可以留下來。”這固然是他對自己作品過於苛刻的評價,但也從中透露出對這部傳世之作客觀價值的重視。

1937年8月,由郭沫若任社長、夏衍任總編輯的《救亡日報》在上海創刊,這是他開始新聞記者生涯的時刻,是他走上新的坎坷征程達12年之久的起點。他曾不止壹次地表示:“我平生最怕被人叫做什麽什麽家,只想做壹個誠實的新聞記者。”他常幽默地講,自己只是個業余作者,正業則是新聞工作。從中至少可以讓我們感悟到他對新聞戰線崗位的重視。是的,12年新聞記者的勞績,實實在在地體現於約五六百萬字的成果。在他自認為“畢生最難忘的12年”、“工作最愉快的12年”中,他幾乎每日不停筆,每天至少壹兩千字。政論、雜文、散文、隨筆……各種內容無所不包,古今中外的政治、思想、理論、文化、藝術、科學、人物、社會生活、時事評論、旅遊劄記……真可謂豐富多彩、文情並茂。廖沫沙同誌在為《夏衍雜文隨筆集》而作的序文《淩雲健筆意縱橫》裏就此而論曰:“夏衍同誌實在是中國文壇上罕見的作家之壹。”除去在《救亡日報》等報刊上每日必寫的社論、報道、補白等之外,他還有十分擅長的壹手絕活:自然科學小品,每每意趣盎然、生機無限。正如廖老指出的:“像夏衍同誌這樣集中地描畫與介紹自然界事物的生長變化,或者以自然科學知識來論人論事,入情入理而又引人入勝,在我國文壇上卻還是罕見之作。”於此可用他寫於1940年戰火頻仍的桂林之小文《野草》為佐證,從中很可以看到這位前輩的靈魂。文章寫道:

“……沒有壹個人將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確是世界無比。這種力,是壹般人看不見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這種力就要顯現,上面的石塊,絲毫不足以阻擋,因為它是壹種‘長期抗戰’的力,有彈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韌性、不達目的不止的力。種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力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和嘆氣,因為有了阻力才有磨煉。生命開始的壹瞬間就帶了鬥爭來的草,才是堅韌的草,也只有這種草,才可以傲然地對那些玻璃棚中養育著的盆花哄笑。”

文如其人。只有他那支筆,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寥寥數百字、講述了壹個涵蓋古今、包容宇宙的真理。筆法如此簡潔、生動、深刻、透辟,言情言誌,惠及友朋。

全國解放後,夏衍自雲:“壹個當慣了編輯或記者的人,壹旦放下了筆,就會像演員不登臺壹樣地感到手癢。”於是又應《新民晚報》之約,開辟了“燈下閑話”專欄,以匡正時弊,扶正祛邪。20世紀60年代,他又應《人民日報》之約,針對大躍進的失誤,以筆名黃似在“長短錄”總題下,與文友們連續發文總結經驗、評價得失。其精妙的文字在讀者中流傳頗廣。

在藝術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沒有成為夏衍事業上的包袱或局限。他熱愛藝術,但不止於藝術。在他投身革命的壹生中,做了許許多多在藝術家看來也許是不屑壹顧的組織、說明、動員、勸解、安置、迎送、爭取、營救等工作。這是如此具體、細致、困難、艱辛的跋涉,是直接用自己的體溫去溫暖生活、溫暖大地的最寶貴的摯情。“夏公”這個稱呼始於何時、出自何人的準確結論尚待考證,但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陪都重慶,文藝界朋友們就這樣稱呼他了,公,是正直無私的意思;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公,又是對長者、顯者的尊稱。當時的山城重慶,是大後方政治、文化的中心,是知識分子雲集的地方。生活困苦,環境險惡,矛盾交錯,困難重重。剛剛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在這個特殊的圈子裏工作,獲得這樣的稱呼絕非偶然。據有的老同誌回憶,文藝界天生的矛盾多,意氣用事多,而夏公以清醒的理智、平和的耐心,常常使面紅耳赤的紛爭,變作壹團和氣,他堪稱文藝球場上的壹位“清道夫”。

夏衍對黨有壹顆忠誠的心。他童年時家境衰敗,在8個兄弟姐妹裏最小、也最瘦弱。3歲喪父、全靠寡母辛勤勞作和親友接濟幫助,勉強解決衣食問題。貧窮、窘迫,使他性格內向,不茍言笑,慈母愛憐地稱他“洞裏貓”。14歲高小畢業,當過染坊學徒;15歲以“品學兼優”被推薦進入浙江省立甲種工業學校染色科讀書;19歲卷入五四運動的狂潮,發表抨擊封建、守舊輿論的激烈文字,得到陳獨秀的贊許;20歲以優異成績畢業,帶著師長們“工業救國”的囑托,東渡日本求學。在明治專門學校電機科,他讀到了《***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洞裏貓”的思想深處掀起了波濤,從“工業救國”的“洞”裏走出,成為留學生中壹名激烈左派。在孫中山先生親自關懷下,指定李烈鈞將軍介紹其加入了國民黨,但隨即為右派所不容。1927年回到上海,在撲面而來的白色恐怖中,***產主義信仰向他展示了真正的風采。他徹底醒悟了,毅然走進被血與火包圍著的革命者行列,成為壹名***產黨員。找到馬克思主義,找到黨,他從此堅強而自信。遵照黨的思想路線,他壹生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

當璀璨陽光沖破濃重陰霾的時刻到來時,民心大快,萬眾歡騰!黨中央為夏衍平反,恢復名譽,安排他重新工作。他老當益壯,銳氣不減當年。他和祖國、人民壹起,為崇高的理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為中華民族新文化事業再赴征途,又不懈地奮鬥了20載寒暑春秋。

85歲高齡時,夏衍寫成長達33萬言的重要著作《懶尋舊夢錄》獻給人民。他告訴讀者:“我這個人很平凡,但經過我的這個時代,實在太偉大了。”

在他90歲生日之後,他對身後之事作了不同尋常的安排:

他把價值百萬元的藏畫,統統捐獻給浙江省博物館,條件是:不要獎金,不要獎狀。他忘不了,是浙江父老用官費送他去日本求學。

他把稀世珍寶《納蘭成德長卷》捐獻給上海博物館,條件依然如上。他忘不了,是上海這座光榮的城市把他引上鬥爭的舞臺。

他把價值連城的珍貴集郵無償地捐獻給國家。

他把自己的全部藏書捐獻給中國現代文學館。

……

他還有什麽可捐獻的?字畫、長卷、集郵、藏書,再珍貴也是有價的;而他對祖國、對事業的壹腔熱血、滿懷忠誠卻是無可估價的!

夏公以95歲高壽離世而去了;但他的精神必將永存!

於今,夏衍的才幹、智慧、意誌、人格,他那光芒奪目的人文精神已匯入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傳統的博大海洋之中;同時,他又以現代人的至高品格豐富了這壹巨大的文化海洋。

1 胡星亮;論夏衍話劇與民族戲曲傳統[J];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李娜;;試論夏衍雜文的散文筆法[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3 李駿;試析中西電影改編[J];理論界;2004年05期

4 魏福惠;論夏衍現實主義戲劇觀的主要特征[J];遼寧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5 何散芬;論夏衍戲劇的語言特色[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年04期

6 白傑;;《野玫瑰》批判與話語權力之爭[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7 原小平;;曹禺話劇的影視改編[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8 祝曉風;;對“現代性”與“民族性”的探究[J];文學前沿;2002年02期

9 海闊;;大眾傳媒與宗法社會[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10 原小平;;現代名著改編中的形式轉換問題[J];鹹陽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何宇宏;曹禺戲劇文體話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2 王國英;權力·話語·政治文化[D];浙江大學;2008年

3 張高傑;中國現代作家日記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4 呂樹梅;新中國鄉村電影創作中的理想化傾向[D];復旦大學;2007年

5 池水湧;中國蘇州彈詞與朝鮮盤索裏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成艷軍;《阿Q正傳》改編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2 何筠;郭啟宏歷史劇人物形象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3 張保國;夏衍辦報實踐與辦報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4 金真徽;小說到電影——中國現當代文學轉化研究[D];青島大學;2004年

5 趙敏;英文影片的語言特征及翻譯[D];廣西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阮幸生;文學作品與科學面面觀[J];貴州社會科學;1998年04期

2 阮幸生;文學作品與文化的關系[J];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3 毛正天;論文學作品中的議論[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4 阮幸生;文學作品與自然[J];當代文壇;1998年05期

5 佐佐木守 ,叢林春;如何改編文學作品?[J];當代電視;1988年03期

6 沙沙;泥牛入海之後——推薦《壹個文學青年的期待》[J];閱讀與寫作;2001年08期

7 顏純鈞;文本的自在和文學作品的非自在[J];當代文壇;1988年01期

8 於蒙;青春文學需要更多的自省和自覺[J];中國圖書評論;2005年06期

9 ;文學作品[J];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2005年03期

10 林文藝;文學作品——劇本翻譯的探討[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嘯龍;;論文學作品的“多義性”[A];安徽文學論文集(第2集)[C];2004年

2 夏魯明;;文學作品姓名翻譯的探討、反思與借鑒——以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 Blood Prince的兩個中譯本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梅韻;;歌頌、暴露與文學作品的傾向性[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壹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第二次年會論文集[C];1981年

4 李霞;夏青;;論對小學生進行文學作品的閱讀指導[A];圖書館理論與實踐[C];2002年

5 方誌遠;;從現存版籍看明代市民文學的地域分布——明代市民文學研究之二[A];明史研究第6輯[C];1999年

6 夏魯明;;文學作品姓名翻譯的探討、反思與借鑒——以《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的兩個中譯本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鄭玉秀;;文學的長城:唐朝以長城為背景的反戰文學作品[A];長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8 施光亨;李明;;文學作品與中高級漢語教材[A];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87年

9 尚春光;;主體的轉移與功能的反作用——近年小說語言比喻轉異現象探討[A];中國小說研究[C];2003年

10 花超;;中日女性文學作品中承載的社會功能之比較——以《小姐妳早》與《樂譜帳》的景物描寫為中心[A];中外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尚栩;近八成法國人不喜歡獲獎文學作品[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2 記者 烏雲圖雅;《海·寶音阿日畢吉夫新聞文學作品》研討會舉行[N];錫林郭勒日報;2009年

3 袁險峰 中***廣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為新時代而歌 為新廣安而賦[N];廣安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石鑫;壹批反映民族團結文學作品出爐[N];阿克蘇日報;2009年

5 秦聞;三部文學作品入選陜西省“五個壹工程”獎[N];文藝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顏婧;犍為文學作品集體亮相[N];四川日報;2009年

7 閩聞;福建省“南國風”海峽西岸題材文學作品大賽揭曉[N];文藝報;2008年

8 李嵐清;學習夏衍,為建設中國先進文化而奮鬥[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9 本報評論員;不忍卒讀“狗咬人”新聞[N];深圳特區報;2009年

10 王艷;錢塘江的兒子[N];浙江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煒煒;老舍與語文教育[D];山東師範大學;2006年

2 帕孜來提·努熱合買提;維吾爾現當代作家祖農·哈迪爾研究[D];新疆大學;2006年

3 倪文波;崔致遠文學創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 吳從祥;唐前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5 趙慧平;文學批評的存在方式[D];復旦大學;2003年

6 王奎軍;歷史、文學文本、文學價值——以賽金花題材文學作品為個案[D];暨南大學;2001年

7 劉陽;困境中的突圍[D];浙江大學;2006年

8 楊俊;批判電影《武訓傳》運動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9 鄒建;法國電影新浪潮與中國電影新生代比較研究[D];華東師範大學;2006年

10 孟巖;泰中動作電影比較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夏燕;論電影藝術接受的審美規律[D];貴州師範大學;2003年

2 田巖;文學作品中英漢恭維贊賞語比較[D];長春理工大學;2004年

3 萬美芳;中學歷史教學中對文學作品的運用[D];江西師範大學;2006年

4 唐萬山;論中學生文學作品閱讀能力的培養[D];山東師範大學;2003年

5 姚成麗;論夏衍話劇的散文化結構[D];山東大學;2007年

6 吳霜;文學作品中文化信息翻譯研究[D];首都師範大學;2002年

7 朱學鋒;理解 對話 融合[D];南京師範大學;2004年

8 司慧慧;暴力影像的詩意狂歡[D];鄭州大學;2006年

9 吳德玲;新課標下初中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研究[D];南京師範大學;2004年

  • 上一篇:老版周公解夢大全
  • 下一篇:購物場所有哪些啊?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