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網絡軟體 - 三國演義115回--120回概述

三國演義115回--120回概述

第115回:詔班師後主信讒托屯田姜維避禍

姜維再次北伐,與鄧艾相持。劉禪聽信黃皓、閻宇讒言召回姜維。姜維被迫屯田沓中避禍。司馬昭見時機成熟,決定興兵滅蜀。

第116回;鐘會分兵漢中道武侯顯聖定軍山

武侯顯聖定軍山:後主聽信黃皓讒言,不準姜維拒魏。魏將鐘會得了陽安關,連夜聞西南上喊聲大震。當得知諸葛亮的墳墓就在附近的定軍山時,鐘會認定是孔明顯聖,第二天便到墓前致祭。祭畢,狂風愁雲變成了清風細雨,而後天色晴朗。

是夜,鐘會夢見諸葛亮顯靈:諸葛亮飄然而至,告戒鐘會蜀漢氣數已盡,勸鐘會進川後不要亂殺無辜,言訖,拂袖而去。鐘會照辦了。

第117回:鄧士載偷度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

鐘會死攻劍閣不下,壹時間也亂了方寸。姜維本以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怎麽也沒想到鄧艾會去偷渡陰平,直搗成都。情況緊急,諸葛瞻與眾將想拼死壹戰,怎奈兵微將寡,朝廷昏庸。眾將領為了蜀的茍延殘喘,選擇了死戰。鄧艾奪下了蜀最後的防線綿竹關後,休整數日,伺機進軍。

第118回:哭祖廟壹王死孝入西川二士爭功

鄧艾繞過了姜維的劍閣,奇襲成都。兵臨城下,成都亂作壹團,劉禪到底是無能之輩,沒有辦法,只得聽從建議,選擇了投降。北地王劉堪,感傷於社稷的傾覆,自殺以謝先皇,不辱門風啊!雖然奪下了成都,但鄧艾卻也驕橫起來,司馬昭靈機壹動,借鐘會之手,二虎相爭。

第119回:假投降巧計成虛話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姜維不甘心蜀國滅亡,他投降鐘會,企圖謀反來東山再起。司馬昭早派衛瓘星夜逮捕鄧艾,並以此來震懾鐘會。鐘會與姜維正要謀反,卻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兵敗被殺。可憐鄧艾鐘會雖說是滅蜀的功臣,但鳥盡弓藏,猝不及防的被司馬昭幹掉了。下壹步,司馬氏將劍指東吳。

第120回:薦杜預老將獻新謀降孫皓三分歸壹統

三國統壹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稱帝後的司馬炎,再起三路大軍,借著吳主孫皓暴政,希望壹統天下。朝廷奸臣當道,吳軍已經士氣甚衰。人民渴望統壹。吳國軍隊節節敗退,但是丞相張悌等人仍作垂死掙紮,怎奈寡不敵眾。最終孫皓投降。三國的割據就此畫上了句號。

擴展資料:

作品鑒賞

作品主題

1、《三國演義》以人物為載體形象地衍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義、禮、智、信、勇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

小說中的劉備就是“仁”的代表,關羽是“義”的代表,張飛是“勇”的代表,諸葛亮是“智”的代表,趙雲是“忠”的代表等等。劉備是小說裏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國文化精神中“仁”的體現者。

小說第壹回介紹劉備時說:此人“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朱”。後來又“跨下黃鬃馬,手掣雙股劍”,從而構成小說劉備的整體形象:作品不僅通過大量的具體故事和人物評價刻畫了劉備抱負遠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點。

最主要的還是渲染了劉備寬厚仁義的特點:《三國演義》的作者是把劉備這壹人物形象作為壹個“仁”的典型來塑造的,“仁”是劉備性格的基雕,而劉備這壹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

2、《三國演義》通過魏、蜀、吳三國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發展規律。

小說第1回開篇就說:“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起義,壹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第37回劉備“壹顧茅廬”時遇到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崔又談論了漢朝四百年的“治亂”:“自古以來,治亂無常。

自高祖斬蛇起義,沫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復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幹戈又復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而小說《三國演義》本身,就是演義了漢末“由亂入治”的天下大勢。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是為了總結歷史的興衰規律。或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壹種歷史循環論或是宿命論的思想。然而,至少從《三國演義》中所說的“周末七國分爭”至清代,這壹規律還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3、作品自始至終貫穿著“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體現了人民群眾擁護明君、向往和平和憎惡暴君、反對動亂的願望。

小說壹直把蜀漢作為中心來描寫,尤其是通過劉備這位仁君的形象和諸葛亮這位賢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擁劉反曹”的主題,表達了人民群眾的願望。

作為蜀漢對立面的壹個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說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過對這壹人物的針砭,體現了人民群眾憎惡暴君、反動動亂的願望。

但是,作品中曹操是壹位“奸雄”,而不是奸臣。所以,他雖然時常被對手稱為“漢賊”,卻仍然是文有謀臣,武有勇將,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衛他。與吳、蜀相比,曹魏反而有著不可思議的優勢。

正因為如此,小說最後,被人們擁護的明君劉備卻命喪白帝城,而被人們視為“漢賊”的曹操卻差壹點統壹了全國。這是三國的悲劇,也是歷史的必然。這也體現了作品與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

4、作品通過“桃園結義”的故事,極力宣揚了劉關張的義氣,從而表現出明顯的“信義”思想。

小說壹開篇就是“桃園三結義”,“義”這壹思想也就自始至終貫穿於整部作品之中,尤其是通過關羽這壹形象,典型地宣揚了“義”的思想。

關羽是小說中的壹個主要人物,在民問名聲尤大,小說中的關羽,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字雲長。因其髯長二尺,故人稱之為“美髯公”。

小說第l回中寫他“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後來又加上“跨下赤兔馬,手中青龍偃月刀”,從而構成了《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整體形象。

作品中還多處表現了關羽的忠義性格。實際上,作品中突出表現的正是關羽“義”的壹面,關羽在《三國演義》中是作為壹個“義”的典型而出現的,“義”是關羽性格的基調。可以說,《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是“義”的化身,是中華民族精神當中“義”的人格化。

5、作品通過三國之間政治、軍事、外交等各種事件,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歷史上各種鬥爭的經驗和智慧。

《三國演義》中描寫了壹大批智慧型的人物,比如蜀國的諸葛亮、龐統、徐庶、姜維,魏國的曹操、司馬懿、荀彧、鄧艾,吳國的周瑜、魯肅、陸遜……這些智慧型的人物,其實就像胡適所說的包公壹樣,都是“箭垛式”的人物,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

而通過這些智慧型的人物所演義的三國故事,不管是變化多端的戰爭,還是復雜多變的外交,抑或治國治民的政治,無不閃耀著中國人民智慧的光芒。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智慧型人物便是諸葛亮。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作者用力最多、傾註感情最深,也是作品中占用篇幅最大的壹個人物,因此,有人說諸葛亮才是《三國演義》的真正主角。這也明顯體現了作者羅貫中的鄉土觀念。

實際上,作品中的諸葛亮是作為壹個“智”的典型出現的。可以說,諸葛亮是“智”的化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人格化。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三國演義

  • 上一篇:會聲會影x4 模板導入到會聲會影X2
  • 下一篇:華為榮耀9i和華為榮耀9什麽區別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