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網絡軟體 - 黑褐圓盾蚧是什麽

黑褐圓盾蚧是什麽

Chrysomphalus aonidum Linnaeus

別名

鳶紫褐圓蚧、茶褐圓蚧、褐圓蚧、褐葉圓蚧。

形態(圖4-4)

圖4-4 黑褐圓盾蚧

1.雄成蟲 2.雄介殼 3.雌成蟲介殼 4.雌成蟲蟲體及卵 5.初孵若蟲 6.雄蛹 7.被害狀

雌介殼圓形,直徑1—2mm,紫褐色或暗褐色,蠟質堅厚,中央隆起,周圍向邊緣斜低,略呈錐形圓笠狀。第壹次蛻皮殼位於介殼中央頂端,圓形,金黃色或紅褐色,形似帽頂。第二次蛻皮殼暗紫紅色。由於寄主不同,介殼顏色常變化,壹般為黑褐色,圓形,厚而不光澤,背面稍向上隆起。雄介殼長橢圓形或卵形,較雌介殼小,蛻皮殼偏於壹方,和雌介殼同色。雌成蟲體倒卵形或杏形,腹部較尖。淡橙黃色,體長1.1mm,圍陰腺有5群,由3—6個腺孔組成,在胸部兩側各有1個刺狀突,臀板邊緣有3對大的臀葉,頂端較鈍圓而兩側常有凹刻,或只壹側凹刻明顯。第四臀葉不明顯。臀棘發達,特別是第三對臀葉以前的3個臀棘常分枝且較寬,在臀板末端有鋸齒狀臀棘。鋸齒狀臀棘在臀板上的分布:在第壹臀葉之間2根,在第壹、第二臀葉之間2根,在第二、第三臀葉之間3根。臀棘均長於臀葉,第三臀葉後方臀棘有各種形狀。背腺管有2種,在第壹臀葉與第二臀葉間有3—4條粗腺管,從孔口延伸至臀板區的中部,第三和第四臀葉基部是小孔區,有長而細的腺管延伸超出於臀板區的前緣,這成束的細腺管是該種的顯著特征。在第二腹節兩側有成束的細腺管,亦是該種的特征。肛門的位置接近於臀板的後緣。陰門周腺有,其表示式為(7—8)3—4。厚皮棍顯著。後胸和第壹腹節體緣無單獨存在的管狀腺。雄成蟲體長0.10mm,翅展1.5mm,淡橙黃色,觸角細長,足、觸角、交尾器及胸部背面褐色。翅1對,圓形,透明,無色。腹部圓錐形,末端交尾器針狀。卵為長卵形,淡橙黃色,長0.2mm,產於介殼下母體後方。第壹齡若蟲體長0.23—0.25mm,卵形,淡橙黃色;足3對,觸角、尾毛各1對,口針較長。第二齡淡橙黃色,除口針外,足、觸角尾毛均消失。雄第二齡若蟲後期出現黑色眼斑。前蛹和蛹長0.8mm,有觸角、眼、翅芽和足芽。蛹的附肢芽較長,橙褐色,觸角緊貼於胸部兩側,中胸發達,前足環抱頭頂,中足緊靠腹側,腹末有錐形突,兩側各生短刺1根。

生活史及習性

在福州1年發生4代,臺灣發生4—6代,廣東發生5—6代,在陜西漢中地區發生3代。後期世代顯著重疊。在福州大多數以第二齡若蟲越冬。壹年中的夏季為害果實最烈。第壹代主要寄生在新梢和幼果果梗,第二代是為害果實的重要時期(表4-3)。在廣東壹年間也以夏秋為害果實最烈。受害之葉早落,果實被害降低商品價值。

表4-3 黑褐圓盾蚧各代發生期(福建福州)

在臺灣第壹代幼蚧於4月中旬謝花時開始發生,多在樹冠向陰面外層枝葉上寄生。

若蟲經2次蛻皮變為雌成蟲,雌成蟲不經過交配則不能繁殖。交配在晚上進行。成蟲產卵前期,各代略有差異。第壹代約3周,第二代10天左右,第三代約2—3周。產卵期頗長,約2—8周。卵產在雌成蟲介殼下,不規則堆積,經數小時到2—3天,孵化為若蟲,孵化後從介殼邊緣爬出,在葉面爬行,經數小時即行固定。在孵化後至固定為害前,這壹階段稱為遊動若蟲。遊動若蟲生活力較強,在無食料時,仍可活6—13日,活動最適溫度是26—28℃。遊動若蟲喜在葉及成熟的果實上固定為害。雌成蟲繁殖力和營養條件有關。寄生在果實上的雌成蟲,每頭平均繁殖幼蚧245頭,寄生在葉上的雌成蟲,每頭平均繁殖幼蚧80頭。雌蟲多固定在葉背,尤以寄生在葉背邊緣者較多。雄蟲多固定在葉面。雌若蟲多固定在葉背。雄若蟲在第二齡開始顯現形態上的分化,經前蛹和蛹期,然後羽化為雄成蟲。各代若蟲在發育過程中,死亡率高。第壹代能發育到成蟲階段者僅50%,第二代僅30%,第三代不到20%。

各齡幼蚧發育所需天數因溫度而異。第壹齡幼蚧自定居至第壹次蛻皮在15℃時經46天,28℃時經15天;第二齡幼蚧(雌蟲)在16℃時歷時36天,27℃時為11天。

雄蟲從第壹齡幼蚧孵化到蛹羽化為成蟲,在16℃時為78天,28℃時為28天。雄成蟲壽命最長4天。

根據自然種群生命表的研究結果指出,該蟲從卵期到壹齡若蟲固定期的死亡率較高,其中遊動若蟲死亡率最高。二齡若蟲期到成蟲期死亡相對減慢。在全年四個世代中,存活百分率以第二代最高,發生期時值7—8月份,月均溫達28.8—29.6℃,平均每雌產卵101粒,寄生蜂寄生率低,氣候幹燥,菌寄生亦少,種群增長的倍數最大,達5.6倍。田間種群數量多,為害性最大。其次是壹、三代的成活率高,兩代的發生期分別是5月中旬、6月下旬和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月平均溫度是22.3—25.6℃與24—28℃。此時溫度適宜,寄生蜂的寄生率較低;種群數量仍能增長2.8倍與2.5倍,因而田間為害性大。只有第四代的存活率最低,發生期最長,從10月中旬至翌年5月,加之冬季低溫(1月均溫8.4℃,極端最低溫0.3℃)和早春低溫多雨及寄生蜂的寄生率高達20.2%,因而自然種群倍數只有0.33。田間蟲口數量大減,為害減輕。但四個世代種群總的增長倍數達12.84。總的為害性仍然是很大的。

我國已發現的天敵有瘦柄花翅蚜小蜂〔Marietta carnes(Howard)〕、黃金蚜小蜂(Aphytis chrysomphali Howard)、斑點蚜小蜂(Aphytis macuticornis Masi)、純黃蚜小蜂〔Aphytis holoxanfhus DeBach)、雙帶巨角跳小蜂(Comperiella bifasciatus Howard)、Aphyti ssp.、Cocophagus hawaiensis Timberlake、盾蚧長纓蚜小蜂〔Aspidiphgus citrinus(Craw)Prospaltella sp.〕、Casca smithi Silvestri、斯氏圓蚧蚜小蜂(Prerotrix smithi Compere)以及紅點唇瓢蟲(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黑緣紅瓢蟲(Chilocorus rabidus Hope)、圓黑小瓢蟲(Chilocorus gressitti Miyatake)、黑邊瓢蟲(Chilocorus circumdatus Sch)、整胸寡節瓢蟲(Teisimia emarginata Chapin)、腎斑瓢蟲(Chilocorus renipustuiatus Scriba)以及日本方頭甲(Cybocephalus niponicus Endiody-yonga)和草蛉(Chrysopa vnlgaris Schneid var.)、anpingensis peterson,此外還有紅黴菌〔Fussariam coccophihum(Desn)Wre et Rg〕寄生。

防治方法

應采取農業防治和保護利用天敵為主,與適當施用藥劑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深翻改土,加強栽培管理,促進抽發新梢,恢復和增強樹勢,以提高植株的抗蟲能力。適度修剪,剪除介殼蟲為害嚴重、過度郁閉的衰弱枝和幹枯枝,使樹體通風透光良好,生長健壯,不僅有利於植株的生長而且有利於提高藥劑的防治效果。

2.保護利用天敵

在調查觀察蟲情時,不僅要註意害蟲發生數量的多少,而且要觀察天敵存在數量的多少,當寄生菌和寄生蜂的寄生率高和捕食性天敵發生量大,能控制害蟲大發生為害時,就應盡量不用藥劑;若暫不能抑制,必須用藥時,也應選擇在天敵抗藥性強的安全隱蔽期,或選用選擇性農藥采取隔行隔株、點狀噴藥等方式,來保護天敵。在天敵數量很少時,應從外地引進天敵進行釋放以長期控制其為害。

3.藥劑防治

作好蟲情測報,掌握在壹齡若蟲的盛發期,此時噴藥效果最好,壹般是15天左右1次,連續2—3次,間隔時間的長短和次數應視藥劑的有效期而異。有效的藥劑有40%氧化樂果乳油500—1000倍液;50%稻豐散乳油1500—2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600—10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500倍液;25%快滅磷乳油250倍液;50%辛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25%殺蟲凈乳油400—600倍液;松脂合劑冬季用8—10倍液;60%機油乳劑冬季用15—20倍液(含油3—4%),夏、秋季用120倍液(含0.5%);肥皂粉300—400倍液;95%蚧蟎靈乳油100—200倍液;20%撲虱靈可濕性粉劑2500—3000倍液。

  • 上一篇:順口的狗狗名字有哪些 比較好聽的狗狗名字
  • 下一篇:《鬼吹燈》txt全集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