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網絡軟體 - 中醫養生九大流派有哪些

中醫養生九大流派有哪些

摘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歷代養生家和醫家提出了壹系列養生原則,其養生之道在順應、養性、動形、靜神、溫補、培元、調氣、藥餌、食養等方面各有所長,從而形成了各有側重、自成體系的諸多學術流派。這些養生流派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同構建起了傳統養生學的文化寶庫。中醫養生九大流派有哪些?中醫養生的七個基本原則是什麽?下面就和小編壹起來了解壹下吧。中醫養生九大流派有哪些

壹、食養學派:飲食有節藥膳調養。

食養學派主張食養、食補、食療,通過研究食物的性能,以合理飲食來維護健康,延年益壽。

《內經》較早記載了食養的概念:“谷肉果菜,食養盡之”。並認識到飲食營養的重要性:“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說明飲食為人體必不可缺的營養物質。歷代醫家非常重視飲食保健,孫思邈奠定了我國食養學基礎,提出“安身之本,必資於食”;“藥性剛烈,猶若禦兵”;“若能用食平屙,適性遣疾者,可謂良工”。這壹思想對後世食療學派的醫家、養生家產生了重大影響。

孫思邈的弟子孟詵堪稱世界食療的鼻祖,其所著《食療本草》是我國和世界現存最早的壹部食療專著,“藥補不如食補”,“是藥三分毒”。孟詵提倡“祛邪用藥,補養用食”。強調食療既可避免藥物偏性,又可維護身體健康。南唐陳士良對其繼承和發展,寫成《食性本草》。繼之,忽思慧的《飲膳正要》、賈銘的《飲食須知》、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等食養著作都豐富了食養學派的飲食養生內容,為其進壹步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料。

食養學派的歷代醫家都主張藥療不如食療,並強調飲食養生保健應意謹和五味、按時節量、避免偏嗜、宜清潔忌厚味,才能保證機體健康,防止疾病發生,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二、養性學派:修養道德調攝精神。

養性學派是西漢以後,歷代儒生把孔孟學說中的道德修養及中和觀等思想與中醫養生方法相結合而逐漸形成的。該學派強調精神調攝、主張飲食調養,重視起居護養,為歷代養生家和醫家所遵循。

孔子最先提出“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的觀點,並且提出君子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孟子將其具體化提出要“善養吾浩然之氣”,“養心莫善於寡欲”(《孟子·盡心下》)。都是強調養生首要養心並調攝精神減少欲望。

董仲舒將養生與中庸思想結合,強調養氣與中和:“循天之道,以養其身,中者?能以中和養身者,其壽極命”(《春秋繁露》)。《素問·上古天真論》雲:“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誌閑而少欲?所以能年皆度百歲。”

孫思邈繼承和發展《內經》治未病思想,在《千金要方·養性序》中反復強調“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可見養性的目的是為了祛病延年。故後世凡重視道德修養的養生家無不推崇孔、孟與孫思邈而形成壹派。繼之,經過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等補充發揮,儒家養生學說更加盛行。

三、藥餌學派:藥物養生輕身延年。

藥餌學派的養生思想萌發於《山海經》,啟發於《神農本草經》。該學派認為藥物養生應當采用立方平和、量體選藥、重在脾腎、因時藥養、因人調養等合理的辨證施養原則,才能祛病強身,益壽延年。

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系統總結了我國漢代以前的藥物理論和治病、養生保健的用藥經驗。宋金元時期,有關藥物養生的理論有了重要的發展,如著名醫學家陳直、鄒鉉明確指出,老年藥物養生應著眼於培補先、後天之本,觀其書中常用之品如地黃、枸杞、胡桃肉、首烏等,皆為補腎益精、健脾理氣之藥,為後世抗衰延壽方藥研究留下了寶貴遺產。

到了明代,進入藥餌學派養生思想發展的全盛時期,以趙獻可、張景嶽為代表的溫補學派,主張用溫補藥物峻補真火。李時珍推崇李東恒脾胃之說,其著作《本草綱目》尖銳地批判了服用金石長生不老之謬誤,推崇動植物藥養生,同時強調動植物藥的養生功用,如芡實“其功勝於乳石也”;鹿則“純陽多壽之物,能通督脈,又食草,故其肉有益無損”。清代養生家繼承歷代藥餌養生的經驗,如徐大椿強調了當審體質盛衰、陰陽消長、擇和平純粹之品、“稍為資助”的藥餌原則。

四、動形學派:動以養形動則不衰。

動形學派是主張適度運動的養生學派。動形以養生的思想始於《呂氏春秋》,其學派形成於漢唐,後世不斷創新和發展。動形學派認為,形體的動靜盛衰關系著精、氣、神的衰旺存亡。形體動則脾胃健運、精氣周流,生命力旺盛而不衰。

以動養形始於莊子。老莊認為靜可以長生,但道家意守丹田的養生方法,實是靜中有動,以達到運行氣血、和調陰陽的目的。後世各派氣功多源於老莊。《素問·上古天真論》“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的論述正是對養生基本原則的概括,導引術則是“和於術數”養生法之壹。

張仲景進壹步闡述了導引在養生防病上的意義,指出“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勿令九竅閉塞”(《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壹》)。華佗養生有道,“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後漢書·華佗傳》)。他創立的“五禽戲”,把導引術向前推進了壹步,並從理論上進壹步闡述了動形養生的道理。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論述道:“養生之道,常欲小勞”;“體欲常勞?勞勿過極”。繼之,宋代創立“八段錦”,明清太極拳盛行,以及近年興起的各種運動、舞蹈、體操等鍛煉形體的方法,都是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的養形之法。

五、培元學派:養元節欲固本培元。

培元學派強調治病防病要註重元氣的培補,認為元氣稟於先天,若後天充盛五臟安和,則精得養。故惜元、保元即是通過養五臟不使其過傷,調情誌不使其過極,忌勞傷不使其過耗,以達到固護元氣、養生長壽的目的。

“元氣流行者壽,元氣滯者夭(《醫學入門·諸氣門》)”。歷代醫家強調惜元存精,十分重視元氣與壽命的關系。《內經》指出:“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素問·痿論》)。”欲求健康長壽,宜從慎起居、節房事做起。後世醫家多從《內經》之旨,主張節欲養元。葛洪將保元作為長壽的壹條養生法則:“欲求神仙,唯當得其至要,至要者,在於保精(《抱樸子內篇》)。”培補元氣是延緩衰老的基礎,明代祁門名醫汪機主張培元固本、扶正防邪,並發明“營衛壹氣說”,使朱丹溪的養陰與李臯的補氣在理論和治療上達到統壹,其《石山醫案》中的參、芪不僅補陽亦能補陰的觀點,補充擴大了培補元氣在治療疾病中的重要意義。

徐春甫亦強調治病必須保重脾胃元氣,著《古今醫統大全》等,提出“治病不查脾胃之虛實,不足以為太醫”。此外,慎用藥物也是固護元氣的重要方面,張景嶽提出“有是病而用是藥,則病受之矣;無是病而用是藥,則元氣受之矣(《景嶽全書》)”。龔廷賢則提出“惜元氣”的三字箴言,指出元氣與衰老的關系,著有《壽世保元》。

六、順應學派:順應自然因時養生。

順應學派是主張順應四時自然規律變化而養生的學派。順應學派認為只有主動掌握外界變化規律防禦外邪侵襲,以養生、養長、養收、養藏,才能養生防病,延年益壽。

老莊首先提出“順乎自然”的養生理論和方法。《靈樞·本神》指出:“智者之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如是則避邪不至,長生久視。”說明了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的重要性。朱丹溪亦指出:“善攝養者?各自珍攝,以保天和(《格致余論》)。”故養老之法,必然要依天和、顧四時變化而攝養。此外,邱處機深通醫術、精於養生,其養生專著《攝生消息論》從不同角度對四時精神調養、起居調攝、飲食保健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萬全亦認為,天地萬物陰陽和則平,陰陽失調便不和,“如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凡大寒大熱,大風大霧,皆宜避之,不可恃其強健而不畏也(《養生四要·法時》)”。皆是主張起居規律應隨季節不同變更,以與自然界陰陽之氣的消長保持協調統壹。

七、溫補學派:溫養陽氣補益脾土。

溫補學派的養生思想源於《內經》,其所確立的防病治病原則為歷代醫家臨證所取法。該學派醫家結合自己的臨床診治經驗,闡述脾腎命門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指出養身防病要從“先天命門水火”及“後天脾胃”著手。

溫補學派主張防病治病立足於先後天之本,是善用甘溫補益之法為特色的醫學流派。《內經》提出“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素問·三部九候論》)”;“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靈樞·脈度》)”;“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衰者補之?勞者溫之,損者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這些有關溫補的祛病養生原則為後世醫家所發揮。李東垣《脾胃論·卷上·脾胃虛實傳變論》中說:“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認為脾胃功能正常元氣就充沛,臟腑組織功能健旺人體就健康。

明代薛己主張脾腎並重,以脾胃為主;趙獻可倡腎命水火說,由於“命門無形之火,在兩腎有形之中(《醫貫·內經十二官論》)”,故習用六味地黃丸及八味地黃丸,補腎水命火;孫壹奎認為腎間動氣為生生不息之根,三焦相火為元氣之別使,故溫養陽氣就顯得十分重要。清代葉天士亦認為“脾胃為病,最詳李東垣”,提出“補腎不如補脾”,並在繼承李杲“溫養脾胃之氣”的治法基礎上,增加了“養胃陰”的治法。

八、靜神學派:靜以養神無欲則安。

靜神學派是以長生不老為養生目的,以返璞歸真、清靜無為、無欲則安為養生指導思想,主張貴柔,提倡導引調氣、形神兼養的靜態養生派。

靜神學派主張養生以靜養精神為主,清靜無為,靜中有動。老、莊道家壹派“深根固抵,長生久視”的思想對靜神學派影響直接,他們崇尚自然,要求返璞歸真,順應自然,以靜為主。老子《道德經》說:“淡然無為,神氣自滿,以此將為不死藥。”指出思想要安靜、清閑,不要有過多欲望,才能使神誌健全,精氣內守而益壽延年。莊子繼承老子思想,闡述了靜以養神、養精的道理,“靜則無為?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莊子·天道》)”。後來《內經》中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素問·上古天真論》)”等靜養原則都是由此發展而來。

中醫養生流派始於道家分流,許多信奉老莊思想的學者方士,壹方面大力提倡導引、吐納等養生方法,另壹方面又從防病強身的實際出發,將老莊養生思想加以整理提高。如嵇康的《養生論》指出:“智上於恬,性足於和。”認為物欲為養生之大礙,從而提出“養之以和”。之後,萬全《養生四要》首列寡欲為養生學之第壹要義,強調“欲不可縱,縱欲成災?可謂知養生矣(《養生四要·寡欲第壹》)”。其《養生四要·慎動》中亦強調“?故心常清靜則神安,神安則七神皆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故歷代養生家都十分重視養神,有“太上養神,其次養形”之說。

九、調氣學派:調攝真氣保養生命。

調氣以養生的思想始萌於《管子》,其學派則形成於漢唐,發展於後世諸家。調氣學派認為,氣貴運行不息,升降有常,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及壽夭的關鍵。

最早倡導調氣以養生的管仲主張調養內氣,使之聚則精不散。《管子》雲:“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指出了氣是人體生成及生命活動的基礎。《內經》指出:“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也。”說明真氣與人體的健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孫思邈則在《千金方》中對調氣進行了專篇論述,引用彭祖之語“行氣不已,亦可得長年”來說明調氣可以延年,並記載了彭祖的“和神導氣之法”。

劉完素則註重氣、精的保養,尤其重視元氣,在養生方法上主張養氣和調氣。養生家還認為調氣最忌暴怒,如曹庭棟“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怒心壹發,則氣逆而不順,窒而不舒,傷我氣,即足以傷我身。老年人雖身值可怒,當思事與身孰重,壹轉念間,可以渙然冰釋”。指出了怒則氣機逆亂且傷氣傷身。

中醫養生的七個基本原則是什麽

1、調陰陽,使陰陽調和,陰平陽秘,即可使人體筋脈和順,骨髓堅固,氣血暢順,內外就能協調,邪氣不能侵襲,耳聰目明。

2、和臟腑,是指使人體五臟六腑功能相對穩定和協調,由於人體的生命活動是以五臟為主體的功能的綜合反映,所以,養生首先要協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為壹個有機整體,充分發揮其生理功能。

3、通經絡,是要使人體的經脈之氣暢通無阻。人之所以成為壹個有機的整體,是由於經脈縱橫交錯,出入表裏,貫通上下,內聯五臟六腑,外至皮膚肌肉。通過經絡的溝通和聯系,人體的氣血才能流通,才能使臟腑相通,陰陽交貫,內外相通,倘若氣血不流通,臟_之間的各種聯系就要發生障礙,疾病即可發生。

4、保陰精,在精氣神三者之間,精是生命的基礎,因為“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若精虧則體弱神衰,臟腑機能失調,百邪易侵。

5、重養神,《黃帝內經》明確指出:“得神著昌,失神者亡”,中醫學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它統禦精氣,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在生命過程中,神易於動而至耗,難於靜而內守。因此,歷代養生家有不少人都主張以靜養安神來健身防病,抗袁老。

6、順天時,所順天時,就是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使之與外界的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從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7、調氣機,《黃帝內經》中指出“百病生於氣”的論點。這裏的氣是指氣機,即氣的升降出入四種運動形式,氣機的病變關系到全身的病變,要保養好生命,必須註意觀察氣在體內的運行是否正常,當升則升,當將則將,要出則出,要進則進,壹定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 上一篇:鄉村愛情8部全集
  • 下一篇:怎麽選擇LED射燈?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