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網絡軟體 - 自然條件

自然條件

(壹)區域地質

福建省在大地構造上屬華南褶皺系的壹部分。區內地層發育比較齊全,巖漿活動頻繁,地質構造復雜。

中生代以來,福建省地殼陸續上升。在山丘坡地上,風化殼層物質發育成為各種類型的土壤。在盆地、河谷和低窪地區,由於外來泥沙物質的堆積,形成平原、河流階地等,其表層物質經成土作用也形成各種類型的土壤。

福建省巖石分布具有明顯規律性。沈積巖主要分布在鷲峰山——戴雲山構成的閩中大山帶以西的西部地區,火山巖主要分布在鷲峰山——戴雲山構成的閩中大山帶及其以東的東部地區,變質巖主要分布在閩中大山帶以西的武夷山脈、閩中谷地和閩西南地區,火成巖則在全省各地均有出露。

福建省自上元古界至第四系地層多有出露。早古生代及其以前形成的沈積巖都發生不同程度的變質作用。沈積巖、變質巖、火山巖在全省的分布相對均勻。全省各時代地層分區特征比較明顯。北部及西北部以晚元古代變質巖地層為主,屬地槽型的巨厚沈積。中部及西南部出露震旦紀至晚白堊世的淺變質巖、沈積巖及噴出巖,尤以晚古生代準地臺型沈積發育。政和——大埔壹線以東的東部地區則以大面積晚侏羅——早白堊世陸相火山巖地層占主導地位,巖石類型復雜,厚逾萬米。上第三系及第四系地層全省皆有零星分布,但在沿海地區比較發育。

全省出露地表的巖石在濕熱或溫濕氣候條件下,均受到比較強烈的化學風化和生物作用,形成磚紅壤性紅壤、紅壤和黃壤等。主要巖石和沈積物分布特征如下。

1.石灰巖

福建省石灰巖分布在三個地層中:中石炭統黃龍組地層以石灰巖為主,夾有白雲巖,主要分布在福建省西南部明溪——胡坊隆起帶的兩側;晚石炭統船山組地層以石灰巖為主,質地較純,夾有少量白雲巖,主要分布在順昌、南平以南及德化和南靖以西的廣大地區;下二疊統棲霞組含有矽質結核。

由於氣候比較濕熱,全省出露在地表的石灰巖經過風化和成土作用發育形成含有CaCO3的石灰土。石灰土質地主要為粘土,植被覆蓋比較好,但是壹旦植被受到破壞,土壤有機質就會迅速分解,幹旱趨於嚴重,肥力迅速下降,重新恢復植被難度很大。

2.紫紅色鈣泥質碎屑巖

紫紅色鈣泥質碎屑巖分布在上白堊統地層中,為壹套紫紅色、泥質鈣質為主膠結、礫石含量較多的粗碎屑巖。巖石形成之後,在風化和成土作用下,形成了覆蓋在母巖之上的紫色土,土壤中含有少量CaCO3。紫色土土層淺薄,結構松散,易造成水土肥流失,肥力低。陡坡地宜以育林為主,平緩地可適當開墾為農地和果園。

3.其他沈積巖

除了上述石灰巖和紫紅色鈣泥質碎屑巖發育形成了比較年輕的土壤外,其他大量分布的沈積巖(包括正常沈積巖、火山碎屑巖)在風化剝蝕和成土作用下,形成了常見的土壤,如磚紅壤性紅壤、紅壤、黃壤等自然土壤。

4.侵入巖

福建省自晚元古代開始,各主要大地構造演化階段均有巖漿活動,主要有加裏東期、華力西-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全省侵入巖出露面積 40316.4 平方千米,約占陸地面積的33%,在華南各省中規模居前列,是福建省磚紅壤性紅壤、紅壤和黃壤的主要母巖。在各期的侵入巖中,燕山早、晚期侵入巖規模最大。侵入巖巖類齊全,巖性繁多,其中以酸性和中酸性巖類占絕對優勢。酸性和中酸性巖類占 97.42%,中性巖類占 2.44%,超基性和基性巖類占0.14%。

5. 變質巖

自晚元古代以來,福建省遭受到多次強烈的構造運動、巖漿活動等,同時,在各大地構造旋回中巖石發生不同性質的變質作用,形成不同變質成因類型的變質巖,包括區域變質巖以及接觸變質巖、構造(碎裂)變質巖等。但是,就變質作用範圍和變質作用強度來看,以早古生代及其以前的巖石發生的區域變質作用最大,形成了出露面積 27000 平方千米左右的加裏東期區域變質巖(包括混合巖)。

6. 噴出巖

福建省噴出巖類型多樣,有超基性、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巖(包括次火山巖)及其相應的火山碎屑巖類,是全省磚紅壤性紅壤、紅壤和黃壤的主要母巖。在空間分布上十分廣泛,但是,鷲峰山——戴雲山及其以東地區明顯多於西部地區。晚元古代噴出巖分布在閩西北及閩西等地,石炭紀及晚三疊-早侏羅世噴出巖零星分布在閩西、閩中和閩北地區,晚侏羅-早白堊世噴出巖廣布全省,戴雲山以東部地區最為發育;新生代噴出巖分布零星,於閩南海濱地帶和閩西的明溪、寧化等地較集中出露。以晚侏羅-早白堊世火山活動的強度和規模最大,出露面積達 38000 平方千米。

7. 第四紀沈積物

福建省各地均有第四紀地層分布,不同成因的沈積物類型比較齊全。其中,殘積、坡積物全省均較發育,覆蓋在山地丘陵基巖上;經過河流等外力搬運沈積的物質則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地帶以及山區河谷兩側及山間盆地中。沿海平原地區,除了河流搬運沈積的物質外,還有海相、海灣相、湖泊相沈積物。由於新構造運動頻繁,河流階地廣泛出露。全新統沈積物構成Ⅰ級階地,更新統沈積物構成Ⅱ級以上階地。Ⅰ級階地沈積物呈灰、灰黑色,Ⅱ級階地則呈黃色,Ⅲ級階地呈紅色,Ⅳ級階地呈棕色、棕黃色。

相對於覆蓋在山坡基巖上的殘積、坡積物而言,沿海平原、山間盆地、河谷平原上的沈積物厚度大,是發育土壤的重要母質。在這些地區發育形成的土壤,是福建省最優質的土壤,高產田都分布在這些地區。

(二)地形地貌

福建省位於歐亞板塊的東南部,境內峰嶺聳峙,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基本地形特征如下。

1. 地勢自西北向東南下降,橫斷面略呈馬鞍形

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東向斜貫全省的兩列大山帶:西列是以武夷山脈為主體的閩西大山帶;中列是由鷲峰山、戴雲山和博平嶺等山脈組成的閩中大山帶。這兩大山帶之間為互不貫通的河谷、盆地,俗稱閩中大谷地。東部沿海為丘陵、臺地和平原地帶。

2. 山地多,平原少

山地面積6.48萬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53.38%;丘陵和臺地面積3.10萬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 25.53%;平原和水面面積 2.56 萬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 21.09%,有“八山壹水壹分田”之稱。

3. 水系發育,河網密度大

境內河流總長度約 1.3 萬千米,河網密度每平方千米超過 0.1 千米。閩江為全省最大河流,全長 577 千米,流域面積達 6.1 萬平方千米。主要河流走向多與山脈垂直,支流與山脈平行,形成典型的外流區單向性的格狀水系,屬山地性河流,多峽谷險灘,河床比降大,多在萬分之五以上。境內降水量大,徑流量相當可觀,水利資源蘊藏量十分豐富。

4. 海岸線曲折,港灣眾多,島嶼星羅棋布

福建省陸地海岸線總長 3752 千米,僅次於廣東省,居全國第二位。海岸線多呈鋸齒狀,其曲折程度居我國沿海各省份之首。全省有大小港灣 125 個,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羅源灣、湄洲灣、廈門港和東山灣等 6 個特大深水港灣。這些港灣多深入內陸,與半島相間出現。沿海***有島嶼 1500 多個,較大的有海壇、金門、南日、馬祖等島嶼,原有的廈門島、東山島等已分別有跨海海堤與陸地相連形成半島。

(三)氣候條件

福建省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大致以閩中山帶為界,分為閩東南沿海地區南亞熱帶氣候帶和閩東北、西北與西南地區中亞熱帶氣候帶兩大氣候帶。由於全省境內山巒起伏,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受地形、地貌等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水熱條件區域差異以及垂直分異較為明顯,從而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局部小氣候,為耕地的發育及其開發利用提供了優越的水、熱等自然條件。總體而言,福建省氣候表現為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季、熱量豐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氣象災害頻繁等特點。

1. 季風

福建省夏季由於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盛吹來自東南海洋的偏南風,濕潤多雨,臺風頻繁,南北地區普遍高溫;冬季由於受冷高壓的控制,勁吹來自大陸的偏北風,幹燥少雨,氣溫南高北低,南北地區溫差較大;春夏之交,冷暖氣流相互交錯,氣候濕熱,春雨綿綿;夏秋之際,晴熱少雨。盛行的季風氣候造就了季節分明、冬季寒冷幹燥、夏季溫暖濕潤的氣候特征,具體表現為中亞熱帶地區四季分明,而南亞熱帶地區則熱涼兩季,冬季極不明顯。

2. 熱量與日照

福建省年均太陽輻射量 427 ~ 532 千焦 / 平方厘米,並隨著地勢從西北向東南下降而呈遞增趨勢。太陽輻射量的季節性變化與氣溫變化基本壹致,氣溫最高、太陽輻射能最強的月份為7 ~ 8 月,月均氣溫為 25℃~ 29℃,月均太陽輻射量為 54.5 ~ 67 千焦 / 平方厘米;氣溫最低、太陽輻射能相對較弱的月份為 11 月~翌年 2 月,月均氣溫為 11.65℃,月均太陽輻射量為20.9 ~ 29.3 千焦 / 平方厘米。全省年均氣溫為 14.6℃~ 21.3℃,最熱月平均氣溫在 28℃左右,最冷月平均氣溫為 6.2℃~ 13.1℃,呈從沿海向內陸、南部向北部、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區降低的規律;全省≥ 10℃積溫為 5000℃~ 7800℃,無霜期 235 ~ 365 天。全省熱量條件區域性差異明顯,南亞熱帶地區年均氣溫為 19.5℃~ 21.2℃,≥ 10℃積溫為 6500℃~ 7800℃,無霜期 350 天以上,這不僅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和多熟制種植,提高耕地的復種指數,而且適宜於發展喜溫經濟作物生產。中亞熱帶地區年均氣溫為 17.5℃~ 20.3℃,≥ 10℃積溫為 5000℃~ 6500℃,無霜期 260 ~ 300 天,不適宜喜溫經濟作物的正常生長。由於受多山地貌的影響,福建省熱量垂直分異十分明顯,局部氣候更是千姿百態。全省熱量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遞減,海拔每上升 100 米,冬季和夏季的氣溫分別下降 0.4℃~ 0.5℃和0.6℃~ 0.7℃,≥ 10℃積溫減少 220℃~ 250℃,致使在中亞熱帶山區的壹個縣甚至壹個鄉鎮的小範圍內由於海拔落差大而存在著作物布局和熟制的明顯差異,如中亞熱帶南部地區海拔 600 米以下為雙季稻區,600 ~ 800 米為單雙季稻混種區,800 米以上則為單季稻區;而中亞熱帶北部地區 300 ~ 400 米以下為雙季稻區,300 ~ 500 米為單雙季稻混種區,500 米以上則為單季稻區。

福建省年日照時數為 1700 ~ 2300 小時,在全國屬中下水平。日照時數的空間分布呈現從東南向西北遞減、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遞減的特點。東南沿海日照時數為 2000 ~ 2300 小時,西北內陸為 1800 ~ 2000 小時,山區農業區為 1700 ~ 1800 小時。在季節分配上,70% ~ 75%的日照時數集中在 3 ~ 10 月,與喜溫作物旺盛生長的季節相適應。其中,3 ~ 6 月日照時數為 520 ~ 560 小時,占全年的 26% ~ 28%;7 ~ 10 月日照時數為 860 ~ 940 小時,占全年的43% ~ 47%;11 月~翌年 2 月日照時數為 500 ~ 600 小時,占全年的 25% ~ 30%。

3. 降水

受海洋季風氣候的明顯影響,福建省雨量十分充沛,年均降水量 1000 ~ 2100 毫米,其中 80% 的區域年均降水量在 1500 ~ 2100 毫米。受地形起伏造成的局部環流的影響,全省降水量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提高,降水量分布由東南向西北遞增,閩東南沿海地區年降水量1000 ~ 1700 毫米,閩西北地區則達 1700 ~ 2000 毫米,其中武夷山和鷲峰山區為福建省的多雨中心,年降水量高達 1900 ~ 2100 毫米,戴雲山和博平嶺山區為次多雨中心,年降水量達1700 ~ 1900 毫米。全省降雨季節分布不均,幹濕季分明。常年 3 ~ 6 月是雨季,時段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50% ~ 60%,該期降雨呈現雨區廣、雨量多、雨期長、強度大、年際變幅小等特點,期間常因久雨而導致土壤漬澇,並影響春收作物後期生產以及春播作物的正常生長;7 ~ 9 月時段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20% ~ 40%,該期降雨呈現因臺風影響而年際變幅大的特點,臺風年份常出現臺風襲擊下的狂風暴雨天氣而發生洪澇災害,無臺風年份常出現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晴熱幹旱和輻合區制約下的局部雷陣雨天氣,沿海地區常持續晴旱少雨,若與秋旱相接,則旱情較為嚴重,而內陸地區常因熱雷雨的調節,旱情相對不明顯;10 月~翌年 2 月則是全省的幹季,時段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15% ~ 20%,常出現秋旱,但對作物生長影響不大。

4. 氣象災害

福建省災害天氣頻繁,主要氣象災害有旱、澇、風、寒和冰雹等,其中以幹旱和洪澇尤為突出。全省幹旱災害時空分布呈現以下特點:①東南沿海幹旱多且旱情重,幹旱頻次由東南向西北降低且旱情減輕。福州——南安——平和壹線以東為全年的重旱區,平均每年 1.5 次幹旱;柘榮——德化——武平壹線以西、以北為輕旱區,平均每年 1 次幹旱;兩線的中間地帶則為次旱區。②以夏旱為主,其次是秋冬旱。全省平均夏旱占 40%,秋冬旱占 38%,而春旱僅占 22%。③大規模的幹旱約每 11 年為 1 個周期,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相呼應。全省洪澇主要有梅雨型洪澇和臺風型洪澇,梅雨型洪澇常發生於閩江、汀江等沿河各地和下遊平原地區,臺風型洪澇則發生於沿海地區,尤以晉江、九龍江下遊為常見。全省風害主要有臺風、大風、冷空氣活動造成的沿海大風和局地強對流天氣下的大風,其中臺風、大風的破壞性最強。全省寒害主要有倒春寒、梅雨寒和秋寒,其中秋寒對農業生產的危害最大,是影響福建省晚稻產量的壹個重要氣候因素,並且北部的秋寒較為嚴重。

(四)水文條件

福建省境內河系發育,溪流密布,水資源總量 1197 億立方米,是我國水資源豐富的省份之壹,但水資源的時空分布極不平衡,導致旱澇災害經常發生。

1. 地表水

福建省最主要的地表水資源是大氣降水,但降水在季節上有顯著變化,而且地區分布不均勻,正常年徑流深由西北向東南遞減。全省多年平均年產水量為90萬~116萬立方米/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徑流深為 500 ~ 1500 毫米,其中閩江流域及閩東北山區徑流深為 800 ~ 1400 毫米,沿海地區為 600 ~ 900 毫米,海島則小於 600 毫米。除大氣降水外,地表水資源還包括河流、湖泊、河溝、坑塘和水庫的水。福建省境內河網密布,密度大於 1.1 千米 / 平方千米,水系呈格子狀分布,河流流程短促但水量豐富,全省***有 29 個內河水系,663 條河流,河流總長 13569千米,其中流域面積大於 50 平方千米的河流有 597 條,大於 500 平方千米的壹級河流有 12 條,河流流量以閩江最大,其次為九龍江,各河流的多年平均流量總和為 2706.82 立方米 / 秒,總水量為 853.57 立方米。

2. 地下水

福建省地下水資源儲藏量較大,合計達 407.71 億立方米 / 年,絕大部分為基巖裂隙水,按100 米深度計,其儲存資源 344 億立方米 / 年。由於受地貌、構造、巖性及大氣降水的控制,地下水富水性分布不均。據 1950 ~ 1979 年全省 10 個分流域水系控制點的實測資料,全省淺層地下水天然補給量為 254 億立方米。盆地間往往缺乏水力聯系,各自構成獨立的水文地質單元;山區地下水極不均壹,以巖溶水為主;平原地區第四紀松散堆積層和巖溶盆地為福建省主要富水地段,蘊藏著豐富的地下水資源,而基巖地區地下水則較為貧乏。以平均最枯流量法計算,全省地下水天然資源為 179 億立方米 / 年,其中宜集中開采的巖溶水和松散堆積層的地下水約26.96 億立方米 / 年,這些地下水埋存較淺,礦化度低,絕大部分可以開采利用。

(五)土壤資源

根據第二次土壤普查數據,福建省土壤類型可劃分為鐵鋁、初育、半水成、鹽堿和人為 5個土綱,赤紅壤、紅壤、黃壤、石質土、粗骨土、紫色土、石灰土、新積土、風砂土、潮土、山地草甸土、濱海鹽土、酸性硫酸鹽土和水稻土等 14 個土類,其中以紅壤、赤紅壤和水稻土三大土類占優勢,合計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 77.21%。

1. 紅壤類

赤紅壤和紅壤屬鐵鋁土綱,是亞熱帶氣候條件下土壤發生脫矽富鐵鋁過程的產物,由於成土過程中生物循環旺盛、風化淋溶作用強烈,致使土壤鹽基物質大量淋失,鐵鋁氧化物相對富集,表現出鹽基飽和度低、酸性強、養分較貧乏、保肥供肥性能弱等***同特征。赤紅壤是福建省東南沿海地區分布最廣的地帶性土壤,主要分布於漳州、廈門、泉州和莆田等市海拔200 ~ 400 米以下的濱海低丘臺地、河流階地及沿海島嶼,其中以漳州市和泉州市分布面積最大,約占福建省赤紅壤總面積的 80.22%,耕作赤紅壤的主要土壤類型包括赤土、赤砂土和黑赤土。紅壤是福建省面積最大、分布最廣的土壤類型,主要分布於龍巖、三明、南平、寧德和福州等市的低山丘陵地帶和河谷臺地,其中以龍巖市、三明市和南平市的分布面積最大,約占全省紅壤總面積的 63.67%,耕作紅壤的土壤類型主要包括紅泥土和紅泥砂土。

2. 水稻土類

水稻土屬人為土綱,是自然土壤在人為長期淹水種稻條件下,發生水耕熟化為主導的成土過程而形成的耕作土壤類型,是福建省分布最廣的耕作土壤,其中以南平、三明、龍巖和漳州的分布面積最大,約占全省水稻土總面積的 60.35%,主要土壤類型有烏泥田、灰泥田、黃泥田、黃泥砂田、紅土田、青泥田、冷爛田、鹹土田和埭田等。根據水稻土分布的地形部位可將水田劃分為濱海平原田、平洋田、山壟田和梯田等類型。分布於沖積平原和河谷平原的平洋田(多為烏泥田、灰泥田)約占 25%,分布於坡地的梯田(多為黃泥田、紅土田)約占 35%,分布於山間谷地的山壟田(多為青泥田、冷爛田)約占 30%,分布於濱海平原的濱海平原田(多為埭田)以及分布於其他地形的水田土壤約占 10%。坡地梯田生產條件較差,有機質含量低,耕作層淺薄,土壤肥力低,灌溉條件差,單位面積產量較低;山壟田雖然有機質含量較高,但地下水埋深較淺,土體排水不良,普遍存在冷、爛、酸、銹、毒等障礙因素,土壤有效肥力低,產量也不高;分布在沖積平原、河谷平原和濱海平原的水田土壤,耕作層深厚,土壤肥力高,水源及灌溉條件好,經過人類長期的改造利用和定向培肥,已成為福建省糧食和經濟作物的高產區。

3. 其他土類

除紅壤、赤紅壤和水稻土外,與農業生產關系較為密切的土壤類型還包括紫色土、石灰土、新積土、風砂土和潮土。以上土壤均屬初育土綱,是在各種巖石殘積物或經搬運再堆積的母質上發育形成,因受侵蝕或堆積作用的影響或因母巖本身的某種特征滯緩了成土作用,致使土壤處於初期發育階段。紫色土由紫色母巖風化發育而形成,主要分布於閩西北及閩東的低山丘陵區,以龍巖、三明和南平市的分布面積較大,約占全省紫色土總面積的 89.42%。紫色土的土壤性狀主要繼承母巖的特征,土體松散,土層淺薄,抗蝕性弱,土壤侵蝕嚴重,致使土層不斷更新而延緩土壤的發育,肥力不高。石灰土系石灰巖風化物發育的土壤,主要分布於閩西北地區和海拔 500 米以下的石灰巖山地丘陵的坡麓或溶蝕窪地,以三明市分布面積最大,約占全省石灰土總面積的 62.48%。石灰土的土層壹般較淺薄,質地較粘,土壤多呈中性至微堿性,生物富集作用明顯,有機質含量豐富,鹽基飽和度較高,礦質養分較為豐富。新積土系由流水新搬運堆積物發育而成,主要分布於溪流、江河沿岸的低河漫灘及新河心洲,以福州市和漳州市分布面積較大。新積土成土時間短,生物富集作用弱,剖面發育不明顯,土壤性狀及肥力狀況受母質特征支配,壹般呈中性至微酸性反應。風砂土是由風力搬運堆積發育而成,多發生於沿海平直海岸的突出部,主要分布於福州市和漳州市,約占全省風砂土總面積的 76.49%。風砂土土壤發育微弱,質地砂,有機質含量低,礦質養分貧乏,土壤肥力低。潮土屬半水成土綱,是河流沖積平原上的旱作土壤,主要分布於閩江、晉江、九龍江及其較大支流沿岸的超河漫灘和壹級階地,以福州、泉州、漳州和南平分布面積較大,約占全省潮土總面積的 82.96%。該類土壤的地下水位較淺,由於毛細管作用,夜潮現象較為明顯,土體常處於濕潤狀態,並有明顯的幹濕交替,土壤生物積累較少,有機質含量不高,土壤多呈微酸性反應,肥力較低。

(六)植被狀況

福建省地處我國東部濕潤森林區,分屬南亞熱帶季雨林和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兩個植被地帶。受緯度、海拔及地形部位因素的影響,境內氣候條件區域差異明顯,導致植被類型復雜多樣,植物種類繁多。由於長期受人為活動的影響,原生植被多遭破壞,現狀植被以次生植被為主,主要有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和灌叢林等,僅在局部區域尚可追溯其地帶性植被的基本特征。

1. 自然植被

福建省自然植被包括南亞熱帶季雨林、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針闊混交林、常綠針葉林、灌叢、草本和山地草甸等。南亞熱帶季雨林分布於閩東南沿海地區的丘陵臺地,目前僅在南靖縣和溪尚存壹片發育成熟、保存較好的南亞熱帶季雨林,其余地區的原生植被均不同程度地被破壞,主要喬木樹種有華南栲樹、卡爾錐栗、米櫧、烏來石櫟和大葉赤楠等。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於閩西南、閩中、閩東北和閩西北地區,由於水熱及土壤條件的差異,各地的植被結構、樹種構成等均有不同,閩西北和閩中地區主要樹種有青岡櫟、栲樹、甜櫧、石櫟屬和苦櫧等,閩西南、閩東北地區除上述中亞熱帶主要樹種外,還有某些南亞熱帶的樹種,如烏來石櫟、鵝掌柴和厚殼桂等。常綠針闊混交林零星分布於海拔 1300 米以下的丘陵山地,主要樹種有馬尾松、油杉、紅豆杉、建柏、木荷、甜櫧、青岡櫟和楓香等。常綠針葉林主要樹種有馬尾松、杉木、油杉、柳杉、建柏、鐵杉、三尖杉、紅豆杉、黃山松和竹柏等,其中以馬尾松和杉木分布最廣,馬尾松林廣泛分布於海拔 1100 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區,杉木林多屬人工營造純林。灌叢主要分布於村落附近和人類活動頻繁的丘陵山地區,多屬過渡性次生林,沿海丘陵低山區的灌叢樹種多為喜熱陽性旱生樹種,如桃金娘、車桑子等多刺蔓性植物,戴雲山和武夷山的丘陵區灌叢樹種主要屬耐寒陽性植物,以木、柃木、烏飯和杜鵑等為主,中山區則多屬落葉性灌木,主要有白櫟、山胡椒和杜鵑等。草本群落廣泛分布於丘陵低山區,尤其是閩東南沿海低山區,均屬森林破壞後的次生植被,通常分為高草植物群落(以五節芒為主)和中低草植物群落(主要有鷓鴣草、莎草及芒萁等)。山地草甸群落主要分布於海拔較高的中山頂部的緩坡地段,以禾本科、莎草科、菊科、龍膽科、傘形科、金絲桃科等草本植物占優勢,主要草種有芒、野古草、知風草屬、野菊和地耳草等。

2. 農業植被

福建省地處亞熱帶氣候區,水熱資源豐富,十分適宜於多種農作物、亞熱帶果樹和茶樹等的生長。全省大田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薯、大麥、小麥、大豆和馬鈴薯等,其中水稻在全省分布極為普遍,馬鈴薯主要分布於閩北和閩西北的南平市、三明市、龍巖市以及閩東的寧德市,大麥、小麥和甘薯主要分布於寧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和漳州市,大豆則主要分布於內陸地區的三明市和南平市及沿海地區的福州市、莆田市和泉州市。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油菜、黃紅麻、甘蔗、烤煙、蔬菜和西瓜等,遍布於全省各縣(市、區),其中甘薯、花生和甘蔗主要分布於閩東南沿海地區,而烤煙則主要分布於閩西南、閩西北和閩北的龍巖市、三明市和南平市。全省果樹品種達 3000 多種,主要有柑橘、龍眼、荔枝、枇杷、香蕉、菠蘿、橄欖、楊梅、芒果、獼猴桃、桃、李、奈、葡萄和青梅等。全省茶樹品種達 400 多種,果樹和茶樹均遍布於全省的平原、臺地和山地丘陵區,其中龍眼、荔枝、枇杷、香蕉、菠蘿、橄欖、楊梅、芒果、葡萄和獼猴桃等主要分布於閩東南沿海低丘、平原和臺地區,而奈和青梅等則主要分布於閩中、閩北丘陵山地區。

  • 上一篇: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死亡谷,為什麽被稱為“人類的天堂,動物的墳墓”?
  • 下一篇:繼承者們十壹集簡介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