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網絡軟體 - 看完長城“幹貨大會”:兩個疑惑和兩點遺憾

看完長城“幹貨大會”:兩個疑惑和兩點遺憾

3月10日,長城開了壹場“幹貨大會”,針對的是智能新能源。我把要點總結為壹句話:

長城宣告要築高新能源市場的城墻,而其中最重要的壹塊磚頭,就是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

當然,長城築高城墻不僅靠這壹塊磚,無論在智能還是能源領域,長城都已經實現了全產業鏈的布局。比如不僅是電能,長城還完成了太陽能-電池-氫能-車用動力全價值鏈的布局;比如在第三代功率半導體碳化矽方面,長城規劃的車規級模組已經達到年產能120萬套。

甚至在智能駕駛方面,長城擁有中國首個數據智能體系“雪湖”、中國智能駕駛行業最大的智算中心“雪湖·綠洲”和全球首個自動駕駛認知大模型Drive GPT。

而在電動化技術全鏈路自主研發方面,下面這張圖裏的幹貨我也不壹壹詳細闡述了。

總體而言,就是長城的技術背景和強大的體系化能力,能夠輕松碾壓蔚小理,實力趕超比亞迪。

自從比亞迪發布了仰望以來,吉利隨後發布了銀河,長城開這場“幹貨大會”要秀肌肉的目的顯而易見。而整場發布的重點,其實也就是Hi4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

Hi4對於用戶的價值,長城說得很清楚:“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四驅的性能,兩驅的能耗”。現場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為了說明Hi4 “全場景駕駛無憂”,幾段視頻分別從雪地、賽道、爬臺階等角度出發,來突出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如何通過毫秒級頻次快速對前後軸扭矩進行分配及動態調節,從而提升操控穩定性和駕駛安全性;

而由於搭載了1.5L/1.5T兩款混動專用發動機,Hi4可以實現41.5%的最優工程熱效率,做到“全工況效率最優”,也就是非常省油。

所以,我理解這就是壹套以四驅+低能耗+可電可野全場景使用為主打的插混動力總成。

它以70kW Hi4前驅動模塊總成,搭配三合壹150kW大功率Hi4後驅動模塊總成,實現雙軸四輪驅動;涵蓋19.94kWh/27.5kWh兩種電量,可實現整車100km+純電續航。

還要著重畫壹個重點,那就是它的價格會比較低——長城官方說“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我是否可以簡單粗暴理解為,它的價格就是目前長城插混兩驅車型的價格呢?剛上市的哈弗二代大狗,純電續航105公裏的插混版本價格是17.58萬元,大家可以自行揣摩(瞎猜)壹下。

說到這裏,我想要說壹下這場發布會最讓人遺憾的地方——

那就是沒有將技術落地到任何壹款車型。

比亞迪亮相了仰望U8,其實是為了推出易四方平臺;吉利發布銀河,也順勢推出了銀河L7。長城幹貨大會最大的主角無疑是Hi4以及長城強大的體系戰鬥力背景。但是,它卻沒有推出任何壹款車型。

這是讓我感到匪夷所思的地方。

我認為這樣做的遺憾有兩點:

1、所有技術幹貨都應該在車型上實現閉環,不然這就真的全部都是“幹貨”,而不能成為壹個故事。

“幹貨”對於我而言就是資料,就像是我特別不喜歡看“影視解說”,因為他們把壹部跌宕起伏的電影用壹些“幹貨”、“劃重點”來平鋪直敘出來,三分鐘看完壹部電影,從而失去了電影本身敘事所應有的感染力。自然很難走心、動人、攻占人的心智。

長城這次本質上就是輸出了壹些亮點和參數,但並沒有講好壹個故事。

2、因為沒有車型,更沒有預售價,此次盛大的發布所吸引到的所有流量,都欠缺壹個合理的通道,轉化成真正的銷量和線索。

單有流量而沒有轉化,甚至於很難讓消費者因為這些幹貨,而增加某些車型的搜索量,更別說引發他們進店的沖動。

不過,Hi4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落地,發布會上還是提到了兩個關鍵詞:

下個月亮相,由哈弗首次搭載。

這其實就是壹個謎面,我來給大家翻譯壹下吧:上海車展前後,或由哈弗梟龍MAX首次搭載(新聞稿裏壹個字沒寫,我猜的)。

簡單壹件事,需要表達得這麽曲折麽?預熱壹款車,需要這麽長的周期麽?

我的建議是:這場發布會可以在新車差不多能亮相的時候再開,車如果還沒定型,可以用圍欄圍起來,避免近距離拍攝,但至少,受眾有車型關鍵詞可以搜索;有預期價格,可以留存相應的目標群體。

“兩驅的價格、四驅的體驗”,沒有具體價格區間,受眾真的很難用心理來模擬體驗。

整場發布會在最後5分鐘,制造了壹起刷屏級事件——長城高調向“網絡水軍”說“不”,同時發布了“關於凈化網絡環境的行業倡議”。

我對整個內容都舉雙手表示贊同,同時,我也認為長城在這樣全網關註的場合發布這樣的行業倡議,需要非常大的膽量和自信。

但我依然有我個人的疑惑:

1、這個內容,其實和“智能新能源幹貨大會”的主題幾乎毫不相幹,上文中我已經說過,Hi4這個核心爆點因為欠缺落地車型的承載,很大程度上會讓整個價值輸出變得不那麽有效。“凈化網絡環境”這件事,由於每壹句話都過於勁爆,以至於現場從前45分鐘面對技術幹貨實在“太幹”而未免枯燥的沈靜,變得立刻炸開了鍋。

這就又讓Hi4的核心傳播價值被大大分散了。很容易聯想到的是,關於這場發布會的後續傳播,壹方面是“關於Hi4壹系列資料的復制粘貼”,壹方面就是“長城太剛,高調抵制網絡水軍”。哪個部分更容易引起壹般受眾的註意力?不言而喻了。

2、作為長城壹路走來的見證者,我還深刻記得在2018年年底,WEY品牌成立兩周年的發布會高潮部分,正是包括王傳福、李書福在內的五大中國品牌掌門人,都通過錄制視頻和發來賀信的方式,為WEY送上了祝福。當時現場可謂是壹片驚嘆和感慨,而事實上,在2018年之後,中國品牌真正在強勢的崛起。

長城在這個“倡議”環節的PPT中,針對某些中國品牌的措辭可以說是非常明顯,甚至在官方直播間內,發生了疑似官方人員沒有更換用戶名、直指某中國品牌的“烏龍”。

作為壹個親歷了2018年WEY兩周年發布會和當下現場的人,這種前後的撕裂感讓我個人非常感慨,甚至有些不適。

我有壹種:當年有多熱淚盈眶,如今就有多失望的感覺。

針對“凈化網絡環境的倡議”,我個人認為有很多種辦法可以把它做成震撼行業的事件營銷,但這個事件沒有必要發生在壹個品牌技術戰略發布會上。如果非要做,用“格局感”來替代“針對性”,會不會是更好的選擇呢?

查姐後記:

我其實糾結了很久,才決定在這篇文章中不是去復制粘貼那些技術名詞,而是說壹些內心的真實感受。

正如長城在發布會的“倡議”環節中所說,很多媒體寫文章的時候,花費了很多時間去思考會不會被攻擊。我在寫文章的時候,也會因為害怕被人認為是“惡意負面”而非常吝惜使用偏向負面的評論。

但是在寫這篇文章時,我還是選擇了寫出我真實的思考,因為我認為這比盲目吹捧要更有價值。

言語就像風,我認為駕仕派創作文字的目的,不是傳遞那些終會消散的風,而是提供給看這些文字的人,以真正的思考、探討的空間,這才是駕仕派的價值。

我要說明的是:盡管我寫了也許會被人認為是負面的評價,但是整場“幹貨大會”看下來,我對長城是佩服大於疑惑的。

壹方面,這個企業在全價值鏈條上的深耕,遠比壹般人看到的多得多,它不是壹款車型、幾款車型在市場上斬獲怎樣的銷量,而是真正用自身的眼界,看得足夠長遠、把對未來的思考帶到當下——即便很多人不理解、看不懂。

而這正證明了,長城不是壹個短視的企業。

在我20年的從業經歷中,我對於技術的尊敬與崇拜,其實正在於——所有受眾短時間內看不懂的技術和路線,終會在某個爆款身上被串成壹串珍珠,並最終影響整個行業的行進路線。

另壹方面,我認為長城是真正具備體系力的中國汽車企業。它的體系力,既表現在對於技術投入的堅定,亦呈現在人才團隊的高質量和穩定性上。

長城近年來在組織構架上的調整,算得上是中國品牌中最頻繁和力度最大的,但這種調整上的“柔性”,事實上也證明其體系力主幹的“韌性”,

而韌的基礎,是足夠強。

強韌的長城,沒必要在2023年最初亂了陣腳。甚至在我眼裏,選擇Hi4首搭哈弗品牌已經亮出了長城的野心,那何不讓這份熱望再沸騰壹些?

無論是科技平權還是性能體驗平權,長城最終是落在獨有的技術上,而不是虛無縹緲的理念上,已經體現出中國品牌在當下所彰顯的造車自信。

智能四驅電混技術,不僅匹配哈弗在SUV市場上對於中國人的懂得和拿捏,也完全匹配哈弗用戶在都市+戶外全方位使用場景下,要能省也要能野的需求。

綠牌+四驅+越野的這個故事,我想不到有比長城更適合的品牌來講。

希望長城能夠講好這個目前其實還很稀缺的故事,也希望所有中國品牌都能夠惺惺相惜,互相鼓勁,而不是在流量中,迷失了彼此。

文|趙小查

圖|網絡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駕仕派,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 上一篇:怎麽看360瀏覽器的版本?瀏覽器版本查看方法
  • 下一篇:月光寶盒沙雕1代掌機怎麽轉換系統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