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網絡軟體 - 魯迅《藥》的故事情節梗概

魯迅《藥》的故事情節梗概

《藥》是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創作的壹篇小說。這篇小說通過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為兒子小栓買人血饅頭治病的故事,揭露了長期的封建統治給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暗中頌揚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精神,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貼近群眾的局限性。

小說中的重要人物是民族民主主義革命者夏瑜,作者是通過側面描寫來表現的,但他的形象仍然很鮮明。夏瑜是壹個青年革命者。他有著崇高的理想和堅強的鬥爭意誌,他熱愛真理,對革命事業表現出無限的忠誠。在革命遭受挫折,他被投入監牢時,仍然對勝利充滿信心,表現出樂觀精神。

在敵人監牢裏,他堅持鬥爭,進行革命宣傳,“勸牢頭造反”。牢頭向他“盤盤底細”時,他侃侃“攀談”開了,說出“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這樣響亮而有力的話。紅眼睛阿義狠狠“給他兩個嘴巴”,他卻“打不怕,還要說可憐可憐哩”,可憐阿義的不覺悟。最後,他終於為革命事業獻出年輕的生命。這表現出革命者英勇無畏、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

擴展資料

魯迅先生的《藥》寫於1919年4月25日,脫稿於“五四運動”時期,發表於1919年5月《新青年》六卷第五號。從作品所處理的題材來看,作品中人物所處的時代是在辛亥革命前後期間,也就是中國民主革命運動先驅者之壹秋瑾烈士1907年就義那個時候,秋瑾烈士就義後四年即1911年,爆發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國,但由於資產階級領導革命的軟弱性,未能完成民主主義的革命任務,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仍然統治著中國,中國仍停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當時領導辛亥革命的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的妥協,脫離群眾,空想依靠少數人的力量(包括使用恐怖手段)代替群眾的革命運動。1907年7月6日,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失敗後被恩銘的親兵殘酷地挖出心肝炒食。秋瑾也因此被告發而入獄,7月15日在紹興軒亭口英勇就義。

魯迅早在日本留學期間,就十分關心中國的革命問題。在仙臺學醫時,他看了日本人殺中國人而另壹大群中國人卻來 “鑒賞” 殺人 “壯舉” 的電影以後,深切感到 “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由此他得出結論:革命的“第壹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秋瑾烈士的被害,他更感到“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註意”的必要。正是在這樣的思考下,他提筆創作了《藥》。

百度百科-藥 (魯迅小說作品)

  • 上一篇:為什麽會有人學習到惡心想吐?為什麽會產生這種感覺?
  • 下一篇:so cool 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