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行動軟體 - 曹雪芹《黛玉葬花辭》落花詩

曹雪芹《黛玉葬花辭》落花詩

黛玉葬花辭·曹雪芹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壹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壹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把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壹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蔔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壹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是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代黛玉寫的《葬花吟》。黛玉在恰紅院吃了晴雯的“閉門羮”,觸動了身世之感:“如今自己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棲。如今認真淘氣,也覺沒趣。”“眼睛含著眼淚,好似木雕泥塑的壹般,直坐到三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見落紅滿地,觸景生情,如泣如訴地吟出了這篇《葬花辭》。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她看著“紅消香斷”無人憐惜的落花,仿佛與自己的處境有某些相似似的,不由從心底裏發出壹聲人生的嘆喟。她又對著“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的情景,黯然傷神,自己遠離家鄉,寄人籬下,何嘗不像這“遊絲”“落絮”壹般?在開頭四句描繪的壹幅殘春景象中,“花謝花飛飛滿天”是主景,黛玉有著花壹樣的“紅顏”,花壹樣的飄零的身世,落花這壹自然景象就很富有象征意味了。所以,當這位愁緒滿懷的閨中女兒出現在落花繽紛的環境中,她對著滿地落紅,踟躕不前了,她不忍用腳去踐踏可憐的殘紅啊!

“忍踏落花來復去?”表現出黛玉內心壹種極細致的感情,她對落花有壹種特殊的休戚相通的憐愛之情。可是,看看周圍世界:“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那柳絲、榆莢多麽自私,只圖自己爭芳鬥艷,那管桃花李花的飄謝零落!更有那無情的梁間燕子,噙百花以築自己的香巢。想到這裏,不禁發出壹股壓抑不住的激忿:“壹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前面責怪柳絲榆莢和燕子,用的是為落花鳴不平的方式,後面這兩句也似乎是在抱怨花兒不堪風霜之苦。句句不離詠花,又句句都是在影射人事。君不見那柳絲、榆莢不很像人世間那些極端自私的追名逐利之徒嗎?他們只管自己享受榮華富貴,那還顧及別人!更有壹些人不很像啄花的燕子?憑藉權勢對弱者進行打擊、迫害、摧殘,以維護自己的尊榮。而我們這位不肯“隨分從時”的女主人公不正時時經受著封建禮教的“風刀霜劍”麽?

這首葬花辭的主要藝術手法是借花喻人,並由花及人。通過女主人公林黛玉對外面自然界落花現象的感嘆,壹步壹步地透露出自己心底的哀怨和對封建禮法社會的不滿。開始是用隱喻和象征手法,後來逐層推進,漸漸明晰地由感傷落花而涉及人事,詠花即是詠人,花與人融合為壹體了。

詩寫到這裏,下面在寫法上更進而從寫花轉入以描繪女主人公的自我形象為主:“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把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這時凸現在讀者眼前的是獨把花鋤、哀慟欲絕的葬花人。相傳湘妃哭舜,泣血灑染竹枝而成斑竹。現在黛玉見枝頭春花落盡,她淚灑空枝,“灑上空枝見血痕”,可見其傷心到何等程度了!

她悲花,也是自悲:“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壹青燈,壹窗冷雨,壹個孤苦伶仃的人,那是何等蕭條、冷落的環境,何等淒淒慘慘戚戚的況味!這“青燈冷雨”壹幕,淋漓盡致地表現出黛玉極度地孤獨、苦悶,極為濃重的憂愁傷感!

極度的痛苦使黛玉轉而剖析自己:“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難道這只是我多愁善感的性格嗎?看來是沒有發生什麽事情,只怪這春天啊,來去匆匆,來時無聲,去時無跡,未免太令人難以捉摸了。而在這花開花謝之中,壹個少女的青春年華悄悄地虛度。

林黛玉和賈寶玉都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他們反對禮教,鄙棄功名,向往自由,追求理想的愛情生活。可是,封建正統勢力如“風霜刀劍嚴相逼”,林黛玉作為壹個寄人籬下的孤女,更深切地感受到這壹點。她反抗,掙紮,可感到前景渺茫。於是她於極度失望之中,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幻覺:“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她恍惚感到花魂鳥魂在呼喊和召喚,她想:“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擺脫這令人窒息的塵俗世界,沖破禮教的封建枷鎖,飛向理想的自由天地。可是,“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她迷惘了,即使飛到天之盡頭,也找不到自己的歸宿呀。究竟何去何從?她預感到自己面前只有最後壹條路——與落花相同的命運:“未若錦囊收艷骨,壹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汙淖陷渠溝。”她寧願像落花那樣的純潔,“質本潔來還潔去”,堅持自己高潔的人格,為追求理想而痛苦地死去,也不願隨波逐流,身陷塵俗的汙泥濁水。

這首葬花辭哀傷婉約,纖巧細膩,與黛玉的出身、地位、處境及為人行事十分貼切,很好的體現了她純情詩人的個性與藝術才華,甚至與她弱不勝衣的體質也十分相稱。詩中寫出了她的孤芳自賞、高傲不屈,和壹種由於看不到出路而產生的悲觀、傷感與失望的情緒。特別這壹段“質本潔來還潔去”的表白,和決定以身殉情的決心,充分顯示了這位寧願毀滅自身、也不茍活人世的少女的倔強、復雜的內心世界,令人贊嘆叫絕!

葬花辭結尾八句,情調越來越傷感了。因為人與花壹樣,同是註定了悲劇的命運,憐花、惜花、悲花、悼花,實際上也是自憐自惜,自悲自悼。最後,葬花人對著殘紅香冢傷心地說:“爾今死去儂收葬,未蔔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壹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綰合花、人,道出了葬花人傷悼落花的真正原因。“儂今葬花人笑癡”,實在是因為自己心中原有壹段解不開的癡情啊!

葬花辭是《紅樓夢》中全部詩詞的代表作,曹雪芹生前友人富察明義《題紅樓夢》組詩雲:“傷心壹首《葬花辭》,似讖成真自不知”,說明它在《紅樓夢》情節發展中至關重要。從其思想內涵來說,可是說《紅樓夢》的壹曲主題歌。就詩歌藝術而論,在中國古詩長篇中也是第壹流的。在曹雪芹寫《葬花辭》之前,明代“江南第壹風流才子”唐伯虎,就有葬花、哭花、作“落花詩”之舉。但男人葬花只不過是壹件風流事,並不為人註意。而曹雪芹把它移植到林黛玉這個花兒般的紅顏薄命女子身上,就使之獲得了嶄新的藝術生命,有點鐵成金、化腐朽為神奇之妙。庚辰本脂硯齋眉批稱:“余讀《葬花吟》凡三閱,其淒楚感人,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加批。……即字字雙圈,料難遂顰兒(黛玉)之意。”前賢尚且如此,後生更不敢強作解析;只是為了要把這篇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奉獻給詩詞愛好者,才勉為其難,撰此賞文,想顰兒地下有靈,當諒解我之苦心也!

  • 上一篇:2011年有什麽好看的恐怖片,不要太血腥、太惡心的
  • 下一篇:西紅柿怎麽燉牛肉?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