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行動軟體 - 《曹劌論戰》中有兩個人物:曹劌和魯莊公。對他們妳有什麽看法?請任選其中壹人寫壹則短評。急急,解了給

《曹劌論戰》中有兩個人物:曹劌和魯莊公。對他們妳有什麽看法?請任選其中壹人寫壹則短評。急急,解了給

曹劌及魯莊公其人——讀《曹劌論戰》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學 楊和平

《曹劌論戰》選自《左傳·莊公十年》。文章以對話的方式記敘了曹劌論述作戰的道理和戰爭的簡要過程,塑造了曹劌和魯莊公兩個形象鮮明的人物。

文章***三個自然段,依次寫曹劌“戰前論戰”、“戰時參戰”和“戰後論戰”。其中“參戰”的過程略寫,戰前和戰後的“論戰”詳寫。從全文看,曹劌論戰,***論述了三個問題。問題壹是鄉人提出的“又何間焉”,曹劌要回答的是“為什麽要參戰”。問題二是曹劌提出的“何以戰”,答案在提問者心中,但需要魯莊公作答,提問者評述。問題三是魯莊公提出的“其故”,曹劌解釋“其故”,進行最重要的壹次論戰。從曹劌對三個問題的論述看,曹劌是壹個“有擔當、有見地、有謀略”之人。下面,我們做壹些簡要分析。

先說“有擔當”。魯莊公十年(前684年),齊桓公派高傒、鮑叔牙、公子雍率大軍伐魯。魯莊公和群臣聞聽齊大軍壓境,大驚失色,不知所措。這時,壹直隱居梁甫山的曹劌求見莊公,欲出謀劃策。其鄉人質疑說“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的回答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這是曹劌的第壹次論戰,論述的是“我”為什麽要“參戰”。原因包括兩個方面,壹是從“肉食者”角度看,他們目光短淺,不能有深遠謀劃;二是從“素食者”“我”的角度看,能做到“遠謀”,有深遠謀劃,必須擔當起為國效力的重任。從這個角度看,曹劌是壹個關心國事而有擔當的人物,他能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盡力報國。

再說“有見地”。曹劌論述的第二個問題是“何以戰”,即戰爭得以取勝的關鍵所在。論述者成竹在胸,卻將問題拋給“肉食者”魯莊公。魯莊公將取勝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擁護和神靈的保護上,兩次分別回答說“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和“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魯莊公所說,前者並不是普遍給予民眾的實惠,只是給予近臣的“小惠”,後者只是例行的宗教性禮節,並不能為人所信服,因此曹劌反駁說“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和“小信未孚,神弗福也”。魯莊公第三次給出的答案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這壹點,屬於對百姓的忠心,是取信於民的表現。曹劌表示贊許,認為“忠之屬也,可以壹戰”。從曹劌的兩次否定和壹次肯定來看,在曹劌看來,戰爭取勝的關鍵是在政治上取信於民,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支持。能有這樣的分析和認識,說明曹劌目光銳利,對政治與戰爭的見地獨到深遠。

最後說“有謀略”。戰爭取勝後,魯莊公不解“其故”,便問曹劌,曹劌作答,分別論述了“克之”和“逐之”的玄機。這玄機,便是曹劌的謀略。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有很好的總結,曹劌“克之”是抓住了“利於開始反攻的時機——彼竭我盈之時”,“逐之”是抓住了“追擊開始的時機——轍亂旗靡之時”。“克之”時,“齊人三鼓”,“三而竭”,而我軍“壹鼓作氣”,士氣正盛,“彼竭我盈”,故克之,齊師敗績。“逐之”時,曹劌“下視其轍”,“視其轍亂”,“登軾而望之”,“望其旗靡”,故逐齊師。如果說戰前的論戰體現了曹劌以民為戰爭之本的基本戰略思想的話,那麽,戰後論戰則體現了他善於抓住戰機、謹慎而又果斷的戰術思想。以此看,曹劌是個極有軍事謀略的人,他臨場指揮胸有成竹,鎮定自若,詳查敵情,避其鋒芒,待機而動,他戰後論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語言簡潔,見解深刻。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說,曹劌是個大智大勇之人。但,也不能說曹劌沒有缺點,單從文本的描寫看,曹劌也並非是個完人。曹劌有擔當,敢於進諫,但並非善諫,其用的全是“直諫”。這從曹劌所言便可知曉。曹劌見魯莊公的第壹句話便是“何以戰”,單刀直入,言語生硬,而且連稱呼都沒有。對於魯莊公的兩次回答,給予了幹脆、直接的否定。指揮戰鬥時說的兩次“未可”和兩次“可矣”,用的都是無主句,也沒有稱呼,幹脆利落,語氣強硬。請戰時用的幾乎是命令的語言,“戰則請從”。對“肉食者”的評價也十分直接,“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沒有壹絲婉言。這些言語,寫出了壹個為人過於直率而又有點妄自尊大的曹劌。這是曹劌的不足,但卻襯托出魯莊公的長處。魯莊公貴為壹國之君,面對曹劌的直諫,諍言,甚至是無禮,卻能報以寬大的胸懷,從諫如流,大膽任用曹劌,這是典型的明君風範。他在國家危難之時,能身先士卒,團結近臣,誠實守信,奮起抗敵,也是值得稱道的。他在戰後能主動“問其故”,說明其謙虛好學,這也值得肯定。據歷史記載,魯莊公在戰後立即拜曹劌為大夫,並把女兒曹姬嫁給曹劌,這也說明其是知恩圖報、唯才是舉且想有所作為的。但曹劌卻不守臣道,於魯莊公三十年作亂,被魯莊公之子公子般平叛,曹劌被趕到莒國,在莒國病死。

但,魯莊公也是很多不足,他的不足是對曹劌長處的陪襯。大敵當前,作為壹國之君,魯莊公沒有深謀遠慮,即做出“將戰”、“將鼓”、“將逐”的壹系列決定。從性格上看,這是魯莽、急躁的表現,與曹劌的鎮定、謹慎形成對比。從軍事上看,這是無知、昏聵的舉措,與曹劌的深謀遠慮、指揮有方形成對比。另外,魯莊公將戰爭取勝的希望寄托在近臣擁護和神靈保佑上,這是政治上短視的表現,與曹劌敏銳的政治眼光形成對比。

因此,我們可以說,曹劌是品格上有擔當,政治上有見地,軍事上有謀略,作戰時甚謹慎,但為人上過於直率且有點妄自尊大的能人。而魯莊公則是個政治上短見,軍事上無知,但能夠虛心納諫,包容下屬,任用能臣的君王。

  • 上一篇:為什麽叫向東是大海
  • 下一篇:“笑靨如花”和“笑魘如花”兩個詞有什麽區別?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