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行動軟體 - 王自如是做什麽工作的?

王自如是做什麽工作的?

文| 闌夕

去年年底,「ZEALER」在深圳南山雲谷創業園的辦公樓貼出招租的通知,壹度被傳聞是「王八蛋老板帶著小姨子跑路」式的破產解散。

王自如現身回應,自嘲「搬個家也能成新聞。」

1988年出生的王自如,同時也是「出名趁早」這句老話的最佳註腳,尚在讀大學時,他就開始在各大中文數碼論壇投遞自己的開箱及測評視頻,而觀者頗眾的顯性反饋,則讓他對自己「刮目相看」。

△那時,「ZEALER」還叫作「TechMessager」

2014年的「羅王之爭」呈送到了數以千萬計的吃瓜群眾眼前,錘子科技的創始人羅永浩認為王自如對於Smartisan T1的測評視頻存在「蓄意抹黑」之處,並在論戰交鋒中直指「ZEALER」的立場不端。

事件終以兩敗俱傷結束,羅永浩迄今為止都還欠著他的擁護者們「壹個成功」,而王自如則公開為向粉絲致歉,認為不應該從評測界轉到吵架界。

從實際情況來看,王自如和他的「ZEALER」的橫遭變故,倒是和羅永浩的關系不大。在如脫兔般疾跑的日子裏,「ZEALER」意氣風發的擴編到了兩百多名員工,以手機維修、二手翻新和第三方配件為主的電商業務齊頭並進,意圖復制華強北的線上角色。

·· ·

「ZEALER」在由媒體產品衍生電商產品之初,頗有現在風頭十足的「內容電商」的意思,也就是基於內容創作人格的品牌魅力,說服用戶為了信任這種情感而完成消費。

△「ZEALER」曾向報修用戶提供維修全程的錄像

王自如在最初對轉化率存在誤解,「我以為壹年兩三個億的播放量很不錯了,但是當時沒有考慮到分母的問題,如果妳沒辦法在全網五十億到八十億的播放量裏做到七成以上的壟斷,導流效率會非常的不盡如人意。」

2016年,「ZEALER」總計推出了五百部左右的視頻內容,單均播放量在壹百萬以上,就科技品類的單壹CP來說,這是絕對領先的成績,但是即便如此,也尚不足以撐起這麽壹個成本高昂的攤子,最終,王自如暫停了電商團隊,僅為「ZEALER」保留了最核心的內容團隊。

可口可樂公司的創始人艾薩·坎德勒曾說:「可口可樂的所有公司所有財產在今天突然化為灰燼,只要我還擁有可口可樂這塊商標,我就可以肯定地向大家宣布:半年後,市場上將擁有壹個與現在規模完全壹樣的新的可口可樂公司。」

「我們和滴滴的註冊時間其實只差了十幾天,但今天的體量差了百倍不止,我有的時候覺得慚愧,但是很多事情,也的確強求不來,二十歲的時候走些彎路,總比四十歲再遇到要強。」緩解壓力的方法,除了閑時繼續玩著樂隊,王自如還特意強調「修心」,他說自己以前看不懂企業家去參悟佛學,「要是成功可以靠佛祖保佑得來,那大家都去求神拜佛得了」,「但是今天才明白,有的時候妳就是要靠壹些外部的東西來調節自己的新性。」

要是「ZEALER」這個事情,直到四十歲的時候才能成,還願不願意為它傾盡全力?王自如給自己設下了這個問題,並在得出肯定的答案之後,他決定重新出發,「哪怕歸來已不再是少年。」

如果內容和電商這兩件事情分別都沒有錯,只是「ZEALER」還沒有能力將它們合在壹起——「就像斧頭和木材都擺在那裏,妳卻沒有力氣拿起斧頭揮砍」——那麽壹切問題的根源,就在於如何繼續擴大「ZEALER」的影響範圍。

△目前,汽車選題已占「ZEALER」原生內容的30%

而內容產業的成本結構,邊際效應往往體現在發行端而非生產端,「我這邊五十個人的團隊壹年可以產出五百條片子,如果想要翻倍的話,那就必須得要壹百個人,如果依靠加大編制來解決問題,那我裁人的意義就沒了。」

王自如所設想的,是借助「ZEALER」作為頭部CP的地位,去整合零散在互聯網不同區域的中小CP,最終利用「ZEALER」的發行資源,創造科技生活內容供應的最大視頻品牌。

平均每個月,「ZEALER」在各大視頻網站及應用裏可以拿到六百多個推薦位——「理論上還可以更多,但是我的內容產量沒有那麽多」——而在開源節流之後,「ZEALER」也實現了盈利,其商務團隊在華東、華北和華南幾乎覆蓋了全線的目標廠商。

相比「ZEALER」的痛快吃肉,同樣致力於耕耘科技市場的其他視頻內容則大部分連喝湯都已足夠勉強,無論是渠道分發的數量,還是面對企業的銷售能力,他們都無法和王自如這個「網紅」並論。

「科技行業,單集百萬播放量是壹個門檻,低過這個數字,基本上就不具備商業價值,他的長久生存也是壹個問題,現在我選擇把我的資源***享出來,不管是分發全網,還是對接客戶,甚至包括測評設備、美工設計、內容指導、數據監測等壹系列的服務,都開放給合作者。」

也就是說,「ZEALER」現在要做「MCN」(Multi-Channel Network)的事情,王自如將之命名為「ZEALER X」計劃。

通俗而言,「MCN」指的是內容經紀商,屬於產業分工的瓜熟蒂落,也是「創作歸創作、運營歸運營」的合夥方案。

在王自如看來,由於「ZEALER」已經趟過了幾乎所有的渾水,它所制定的發展線路盡管不算完美無缺,也至少已經避開了種種陷坑,值得拿出來組建聯盟。

他的首批「統戰」對象,甚至包括Youtube排名第壹的科技「網紅」Unbox Therapy,成為他在中國的代理商,獨家負責發行、運營和商業化。

△ Unbox Therapy在Youtube擁有800余萬訂閱用戶

「中國的數字生態其實和美國已經迥然不同,除了語言障礙之外,中國視頻平臺、新聞客戶端、社交網絡的遍地開花,也是美國人過來特別難以適應的,在英文市場,他們只要做好Youtube、 Facebook 就好了,最多再加上Twitter和Instagram,沒別的了。」

「ZEALER」和Unbox Therapy的合作模式,是後者提供內容授權,由王自如和他的團隊解決漢化、分發、運營和銷售的問題,這對Unbox Therapy而言幾近是零成本的工作——就是把每期的制作內容提前給到「ZEALER」——然後再由「ZEALER」向其提供分成。

而這只是「ZEALER X」提供的「簽約」選項之壹,針對的是已有壹定流量及商務基礎的對象,在此之外,還有「投資」和「入駐」兩套方案,前者面向願意接受「ZEALER」孵化的成長曲線沒有完全釋放的新人,「ZEALER」會以占股形式進行全力扶持,後者則是質量尚未達標但是也希望沾染「ZEALER」資源的內容,可以進到「ZEALER X」的體系裏***同成長,「做得有起色了,我再和妳簽約或者投資都可以。」

在非公開的啟動「ZEALER X」並測試兩個月左右之後,「ZEALER」已經孵化了5家CP、簽約了6家CP、入駐了10家CP,這種「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順利,讓王自如頗感欣慰和強勢,「凡是和我們合作的,上片子全都要掛‘ZEALER出品’或者‘ZEALER發行’。」在王自如的設想裏,「ZEALER」欲在未來占到泛科技流量的70%,成為最大的科技「MCN」。

早些時候,曾有用戶吐槽「ZEALER」陽盛陰衰,而王自如放眼全公司也沒幾個姑娘,試著找過壹些妹子手把手的教著做科技主播,結果收效很差,這也讓王自如決定尊重不同團隊的風格及基因,並使「ZEALER X」的職責重點放在內容之外的事物。

在「MCN」這個行業,目前可以分為頭部驅動型和資源整合型兩類,前者以Papi醬的「Papitube」或是羅振宇的「得到」為代表,後者則多是「火星文化」這類泛娛樂的專營機構。

王自如認為,在垂直領域,頭部驅動型的「MCN」更具長處,「妳必須要有熟悉細分產業和判斷內容好壞的專業能力,而不僅僅是壹個連接器,做壹些皮毛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要想達到王自如對於廣度覆蓋的要求,「ZEALER」也需要這些願意加入「朝貢體系」的玩家。時至今日,科技已不再是壹個充滿機械而令人生畏的詞語,無人機、機器人、電動車等商品正在日益頻繁的融入生活,成為年輕人們用來增長見聞、吸收知識和重鑄生活的利器。

在那些「ZEALER」無暇顧及的領域,王自如希望可以由這些生力軍進行補位,「我們現在主要就做消費電子、智能家居和汽車出行這三大塊,其實科技內容還有很多空白,包括科學科普的、軟件教程的、生活方式的、甚至時尚音樂的,他們都可以加入進來,並獲得更好的發展收益。」

△短趣化,是「ZEALER」內容演變的重要方向

唯壹的問題在於,「ZEALER」的扮演角色將變得有些重復,並可能引起某些顧慮:為了獲得「ZEALER」的肥料澆灌,是否可以付出降低內容識別度的代價?

或者說,這是壹個「要不要自己做大哥」的命運抉擇。

目前,包括微博、淘寶、京東等流量中心,或多或少都在向「MCN」模式發生傾斜,比如提供子母帳號系統,方便對於內容分發的統壹管理和集中收款,王自如給自己開出的時間限制是八個月,他會用這八個月掃遍中國的科技視頻內容源——在他的統計標準裏是兩百多個「夠格的」——並至少簽掉20%,這樣「ZEALER」每年的視頻產量可以超過1500條,拿掉全網15億的播放規模。

倒是曾經飽受爭議的硬核測評內容,在王自如的規劃裏不再是唯壹的重點,而當「ZEALER」成功平臺化之後,王自如的意見就等於「ZEALER」的意見的等式也就無從成立,他實在不想被那些難以自證的指責永久纏身。

另壹方面,王自如也認為智能手機的高度同質化,讓專業化的測評變得有些尷尬,「就像現在桌上農夫山泉和怡寶兩瓶水,硬說二者有什麽區別,用半個小時也是可以解釋出來的,但是其實根本沒有必要,我五分鐘告訴妳哪壹瓶水的口感好喝壹些就可以了。」

所以王自如和騰訊簽約,做了壹檔名為「科技相對論」的節目,以布道的形式談論他對科技行業的寬泛觀點,比如評價庫克是蘋果的罪人還是救星,或是電子競技這門生意的歷史,還有人類距離永生究竟有多遠,「希望在未來可以替換測評的位置。」

在壹場演講中,彼得·蒂爾認為創業公司應從「壟斷壹個小的垂直市場」作為最佳的起步:「妳要關註的並不是未來市場的規模能有多大,而是妳在當前的垂直領域裏占據了多少市場份額。」

他以 Facebook 為例,稱Facebook在初期融資時擺出的成就只不過是哈佛大學的1.2萬名學生,這個市場小得可憐而使大多數投資人嗤之以鼻,但是彼得·蒂爾看到的卻是Facebook表現出了能夠在10天獲得超過50%的哈佛學生訪問網站的能力,所以有理由相信它能夠在其他大學重演這種獲客效率。

而在彼得·蒂爾眼裏,反面的教材是清潔能源:「過去10年間,這個行業湧入了巨額資金,但現在大部分公司都關門了。每壹個清潔能源公司的創業者都會說我們的市場有上萬億美元,如果我們的市場份額達到了多少我們就有很多利潤。事實上,這個市場的競爭特別劇烈,妳不光要和美國公司競爭,還要和中國公司競爭,每個人在巨大的海洋裏都是小魚,妳不知道妳不會遇到什麽。」

王自如未必聽過彼得·蒂爾的這席苦言——事實上,根據很多創業者的反饋,只有自己栽進去的坑,下次才能本能的避過,別人在耳邊勸說的,基本上都無效——但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在重新定義創業節奏。

經歷裁員之後的「ZEALER」,只有兩支內容團隊——分別負責自有內容和合作內容——和壹支商務團隊,匯報程序更為精簡,會議頻率亦從每天改成每周,這讓王自如有了更多的精力思考自己要做壹場怎樣的事業。

「深圳算是國內創業的好地方吧,A輪之後的存活率還是不到5%,我們過了A輪還活著,已經屬於僥幸的5%,我前段時間參加壹檔創業節目,裏面有壹張海報,是壹個懸崖上的椅子,上面坐著壹個兩條腿懸空的身影,文案寫著‘不在這樣的位置,妳看不到這樣的風景’,我覺得特別觸動。」

△在中國,創業正在成為壹件「時髦」的事情

在讀到埃隆·馬斯克的自傳時,王自如也對這個如今已經接近封神的男人曾經最為窘迫的歷史感同身受,他敬佩於馬斯克在公司賬上只剩幾千美金的時候還要堅持在廠房頂棚刷上全白的油漆,矢誌不渝的貫徹自己的理想,哪怕命懸壹線。

最後,王自如說道:「我們希望ZEALER不僅僅是壹家視頻公司,更是壹家代表生活方式的公司,就像NIKE壹樣,妳壹看到穿NIKE人就能為這些人貼上壹些特定的標簽,而ZEALER也希望成為壹部分人生活方式的標簽,第壹次的轉型ZEALER希望讓大家知道自己不是壹家測評公司而是壹家視頻公司,之後的轉型是希望大家知道ZEALER不是僅僅是壹家視頻公司,還是壹家科技生活方式公司。」

  • 上一篇:推薦壹個日本動漫吧,謝謝
  • 下一篇:死神圖鑒裏朽木白哉出場的集數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