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行動軟體 -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壹觴壹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出自哪裏?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壹觴壹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出自哪裏?

翻譯為: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詩,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藏的感情了。

出自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原文選段: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壹觴壹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譯文:

永和九年,時在癸醜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到這裏,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這裏。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輝映環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引溪水作為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詩,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藏的感情了。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農歷三月初三,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與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四十壹人舉行風雅集會。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壹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蘭亭集序》。

文章主旨:

文章描繪了蘭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了作者生死無常的感嘆。體現了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和老莊學說主張的無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蕩,再由激蕩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

百度百科-蘭亭集序

  • 上一篇:重陽節小報寫什麽內容
  • 下一篇:山西蒲縣山體滑坡4名交警遇難,強降雨天氣有哪些註意事項?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