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行動軟體 - 以太網的歷史

以太網的歷史

以太網的起源:ALOHA無線電系統

以太網的核心思是使用***享的公***傳輸信道。

***享數據傳輸信道的思想來源於夏威夷大學。

60年代未,該校的Norman Abramson及其同事研制了壹個名為 ALOHA系統的無線電網絡。

這個地面無線電廣播系統是為了把該校位於 Oahu島上的校園內的IBM360主機與分布在其它島上和海洋船舶上的讀卡機和終端連接起來而開發的。

該系統的初始速度為4800 bps,最後升級到96O0 bps。

該系統的獨特之處在於用“入 境”( inbound)和“出境”(outboundl)無線電信道作兩路數據傳輸。

出境無線電信道(從主機到遠方的島嶼)相當簡中明了,只要把終點地址放在傳輸的文電標題,然後由相應的接收站譯碼。

入境無線電信道(從島內或船舶發到主機)比較復雜,但很有意思,它是采用壹種隨機化的重傳方法:副站(島嶼上的站)在操作員敲擊 Return鍵之後發出它的文電或信息包,然後該站等待主站發回確認文電;如果在壹定的時限(200到1500毫微秒)內,在出境信道上未返回確認文電,則遠方站(副站)會認為兩個站在企圖同時傳輸,因而發生了碰撞沖突,使傳輸數據受破壞,此刻兩個站都將再次選擇壹個隨機時間,試圖重發它們的信息包,這時成功的把握就非常大這種類別的網絡稱謂爭用型網絡,因為不同的站都在爭用相同的信道。

這種爭用型網絡有兩種含義:

這壹模式允許多個節點用簡單而靈巧的方法,準確地在同--個頻道上進行傳輸。

使用該頻道的站愈多,發生碰撞的機率愈高,從而導致傳輸延遲增加和信息流通量降低。

Norman Abramson發表了壹系列有關 ALOHA系統的理論和應用方面的文章,其中 1970年的壹篇文章詳細闡述了計算 ALOHA系統的理論容量的數學模型。

現在這個模型 已以經典的 ALOHA模型而聞名於世,當時它評估出 ALOHA系統的理論容量達到17%的論效率。

在1972年, ALOHA通過同步訪問而改進成時隙 ALOHA成組廣播系統,使效率提高壹倍多。

Abramson及其同事的研制成果已成為當前使用的大多數信息包廣播系統(其中包括以太網和多種衛星傳輸系統)的基礎。

1995年3月, Abramson因其在爭用型系統的開創性研究工作而獲得 IEEE的 KobayaShi獎。

Xerox PARC創建首臺以太網

今天我們知道的以太網是在1972年開創的,當時 Bob Metcalfe來到 Xerox Palo Alto研究中心(PARC)的計算機科學實驗室工作, Xerox是世界上有名的研究機構。

1972年 PARC 的研究員已經發明了世界上第壹臺名叫 EARS的激光打印機和第壹臺名叫 ALTO的帶圖形用戶界面的 PC。

當時 Metcalfe已被 Xerox雇用為 PARC的網絡專家,他的第壹件工作是把 Xerox ALTO計算機連到 Arpa(Arpa是 Inter的前身)。

在1972年秋, Metcalfe 正在訪問住在華盛頓特區的 Arpa計劃的管理員,並偶然發現了 Abramson的關於ALOHA系統的旱期研究成果。

在閱讀 Abramson的有名的關於 ALOHA模型的1970論文時, Metcalfe認識到,雖然 Abramson已經作了某些有疑問的假設, 但通過優化後可以把ALOHA 系統的效率提高到近100%。

最後, Metcalfe因為他的基於信息包的傳輸理論而獲得哈佛大學理學博士學位。

1972年底, Metcalfe和 David Boggs設計了壹套網絡,將不同的ALTO計算機連接起來,接著又把NOVA計算機連接到EARS激光打印機。

在研制過程中, Metcalfe把他的工命名為 ALTO ALOHA網絡,因為該網絡是以ALOHA系統為基礎的,而又連接了眾多的 ALTO計算機。

這個世界上第壹個個人計算機局域網絡--ALTO ALOHA網絡首次在 1973年5月22日開始運轉。

這天, Mctcalfe寫了壹段備忘錄,稱他已將該網絡改名為以太網(Ether),其靈感來自於"電磁輻射是可以通過發光的以太來傳播的這壹想法"。

最初的實驗型PARC以太網以2.94Mbps(每秒兆位)的速度運行,該速度值有點太零碎、其原因是第壹個以太網的接口定時器采用 ALTO系統時鐘,意味著每340毫微秒就發送壹次脈沖,導致傳送率為2.94Mbps,當然,以太網比初始的 ALOHA網絡有了巨大的改進,因為以太網是以載波監聽為特色的,即每個站在要傳輸自已的數據流之前先要探聽網絡的動靜,所以,壹個改進的重傳方案可使網絡的利用率提高將近100%。

到1976年時、在PARC的實驗型以太網中已經發展到100個節點,已在長1000米的粗同軸電纜上運行。

Xeror正急於 將以太網轉化為產品,因此將以太網改名為 Xerox Wire。

但在1979年, DEC、 Intel和 Xerox ***同將此網絡標準化時,該網絡又恢復以太網這個名字。

1976年6月, Metcalfe和 Boggs發表了題為:"以太網:局域網的分布型信息包交換"的著名論文,1977年底, Metcalfe和他的三位合作者獲得了"具有沖突檢測的多點數據通信系統"的專利,多點傳輸系統被稱為 CSMA/ CD(載波監聽多路存取和沖突檢測)。

從此,以太網就正式誕生了。

DEC、 InteI和 Xerox將以太網標準化

在70年代末,數十種局域網技術已經湧現出來,而以太網正是其中的壹員。

除了以太網外,當時最著名的網絡有:數據通用公司的 MCA、網絡系統公司的 Hyperchannel、 Data' Point公司的ARC和 Corvus公司的 Omni。

使以太網最終坐上局域網寶座的不是她的技術優勢和速度,而是 Metcalfe版的以太網已變成產業標準。

在1979年初,離開兩年後又重新回到 Xerox PARC的 Metcalfe接到在DEC公司工作 的 Gordon Bell的電話。

Bell想討論 DEC和 Xerox***同建造以太網 LAN的設想, Metcalfe 認為和不同廠商壹起發展以太網的主意不錯,但 Metcalfe此時有點身不由己,因為 Xerox壹 心想保護它的專利、限制 Metcalfe為 DEC工作。

因此, Metcalfe建議 DEC直接與 Xerox主管商討將以太網轉變成產業標準的計劃,最後 Xerox邁出了這壹步。

?

使DEC和 Xerox在產業標準上合作的障礙之壹是反托拉斯法。

Metcalfe在 MIT時的朋友 Howard Charney律師,建議他把真正的以太網技術轉到標準化組織(不久 Charney成為了3的創始人之壹)。

?

Metaclfe在訪問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標準化局( NBS)時,遇見了英特爾公司的壹位 正在 NBS工作的工程師,此人正在為他的先進的25MHz VLSI NMOS集成電路加工技術尋找新的應用,這種珠聯碧合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Xerox提供技術, DEC有雄厚的技術力量,而且是以太網硬件的強有力的供應商,英特爾提供以太網芯片構件。

不久, Metcalfe離 開 Xerox成為企業家和經紀人。

1979年7月,DEC、英特爾和 Xerox籌備召開三方會議, 1979年正式舉行首次三方會議。

1980年9月30日,DEC、 Intel和 Xerox公布了第三稿的 "以太網,壹種局域網: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規範,1.0版",這就是現在著名的以太網藍皮書,也稱為 DIX(取三家公司名字的第壹個字母而組成的)版以太網1.0規範。

如前所述,最初的實驗型以太網工作在2.94Mbps,而 DIX開始規定是在20Mbps下運行,最後降為 10Mbps。

在以後兩年裏 DIX重新定義該標準,並在1982年公布了以太網2.0版規範作為終結。

?

在 DIX開展以太網標準化工作的同時,世界性專業組織 IEEE組成壹個定義與促進工 業LAN 標準的委員會,並以辦公室環境為主要目標,該委員會名叫802工程。

DIX集團雖已推出以太網規範,但還不是國際公認的標準,所以在1981年6月, IEEE802工程決定組 成802.3分委員會,以產生基於 DIX工作成果的國際公認標準,壹年半以後,即1982年12 19日,19個公司宣布了新的 IEEE802.3草稿標準。

1983年該草稿最終以 IEEE10 BASE5而面世。

(選用縮寫詞10BASE5是因為該標準指定了利用基帶的10MbpS傳輸速率和允許節點間的距離是50米,802.3與 DIX以太網2.0在技術上是有差別的,不過這種差別甚微。

)今天的以太網和802.3可以認為是同義詞。

在此期間, Xerox已把它的4件以 太網專利轉交給 IEEE,因此現在任何人都可以用1000美元從 IEEE得到以太網使用許可證。

1984年美國聯邦 *** 以 FIPS PUB107的名字采納802.3標準。

1989年 ISO以標準 號 IS88023采納802.3以太網標準,至此, IEEE標準8O2.3正式得到國際上的認可。

3將以太網產品化

在DEC、 Intel、Xerox的工程師們仍在為以太網規範進行最後加工時, Metcalfe已在謀求 其它商業利益,井謝絕了 Steve Jobs建議他參加 Apple計算機公司開發網絡的建議。

1979 年6月, Bob Metcalfe、Howard Charney、Ron Crane、Greg Shaw和 Bill Kraus組成壹個計算機通信和兼容性公司,就是現在著名的3公司。

1980年8月,3 公司宣布了它的第壹個產品,即用於 Unix的商業版 TCP/IP,並在 1980年12月產品正式上市,1981年2月制定了宏偉的經營計劃。

3 收到了壹大筆風險基金,1981年3月,即在官方標準正式公布前18個月,3公司已將它的第壹批符合 802標準的產品(3C100收發器)投放市場。

1981年底,該公司開始銷售 DEC PDP/11系列 和 VAX系列用的收發器和插卡,同時也銷售 Intet Multibus和 Sun微系統公司機器用的收 發器和插卡。

Metcalfe的最初商業計劃是把1980年的風險資金投到為新個人計算機開發以太網適配器的工作上,因為新的個人計算機在世界各地剛剛興起。

1981年 Metcalfe與所有的大牌 PC公司(其中包括 IBM和Apple)商談建造以太網適配器的計劃。

在 Apple工作的 Steve Jobs立即表示贊同,壹年後3公司為Apple機配置的第壹批以太網產品投放市場。

這臺名叫Apple Boxes的以太網設備是壹臺連接到 Apple II並行端口的笨拙的機箱,在市場上 以失敗而告終。

壹直以創造歷史著稱的 IBM當時也宣布了最初的 IBM PC,但不與3 合作,原因是 IBM正忙於發明自己的令牌環網。

但3決定在沒有 IBM合作的情況下推進自己的計劃,開始開發 EtherLink ISA適配器。

18個月後,即1982年9月29日,第壹 臺 EtherLink投放市場,並隨機配置相應的DOS驅動軟件。

第壹臺 EtherLink在許多方面有技術上的突破:

EtherLink網絡接口卡可通過矽半導體集成工藝來實現。

1983年,3成為新起的 Seeq技術公司的合夥人。

Seeq公司許諾在它的 VLSI技術中使壹個矽片能包含大多數的離散控制器功能,從而減少印制板上的元件數量及其成本,並留出足夠的空間使收發器能組裝在壹塊印制板上。

1982年年中, EtherLink變成包含壹塊以太網 VLSI 控制器矽片的第壹個網絡接口卡(NIC)--Seeq8001。

更重要的是 EtherLink成為 IBM PC的第壹個以太網ISA總線適配器,這是以太網發展史上的壹個裏程碑。

由於 Seeq矽片的價格低,所以3能以950美元的價格銷售 EtherLink,這比其它的卡和以前銷售的收發器都要便宜得多。

·在 EtherLink適配器推出之前,所有以太網設備的特點是采用壹個外接的 MAU收發器,將它連接在以太網的細同軸電纜上。

由於采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節省了大量空間,因而該收發器就可集成在插件卡上。

由於傳統的粗同軸電纜存在各種缺點,因此3公司也采用新的細纜布線方法。

這個名為細纜以太網的基本思想是由 EtherLink設計師 Ron Crane發明的,並很快成為事實上的標準。

這種細纜以太網有許多優點:不需要外加收發器和收發器電纜,價格便宜,由於細同軸電纜容易安裝和使用,使得網絡與用戶更加友好。

?

Metcalfe決定以 IBM PC為目標,使3公司大受其益。

當時 IBM設計 IBM PC是 想將該機主要作家庭計算機用;然而開始大量購買 PC機的卻是各個公司,而不是家庭用 戶。

1982年對 PC的需求已超過預測值, IBM壹個月就賣出20萬臺 PC,比公司原先的預測超出壹倍之多,使得 IBM公司的工廠加班加點,用壹年時間生產出要兩年半才能完成的產量,以滿足市場需求。

在1981年初, IBM XT上市,此時 IBM已占有 PC商業市場的75% 的份額,可惜的是 IBM當時沒有認識到各公司想把他們的個人計算機聯網。

到1983年時, EtherLink的生意火爆,1984年3的股票開始上市。

同年3、ICL(國際計算機有限公司)、 HP將細纜以太網的概念提交給 IEEE,不久 IEEE就以 l0BASE2承認它為官方標準。

由於節點到節點的距離縮短到200米,所以將該標準稱為10BASE2;還有,由於它采用較便宜的細同軸電纜,因此也稱為 Cheaper。

StarLAN:思想偉大,但速度欠佳?

細纜以太網在大多數方面都比常規以太網優異,細纜以太網用廉價的柔軟性強的細同軸電纜取代了昂貴的黃色粗同軸電纜。

另外,大多數細纜以太網的網絡接口卡( NIC)都有 內含的收發器,使得它容易安裝和降低費用。

但是細纜以太網仍有壹些主要的缺點,例如同軸電纜因偶然性事故或用戶的某種粗心而斷裂(這種事往往時有發生),就會使整個網絡癱瘓。

另外,要求在網絡兩端進行正確的端接,而且網絡重構是壹個問題--如果用戶進行實體方面的移動,則網絡電纜必須相應地重新布線,這往往是既不方便,而又容易出事。

1983年底,從英特爾公司來的 Bob Galin開始與 AT&T和 NCR協作,研究在無屏蔽雙 絞線(UTP)電話電纜上運行以太網。

NCR建議采用類似細纜以太網的總線額撲結構,而 AT&T電話公司熱衷於類似現行電話布線結構的屋形結構。

UTP星形配置的優點是多方面的:便於安裝、配置、管理和查找故障,而且成本較低;這種星形星置是壹個突破,因為它允許采用結構化布線系統,它用單獨壹根線將每個節點連接到中央集線器,這對於安裝、故障尋找和重新配置顯然是壹個明顯的優點,可以大大降低整個網絡的成本。

1984年初又有14個公司參加到 UTP以太網的研究活動中來,有過很多次討論,主要都是圍繞如何使快速以太網能運行在 UTP線上。

他們證實低速以太網( l-2Mbps)可以在 Category3線上運行,並能滿足電磁幹擾規定和串擾方面的限制。

但某些經銷商強烈反對將速度降到常規以太網速度的10%,很快使不少人失去興趣,其中也包括以太網的兩位領頭人3和DEC在內,而其它壹些參與者認為1Mbps對配置 IBM PC和 XT機的 PC網已夠快的了。

在經過--番激烈的技術討論後,該集團表決通過將以太網退回到1Mbps。

10家公司決定執行 lMbps以太網,並與 IEEE進行商討。

IEEE802小組委托以 Galin 為首的 StarLAN任務組進行標準化工作。

1956年中,作為 IEEE802.3新標準的1BASE5被 批準實施(StarIAN 可支持從集線器到節點間長達250米的距離,在1BASE5中的5表示節點到節點的距離為500米)。

?

StarLAN走向消亡

1984年,以 HP和 AT&T為首的經銷商將 StarLAN 集線器網絡接口卡推向市場。

在 80年代 StarIAN完成了數百萬個連接,但包括3和 DBC在內的許多經銷商早已認定 1Mbps太慢--在計算機工業上已形成每兩年將性能翻壹番的傳統,壹些客戶和經銷商把 lMbFs以太網看作是壹種後退行為。

(在1984年 IBM已宣布基於 Intel80286微處理器 的PC AT,兩年後,即在 StarLAN 1BASE5標準被批準的那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386微 處理器,這個32位的 CPU比它的上壹代80286強勁許多倍。

)因此, StarLAN再也不可能獲工業界和市場上的支持使之重新起飛。

終於在1987年走向衰亡,當時 SynOPtics公司推 出 LATTISNET和提交在常規電話線上實現全速10Mbps以太網性能的產品。

不久,LAT TISNET由 IEEE按照雙絞線以太網進行標準化,同時定名為10BASE-T,這樣 StarLAN 和 Galin的死期已是屈指可數的了,不過作為無屏蔽雙鈕線和星形線以太網的開拓者,其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 上一篇:罵人父母狠毒話帶有b字
  • 下一篇:月餅盒怎麽折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