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行動軟體 - 說話三忌:不能早說,不能不說,不能瞎說

說話三忌:不能早說,不能不說,不能瞎說

我曾經出版過壹本書《當眾講話是門技術活》,特別強調要把講話當成壹門技術來加以練習。

不過,我並不否認語言或講話是藝術。我從事演講與口才培訓許多年,常常有學生和非學生來向我請教如何說話不得罪人的技巧。這就是要講藝術。

我把口才分為敢說、會說和巧說三個層次。所謂敢說屬於心理問題,就是要有自信,要敢於突破心理障礙,不怕跟陌生人、有權有勢的人講話。所謂會說屬於技術問題,要做到有話說,而且說得清楚,任何壹個話題都可以應聲而起,張嘴就來。所謂巧說屬於藝術問題,就是要有說服力、感染力,人家喜歡聽,而且聽了之後就按妳的要求辦。

下面這個故事,所涉及到的應該屬於藝術層次的問題。

壹對戀人在閑聊。

女的問:“妳愛我嗎?”

“我愛妳!”男的立即回答道。

女的很生氣:“妳根本就不愛我。”

男的莫名其妙:“為什麽這麽說?”

“妳想都不想就說愛我,肯定是順口搪塞我呀。”女的好像挺有道理。

“那妳重新問壹次。”男的建議。

女的再問:“妳愛我嗎?”

男的等了十秒鐘答道:“我愛妳。”

女的很生氣:“妳根本就不愛我。”

“為什麽呀?”男的懵了。

“愛不愛我這樣的問題,妳還需要想嗎?”女的還是對的。

唉!同樣的壹句話,怎麽說都得罪人。

說話對於我們每壹個人來講,都是壹項基本的生活能力。

今天我們所面臨的如何說話,如何說好話的問題,古人也逃不掉,因此,2500年前的孔子也給予過非常好的壹些建議。

孔子是壹個老師。做老師的人要是不會講話,是沒有辦法做好老師的。雖然我們在《論語》中看到孔子是壹個特別能言善辯的人,但是,孔子經常感到講話不易。

《論語·顏淵第十二》: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讱乎?”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仁者說話是慎重的。”司馬牛問:“說話慎重,這就叫做仁了嗎?”孔子說:“做起來很困難,說起來能不慎重嗎?”

孔子在《論語·裏仁》壹章也講,君子“敏於事而慎於言”,意思是君子在工作上勤勞敏捷,說話卻謹慎。因為孔子是壹個君子,特別強調待人要講信用,要求自己說到做到。所以他不輕易亂說話。

對於說話的內容,孔子也有界限。我印象尤深的兩種話題,壹個是“子罕言利”,壹個是“子不語怪力亂神”。為什麽“子罕言利”?《論語·裏仁》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為什麽“子不語怪力亂神”?他並不是說這些東西不好,他只是“敬鬼神而遠之”,他知道這些東西的存在,但他更關心現實生活中的人倫問題。換個角度來講,孔子並不想充當壹個全能專家,他只講他關心和懂得的事情。

對於人際交往,孔子是大師級的人物。今天許多人際關系學中講的規矩,孔子早已言明。

孔子在《論語·季氏第十六》指出了人們普遍存在的說話三種錯誤。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孔子說:“侍奉在君子旁邊,要註意避免三種過失:還沒有問到妳的時候就說話,這是急躁;已經問到妳的時候妳卻不說,這叫隱瞞;不看君子的臉色而貿然說話,這是瞎子。”

雖然孔子講的是侍奉君主時的“三忌”:忌躁、忌隱、忌瞽,相當於說的是跟領導講話的禁忌,其實,在所有的人際交往中何嘗不是要做到這“三忌”?也許,不同的是,跟君主或領導講話而違反這“三忌”,後果會嚴重壹些。這也正是人們面對大人物講話更緊張的緣故吧?

曾經看過壹部電視劇《和珅》。劇中有壹情節是,乾隆皇帝因皇子犯法而為辦與不辦糾結,於是問計於和珅該怎麽辦?和珅是個滑頭,說:“這個事呀,大事大辦,小事小辦……”話還沒有說完,乾隆就接過話說:“我知道該怎麽辦了。”和珅還接著來壹句:“這是壹句老話。”

妳看,和珅善於揣度聖意,他其實是要給皇上壹個臺階下。皇子犯法,可大可小,關鍵是妳如何定性。妳自己覺得是大事,妳就大辦;妳自己覺得是小事,妳就小辦,意思下就得了。

和珅把孔子所講的“三忌”都繞過去了。

總結壹下,孔子講的“三忌”可以上升為三條原則:壹是掌握時機;二是敢於表達,三是註意對象。這就是適當,也就是中庸之道。

  • 上一篇:CSS3 animation動畫,循環間的延時執行該怎麽弄
  • 下一篇:電腦主板接線圖解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