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行動軟體 - 從《內功真經》體悟的站樁粗淺心得

從《內功真經》體悟的站樁粗淺心得

●?膝蓋能感覺到四面大力嗎?

●?襠有極力向外掙橫勁嗎?

●?胯做到了堅而穩嗎?

●?胸有上提、肩有下按的感覺嗎?

●?胸雖出而有收斂之意嗎?

●?脅如魚有腮、開張舒展、緊彈聚斂嗎?

●?橫以濟豎、伸筋拔力的勁找齊了嗎?

●?五氣朝元的自然呼吸實現了嗎……

 以上問題,環環相扣,渾然壹體,自己越是研究體悟,越是小心謹慎,遲遲沒有落筆成文,唯恐掛壹漏萬而給同修帶來偏差。感恩大家的信任和各種緣份的加持,目前自感對《內功真經》之《總論》、《內功經》和《納卦經》了然於胸,實踐調形效果日趨穩固,遂將自己的階段研究成果整理成文,供各方朋友批評指正。

  準備動作: 多數人平時習慣於外八站立,初學站樁,可以采取腳外側略平行、腳尖稍內扣的內八式站立方法,這樣容易找到腿後側大筋受力的感覺。習慣兩腳平行站立的,也可以兩腳平行、與肩同寬。年歲已高或者感覺平行、稍內八站立膝蓋別扭的樁友,可以外八站立。腳形因人而異,以放松舒服為度。

 具體調形步驟按以下六步展開:

動作釋義

 《內功真經》言:「襠者,內襠也。胯者,外胯也」。大腿內側為襠、外側為胯。

 上述動作在《內功真經》叫“圓襠以堅胯”,原義是「人皆知堅胯而不知堅胯之竅,在乎圓襠也,將襠極力向外掙橫也」。請註意:「將襠極力向外爭橫」,是壹個結果!首先要做的動作是圓襠,也就是大腿根先往裏收斂!待後續「逼胯以堅膝」(宋氏形意《內功四經》將「逼胯以堅膝」改為「逼臀以堅膝」,更易於理解)和「提胸以下腰」動作到位後,自然形成「襠極力向外掙橫」。

 圓襠特別關鍵,這是身形穩固的重要入手處!也許註意了這壹個動作,樁形乃至步法就完全不同了。許多人包括我自己,以前都著在「襠極力向外掙橫」上了。孰不知,「襠極力向外掙橫」的前提是大腿根往裏合,往裏圓襠,才有往外掙橫的結果。否則,掙從何來?

 襠為什麽要往後推呢?《內功真經》有句口訣叫「襠深而藏」,原義是「前陰向後極力縮起,自然深藏也」。

 圓襠之後為什麽要向腳後跟使勁呢?因為《內功真經》還講:「以壹腿而言,自內胯至於足底豎勁也」。這個豎勁,是身形調整到位的標誌,但也可以依此調整身形。書要往活裏讀、往活裏用。

 《納卦經》講:「襠胯取象於兌,兌卦內剛外柔,柔腹象,剛股象」。所以腹股溝、小腹壹定要保持放松,內胯到足底的大筋拉起來,這才符合卦義。

動作釋義

 這個動作,在《內功真經》中叫「逼胯以堅膝」,原文是「人皆知堅膝而不知堅膝之竅,在乎逼胯者,將兩臀極力貼住也」。

 臀部下端往中間谷道的方向內收,配合前面的圓襠、大腿根內斂,就會在外胯形成壹個束緊力。這樣子,胯部就像箍水桶壹樣箍緊了,這就實現了胯堅而穩。所以,《內功真經》的各個動作要領是相互匹配、連環作用的。

 前兩個動作,基本上把前面的恥骨聯合三角、後面的骶骼骨三角給鎖定了,這兩個「三角」都向腳後跟用勁,這和瑜珈、筋膜鏈理論是相通的。看到這裏,就會對老古人由衷贊嘆,因為過去那個年代並沒有現代觀測儀器呀。

動作釋義

 膝和足,這兩個部位也特別重要,將《內功經》和《納卦經》參合起來體悟更便於理解。

 上述動作在《內功真經》中叫「膝曲而伸」,原文是「膝之為功,外曲內直,言其勢雖曲而必用意伸之」。

 《納卦經》講:「足膝法乎坤,取其鎮靜厚載」。還講:「膝之為用,有四面大力。兩外虎眼極力向內,兩內虎眼亦極力向外,委中兩大筋竭力要直,兩蓋骨復竭力要曲,四面相交,合周身之力,向外壹扭,湧泉之氣自能從中透出矣」。

 咱們在前面「圓襠」和「逼臀」的時候,已經把「兩外虎眼向內、兩內虎眼向外」的勁找到了。當前壹步的重點是,膝蓋往前微松,然後把身體的力量「別」到腳底,腳底自然粘到地上,同時身體的重量又通過腳底向上反彈起來,身體像伸懶腰壹樣向上伸展,實現了「膝曲而伸」的那個伸。這個感覺很重要,因為這樣子,腳底立地生根,身體骨升肉墜,就像壹棵大樹壹樣,根是紮在地下的,全身就可以放松下來,有點風擺柳的感覺,這正如《納卦經》講的:「如風之撼樹,搖其本而不能動其根也」。

 講完膝蓋,再說足。

 煉步,按《納卦經》的說法就是「煉者,如膠之粘物。壹著則牢不可破;如火之煉金,壹合則堅不能開」。通過膝蓋微向前頂,把身體重量「別」到腳底之後,腳就穩了,妳踢它壹下,也不會動,即便是在高鐵、地鐵上站,也能穩如泰山。這也是《納卦經》上講的:地勢坤,足為下卦,厚德載物,要穩才能載全身之重。這也就實現了「足堅而穩」。所以,「足堅而穩」也是有具體覺受和實現途徑的。

 通過「圓襠」帶動膝蓋內合、「逼臀」帶動膝蓋外翻、膝蓋微向前頂、腿後側大筋竭力要直,腳十趾自然抓地,兩大趾掌後高骨也能實現向地載住,湧泉自然涵空,腳後跟外側與腳大趾自然形成相向的平衡力。我們以前在群裏所說的「擰腳後跟」,從腳底外側到腳大趾形成陰陽魚的受力結構,也能隱約成形。

 好了,做完了「逼胯以堅膝」,「圓襠以堅胯」,膝曲而伸,襠深而藏,足堅而穩,下盤就穩固了。事實上,大家可以體會,我們以前公眾號刊發的“似尿非尿”這個動作,與上述動作做到位之後的感覺也是壹樣的。這說明提出這個說法的練家是下了功夫,真實體會出來的。同時,提醒我們要從根上、從源頭、依據經典、系統理解動作要領。不找根本,不找源頭,那就只有聽別人說的份,人家說的對不對,我們也不知道。但當我們從根上理解了這些動作要領,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表達。

 在圓襠、大腿根向後推的時候,還留著壹個上身微向前傾,咱們壹會兒解決。

動作釋義

 這個動作,在《內功真經》原文是「頦骨用力向上提起,自然正項矣」。也落實了頭正而起的要求。《納卦經》雲:「頭頂法乎乾,取其剛健純粹」。

 關於頭部的重要作用,《內功真經》總論講的非常好:「何謂筋精勁之綱領?曰頭也。頭為諸陽之會,壹身之綱領也,譬如物之有柄,事之有始。柄之不正,事之不裹,專望後之等哉?故頭之為用也,欲向上提起,不欲向下堆積,欲生旺有神,不宜頹靡無氣,壹身之筋精勁雖不在頭,而頭未始無關於筋精勁之得失也」。

動作釋義

 這個動作在《內功真經》叫「提胸以下腰」。原文是「人皆知下腰矣,而不知下腰之竅在乎提胸也,將胸用力提起也」。如果有的人腰彎特別大,可以想像心口窩向內向下、尾骨向上向前,兩者像吸鐵石壹樣極力吸合,這樣子腰彎就拉直了。然後,再做收下頜、提前胸的動作就可以了。

 咱們前面在做「襠深而藏」的時候,留下了壹個身體微向前傾的小尾巴。現在,您在提前胸的時候,會感覺到尾骨是向前向上翻起的,正合《內功真經》所說的「尾骨盡處用力向上翻起」。提前胸的力量通過尾骨,「別」到腳底,提前胸與尾骨下拉構成壹對平衡力,微向前傾的身體正好也就調直了。

 兩個肩胛骨內貼,是《內功真經》裏「貼背以轉鬥」的第壹步,這樣子胸也有前出的感覺。在這種開放的架構下,做提前胸的動作,容易體會到「提胸以下腰」。前胸壹定要提到位,能夠感覺到肩膀後面有發緊的意思就差不多了。

 我們以前在群裏提到的「壹拎壹靠壹壓」,就是提前胸時好像別人拎您襖領子壹樣,然後您會本能地往後躲,再從舌根找尾骨、腳後跟而往下壓。大家也可以參合起來體悟。從舌根找尾骨、腳後跟,是太極名家李廣鈞老師的秘訣。大家結合研讀《內功真經》,可以體會到前輩們的探索和經驗彌足珍貴。

  第六步,兩手自然下垂,大拇指貼褲縫線,在兩個肩胛骨略向內貼的同時,手小指側手腕上的高骨稍向前轉壹下就可以了。 這個樁形為無極式。

動作釋義

 最後壹步特別重要,是實現「胸出而閉」、「肋開而張」、「按肩以煉步」的關鍵,也是打開氣路、自然呼吸的重要壹著,這就是“貼背以轉鬥”。《內功真經》原文:「兩背骨極力貼住,意其勁自膊下而出至六腑穴向外轉出,至鬥骨而回」。

 大家這個動作不會做,是因為沒有研究過動作要領中講的「六腑穴」、「鬥骨」在哪裏。「六腑穴」是前臂靠小指這壹側,「鬥骨」是小指側手腕上的高骨(如上圖)。

 兩個肩胛骨往中間貼的同時,鬥骨稍向前轉壹下。壹定要註意:這兩個動作要同時做!兩者的作用力綜合效果有三個:

 壹是可以體會到肩頂是往下按的,這與前面「膝曲而伸」而形成的腳底煉步,合起來構成了「按肩以煉步」。有的樁友,依此確能感覺到《內功真經》所講的勁從肩井透到湧泉。

 二是可以體會到肋骨是向兩側拉開的,背部也是橫向拉開的。這個動作也特別重要,這就從形上形成了「肋開而張」,為後面的「五氣朝元」奠定了形的基礎,相當於把氣路給打通了。

 三是可以體會到前胸裏面有立起來、微閉的感覺。前面,我們說到兩個肩胛骨略內貼,實現了胸出;轉鬥之後前胸又有微閉的感覺,這就實現了《內功真經》說的「胸出而閉」。

 好多人不理解如何含胸拔背。其實,通過上面的「貼背以轉鬥」,胸先出再微閉、後背也橫向拉開,就是這個感覺。您可以通過下面照片的兩種手形,自己體會壹下前胸、後背的感覺,有助於理解體會這個動作要領。

 這裏,我們再解析壹下胸、脅、肩這三個部位:

 《納卦經》講,胸為艮卦,是山的意思,與天接的近,親上氣;又本屬於地,氣容易浮,所以山鎮之。要領是「胸出而閉,特別說:「出胸以足周身之威, 胸雖出而有收斂之意,此式中之真竅也, 不可不知之者也」。

 《納卦經》講,脅聚象於震,震者動也,雷也。 天地陰陽相交,則雷雨作而萬物生,人身上下相合,則血氣通而真勁出, 這是同壹個道理。脅者協也,如魚有腮,壹開壹合,氣有升降矣。脅之開合,即氣之呼吸借之,出入周而復始,不可顛倒錯亂。

 《內功真經》之《總論》是這麽講脅的:「 肋之為用也,其要有二,曰開張舒展,緊彈聚斂,得此竅訣,中部之妙思過半矣 」。通過「貼背以轉鬥」、「胸出而閉」和「肋開而張」,呼吸的時候,確實會有「開張舒展、緊彈聚斂」的感覺,而且氣只能往兩肋這個方向走,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呼吸造成的。

 《納卦經》講,肩背取象於巽,巽卦外雖強健,而內實巽順也。《內功真經》之《總論》講:「肩脅是筋精勁之樞機,肩為臂之本。譬如室之有門,國之有關,門不開不通往來出入。故肩之為用也,其要有八,曰通、透、穿、貼、松、汗、合、堅」。

關於五氣朝元。 壹定程度上講,前面的身形都是為呼吸、為五氣朝元做準備的。身形調整到位,伸筋拔力、真氣自行的態勢自然形成,五氣朝元是自然而然的事。反過來講, 五氣朝元的前提是伸筋拔力、身形到位。 看了後面的分析,我們就明白了。

 《內功真經》是這麽講五氣朝元的:「吸天地之精氣納入丹田,運丹田之真氣自兩腋升於頂。升氣時自有真氣自俞口降於丹田,此壹氣朝元也;運丹田真氣自襠內下於丹田足底,下氣時自即有真氣起於足底,自外襠升於丹田,左右合計二氣朝元也;運丹田真氣自背底下於丹田左右合計此二氣朝元也,總***五氣朝元也」。

 通過前面的動作,大家可以體會到,整個兩肋是橫向拉開的,胸雖出而有收斂之意,這樣子,呼吸的時候,氣自然就會往兩肋走,這完全合於《內功真經》所講的「升時自兩肋骨縫而升,故須極力開張,向上舉之,自然得竅」。請註意,這時的吸氣開兩肋,是身形到位之後的自然效果,完全用不著用意引導。這就相當於,水渠修通了,水只能順著水渠流。

 那麽,為什麽吸氣的時候,自有真氣自俞口降下來;為什麽吸氣降於足底,下氣的時候自即有真氣升於丹田;為什麽宋氏形意《內功四經》將《內功真經》中五氣朝元的最後二氣「自背底下於丹田左右」,改為「運真氣自背胳膊裏出手,復自六腑轉於丹田」?

 如果不整體、不系統地研究《內功真經》,並且借助於西方筋膜理論,我們確實不好全面理解把握五氣朝元,而點滴之差、可能謬之千裏。

 大家註意到沒有,氣的走向跟精筋勁的走向是壹致的。《內功真經》講:「以腿而言,自胯內於足底豎勁也」,實際上這個筋膜是拉起來的,所以第二、第三氣能從這裏下去。「自背骨至於手頭橫勁也」,肩胛骨到手頭的筋膜是拉開的,當然吸氣時第四、第五氣能從胳膊內側到手。所以,宋氏形意《內功四經》關於第四、第五氣的修改是有道理的。

 《內功真經》總論有句點題的話:「欲願養氣必開關竅以順其氣,不然而人身之關竅皆為後天之濁氣否塞盡矣。雖欲養氣可得哉,必伸筋拔力以通之,而後真氣自行」。簡要概括,就是「伸筋拔力、真氣自行」。所以,襠內往腳後跟使勁、貼背以轉鬥,都是非常重要的動作。

 現在我們清楚了:氣走筋膜,五氣朝元走的線路,實際上也是伸筋拔力的線路。那麽,為什麽氣出去之後能夠自回呢?這是涉及自然呼吸還是用意引導的重大問題。

 我的理解是,在伸筋拔力、筋脈拉開的前提下,人體內氣就像壹個水囊壹樣,因為肋開而張、胸出而閉,吸氣的時候氣只能往兩肋走,這就好比您捅了水囊壹拳,這壹拳下去,水是不是四散而去的?四散而去的同時,是不是又自動回來了壹些水,在您下拳的地方形成壓力?這個很好理解。同樣的道理,您吸氣、氣自動開兩肋,由於壓力和伸筋拔力、氣行筋膜的緣故,氣自動往足底、手頭和背底走,同時又能自動回到丹田。

 在吸氣、氣自動往兩肋走的時候,您頂壹下肚臍,如果裏面是緊的、頂不動,這說明丹田氣已經聚起來了。丹田的位置,在肚臍到命門連線前七後三的地方。然後呼氣的時候,從丹田降到氣海就可以了,這就叫「氣下於海、光聚天心」。《內功真經》還有句話:「氣雖入丹田,用意時必存想真氣沈至底之勢方妙」。所以,呼氣的時候,氣沈至湧泉也是可以的。

 咱們歸結壹下: 「肋開而張」、「胸出而閉」、伸筋拔力等身形落實到位之後,呼吸的時候只要保持自然呼吸即可。 吸氣時,氣只能順著兩肋往上升,並自動去往足底、背底(為減少用意,初級階段可以不關註氣走手頭);呼氣的時候,氣從丹田自動降至氣海或湧泉。

  站完樁要收功 :吸氣,氣從丹田向喉嚨提,手心朝上,在身體兩旁打開,慢慢向上托,在大臂與地差不多齊平的時候,兩手內收,手心向下。呼氣時,兩手五指相對,貼著身體慢慢把氣捋下來,沈至湧泉。反復做三次。

 請註意:本文所有動作,有點意思就行了,請不要有明顯的外形變化,也不要用力。

備註: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家功作為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前輩們給我們留下了豐厚的寶藏。國外瑜珈、普拉提、筋膜等學派正深入研究人體生理結構和運動健康方法,許多成果與祖國傳統內家功法已高度契合。如,普拉提運動提出:正確的姿勢是保持腹部和背部集中適當的力量,讓肌肉能夠支持脊椎。呼吸時要求在用力動作時吸氣(這時妳的腹部處於伸展狀態),而在收緊腹部時呼氣。這些話,與我們肋開而張、吸氣開兩肋是何等的相似!

 借鑒運用這些研究成果,抓緊挖掘和發展前人留下的內功寶藏,是我們每個內功習練者的責任。歡迎各界有識之士和同參道友攜手並肩,***同研究、體悟、推進內家功法為更多有緣人造福。

  • 上一篇:《魔兵傳奇》每壹集的名字,誰知道?
  • 下一篇:新女婿時代丁勝利是誰演的?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