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遊戲軟體 - 京劇的伴奏樂器有那些?

京劇的伴奏樂器有那些?

京劇伴奏樂器分打擊樂器與管弦樂器。打擊樂器有板、單皮鼓、堂鼓、大鑼、鐃、鈸等,稱為“武場”。管弦樂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稱為“文場”。

單皮鼓:又稱小鼓。是打擊樂和管弦樂的指揮樂器,演奏時用兩根細竹(通稱鼓箭子、鼓簽)。指揮方法用底鼓,有時並配合手勢,各種樂器都隨著它的指揮來演奏。歌唱時輔助板打節奏。司鼓、板者稱為鼓佬(即鼓師)。

板:亦名檀板、拍板。打擊樂器。由三塊寬約6公分、長約20余公分的紅木或黃楊木板制成。分二組,前組二塊木板,用弦縛緊,後組壹塊木板,二者以繩聯接。主要用於歌唱時打節奏,也配合單皮鼓來領奏鑼鼓點子和指揮其它樂器,合稱鼓板。由打單皮鼓者兼管。

堂鼓:亦名同鼓。打擊樂器。以木為框,形似腰鼓,兩面蒙以牛皮。奏時置於木架上,用木槌敲擊。形制大小不壹。京劇用於戰爭、升帳、升堂、刑場、起更等場面,及嗩吶吹打等。除了表現戰爭,都由鼓佬兼管。

大鑼:打擊樂器。銅制,圓形扁平,直徑約30公分,有鑼門(即鑼心,直徑約10公分的圓平面)、鑼邊(與鑼心相連的外圍斜面)兩部分。奏時左手持鑼繩,使鑼面垂直,右手持擊槌,以槌頭(用布裹成)擊打鑼門或鑼邊而發音。鑼音高亢。京劇所用形體較小,稱京鑼。多用於武將或袍帶人物的上下場,或戰爭及配合突變的情感等。打法有重擊、輕擊、悶音、掩音、揣鑼、打邊等。

鈸:又名鐃鈸。打擊樂器。銅制圓形,中部隆起如半球狀,其徑約全徑的l/2,正中有孔,穿系綢條或布條。以兩片為壹副,相擊發聲。初出印度,後傳至中國。有大小不同的多種形制。在大鑼和小鑼中間加強節奏,並起聯系作用。有時也代替大鑼配合某些動作。

京胡:拉弦樂器。胡琴的壹種,主要用於京劇伴奏。形似二胡而較小,琴筒用竹子做成,直徑約5厘米,壹端蒙以蛇皮,張弦二根,按五度關系定弦。奏時使馬尾弓擦弦而發音,其音剛勁嘹亮。是京劇管弦樂伴奏中的主樂器。

二胡:拉弦樂器。胡琴的壹種,比京胡大,琴筒木制或竹制,直徑約8-9厘米,壹端蒙以蟒皮或蛇皮,琴桿上有二軫,張弦二根,按五度關系定弦。原來京劇不用,由梅蘭芳與徐蘭沅、王少卿等創始,在京劇青衣唱腔的伴奏中增添了二胡,現在廣泛沿用。

小三弦:撥弦樂器。三弦之壹種。京劇界習稱南弦子。在曲調中起節拍作用。是京劇伴奏中主要輔助樂器之壹。

月琴拔:弦樂器。發音清脆明亮,是京劇伴奏中主要輔助樂器之壹。

擴展資料

行當分類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來分類。京劇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 :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稱占行)、凈行、醜行、雜行、武行、流行。

京劇舞臺上的壹切都不是按照生活裏的原貌出現的。京劇舞臺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當中人的本來面貌出現的,而是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年齡、職業以及社會地位等,在化妝、服裝各方面加以若幹藝術的誇張,這樣就把舞臺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凈、醜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在京劇裏的專門名詞叫做“行當”。

除了花臉以及醜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統稱,分老生(又分重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重武的靠把老生)、武生(分長靠武生、短打武生並應工猴兒戲)、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窮生、武小生) 、紅生 、娃娃生。

女性正面角色的統稱,分青衣(正旦)、花旦、閨門旦、刀馬旦、武旦、彩旦。

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凈”又分為以唱功為主的大花臉,分正凈(重唱功,稱銅錘、黑頭)、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花、油花(壹稱毛凈)。

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梁上抹壹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分文醜(分方巾醜、袍帶醜、老醜、榮衣醜,並兼演彩旦、婆子)、武醜(又稱開口跳)等。各個行當都有壹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藝上各具特色。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_京劇

  • 上一篇:新中國龍的化石情況
  • 下一篇:有哪些好看的玄幻、修真類的小說?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