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遊戲軟體 -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拿什麽來拯救城市?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拿什麽來拯救城市?

在《蝙蝠俠初養成》(Batman Begins)之前,恐怕沒人有過這方向的全面嘗試。畢竟,漫畫英雄這種註定要在不斷的狗血情節中涅槃輪回的東東,實在離現實有些遠。但是,諾蘭哥非常聰明地發現了漫畫與現實最易互通之處,那就是角色的心路歷程以及由此傳遞的可以讓觀眾感同身受的角色情感。至於基調的黑暗,那個其實和“現實感”沒有必然的邏輯關聯。當然,在後9.11時代,任何對“英雄”的演繹,都會被多愁善感的人士賦予現實意義——這在美國“文藝評論”這個最多愁善感的圈子裏更無法避免。所以,到2008年《暗黑騎士》(The Dark Knight)上映時,輿論似乎更加認定諾蘭是想在完全現實的設定裏“重新定義”超級英雄。小醜那無法捉摸的極端無政府主義瘋狂,不就是現實中讓美國人民心煩心悸、卻又無法根除的恐怖主義隱患麽?作為標準的懶人,我向來懶得對電影做過多的深入思考,並且信奉“電影壹思考,上帝就發笑”這樣的教條。關鍵是,我從來不以為應該從“電影讓人思考了什麽”來評價影片,最多可以探究壹下“電影是如何讓人那樣思考”。所以,TDK於我,基本上就是壹部戴了漫畫人物外套的《盜火線》(Heat),可以歸屬於城市犯罪史詩(urban crime saga)類型。不過,我得承認,影片引發人產生現實性思考的“方式”是很令人激爽的:除了主題昭顯的“制度化正義”VS.“無序的恐怖”、以及“制度化正義的脆弱性”外,影片影射小布什後期挑戰個人自由與隱私的反恐方式、以及結尾類似“囚徒困境”的“雙船抉擇”都是神來之筆;這使得影片的現實主義氛圍,從對有限角色的生動演繹,引申到所有觀眾都能認同參與的現實爭議。從第壹集的個人心路歷程展示,到第二集大眾心理反應,“黑騎士”系列現實化的方向,似乎是由內而外、由個體而社會的。

  • 上一篇:張嘉倪電視劇作品
  • 下一篇:廣州市旅遊必去十大景點排名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