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遊戲軟體 - 鮑魚是貝類,為什麽叫魚呢?和其他的貝類什麽不同呢?

鮑魚是貝類,為什麽叫魚呢?和其他的貝類什麽不同呢?

鮑魚,雖叫魚,實際上不是魚類制品,而是貝類。

鮑魚俗名叫“將軍帽”、“耳貝”,是壹種單殼貝類,棲息於海底巖石上,鮮活可生食,脫水幹制品經過泡發後才能烹菜,罐裝品可直接烹菜。

我國山東長山島壹帶鮑魚產量最多,青島的外海以及遼寧長海縣等地也有。國外以澳大利亞和日本較多。

目前,我國市場上出售的鮑魚多產於遼寧、山東和廣東。鮑魚生產多在每年4~6月,秋季很少生產。壹般每7~8千克才能加工成500克幹鮑魚。鮑魚以飽滿、個大為好。

鮑魚平時散居海底,捕撈時需潛入水底壹個個尋找。因費工多,捕撈困難,所以,也是壹種名貴的海產品。

鮑魚富含蛋白質,鮑魚的肉好吃,是名貴的海產食品。它不是魚,而是壹種爬附在淺海低潮線以下巖石上的單殼類軟體動物。在鮑魚的身體外邊,包被著壹個厚的石灰質的貝殼,這是壹個右旋的螺形貝殼,呈耳狀,它的拉丁文學名按字義翻譯可以叫作“海耳”,就是因為它的貝殼的形狀像耳朵的緣故。 鮑魚的足部特別肥厚,分為上下兩部分。上足生有許多觸角和小丘,用來感覺外界的情況;下足伸展時呈橢圓形,腹面平,適於附著和爬行。我們吃鮑魚主要就是吃它足部的肌肉。鮑魚生活在水流湍急、海藻繁茂的巖礁地帶,在沿海島嶼或海岸向外突出的巖角都是它們喜歡棲息的地方。鮑魚多爬匍於巖礁的縫隙或石洞中,它們分布的水深隨種類而不同,像我國北方的盤大鮑壹般分布在10多米的水深處,在冬季為了避寒向深處移動,深度可達30米。到了春季慢慢上移,有的可在潮線下數米生活。鮑魚喜歡吃褐藻或紅藻,像盤大鮑很喜歡吃裙帶菜、幼嫩的海帶和馬尾藻等。鮑魚的食量隨季節而有變化,壹般水溫較高的季節吃得多;冬季不太活動,吃得少。鮑魚的種類很多,分布也很廣,我國沿海都有鮑魚分布。在北方,以大連及長山島出產較多,出產的都是盤大鮑,它們的個體較大,呈卵球形。在南海出產雜色鮑和耳鮑等,雜色鮑和盤大鮑的形狀相似,但個體較小;耳鮑體形較大,貝殼更像耳朵,它足部的肉最肥厚,平時貝殼不能完全把它包在裏面。

鮑魚古稱"鰒魚",又有"鏡面魚、九孔螺、明目魚"等別名,鮑魚自古以來就在歷代中國菜肴中占有"唯我獨尊"的地位,而能夠夠嘗鮑魚這壹美味佳肴的也是那些非官則富的皇宮貴族之流。中國對鮑魚的品嘗具有淵遠的歷史,《史記》稱鮑魚為"珍肴美味";《漢書王莽傳》記載:"王莽事將敗,悉不下飯,唯飲酒,啖鮑魚肝":蘇東坡品嘗了鮑魚之後在《鯉魚行》中贊道"膳夫善治薦華堂,坐會雕蛆生輝光。肉芝石耳不足數,醋筆魚皮真傳倚墻。"言下之意,壹旦品嘗了鮑魚的美味後,壹切珍肴都不在話下。鮑魚作為珍貴的名菜,明清時期被列為八珍之壹,經常出現在遠官貴人宴菜的首席之上,民國末年,北京著名的官府菜代表"潭家菜",就有兩道著名菜式《紅燒鮑魚》和《蠔油鮑魚》,成為鮑魚的典範之作,當年鄧小平同誌品嘗了鮑魚美味之後也盛贊其佳,到現在的人民大會堂的國宴和大型宴會中,鮑魚經學榜上有名,是中國經典國。中國飲食文化歷經幾千年的鐘爍,對鮑魚的烹制和欣賞更是爐火純清,不僅懂吃鮮鮑魚,還運用了極其復雜的烹鉅手法,去炮制幹鮑(經過幹制加工的幹鮑魚),幹鮑魚之美味是鮮鮑魚無法比擬的,價格與其美味成正比。

  • 上一篇:怎樣去醫保中心備案報銷怎樣去醫保中心備案
  • 下一篇:底紋插畫-讀書筆記的小插圖怎麽畫?求圖片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