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遊戲軟體 - 白玉霜:“評劇皇後”的多舛人生

白玉霜:“評劇皇後”的多舛人生

在舊社會,藝人的地位很低,女藝人尤甚,在臺上她們袖舞當空,顧盼神飛,臺下卻要寄人籬下,委曲求全。很多女藝人為了尋求庇護,不得不向權勢低頭,淪為達官貴人的玩物。享有“評劇皇後”美譽的白玉霜,雖然終其壹生都在追求自由和獨立,卻仍然逃不脫這醜惡的規則。在世道摧殘之下,年僅35歲的白玉霜便香消玉殞,不但讓新興的評劇藝術憑添壹段無奈的遺憾,其人生的坎坷多舛,也印證了舊社會藝人的悲慘命運。

——《白玉霜:評劇皇後的多舛人生》

白玉霜——評劇表演藝術家

藝術特色 :白玉霜是評劇史上的壹個極具代表性的女演員,她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在艱苦的條件下,大膽革新,創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把過去口語化的唱腔,發展成為歌唱性、抒情性的音樂,傳神真摯的白派藝術。她的唱腔平穩中蘊含著激情和力量,給人壹種深沈悲愴的感受。白玉霜被贊譽為“評劇皇後”,也有報紙稱她為“評劇坤角泰鬥”。

代表劇目 :《秦香蓮》、《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等。

挑起大梁

白玉霜唱紅後,她母親就拉班成立了玉順評劇團,挑大軸的自然是白玉霜。1928年白玉霜利用舊有劇團組建成華北戲社,活動於京、津壹帶達數年之久。

驅逐出境

白玉霜戲唱紅了,人出名了,麻煩也接踵而至。1934年北平市長袁良請白玉霜吃飯,白玉霜則婉言謝絕了,市長覺的沒面子,便借口白玉霜的戲內容不健康,有傷風化,而把她驅逐出境。

“評劇皇後”

白玉霜便來到上海,這壹時期她的藝術才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1934年白玉霜在上海與鈺靈芝、愛蓮君合演《花為媒》、《空谷蘭》、《桃花庵》、《馬震華哀史》、《珍珠衫》,與京劇演員趙如泉合演京評兩腔的《潘金蓮》及電影《海棠紅》等劇,受到上海文化界重視,白玉霜也聲譽日隆。白玉霜的演唱藝術不僅折服了上海的觀眾,也使文藝界對她刮目相看。《時事新報》上刊登了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洪深、田漢的文章,贊譽白玉霜為評劇皇後,也有報紙稱她為評劇坤角泰鬥。

“電影明星”

1936年,明星公司推出了白玉霜主演的電影《海棠紅》轟動了大江南北,不僅提高了白玉霜知名度,也擴大了評劇的影響。

日臻成熟

1937年後長期在北平演出,使年輕的評劇日臻成熟。

藝術特色

在評劇歷史上,同時擁有“電影明星”和“評劇皇後”頭銜的大概只有白玉霜壹個,說她是電影明星可能有些牽強,但評劇皇後之說卻是名副其實,她所創立的“白派”藝術已成為評劇表演的重要流派之壹。

白玉霜唱腔低回婉轉,音色純正,鼻音***鳴好,中底音寬厚圓潤,富於抒情性。同時創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並不以高音高嗓去迎合觀眾,而是通過表演來打動觀眾,細膩地傳達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形成評劇的“白派”表演藝術。

代表劇目:《秦香蓮》、《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空谷蘭》、《珍珠衫》、《李香蓮賣畫》、《花魁從良》、《馬寡婦開店》、《雙蝴蝶》、《玉堂春》、《瀟湘夜雨》、《老媽開磅》、《豆汁記》、《趙蕓娘》、《花為媒》、《馬震華哀史》等,她還與京劇演員趙如泉合演過京評兩腔的《潘金蓮》及電影《海棠紅》等。

白玉霜珍貴劇照

當時京戲因為進過宮廷被稱為大戲,而評劇則被人稱為"蹦蹦戲",人們還常管看評戲叫"看玩藝兒去"。為了振興評劇藝術,白玉霜首先引進了導演制度。以前評劇界對導演不大重視,唱念做打全憑演員自己揣摩,白玉霜借鑒京劇的經驗,配置了自己的導演人員,甚至曾經聘請過壹位富連成畢業的人員來當導演。

那時評劇的臺詞很"水",基本沒有固定的臺詞兒,演員在戲臺上可隨意發揮。白玉霜對此堅決反對。她要求排戲壹定要有準詞兒,演員背詞要壹絲不差。為了給別人做個表率,她帶頭讀劇本、背臺詞兒,不懂就問。白玉霜不僅臺詞背得準確,而且連演戲得彩的地方都是固定的,上次唱這出戲在哪個地方得到觀眾叫好,這次還是那幾處地方。她演《秦香蓮》,唱到"手拉兒女進衙門"時,因為感情真摯、氣口也好,每到此處壹定得彩。她演《紅娘》,唱到"倒叫我小紅娘無計奈何",也準有彩。演《玉堂春》,唱到"蘇三此去好有壹比"時,也是掌聲不絕。

白玉霜主演《玉堂春》

白玉霜主演《玉堂春》

為了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白玉霜打破門戶之見,博采百家之長。她喜歡看電影,中外影片全看,為的是從中學習電影演員的表演方法。每逢名演員們演戲,尤其是京劇四大名旦演戲,她壹有時間就和團裏的主要演員們同去看戲"偷藝",並靈活運用到演出中。她在演評劇時,加入壹些快書、大鼓、墜子、河北梆子等形式、內容,深受觀眾喜愛。

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當時劇本裏有好多"粉"詞,這也是其難登大雅之堂的關鍵地方。為此,白玉霜不斷刪改原有劇本裏的黃色、庸俗東西,從而使評劇的格調高雅、健康起來。

白玉霜便裝照

真正使年輕的評劇藝術走向成熟,還是在白玉霜來到上海演出之後。壹九三四年,白玉霜帶領華北劇社來到上海,白玉霜先是與到底鈺靈芝、愛蓮君合作,演出《花為媒》、《空谷蘭》、《桃花庵》、《馬震華》、《珍珠衫》等。後又與京劇名角趙如泉合演京、評兩腔的《潘金蓮》。

白玉霜與趙如泉會串潘金蓮紀念合影

白玉霜的扮相漂亮,表演火辣、細膩、真切、傳神。她改革了傳統的評劇唱法,講究***鳴和韻味,利用她寬厚甜潤的好嗓子,把過去口語化的唱腔,發展成為歌唱性、抒情性的音樂。平穩的唱腔中蘊含著激情和力量,給人壹種深沈悲愴的感受,成功地創造了獨樹壹幟的白派唱腔。同時在伴奏器樂中加進二胡,在化妝、服裝上也有許多創新,因而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白玉霜的演唱不僅折服了上海的觀眾,也使文藝界對她刮目相看。《時事新報》上刊登了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洪深、田漢的文章,贊譽白玉霜為評劇皇後。壹九三六年,明星公司還推出了白玉霜主演的電影《海棠紅》,不僅轟動了大江南北,也擴大了評劇的知名度。

白玉霜主演的電影《海棠紅》

提起評劇《海棠紅》,大家就能想到白玉霜,要了解和學習評劇“白派”藝術,《海棠紅》則是怎麽都繞不過去的壹部優秀作品。《海棠紅》是白玉霜從藝生涯的巔峰之作,也是評劇史上第壹出拍成電影的劇目。這出《海棠 紅》使白玉霜達到了登峰造極地步,評劇白派藝術得到廣泛傳播,推動了評劇的進步與發展。

多舛人生路

現實中的“蘇三起解”

為了招攬觀眾,當時的評戲多在劇本和表演中加壹些“花”的內容,如《槍斃小老媽》、《馬寡婦開店》等就有不少葷戲,這在當時的地方戲中是個比較普遍的現象,白玉霜自然也不能免俗,但此舉卻招來了風騷、淫蕩之名。其實這倒有點冤枉她,白玉霜也常想改革太“粉”的唱詞。她把庸俗的“粉詞兒”刪改了,並且改得還頗有水平,但是社會風氣不支持她的改進,所以不久在舞臺上她又恢復了舊唱詞。

白玉霜——《珍珠衫》

即便如此,社會上的壹些所謂“正人君子”卻仍然對她百般刁難,最轟動的是1934年被北平市長袁良驅逐出京壹事。那時白玉霜正在演出《貧女淚》,忽然來了幾名背槍的警察,說是市長不讓白玉霜在北平演戲了,因為她的戲演得“有傷風化”,不容分說就把白玉霜等人押上火車,趕出京城。她在戲裏經常飾演女犯人,不料在現實生活中又真正體驗了壹回。

"恨"戲不過白玉霜

搭過白玉霜戲班的評劇演員都知道,白玉霜最"恨"戲不過——就是"恨"演戲不認真。以致有人說"要進白家班演戲可不容易,先得把頭削尖了"。有時有的演員誤了場,白玉霜就按規定"罰香",讓這個人向祖師爺牌位點香認錯。

白玉霜、安冠英——《杜十娘》

真情不過夢壹場

白玉霜的母親卞氏見她越唱越紅,就害怕她結婚嫁人,常常說:“妳可別結婚,壹個唱戲的嫁了人,就沒有人來捧場了。”她把女兒當成了搖錢樹。但白玉霜也是壹個普通的女人,她也渴望壹份真情,也需要愛情的滋潤,為了這份真情,她就像戲裏的杜十娘壹樣,與心愛的男人李長生壹起離開了劇團,跑到李長生的老家過起了無拘無束、無憂無慮的世外桃源生活。半年後,白玉霜被卞氏找回,重返評劇舞臺。這六個月的時光大概是白玉霜壹生中最愉快的日子了。為了生存,白玉霜曾經和許多男人打過交道,但真正讓她動情的卻只有李長生壹個,從此以後白玉霜再未談及婚嫁。

白玉霜與小白玉霜

1927年的夏天,壹個叫孫六的人販子領著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子兒進了天橋胡同裏李卞氏人稱李大奶奶的家門。這個小女孩叫小德子,山東人,就是後來的李再雯——小白玉霜。她進了李家大門以後,起先由李卞氏的婆婆帶著,後來,李卞氏讓她管白玉霜叫娘,算是白玉霜的閨女。她是偷偷跟白玉霜學的戲,十四歲正式登臺。她陪著白玉霜唱戲,處處學著娘的樣子,再加上娘兒倆的眉眼長得還真有點像,不知內情的人還真以為她是白玉霜的親閨女呢!

白玉霜與小白玉霜合照

她成名還是在1937年2月10日,陰歷大年二十九的晚上,白玉霜私奔之後,戲班子壹下在大上海晾了臺,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戲班子有人出主意,讓在掛牌的白玉霜仨字前頭加上小字,借著白玉霜的仙氣推出個小白玉霜來挑大梁。沒想到小白玉霜這次“鉆鍋”(舊戲班裏把臨時學戲趕場應急的叫鉆鍋)還真成功了,小白玉霜的藝名就從此叫出來了。

小白玉霜——《秦香蓮》

《回憶母親白玉霜》——李再雯(小白玉霜)

白玉霜是1942年陰歷六月二十九日死在天津的,患子宮癌,兩次入北平德國醫院烤電,終於不治。臨死前不久,她還在上演《閨房勸婿》,是因禁演《紡棉花》而修改的壹出戲。演戲下來,因癌破汙水壹直流到腿上。據和她同臺演出的李義芬、花小仙夫婦說,來戲院演出時都是由別人攙她下車,愁眉苦臉地上裝;但是壹到出臺,她又是精神抖擻,該是唱、該是笑、該是哭,她又深入劇中人的化境了。我見報回家奔喪,只有同行同團的演員們給她送殯。在戲曲舞臺上勞累了20多年的白玉霜就這樣與觀眾、同行和我們家人永別了。姥姥於1960年才病故。她活著的時候,總和家裏人惋惜地說:假如玉霜活到解放後,她該多麽歡喜……

生命如曇花壹現

搭過白玉霜戲班的評劇演員都知道,白玉霜最“恨”戲,就是這種對戲的“恨”,使她丟掉了人間的真情——親情、友情、愛情,甘願受養母的欺淩,甘願放棄自己的愛情,也不要丟棄舞臺。

成名之後,她活得艱辛孤獨,為了與養女“小白玉霜”爭挑大臺,她不惜結束掉短暫的與心愛的人李長生的“田園式的隱居”生活,重返舞臺,後來在得知自己得了子宮癌之後,她又以頑強的毅力,抓緊壹切時間,排演新戲。當人們知道她的生命所剩的時間不多的時候,勸她休息,她說,她是唱戲的,死也要死在舞臺上。

白玉霜

最後白玉霜真的死在了舞臺上,那天同臺女演員隨白玉霜跑圓場,忽然,她發現白玉霜的戲衣紅了,臺毯紅了,白玉霜已經用鮮血在臺上畫了壹個歪歪扭扭的大圓圈。壹聲驚叫還未出口,白玉霜猝然倒在臺上,再也沒有站起來。

永遠的“評劇皇後”

評劇《評劇皇後》

該劇由中國評劇院創排,首演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編劇郭啟宏,由著名話劇導演金犁擔任導演,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劉萍、馬泰、劉淑萍主演,劉萍因此戲斬獲第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北京市新劇目調演優秀表演獎及中北京市青年調演特別獎並贏得“白派第三代傳人”的美譽。

這出戲描寫了有著“評劇皇後”美譽的著名演員、白派創始人白玉霜坎坷的人生道路。 白玉霜是平津壹帶有名的落子坤角。到上海後,她以獨特的唱腔,潑辣的表演以及散發著泥土氣息的劇目,贏得了觀眾。在進步文化人的鼓勵和支持下主演新戲《海棠紅》,壹舉轟動,遂成“評劇皇後”。 然而,奉承與謾罵、虛假與輕狂也接踵而來。白玉霜猛然發現自己的難堪處境,為爭得做人的權利,她毅然與戲班內打鐃鈸的李長生私奔。但是,白玉霜無法息影賦閑,她既不屈從於惡勢力,又難耐藝術上的寂寞,未幾,復出津門,重施粉墨。 白玉霜壹直處在唱戲與做人的矛盾和痛苦之中,終於在盛壯之年懷著壹個淒涼的夢離開了人世。

本帖為“戲曲寶”微信公眾號獨家,更多精彩請關註“戲曲寶”官方微信哦~

  • 上一篇:從壹瓶酒,看茅臺和拼多多的黑與白 Ⅱ 商評
  • 下一篇:好奇號在火星發現疑似“蘑菇”的物體,它到底會是什麽東西?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