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破解 - 蜉蝣是什麽昆蟲?

蜉蝣是什麽昆蟲?

蜉蝣是蜉蝣目昆蟲的總稱,起源於石炭紀,距今至少已有2億年歷史。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形狀,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主要分布在熱帶至溫帶,全世界已知約30-50種,我國已知36種。蜉蝣目和蜻蜓目可同分為古翅次綱,他們的翅不能折疊。蜉蝣目昆蟲體形細長柔軟,體長通常為3-27mm,觸角短,體璧柔軟,復眼發達,角短,剛毛狀。口器咀嚼式,中胸較大,前翅發達,後翅退化,腹部末端有壹對很長的尾須,部分種類還有中央尾絲,稚蟲水生,成蟲不取食,壽命很短,最短僅壹天而已。

蜉蝣幼蟲生活在淡水棲息地,淡水湖或溪流,大部分存在於溫度適中、不斷流動的活水中,少數可在鹹水中生存,有壹種甚至在陸地上生存,成蟲生活壹般在飛行中度過。除南極洲,北極高緯度地區和部分海洋島嶼外,全世界均有分布。

春夏兩季,從午後至傍晚,常有成群的雄蟲進行“婚飛”,雌蟲獨自飛入群中與雄蟲配對。產卵於水中。卵微小,橢圓形,具各種顏色,表面有絡紋,具粘性,可附著在水底的碎片上。稚蟲期數月至1年或1年以上,蛻皮20~24次,多者可達40次。成熟稚蟲可見1~2對變黑的翅芽。兩側或背面有成對的氣管鰓,是適於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吃高等水生植物和藻類,秋、冬兩季有些種類以水底碎屑為食。常在靜水中攀援、匍匐、或在底泥中潛掘,或在急流中吸附於石礫下棲息。稚蟲充分成長後,或浮升到水面,或爬到水邊石塊或植物莖上,日落後羽化為亞成蟲。亞成蟲與成蟲相似,已具發達的翅,但體色暗淡,翅不透明,後緣有明顯的緣毛,雄性的抱握器彎曲不大。出水後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上。壹般經24小時左右蛻皮為成蟲。這種在個體發育中出現成蟲體態後繼續蛻皮的現象在有翅昆蟲中為蜉蝣目所僅有。

大部分蜉蝣幼蟲的生活重心就是進食:壹部分是濾食動物,用前腿和口器上的剛毛收集懸浮的食物;壹部分則食植物或其他生物碎屑。成蟲不進食,壽命短,壹般只活幾小時至數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說法。蜉蝣成蟲在其短暫壹生中負責交配,繁衍後代的任務。

古人雲:“蜉蝣朝生而暮死,而盡其樂”,其實是指在稚蟲期,蜉蝣要經歷20多次蛻皮,才能慢慢長大,這個過程中有壹個顯著的亞成蟲期。當蜉蝣的幼蟲生長到半成熟期時,胸部背面會長出發達的翅芽,但此時,它們的足、尾須等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因此,被稱為亞成蟲。亞成蟲出水後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或石塊上,再經過24小時左右的時間完成蛻皮,最終成為成蟲。蜉蝣成蟲的壽命很短,少則幾小時,多則1至2天,少數能超過10天。蜉蝣壹旦變為成蟲,其口器就會退化,失去進食的功能。因而,成蟲期的蜉蝣便會處於不吃不喝的狀態,只能依靠之前積蓄在體內的能量來維持生命,所以,蜉蝣生存時間就變得短暫了。

  • 上一篇:2014年茶行業發生了什麽大事件
  • 下一篇:造成海陸變遷的原因有哪三種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