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破解 - 舞劇表現了文化的什麽性能

舞劇表現了文化的什麽性能

我們舞劇創作的文化想象,早已超越了“舞”和“劇”在呈現中究竟以誰為主的認知層面。舞劇既然是以舞蹈講故事,“表意優先”是確定無疑的,只是我們用來講故事的舞蹈,並不僅僅停留在狹隘的身體語言層面。自德國現代舞者皮娜·鮑什的“舞蹈劇場”理念作為舞蹈表意路徑被借鑒、接受之後,布萊希特開創的“戲劇構作”模式也開始影響並促進舞劇表意路徑的拓展。

妥當運用舞蹈的“既成風格”

不難看出,上述舞劇佳作都具有很強的正能量——《鐵道遊擊隊》《八女投江》《永不消逝的電波》是如此,《天路》《草原英雄小姐妹》也是如此,《紅高粱》《粉墨春秋》《沙灣往事》同樣如此。不過,值得追問的是:在“前理解”語境中,具有很強正能量的題材還有很多,舞劇創作為何會鐘情於此呢?

壹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題材具有“可舞性”。比如《粉墨春秋》以長靠、短打、撇子三位武生來講述壹個戲班如何不畏強暴、傳揚民族藝術的故事,處處顯示出戲曲身段的精彩;《醒·獅》將民間武術南獅的套路融入舞蹈敘事之中,使得武術成為舞蹈的表意路徑,更將南獅的可舞性上升為民族性格的隱喻。事實上,這類舞劇此前已經有很多了,《梅蘭芳》《風雪夜歸人》《徽班》《風中少林》……莫不是借助了戲曲身段或武術套路。

可舞性來源於中國獨有的歷史文化積澱,形成了舞蹈的“既成風格”。類似的“既成風格”還有很多,比如《天路》《草原英雄小姐妹》裏對藏族舞蹈和蒙古族舞蹈的運用;比如《鐵道遊擊隊》《沙灣往事》分別用山東鼓子秧歌和廣東英歌塑造人物性格、弘揚民族精神。壹些劇目還拓展了舞蹈“既成風格”的可塑性,建構起新的語言風格。比如對於芭蕾這種具有極強形式風格的語言形態,《八女投江》將其很好地與軍事動作融為壹體,被認為是繼《紅色娘子軍》之後又壹部表現戰爭題材的中國芭蕾佳作。還有表現敦煌文物工作者守護千年遺產的《敦煌》,也很好地處理了芭蕾開、繃、直與“敦煌舞”S形體態的關系,形成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中國芭蕾”。

文化想象不僅改變了舞劇創作壹段時間“有數量缺質量”狀況,也同時在培植和鞏固著我們的文化自信。這在舞劇編導的創作追求中得到充分體現。近幾年的新創舞劇,讓我們看到了當代中國舞劇創作的中堅力量。

壹方面,是軍旅舞蹈編導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包括創作《鐵道遊擊隊》《月上賀蘭》的楊笑陽,創作《粉墨春秋》《絲路夢尋》的邢時苗,創作《八女投江》《天邊的紅雲》的陳惠芬和王勇,以及創作《草原英雄小姐妹》《霸王別姬》的趙明。另壹方面,是青年舞蹈編導的閃亮登場,壹起步就跑在了前面。這裏有先後收獲《紅高粱》《天路》的王舸,以及先後收獲《沙灣往事》《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周莉亞和韓真——前者的《徽班》《諾瑪阿美》《大禹》,後者的《杜甫》《花木蘭》也都頗有口碑。需要特別提及的是,雖然未能捧得“文華大獎”,但其作品已廣受關註的青年舞劇編導還有創作了《水月洛神》《壹起跳舞吧》《朱鹮》《記憶深處》和《花界人間》的佟睿睿,以及創作了《孔子》《關公》《昭君出塞》《駝道》《彩虹之路》的孔德辛等。看著這樣的青年舞劇編導正在集結,我們有理由對中國舞劇的未來充滿自信,因為我們的創作者正在馳騁著他們的文化想象,且更加堅定他們的文化自信。

  • 上一篇:為什麽我玩紅警2***和國之輝有時卡屏?是配置問題嗎?
  • 下一篇:如何查看百度推廣客戶端的版本與更新?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