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破解 - 中國古代行政救濟制度

中國古代行政救濟制度

古代中國有著豐富的福利、救濟制度和慣例,這些制度和慣例構成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壹個重要方面。在我看來,中國古代國家管理或行政的主要特征之壹,就是"為民父母行政"。在社會福利方面所體現的國家與百姓的關系或官民關系,就典型地體現了"為民父母行政"的特征。因此,有必要特別探討中國古代社會福利和救濟制度慣例,以期進壹步揭示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的本質和精神。

中國古代的福利救濟制度及慣例,壹般說來應包括兩個方面。壹方面是在天災人禍之後的特殊時間對百姓進行救濟,即今日所說的救災減害方面的制度與行政;另壹方面是平常時期對人民中鰥寡孤獨、老病殘疾等成員進行福利救助,包括開辦養濟院收養老人、收養和救助孤兒、開辦藥局助民療疾,設廣惠倉等專項福利糧儲,遣使發放救濟物品和慰問貧弱孤寡等等。在本文裏我只想探討後壹方面的制度慣例及行政活動。關於前壹方面即"備荒賑災"方面的制度和行政以後再專文討論。

壹、先秦時代的福利救濟制度

《周禮·地官司徒》中的"保息"政策,可能是中國最早的社會福利政策。"以保息六養萬民:壹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這六條政策,前兩條是關於國家扶助人民養老長幼的,第三條是關於國家救濟鰥寡孤獨的(此四者謂之"窮"),第四條是關於國家扶貧濟困的,第五條是關於國家寬惠殘疾人的(免減力役),第六條是關於國家對富民不苛取(不專取其力其財)。這六條,除最後壹條外,全部是平常時期經常性的社會福利救濟事務,是國家福利救濟行政的主要方面,至今猶然。另外,《周禮》還有"鄉裏之委積,以恤民之熺阨(困乏不給者),門關之委積,以養老孤"的制度,據說當時曾設"遺人"壹官專掌這種社會福利儲蓄的保管及發放事宜。

《禮記》的記載也可能間接反映了周代福利行政之制度或慣例。關於社會福利型養老之制,周代似乎非常周密。在生活方面,"五十異糧,六十宿肉,七十貳膳,八十常珍,九十飲食不離寢,膳飲從於遊";"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在力役和侍養方面,"五十不從力政(征),六十不與服戎。……八十者,壹子不從政;九十者,其家不從政。"這就是說,政府頒給糧、肉、布帛以助人養老,免征其子孫力役以便侍養老人。關於孤寡廢疾者的濟養,周代也有規定,《禮記》謂"廢疾非人不養者,壹人不從征","少而無父者謂之孤,老而無子者謂之獨,老而無妻者謂之矜(鰥),老而無夫者謂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窮而無告者也,皆有常餼(經濟救濟)。瘖、聾、跛、躃、斷者,侏儒,各以其器食之。" 就是政府幫助殘疾人各憑其器官尚有之余能謀生。《漢書·食貨誌》謂周代有"七十以上,上所養也,十歲以下,上所長也"的制度,可能正是從《禮記》的上述記載中總結而來的。這些記載,有的也許是周時的實際制度,有的也許僅僅是漢人的理想,但都實實在在地影響了此後歷代的社會福利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的福利行政,史料極少。《管子·入國》所記也許反映了管仲相齊時所實行的社會福利行政制度。管仲實行過所謂"九惠之教":"壹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養疾,五曰合獨,六曰問疾,七曰通窮,八曰振困,九曰接絕。"凡國都皆設有"掌老"、"掌幼"、"掌孤"、"掌養疾"、"掌媒"、"掌病"、"通窮"等專官,具體負責救濟事宜。其具體做法是:對於老者,"年七十以上,壹子無征;三月有饋肉。八十以上,二子無征,月有饋肉。九十以上,盡家無征,日有酒肉,死,上***(與)棺。"掌老官要經常"勸子弟精膳食,問(老人)所欲,求所嗜。"對於幼者,助民養之,使民不以養子為累。"三幼者,無婦征;四幼者,盡家無征;五幼,(官)又予之葆(保姆),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後止。"對於孤幼無父母者。"屬之其鄉黨、知識、故人。養壹孤者,壹子無征;養二孤者,二子無征;養三孤者,盡家無征。掌孤(官必須)數行問之,必知其飲食饑寒,身之膌勝(?)而哀憐之。"對於疾者,包括聾盲喑啞躃跛偏枯等等,"上收而養之(於)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後止。"對於鰥夫寡婦,由掌媒官"取鰥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後事之(征役)。"這是由官府做媒幫助鰥寡之人結婚組家。對於病者,"人有病,掌病以上令(奉君令)問之。九十以上(每)日壹問,八十以上二日壹問,七十以上三日壹問。"這可能僅僅對士人。壹般百姓則待遇稍低,"眾庶(病者),五日壹問。"若特別嚴重的疾病,"疾甚者以告(上報君主)"。掌病官的職責是經常"行於國中,以問病為事。"此外,對於"窮夫婦無居處"、"窮賓客絕糧食"者,責令所在鄉黨報告官府,"以聞者有賞,不以聞者有罰"。這些做法,如果當時真的成為制度,實在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完備的福利救濟制度。但即使不是這樣,它對後世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漢代的福利救濟行政

漢代福利行政制度比較完備。首先,是經養性的尊養高年老人,賞賜粟帛錢酒等等。這種活動既有教化示範性質,也有對老齡人的福利救濟性質。這壹點我從前專文討論過。其次是關於老人免稅役和助侍養問題。"文帝禮高年,九十者壹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令民年八十(者)復二算,九十復甲卒。"文武二帝所定"復二算"或"二算不事",是指免除八十以上老人之家二人之算賦(人頭稅);復甲卒,大概是免除九十以上老人之家的戍卒之役。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又詔:"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今)為復子若孫,令得身帥妻妾遂其供養之事。"這可能是在免戍役之外再免其子孫壹切雜役,以便侍養。第三,關於救濟鰥寡孤獨,兩漢各帝幾乎每二三年便舉行壹次全國性的賞賜衣食活動,幾成慣例,僅《漢書》記載從文帝到成帝就***有30余次普遍濟賜救助活動,皆為全國性。如文帝十三年(前167年),賜天下孤寡布帛絮,又"出帛十萬匹以賑貧民。"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詔曰:"朕哀夫老眊孤寡鰥獨或匱於衣食,甚憐湣焉。其遣謁者巡行天下,存問致賜。"此次賜鰥寡孤獨者帛每人二匹,絮每人三斤,並令"縣鄉即賜,勿贅聚",就是要送救濟上門,不要煩累百姓集中領取。宣帝地節三年(前67年),又詔普賜天下"鰥寡孤獨高年貧困之民";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賜鰥寡孤獨錢帛各有差。"第四,漢代首創常平倉制度,這是中國福利救濟事業史上的壹大創舉,對後世影響甚大。這我將專門討論,本文暫擱置。

三、南北朝時期的福利救濟制度

北朝時期的養貧濟弱制度,北魏北周可為代表。北魏文成帝和平四年(463年),"詔賜京師之民,年七十以上太官廚食,以終其身。"這大概是規定七十以上老人終身享受"太官廚"的肉食賞賜。宮庭的廚房為京師所有七十以上老人做飯,說明當時大亂之後,高年老人極少。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孝文帝下令立"三長制"(鄰長、裏長、黨長),三長除了管理鄰、裏、黨等基層單位秩序外,還要負責福利工作:"孤獨癃老篤疾貧窮不能自存者,三長內叠養食之。"叠養,大概是說輪流負責供應衣食,也可能是三長輪流將孤寡老人接到家中贍養。為了便於子孫侍養老人,"民年八十以上,聽壹子不從役。"北周時,仿行《周禮》,亦規定:"其人有年八十者,壹子不從役;百年者,家不從役;廢疾非人不養者,壹人不從役。"北周時還經常遣使周行全國,賑賜或慰問孤寡老疾。孝閔帝元年(557年),遣大使察風俗;帝親定其調查察訪的內容之壹是"鰥寡孤獨,不為有司所恤暨黎庶衣食豐約,賦役繁省,災厲所興,水旱之處","並宜具聞"。又令使者隨時救濟,"若有民年八十以上,所在就加禮餼。"武帝建德五年(576年),又遣使"問民恤隱",並進行福利救濟,"其鰥寡孤獨,實可哀矜,亦宜賑給,務使周贍。" 南朝時期,賑恤高年鰥寡、幼孤、六疾不能自存者,成為常例。每逢即位、改元、立儲、災害,均有此舉。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詔賜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谷五斛。文帝元嘉四年(427年),京師疾疫,遣使存問,給醫藥;死者若無家屬,給以棺器。"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改元大赦,"賜高年孤疾粟帛各有差。"又以京師雨水,賜窮民樵米。又以京邑疫疾,賜給醫藥。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詔"孤老六疾,人谷五斛";和帝中興元年(501年),賜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谷,人五斛。梁時,除了這類普遍救濟以外,梁武帝還始創"孤獨園"於京師。普通二年(521年),梁武帝詔"凡民有單老孤稚不能自存(者),主者郡縣鹹加收養,贍給衣食,每令周足,以終其身。又於京師置孤獨園,孤幼有歸,華發不匱,若加年命,厚加料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辦福利院,其所收養者可能僅是單老無子女者及孤兒。當然梁武此舉,是因其篤信佛教而圖立善事之故。

四、唐代的福利救濟制度

唐代的福利事業比較發達,但其福利行政制度的具體史料傳世的並不多。唐代的福利行政,除沿用前代已有的各種具體做法外,尚有四點值得註意。這四點都頗有創意。

壹是孤寡老疾的經常性濟養。唐令規定:"諸鰥寡孤獨貧窮老疾不能自存者,令近親收養。若無近親,付鄉裏安恤。"

二是關於出門旅行人在途疾病的救助。唐令規定:"如在路有疾患不能自救者,當界官司收付村坊安養,仍加醫療,並勘問所由,具註貫屬,患損之日,移送前所。"這壹規定為前代所無。客旅者患病或受傷之地,該地官司負有救助治療責任,並要在問清身分病傷之因後將病旅者移送給下壹地段官司。

三是侍丁養老之制,唐代進壹步完善。"男子七十五以上,婦人七十以上,中男壹人為侍。八十以上令式從事(依有關法令辦理)","諸年八十及篤疾,給侍壹人;九十,二人;百歲,五人。"若子孫人數不夠,"聽取近親","無近親,外取白丁"。以非親屬之白丁,免役以養孤老,這時已不是壹般意義上的"侍丁",而是國家雇請的養老服務員。他們以為國家照料孤老為服徭役的形式了。

四是悲田養病坊的設置。佛教為救濟貧病之人,恒設病坊於寺,曰養病坊。自武則天長安年間以後,"置使專知",大約是國家設官進行管理。開元五年(717年),宰相宋璟認為悲田養病是佛教內事務,國家不應設官幹預,奏請罷專使,玄宗不允。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玄宗更令"京城乞兒,悉令病坊收養,官以本錢收利給之",於是養病坊主要成為官辦孤兒院,雖仍由寺僧操理,但經費由國家官本放貸之利息提供。會昌年間,武宗下令滅佛以後,因僧尼"盡已還俗",而致"悲田坊無人主領"(操辦),使貧病無告者之救濟大成問題。於是,宰相李德裕於會昌五年底奏請,在兩京及諸州"各於錄事耆壽(年高者)中,揀壹人有名行謹信為鄉裏所稱者,專令勾當(主持)"。並奏請改其名為"養病坊",去掉佛教"悲田坊"原名。為了讓養病坊有穩定資金糧食來源,李德裕又奏請每坊給田五至十頃,均委觀察使量(當地)貧病者多少而定。田產以充被收濟者之粥食。武宗從其議,下敕行之。這時的養病坊,已與佛寺沒有任何關系,完全成為官辦福利機構或孤老院了。此外,唐代為向民眾普及衛生知識,改善大眾衛生狀態,曾常向民眾頒布救病醫方。玄宗天寶初,曾親撰《廣濟方》頒行天下,並令郡縣長官"就廣濟方中逐要者,於大板上件錄,當村坊要路榜示。"德宗貞元年間,又令編成《貞元集要廣利方》五卷,頒下州府,並令"閻閭之內,鹹使聞知"。唐代各州縣設有醫學博士及醫學生,亦經常免費為貧民治病,這大概是中國最早的醫療福利制度。

五、宋代的福利救濟制度

中國傳統福利行政制度發展至宋代,基本完備。宋代作為社會福利救濟之經常性制度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壹,廣惠倉制度。宋代於常平倉、義倉(社倉)之外,專設廣惠倉,以為社會福利救濟糧的基本儲備。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采納樞密使韓琦建議,將原先例由官府出售的絕戶(無子孫者)田產改為募人耕種,收租谷另置倉儲存,以救濟州縣郭(城)內老幼貧疾不能自存者,曰廣惠倉。由提點刑獄官主管之。具體規定:凡絕戶之田,州縣戶不滿萬者,留租千石之田為廣惠倉田;萬戶以上倍之,戶二萬留三千石田,三萬留四千石田,每增壹萬戶增留壹千石田,至十萬戶留萬石田。其余田畝,仍舊由官府出售。嘉祐四年(1059年),令廣惠倉改隸司農寺,"州選官二人主出納,每歲十月遣官驗視"。關於發放救濟,規定"應受米者書名於籍,自十壹月始,三日壹給,(每)人米壹升,幼者半之,次年二月止"。這說明廣惠倉無償發放救濟糧只在冬季,春夏秋三季不救濟。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常平倉糧發放制度有所改變,除少量仍無償頒給老疾貧窮者外,其余糧儲均與常平倉壹樣平糶,即"遇貴量減市價糶(賣出),遇賤量增市價糴(買入)"。為此,各路置提舉常平廣惠事務專官,壹並管理二倉出納之事。未幾,王安石又力主將常平廣惠兩種倉儲壹並作為"青苗"本錢出貸於民,收什二之利息,"而常平廣惠倉之法遂變而為青苗(法矣)。"不久,又令天下賣廣惠倉田。哲宗時壹度復廣惠倉,又以章惇用事,復罷之,賣田如舊法。至此,廣惠倉結束。

第二,福田院及居養院的設置。宋初,京師即置東西兩個福田院,以救濟"老疾孤窮丐者",初僅接濟幾十人。到英宗時,增置南北兩個福田院,東西兩院亦擴大屋舍面積,至此有四個福田院,每日可以同時接濟三百人。其辦院經費,起初是以內藏錢五百萬給之,後又用"泗州施利錢"(大概是指泗州商港碼頭官設貨棧即僦舍的租金或存儲中轉費)給之,增至八百萬。或者是從全國各地的"僦舍錢"即官設商舍貨棧收入中撥劃壹部分為福田院經費。所以,英宗曾詔"州縣長吏遇大雨雪,蠲僦舍錢三日,歲毋過九日,著為令",這大概是因福田院經費充足時而適當減少征收以作為對商賈的優惠。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京師雪寒,詔:"老幼貧疾無依(而)丐者,聽於四福田院額補給錢收養,至春稍暖則止。這表明各個福田院救濟對象有名額限制,或有名冊,並非隨人發放。

第三,關於居養院、安濟坊的設置。徽宗崇寧初,蔡京當政,始令全國各州縣置居養院,安濟坊。後又令"諸城、砦、鎮、市戶及千以上有知監者",依各州縣例增置居養院安濟坊。居養院收容殘疾無家可歸者及孤兒,"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無衣丐者,許送近便居養院,以錢米救濟。孤貧小兒可教者,令入小學就讀。"免學費,官為制衣(用常平倉利息錢)。凡棄嬰,雇人乳養。聽寺觀收養孤兒為童行(預備當和尚的養童。)安濟坊大約是依寺廟而立的醫院兼療養院,"募僧主之,為貧病無力求醫者治病並收住養療。為鼓勵僧醫,規定"三年醫愈千人,賜紫衣,祠部(度)牒各壹道。"為了對僧醫考績,"(就)醫者人給手歷,以書所治痊失,歲終考其數為殿最。"這是中國最早的病歷制度。居養院、安濟坊的錢糧經費,來自常平倉利息錢米,"厚至(從前福田院賑濟糧額的)數倍。"又"差官卒充使令,置火頭(飲事)具飲膳,給以衲衣絮被。州縣奉行過當,或具帷帳,雇乳母,女使,糜費無藝,不免率斂,貧者樂而富者擾矣。"這麽高標準的養老院或孤兒院,有炊事員,保姆、乳母、男勤雜工,又設食堂,發放衣被,設床帳,難怪經費不足要率斂於民了。《宋書·食貨誌》對這種優遇既感驚訝,則說明從前京師福田院只供應米豆或只有大桶施粥之類,並無飯堂,房舍,則僅供被救濟者臨時避寒過冬,無有床帳之設,亦無服務人員。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詔"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可參考元豐舊法,裁立中制,應居養人日給粳米或粟米壹升,錢十文省,十壹月至正月加柴炭,(日每人)五文省,小兒減半。安濟坊錢米依居養(院)法,醫藥如舊制。"這大概是有鑒於各地辦居養院、安濟坊標準太高花費太過而下令裁減救濟錢米標準。"參考元豐舊法,裁立中制,"說明是按元豐年間所定的較低救濟標準,制定壹個新的中等標準(低於現標準)。這是不是說元豐年間即有了居養院、安濟坊之設置?南宋時期,仍行居養、安濟之制,"若丐者育之於居養院,其病也,療之於安濟坊;其死也,葬之於漏澤園。歲以為常。"

第四,宋代的壹般官方濟貧施舍制度。不管廣惠倉存或廢,宋代的壹般救濟制度壹直存在。"凡鰥寡孤獨癃老疾廢貧乏不能自存應居養者,以戶絕屋居之;無(戶絕屋),則居以官室,以戶絕財產充其費,不限月,依乞丐法給米豆。不足,則給以常平(倉)息錢。"這是在全國各地普遍實行的壹般濟貧救弱之辦法。所謂"乞丐法"大概是對老孤貧乞者發救濟的專門法規。這時無論是以戶絕屋還是以官屋把貧丐者集到壹起居住救濟,有固定官費供給,又不限壹年居住救濟幾個月(可能常年救濟),這是典型的官辦福利院。或許這就是各地方的居養院,安濟坊?至於施舍乞丐之法("乞丐法"),大約是"諸老疾自十壹月壹日(起),州給米豆,至次年三月終(止)。"(熙寧九年,從韓絳議,改為次年二月終止。)前述廣惠倉施舍即采此法。撤廣惠倉後施舍乞丐可能仍是依此法。

第五,漏澤園與喪葬救濟。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1年),即"於京城近郊佛寺買地,以瘞(埋葬)死之無主者。"官府撥給棺錢,"-棺給錢六百,幼者半之。"後不復給,"死者暴露於道"。仁宗嘉祐末(1062年前後),復詔給撥此款。神宗時,又詔:"開封府界僧寺旅寄棺柩,貧不能葬,令畿縣各度官(有)不毛(之)地三五頃,聽人安厝,命僧主之。葬及三千人以上,(許主其事之寺院)度僧壹人,(連辦)三年與紫衣(官頒紫衣給寺主為獎賞);有紫衣(者),與師號(官命僧人法師之類榮號為獎賞),更使領事(領葬事?)三年,願復領者聽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蔡京建議在全國推廣此制,曰漏澤園,各州縣均設,後又命城、砦、鎮、市滿千戶以上並設有知監(主官)者均按州縣例設漏澤園,各"置籍"即設登記簿冊。又令"瘞人並深三尺毋令暴露,監司巡歷檢察",可能專設了管理居養、安濟、漏澤事務的專官。南宋時,仍行以漏澤園葬死而無主者之例,"歲以為常"。

第六,醫療衛生救濟制度。除"安濟坊"這種醫療福利救濟形式之外,宋代還有其他醫療救濟形式。仁宗時,因知雲安軍王端奏請由官府撥錢買藥救濟貧病無錢醫治者,仁宗遂命頒《慶歷善救方》於天下,其內容大約是關於救病醫方及官府施藥費辦法。京師大疫時,仁宗曾命太醫出宮內藥品和藥救民。又令太醫官到各縣為病民診治授藥。

六、元代的福利救濟制度

元代的福利制度,首先值得註意的是濟眾院和養濟院等福利機構的設置。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始令各路設"濟眾院"以居貧孤疾病無告者,給藥、糧、薪。至元十年(1273年),為防止官吏貪汙救濟糧錢,世祖特令"凡糧薪並敕公廳給散,"以便眾目監督。至元十九年(1282年),世祖又令各路"每年創立養濟院壹所。有官房者就用官房,無者官為起蓋。專壹收養上項窮民(上項提及鰥寡孤獨老弱殘疾不能自養者)。仍委本處正官壹員主管。應收養而不收養,不應收養而收養,仰禦史臺按察司計點究治。"元律規定,凡無有服親屬侍養者聽入養濟院。若有服內親屬而不收養老孤,聽其入養濟院,則罰該等親屬,"重議其罪"。但"親族亦貧不能自給者,許養濟院收錄。" 其次值得註意的是農村村社的助耕濟弱制度。元代定制五十戶立壹村,"本社內遇有病患兇喪之家不能種嵵者,仰令社眾各(自)備糧飯器具,並力耕種助治收刈,依時辦集,無致荒廢。其養蠶者亦如之。"這是壹種極特殊的濟弱福利之制,即強令社員合力***幫窮困之家。

第三,元代開設了"惠民藥局"。太宗九年(1237年),即於燕京等十路置惠民藥局,以太醫等主管,給官銀為本錢。"凡局皆以各路正官提調,所設良醫,上路二名,下路州府各壹名。"其鈔本"驗(各路)民戶多寡以為等差"。藥局大概以官本放貸,"月營子錢(利息),以備藥物,……以療貧民。" 第四,元代其他福利行政。元代各帝常有對"鰥寡孤獨老弱殘疾不能自存者"令所在官司"於官倉內優加賑恤"、"支糧養濟"、"給中統鈔"、"時加存間毋致失所"、"病者給醫藥"等等詔令。至元二十年(1283年),世祖又"令給京師南城孤老衣糧房舍"。二十八年(1291年),"給寡婦冬夏衣";二十九年(1292年),"給貧子柴薪,日五斤"。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詔凡遇皇帝生辰,孤寡者"人給中統鈔二貫,永為定例。"大德六年(1302年)又令給孤寡而死者棺木錢以助收葬。

七、明清的福利救濟制度

明初仿宋制,設養濟院收孤苦無靠者,按月發口糧。《明律·戶律·戶役》規定:凡鰥寡孤獨及篤廢之人,貧窮無親屬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應收養而不收養者,杖六十。這是正律中首次納入社會救濟保障條款。後來又有"建官舍以處流民,給糧以收棄嬰"之舉。"養濟院窮民各註籍,"無籍者收養於佛寺。又設漏澤園葬貧民,天下府州縣亦設義冢。其具體實施辦法,明誌無記載,估計與宋元之制大致相同。明代各帝亦常下詔普遍施濟天下鰥寡孤獨老病殘病之人,亦有慣例。

清代的福利制度,主要見於《戶部則例》和《大清律例》。除災荒救濟,八旗綠營老弱兵丁救濟外,值得註意者有四點。壹是高齡老人養贍,清制規定,"耆民年至九十以上,地方官不時存問。其或鰥寡無子及子孫貧不能養贍者,督撫以至州縣公同設法恤養。或奏聞(皇帝)動用錢糧,令沾實惠。"二是設棲流所,收養流浪貧民。"京師五城每城各設棲流所收養貧民,凡外來無依及貧臥街坊者,該坊總甲報官收入,該司坊官按名登記循環簿。每名日給小米壹倉升,煤炭油菜制錢壹拾伍文。隆冬無棉衣者,給粗布棉襖壹件。每所各募本城誠實民人壹名月給工食錢五錢,責令看管房屋,照料所在流民。若流民患病,報官撥醫調治。有在所(中)病故及沿途臥斃者,通令報官掩埋,官給棺木,每口銀價八錢。"《大清律》關於地方官吏"收養孤老"責任督察之律文與《明律》完全相同,但增加了規定得更詳細的"例"數條。三是孝子節婦貧苦者救濟,清制規定:"直省地方孝子節婦有實系貧苦,不能自存者,地方官核實,取具鄰族甘結,加具印結,詳報該上司,於存公項下按月酌給口糧銀兩,按年報部核銷。"四是貧窮讀書人的救濟,清制規定:"直省在學生員有寒苦不能自贍者,責成該教官確查造冊,冊內分極貧、次貧,於學政按臨日投遞。該學政據冊核實,動支學租銀兩,於三日內逐名面賑,毋令遺(漏)濫(發)。"這後兩種救濟制度極其具有清代的時代特色:科舉制走進荒謬境地,白首童生比比皆是,貧病不堪者甚多;旌獎孝悌節烈之制也走向絕境,雖有旌表而貧苦無靠者也比比皆是。朝廷格外獎勸人民走的兩條路,常讓人民陷入困絕之境。因此朝廷不得不專為此兩種"難民"特設救濟辦法。

結論:中國傳統福利救濟制度的特征和精神中國傳統的福利救濟制度及其慣例,把它放到中國文化傳統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並與近代以來的社會福利制度相比較,有三大特色。這三大特色又***同體現了我們民族文化三大精神。

  • 上一篇:禦龍在天法杖88技能點怎麽加 我這樣加可以嗎 不行發下圖給我 謝了 !!
  • 下一篇:茶具收納有哪些便宜又高顏值的推薦?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