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破解 - 長沙保衛戰是“在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大力支援下”,是真的嗎

長沙保衛戰是“在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大力支援下”,是真的嗎

長沙保衛戰是“在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大力支援下”,不是真的。

長沙保衛戰是抗日戰爭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史稱為“長沙會戰”。

由於之前我國東部的主要產糧區和江漢平原已經淪陷,長沙地區所處的湘北平原已成我國主要的糧食產地,再加上長沙離陪都重慶也不遠。國民政府特別重視長沙地區的防禦,數十萬精銳之師集結在第九戰區與日軍最主要的機動部隊11軍對峙。

第壹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10月。

岡村寧次率領日軍11軍10萬部隊采用多路出兵,分擊合進的方式,主力從贛北、鄂南、湘北三個方分為左中右三路突進。國軍采用誘敵深入,逐次抵抗,導致日軍戰鬥力逐步消耗,最終沒有實現殲滅第九戰區國軍主力的目標,也沒能實現占領長沙的目標。雖然,最終因為岡村寧次反應比較快,沒有進入長沙地區,沒有被國軍六個師的預備隊徹底擊潰,但也遭受很大損失。至10月14日,雙方恢復戰前態勢。

國軍此戰以防禦為主,依靠有利地形防禦,造成日軍很大的傷亡。防禦中,采用後退缺戰,破壞交通和堅壁清野,導致日軍的優勢無法發揮,戰鬥力大減,最終兩軍傷亡比非常接近。此戰國軍24萬的部隊,傷亡4萬多。而日軍10萬部隊也損失2萬多人,相比抗戰初期,國軍損失基本是日軍幾倍來看,可算是勝利的。蔣介石給薛嶽的電報也掩飾不住喜慶之氣息:“此次湘北大捷,全國振奮,誠是為最後勝利之佐證,而對於人民信念、國際視聽,關系尤鉅。駿烈豐功,良深嘉慶。”

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7日至10月9日

1941年9月,日軍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畿中將集中12萬日軍,於當月18日在湘北再次向長沙發起進攻,目的在於“摧毀敵抗戰意圖,予第九戰區敵軍以沈重打擊”。開始時,薛嶽把決戰的重兵防線布置在汨羅江邊,試圖拒敵於汨羅江以北,在汨羅江畔殲滅敵軍。日軍很快突破新墻河、南江橋壹線,即以主力向我汨羅江防線右翼包圍,守軍蕭之楚的第26軍和陳沛的第37軍在日軍重兵的進攻之下被各個擊破。這壹失著,造成了國民黨軍在會戰初期的被動。再加上日軍破譯了第9戰區作戰命令的電報,決定放棄原作戰計劃,命令各師團向東挺進,於撈刀河以北地區圍殲從東面側擊日軍的中國軍隊。日軍強渡汨羅江,第58軍在洪橋,第20軍在關王橋,第4軍在洪源洞以南,與日軍展開激戰,第37軍和第10軍與日軍第4、第3師團激戰於神鼎山、密巖山、班召廟壹帶;第2軍與日軍第6、第40師團各壹部激戰於甕江、蒲塘地區。之後第37軍,第26軍和前來增援第10軍經苦戰 ,被迫突圍和後退, 第74軍在春華山、永安市附近地區與日軍展開激戰,又遭日機襲擊,損失甚重,被迫向南撤退。日軍第4師團於26日渡過撈刀河。27日下午該師團壹部渡過瀏陽河,從長沙城東南角沖入市內,28日占領長沙。29日,日軍第3師團攻抵株州附近。因為日軍兵力有限,中國軍隊的展開反擊後,日軍不得不撤軍,薛嶽在得知日軍的撤軍計劃後,立刻向日軍展開追擊。中國軍隊恢復了原陣地,第二次長沙會戰結束。此戰戰術上應該是日軍占了上風,國軍4個主力軍被擊潰。但在戰略上日軍沒有達到戰前所定的目標。

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

1941年12月24日,駐武漢日軍第11軍糾集4個師團***約7萬兵力,強渡湘北新墻河,28日,強渡汨羅江,31日到達長沙外圍。1942年元旦開始猛烈攻擊長沙全城。薛嶽總結前兩次會戰的經驗教訓,提出了壹套利用湘北復雜地形,與日軍決戰的“天爐戰法”薛嶽自稱:“天爐戰者,為在預定之作戰地,構成縱深網形據點式陣地,配置必要的守備部隊,以伏擊、誘擊、側擊、截擊、尾擊、堵擊諸手段逐次消耗敵力,挫其銳氣,然後於決戰地使用優越的兵力,施行反擊和反包圍,予敵以殲滅打擊。蓋為後退決戰方法,因敵之變化而變化之殲敵制勝新方略,如爐熔鐵,又如煉丹,故名。”此前,薛嶽即令軍隊及農民,把湘北通往長沙的道路徹底破壞,使日軍坦克車與重炮不能到達長沙。在日寇進攻長沙城區之初,以阿彌嶺、黃土嶺、金盆嶺為長沙抗戰第壹道布防,以小林子沖、回龍山等處為第二道防線,以天心閣等壹線為第三道防線。日寇侵入長沙後,想要攻進長沙城,卻被三道防線死死扼制住,,離開長沙不甘心,進長沙城又進不來。從1941年12月31日到1942年1月4日,日軍攻擊長沙***計五個晝夜,在第十軍的抵抗下未能取得戰果。攻擊受挫後的日軍,1月4日移兵瀏陽門和北門,想從東面和北面打開缺口,但在北大馬路(今湘雅路)的日軍,正在等待從天而降的日本補給降落傘時,嶽麓山炮兵陣地的炮彈先至。壹時日軍死傷數人,這壹支日軍為躲避重炮只好躲入已經被毀的湘雅醫院建築之中。此時,長沙保衛戰合圍反攻的時候已經到了。最終,中國軍隊的各路援兵從湖北、廣東等地分別調入長沙,以六面合圍之勢,力圖全殲日軍。此時日軍狼奔豕突,傷亡慘重,補給耗盡,在瀏陽河、撈刀河、金井、福臨鋪、影珠山、新市、長樂等處,被國軍幾個軍圍毆之下只能倉皇撤退,而撤退中,國軍之前讓開防線的部隊又四面攔截,日軍前有攔截,後有追兵,補給彈藥都用光,遭受了慘重的打擊。最終日軍不但沒有占領長沙,更沒有消滅第九戰區主力,反而自己傷亡2萬多人。第三次長沙大捷是國軍最輝煌之壹戰,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英國《每日電訊報》稱:“際此遠東陰霾密布中,惟長沙上空之雲彩確見光輝奪目。”美國海軍部長諾克斯發表《告中國人民書》稱:“數周以來,貴國之長沙偉大之戰績,非僅為中國之勝利,抑且為所有同盟國***同之勝利,而為打擊整個軸心國之勝利。”蔣介石在1942年1月11日的日記中稱:“此次長沙勝利,實為‘七七’以來最確實而得意之作。”

第四次長沙會戰:1944年

1944年5月,日軍動由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畑俊六坐鎮武漢指揮,日軍分為三路,避開中國軍隊的側翼迂回,分途向長沙外圍發起攻勢。戰前薛嶽對日軍判斷有誤,再加上主力第五軍被調走。6月16日,日軍向長沙城和嶽麓山主陣地發起猛攻。守軍頑強抵抗,但由於第四軍軍長張德能的兵力部署上的失誤,中國軍隊主力未能適時退守嶽麓山陣地,部隊隔江分陣,力不能支,日軍以優勢兵力攻破嶽麓山陣地。城內守軍被迫突圍,長沙淪陷。中國軍隊被迫撤退。此戰日軍卻加強了 從關東軍調派了壹些部隊還有日軍成建制的裝甲部隊 ,日軍總數約有36萬,守勢的中國國軍約有30萬。再加上薛嶽由於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變得驕傲了,戰前對日軍動向有些忽視,第五軍又被調走了,所以失敗並不奇怪。

8年抗戰期間,湖南沒有出現過八路軍、新四軍。抗戰期間,湖南全省只有過壹個“八路軍駐湘辦事處”,全部工作人員加起來不超過10個,而且這個辦事處只存在過3年。***招收赴延安的青年學員680人,培訓人員2220人,營救***產黨人和愛國人士65人,接待國內人士20000人,國外人士20余人,為八路軍籌措、轉運物資50000余件。1938年末的長沙大火後,張治中離任,駐湘通訊處遷往邵陽。繼任省主席薛嶽厲行“反***”政策。他下令,“凡非本戰區所轄部隊,未經本部核準,如在本戰區內擅設辦事處、通訊處、留守處等類似機關者,應予以解散。”如此壹來,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即被強令解散。

長沙保衛戰是“在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大力支援下”,從不曾在國***雙方的文獻上有過記載。2014年上映的連續劇《長沙保衛戰,》是第壹次提出這個看法,不過跟現在的各種抗日神劇壹樣經不起推敲,歷史上也沒有彭中華這個人。

  • 上一篇:紳士的品格大結局是什麽?最後colin到底是誰的兒子啊
  • 下一篇:流氓軟件(高分)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