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主配電線路索引源代碼

主配電線路索引源代碼

引言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本身也在不斷進步。特別是新課程實施以來,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觀念、教育方法與行為、教育評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認為,加強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素養,夯實文化底蘊,提高教學技能,是新課程全面實施的基本保證。近年來,我們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校本培訓結構,實施以研修壹體化為核心的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實現優質資源的最大化享受,優化教師學習和研究的條件和環境,增加教師的有效學習能力,提高教師的研究質量,使教師不斷“超越自我”,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和研究水平,不斷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實現教師的目標。

壹、選題的提出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科技加速發展、教育改革此起彼伏。為了適應這壹發展趨勢,世界各國都加強教師教育,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在美國,絕大多數中小學教師都有本科學歷,教師培養主要有兩種觀點和趨勢:壹種是讓本科畢業生進入研究生院,接受專門的教師職業培訓,目的是讓這些學生擁有廣泛的知識背景。小學教師要在本科學習文科課程;中學教師要學習所教專業的學術課程,接受培訓的師範生將獲得文科碩士學位;另壹個趨勢是給本科生提供僅幾周的短期培訓,然後直接讓他們在實踐教學中獲得相關知識和經驗。但無論教師通過哪種方式進入教師職業,都要每五年脫產學習壹次,接受新的知識和技能,考試合格後才能進入新的崗位。

作為壹名專業教師,妳必須意識到妳是壹名教育工作者,對人類的發展有著深刻的理解,對孩子的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妳必須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以及基於這些素質的實踐中的領導和組織能力,能夠培養孩子對生活、學習和自我思考的熱情,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在學校中,教師應該像素質各異、個性豐富的人力資源群體壹樣相互合作、相互協調,這樣學校教育活動作為壹個組織才能不斷發展。每個老師的技能和素質都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經驗的增長而變化和豐富。教師要根據自己的職業、專業、能力、素質、興趣,不斷提升自己的生活。促進教師素質提高的途徑主要有兩個:壹是教師自身的日常教育實踐和認真的自我學習;二是指定機構組織的師資培訓。在今天的環境下,要求老師有統壹的理想是不可能的。立足終身素質提升,確保所有教師普遍掌握基本技能,具備基本素質,促進個人發展和專業能力發展非常重要。只有這樣,學校才有活力,學校的教育才有能力。

“九五”期間,我國教師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教師數量迅速增加,教師結構得到有效調整。1995到2000年,小學專任教師從560萬人增加到590萬人,教師學歷合格率不斷提高。從1995到2000年,小學教師學歷不合格從11.15%下降到3.14%。目前,小學教師由中等師範教育向專科教育的過渡正在加快,這壹過渡將於2010年完成。近年來,各級政府和學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師的合格率。然而,我國教師教育和培訓還存在許多問題,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和教育發展的需要。加強和改進教師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永恒主題。實現這壹任務有賴於教師教育。“校本培訓”是教師繼續教育最重要、最經濟、最有效的形式。

近年來,我國對校本培訓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時,我國相當壹部分地區已經具備了良好的教育城域網和現代信息技術基礎。然而,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校本培訓,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來說,仍然是壹個嶄新的領域。此外,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向縱深發展,教師是實施新課程的主力軍。做好教師新課程培訓非常重要。因此,在當前情況下,我們進行這方面的實驗研究,探索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校本培訓方式。對於教師教育的信息化和現代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科學的教師教育評價與管理系統,對於實施課程改革、促進教師發展、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的意義

在信息時代,教師的教育和科研工作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走上信息化平臺。教師教育應以教師發展為基礎,以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為突破口。只有這樣,才能開創教師教育的新局面,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帶來教師教育的高效益,大面積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和實驗,勢必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最大化享受,有利於教師教育的現代化,從而促使教師“超越自我”,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不斷提高科研質量和水平,勢必推動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促進教師盡快適應新壹輪課程改革的需要,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行為,從而提供成功的實踐經驗,為全面使用課程標準和實驗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利於構建教師繼續教育和教育研究的評價管理體系,從而加快基礎教育的發展,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供高素質的教師。

三、實驗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是壹項綜合性的實踐研究。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繼續接受教育,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實現優質資源的最大享受,優化教師學習和研究的條件和環境,增加教師的有效學習能力,提高教師的研究質量,使教師不斷“超越自我”,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和研究水平,不斷改進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實現教師教育的現代化,深化新壹輪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研究的基本內容是:如何創造壹個有利於學校組織和校本培訓教師個人繼續教育的信息技術環境;信息環境下如何構建校本培訓模式;建設壹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研究重點:本研究的重點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實現教師教育活動中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建立校本培訓的新模式。

研究難點:如何建立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繼續教育與科研有效結合的新模式,以及該模式有效運行的管理機制和評價方法。

第四,研究假設和定義

1.研究假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教師繼續教育,豐富教育教學內容,改變教育教學方式,有助於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人才觀和學生觀。通過組織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校本培訓,將教師從繁重復雜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教育研究中去,使教師獲得和掌握全新的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的知識占有,為教師提供創造性的教學方法,進壹步深化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學習現行的代碼教學理論,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教學能力、研究能力和信息能力。

2.假設定義:學校所有教師都是本課題的研究對象。

動詞 (verb的縮寫)實驗時間

本課題的實驗研究歷時3年(從2002年6月至2005年2月)

1,準備階段:(2002年1-2002年7月)

主要工作:

(1)設置校內實驗項目層次和實驗領導機構,分析項目研究的條件,包括硬件和軟件:實驗硬件、研究經費來源、實驗手段和方法等。

(2)制定並實施研究計劃。

(3)實施實驗人員和經費的規劃和實驗教師的培訓。

(4)診斷教師的教學現狀、現代教育技術水平和文化背景。

2.實施階段(2002年8月至2004年2月)

主要工作:

(1)根據實驗計劃開展研究,研究解決實驗過程中的有關問題,根據實驗目標對實驗的階段性成果進行驗收,每學期每學年進行總結,並向上級匯報實驗情況。

(2)建立健全實驗研究檔案,指定專人負責收集、整理、匯編實驗研究相關資料,做好實驗配套資料建設,確保實驗順利進行。

(3)組織實驗教師參觀學習區內外先進實驗點,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探索網絡技術優化教師繼續教育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3.匯總階段(65438+2005年10月-65438+2005年2月)

主要工作:

(1)繼續完善和深化網絡技術在優化教師繼續教育中的模式。

(2)做好兩個階段和整個實驗周期的實驗研究總結,撰寫實驗研究報告。

(3)收集信息和數據,以滿足上級部門的評估和驗收。

第六,研究方法

1,文獻法。本研究屬於應用研究。積極吸收和充分利用國內外教師教育、培訓和學習的相關理論經驗,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是本課題的重要研究方法。

2.綜合分析法。從理論上分析了信息技術環境與學校組織、教師個體、校本培訓、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的關系,闡明了現代信息技術對改進校本培訓、促進學校組織發展、教師個人發展和推動教育改革的影響和作用。

3.行動研究法。本課題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於學校現有的網絡環境,不斷開發和完善,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分步實施,實現優質資源的享用,發揮最大的教育效益。

七、研究過程的基本實踐

(壹)建立校本培訓的組織結構和運行管理

為使校本培訓工作順利實施,教師真正有效學習,學校建立了教師學習情況評估制度,主要有:

1,設置機構,明確責任。

成立培訓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壹名副校長負責組織實施。調動指導處、學科教研組等部門的力量,不斷完善具有創新性和活力的制度體系,包括課程體系、教學體系、教研體系、學習體系、財務體系、評價體系和獎勵體系,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為教師提供學習和研究的保障。明確的領導職責:

①制定培訓計劃,撰寫培訓總結;

(2)組織教師自學指定教材,參加校本培訓和研究;

③聘請校外教育教學專家和校內外導師;

(4)落實培訓場地、時間、內容、講師和培訓設施;

⑤負責籌集培訓經費,培訓經費將納入學校年度預算;

⑥負責教師自學和校內集中培訓的檢查和考核,登記學分;

⑦建立校本培訓教師電子檔案。

2、實行月度考核制度。

為增強學習效果,實行“月評、達標獎、落後罰”制度,實行同行評價、教研組評價、校領導組評價,教師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共同提高。學校領導小組對教師學習情況的月度考核內容包括“名言警句”、“教學法集錦”、“教學後記”、“課評”,考核形式分為網頁制作、書面寫作或背誦、現場評價三種。校本培訓考核合格者,由學校給予適當獎勵,下月兌現;按有關規定折算繼續教育學分,記入繼續教育證書;實行教師培訓與職稱評定、年度考核和評優“三通”制度。

3、定期交流總結

實施“2+1”工程。“2”是指教師每月推薦兩篇教學隨筆(後記)。教學部每個月都會檢查評估,從中選出優秀的,或展示或宣讀,做到資源共享,解疑釋惑。“1”是指教師每學期至少閱讀壹本理論書,學期末寫壹篇閱讀心得,交流心得。

加強課堂研究。組建以校長辦公室為組長,各教學部、教導處、教研組長、骨幹教師為主體的課內講座小組,采取“推門、訂課、邀課”等多種講座形式,開展互動講座評價和討論活動。每人每月至少上4節課。

舉辦“教研組風采展示”。教研組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精心準備了“五個1”(壹課壹講壹課評課壹教案壹教研組介紹)。最後,教研組老師決定從上課、講課、評課、教研組介紹四個方面展示自己的教研組。管理層面,頒發了“五個1”的五個單項獎和1的綜合獎。因為上課、講課、評課的人選都是臨時抽簽決定的,大家可能代表教研組表現出整體的教研水平。為了集體榮譽和個人發展,教師會全心全意地參與整個活動,這非常有利於個人發展和集體發展的有機統壹。

召開總結交流會。每學期組織壹次評估驗收活動,對每位老師的發展進行評估。同時要求老師在本學期交流自己的發展和經驗。對成績突出的給予表彰,對成績不大的給予監督指導。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學習活動。

在推行現代教育技術和設備的同時,加強對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我們學校是以校本培訓為主。在訓練中要做到兩個結合:學用結合,應用與科研結合,邊學邊用,在應用中鞏固提高。重點關註三個覆蓋率:教師覆蓋率、學科覆蓋率、班級覆蓋率。要求大家使用計算機等現代教育技術和設備進行教學,制作多媒體課件,大部分課堂使用計算機等多媒體。近年來,學校舉辦了9期計算機與網絡操作技術培訓班,每期培訓人數達到100%。還邀請專家來校培訓8次,海外教師參加各級培訓800余人次。現在所有教師都能制作多媒體課件,壹半教師能制作網頁,20%的教師具有網絡開發能力。在城西小學,如果壹個老師不會用電腦,就意味著他是“學科盲”,這是壹種恥辱,所以每個人都非常努力地學習電腦。

先進的教學設備為學校實施現代化管理和教育教學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也為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提供了廣闊便捷的平臺。目前,教師在課堂上不僅使用了課本、黑板、粉筆等傳統教學工具,還廣泛使用了計算機、液晶投影儀、實物顯示裝置等現代化設備,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給出文字、圖片、聲音等信息。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老師們也使用電腦來備課。學校建立了校園網站,內容豐富,包括校園新聞、學校通知、教育科研、教師教案、繼續教育、家校聯系等方面。計算機網絡等設備已成為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深化素質教育的利器,是對外開放的窗口,是學習探索的寶庫,是提高留學生技能和辦學水平的平臺。

為了提高校本培訓的質量,學校根據不同層次教師的情況,開展了“四個壹”系列活動:“成長”教師參加壹個研究項目,讀壹本與研究項目或素質教育相關的理論專著,教壹堂研究課,寫壹篇研究論文;高原期,教師們讀了壹本教育理論專著,上了壹堂示範課,開了壹次講座,舉辦了專題講座,開展了常規月、教學開放月、新課程沙龍等校本培訓活動。

在活動中,要引導教師向未來延伸,及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逐步提高不同知識結構層次教師的整體素質。評價體系的改革也在操作中,對教師的評價以教師是否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是否善於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其創新意識和能力為標準。通過營造競爭進取的氛圍,註重活動的創新性和實效性,為不同層次的教師提供了發展舞臺和展示才華的機會。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教師素質的提高,逐漸形成了壹支科研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八、實驗研究的有效性

(1)構建了利用網絡技術優化教師繼續教育的模式。

經過壹系列的嘗試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成果,形成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模式。該模式的內涵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通過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實現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提高、教師文化底蘊鞏固、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強化等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其模式是:搭建網上學習平臺,這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整合個人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專家指導三種學習方式——這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實現途徑;從名人名言、教學方法、教學後記、課評四個方面測試教師的學習效果——這些都是評價教師專業發展的指標。以上,我們稱之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研修壹體化“壹三四模式”。流程圖如下:

1,搭建網絡學習平臺。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環境下的現代教育模式具有跨時間、大信息量、交互性和個性化的優勢。信息資源豐富、獲取方便是網絡環境下現代教育模式的特點;培養壹批能夠適應網絡環境下現代教育模式並參與網絡教育建設的優秀教師,是網絡環境下現代教育發展的關鍵。基於這種理性的思考,自1996以來,我校壹直專註於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建設,是我市較早的壹所學校。經過幾年的自力更生和努力,* * *投資300多萬,現在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規模。學校建有計算機校園網,聯網,安裝雙向可控。

多媒體教學系統擁有65,438+097臺計算機,2個擁有60個工作站的計算機教室,65,438+0個多媒體語言實驗室和4個專用多媒體教室。所有教師辦公室都配備了電腦,30多個教室配備了電腦、液晶投影儀、實物展示裝置和29英寸彩電。建立了教育信息資源庫,有教師制作和從網上下載的教材和課件300多g。學校的現代化教學設備達到了縣(市)普及實驗教學雙壹班標準,是全市乃至全區最好的中小學之壹。被自治區教育廳指定為全區“校校通”網絡工程首批試點學校和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成為教育部“朝陽行動計劃”項目學校和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學校。

計算機校園網和騰圖衛星資源系統為校本培訓的實施奠定了廣闊順暢的平臺。校園新聞、通知、公告、好消息、電子教材、教案、教學資源等等壹應俱全。每天瀏覽學校網站已經成為每個老師的必修課,學校網站也成為學校實現現代化管理必不可少的平臺,給我們學校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實實在在的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服務。

2.整合三種學習方式。

(1)個人自學與培訓

結合當時教育教學中心的工作,學校向老師推薦相關的學習書目,並購買學習書籍供老師自學。如2004年把學習、實踐、驗證新課程理念作為校本培訓的重點內容,要求教師閱讀著名教授、專家的名著,特別是最新著作,如朱牧菊《走進新課程》、肖川《教育理想信念》、邢永福《現代教育思想》、黃《小學語文創新教育探索》、《小學語文新教學案例評析》等。同時要求教師在網上搜索和閱讀這方面的文章。要求教師在理解作者精辟見解的基礎上,提煉出壹些精彩深刻的句子(名言警句),並加以復述。每個月至少背10段,壹年100段,四五年4500段。從長遠來看,教師將能夠把先進的教育理論內化為自己的教育理念,鞏固自己的教育理論基礎,並以此來支持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我國古代學者歷來主張反復閱讀和背誦經典名句。城西小學這樣做無疑繼承了這壹優良傳統。

(2)小組合作與交流

壹位專家說得好:學習是壹次合作的冒險,而不是壹次孤獨的旅行。學校在教師自學的基礎上,要求教師之間互相討論交流,以便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對於教師的合作學習,我們的做法是:

(1)科學研究活動。以年級教研組為單位,圍繞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技能和教學能力的目標,開展基本功訓練、講座、評課、分析討論、撰寫教學反思等活動,促進全體教師思想和業務交流,提高理論和實踐教學水平。

②學科培訓活動。組織教師集中進行不同學科的輔導學習,堅持周壹集中,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每次培訓都會收到壹定的效果。

③開辟交流論壇。學校網站開辟了教師培訓學習論壇,舉辦了“我的成長故事”、“學習新課標,分享妳的心得”、“與新課標同行,在新課改中成長”等主題。教職員工和學生可以登錄網站相互交流。論壇成了信息反饋的集散地。

通過靈活多樣的合作學習,教師不僅可以“教”到“評”,還可以“寫”,形成“學習理論——探索實踐——提高理論”的良好科研習慣。

(3)專家指導

為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城西小學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讓教師傾聽教授、專家的新思想、新觀點。近年來,先後派出教師參加國家級專家學術講座8次,省級講座15次,地區、縣講座20余次。廣西電化教育館原館長盧光華、廣西電化教育館原教研室主任潘誌成、廣西教育學院教授、黃、李紅、唐建芬等老師先後來校授課,分別就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應用模式、教師教育心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等進行專題講座。教師從教授專家的面對面指導中獲得了很多新的信息和知識,解決了很多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開闊了視野,提高了理論水平。

3.從四個方面測試學習效果。

如何檢驗教師理論學習的效果?如何評價教師的專業發展?我們創建了壹套評估指標,它們是:

(1)收集並背誦“名言警句”:如前所述,要求老師在閱讀著名教授、專家的名著後,摘抄出自己認為值得欣賞的名言警句,每月至少10段,並反復背誦。

(2)積累優秀的“教學方法集”:要求教師在聽優質課或閱讀教學書刊時,記錄他人教學的精彩片段或自己課堂的精彩環節,並在每個片段中加入自己的點評,每月5個案例以上,其中2個案例要背熟。雖然是別人的東西,但是積累多了,就會從中吸取教訓,變成自己的。

(3)加強教學反思,堅持寫“教學後記”,包括教學後記、批改後記、考試後記、教育後記、管理後記。要求每上完壹節課,教育完學生,要及時反思,用教育理論看待自己的教學得失,寫出自己的教學心得。每個月要完成5篇,不考慮文字長度。通過壹系列的反思,教師可以知道反思後的困難,知道困難後的超前思考。

(4)堅持“評課”,強化鞏固學習效果:要求教師每月評課5個課例,可以評課本,也可以評課。他們應該根據教育理論和新課程標準提出自己的見解,分析有壹定的深度。評課是前三種學習和反思的綜合運用。現在學校每次舉辦研究班、優質班、講座,聽課的老師都能做出明確的評估,能引用某某教授、專家的觀點,說出自己評估的依據。

學校要求教師將這四項學習培訓的內容和經驗放到自己的繼續教育網站上,供大家互相交流,同時作為檢驗教師理論學習和評價其專業發展的依據。對每項學習內容提出具體的任務指標,每項任務的完成情況記入繼續教育學分登記簿。經過這樣長期不斷的學習-實踐-學習-實踐,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夯實理論基礎,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實現專業發展的目標。

(2)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

我們學校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優化了教師的繼續教育。雖然只有幾年時間,但是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教師熟練運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充分發揮這些先進設備功能的優勢,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師在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以教育研究為突破口,構建了新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目前,城西小學相當壹部分教師基本實現了從經驗型向科研型、從普通型向特殊型的轉變。

近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省、地市級教育科研項目20項,國家級2項、省級5項、地市級1項成果通過專家評審驗收。教師撰寫的700余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獲獎,其中20余篇在省級以上報刊、書籍上發表,30余篇CAI課件(或網頁)獲省級以上獎勵。反映學校教師科研水平的《素質教育探索與實踐》壹書於2002年在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老師寫的廣西社科?貴港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經自治區教材審查委員會審定,已由廣西漓江出版社出版。

(3)培養了壹批骨幹教師。

經過幾年的校本培訓,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素質有了很大提高,湧現出了壹批頂尖教師。目前,學校擁有全國中小學骨幹校長1人,省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2人,自治區優秀教師2人,地市級骨幹教師4人,市級骨幹教師16人,縣市教師繼續教育講師5人,20余人被評為自治區教育科研先進個人。自2002年以來,已有30多名教師在國家、自治區、地、縣、市優質課競賽中獲獎。

(4)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

教師素質的提高也提高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幾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電化教育特色學校、信息技術人才苗子培養基地、社會公認的特色育人成功學校、中國少年科學院科普基地、自治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先進學校、教育質量百強學校、素質教育示範學校、貴港市教師繼續教育先進學校。

九、實驗研究的啟示

學校利用計算機網絡(“134模式”)優化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教育改革進行到壹定的時候,實施素質教育就成為進壹步推進教育改革的關鍵。近年來,中小學課程改革已成為進壹步推進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改革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培養大量能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課程改革的成功取決於教師。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還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能夠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目前,全國各地都在探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基於我校較好的辦學條件,我校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利用計算機網絡的信息量大、及時快捷、交互性強、資源共享等特點,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學習和探索先進的教學方法,使教師的專業技能在更高層次上得到發展,從而提高辦學水平,在基礎教育中發揮引領作用。學校探索教師專業化發展道路的時間不長,但效果明顯,模式有待進壹步完善,需要上級專家給予論證和指導。

  • 上一篇:java培訓的學費價格大約是多少
  • 下一篇:織夢文章如何添加附件織夢文章如何添加附件內容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