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羅源縣的經濟

羅源縣的經濟

福建省把羅源灣列為“十壹五”重點臨港重化工業基地和“建設中國主體功能區的重點開發區域”,作為全省區域新增長極進行培育。福州市把羅源灣開發建設擺上重要地位,提出優化產業規劃布局、重點拓展南北“兩翼”、大力發展臨港工業的決策部署,這些都為羅源灣開發建設贏得了先機。初步構建起以治金、建材、能源、船舶修造、輕工食品、機械制造為主導的臨港工業體系,形成以港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的新格局。縣域經濟保持穩健、快速發展態勢,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社會安定穩定、人和業興,社會治安滿意率連續多年位居全市前列。2011年全縣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2.8億元,比上年增長(下同)15.1%; 工業總產值345.26億元,比增2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24.46億元,比增24%;農業總產值34.36億元,比增4%;財政總收入9.43億元(力爭突破10億元),比增33.2%, 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5.38億元(力爭完成6億元),比增3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4億元, 比增37.9%; 實際利用外資2520萬美元,比增5.8%; 出口總值6000萬美元,比增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億元, 比增18%;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0元,比增12.3%;農民人均純收入7850元,比增12.3%;人口自然增長率5.76‰。

2012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6.73億元,比上年增長8.79%;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47.23億元,比增12.5%;農業總產值146.73億元;財政總收入9.4816億元;社會消費零售總額32.1373億元,比增16.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15.46億元,比增2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9元,比增12.6%;農民人均純收入9356元,比增13.5%。 唐代,隨北方移民入境,中原的農耕和畜禽飼養技術開始在境內傳播,農業生產因之逐漸發展。明代,在擴種稻、豆、茶、果、蔬等作物的同時,引種甘蔗、花生、甘薯等新品種。茶葉為當時主要經濟作物,遠銷京津。清初,朝廷厲行遷界令,沿海居民被迫內遷,耕地大量荒廢,生產遭受破壞,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禁令解除後才陸續恢復。民國時期,雖在推廣良種、化學肥料等方面作過努力,但因長期封建生產關系的束縛,生產力發展受到嚴重制約,農作物產量低。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經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耕者有其田,農業生產逐步恢復與發展。1951年開始組織互助組,1953年逐步建立初級社,1955年又創辦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社除實行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和民主管理、集體經營外,允許社員經營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業,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在此期間,中***羅源縣委和縣人民政府又發動農民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推廣科學種田,農業生產迅速發展。至1957年,全縣農牧業總產值達1414.9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比1949年增長29.14%;糧食總產39677噸,比增64.56%。但1958年下半年人民公社化後,壹切生產資料歸公社所有,社員自留地和家庭副業也歸集體經營,管理上實行統壹拉平、統壹核算、統壹分配,生產上瞎指揮、高指標,耕地、物資、勞力無償調用,生產積極性受到挫傷。1959年上半年雖壹度糾正“壹平二調”的“***產風”,但同年8月“壹平二調”的“***產風”再度出現。1960年強壯勞力多被省、地、縣調去搞基本建設,致農田失管,貽誤農時,加上自然災害,使當年農牧業總產值減到957.74萬元,比1957年降32.31%,糧食總產量降至23691.2噸,比1957年減少40.3%。是年底開始整社整風,次年3月恢復社員自留地、家庭副業,貫徹按勞分配原則;調整社隊規模,實行以生產隊為基礎的三級集體所有制,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漸次提高。1965年農牧業產值1379.59萬元,糧食總產量39772.55噸,分別比1960年增長44.05%和67.88%。“文化大革命”中,不斷削減社員自留地,禁止個人開荒和家庭副業,有些隊又改以大隊為基本核算單位,推行以政治表現為依據的評工記分方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又受挫傷,生產又出現滑坡,1969年全縣農牧業產值降至1077.11萬元,糧食產量降至30225.7噸。1971年10月後,穩定自留地,重申允許社員經營少量家庭副業,陸續恢復以往行之有效的經營管理辦法,並開展農田基本建設,推廣良種,農業生產逐漸發展。1978年全縣農牧業產值1935.98萬元,糧食總產52505.1噸。

中***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貫徹“決不放松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調整農業內部結構,農業生產得到全面發展。1984年農牧業產值達3554.1萬元,糧食總產69988.55噸。1990年全縣農牧業總產值又增到4557.22萬元;糧食總產在耕地比1949年減少2.65萬畝的情況下仍達80026.12噸,畝產301公斤,人均糧食占有量385.5公斤。

2012年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09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農業產值10.1億元,增長1.7%;林業產值0.64億元,下降15.2%;牧業產值2.93億元,增長20.9%;漁業產值27.52億元,增長6.1%。全年水產品總產量12.53萬噸,增長6%,其中淡水養殖1.47萬噸,海洋捕撈1.39萬噸,海水養殖9.66萬噸。農業發展加快。產業化、標準化生產不斷推進,年末全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 7.9萬千瓦;全縣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1.7萬畝。年未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家,年產值6.01億元,其中省級農業標準化1家,市級農業標準化19家。 西晉時期羅源已有磚瓦制造。唐代,城鄉有陶器、鐵器、磚瓦、食品等作坊。宋代,海鹽、瓷器、土紙制造業日漸發達。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鑒江被列為福建十大鹽場之壹,八井燒制的瓷器、飛竹等地生產的土紙開始向東北、山東、河南諸地銷售。歷元、明至清代,城鄉釀酒、釀醬、制糖、榨油、磨粉、織布、鑄鍋、煙草加工及五金作坊不斷發展。但設備簡陋、生產規模很小。

民國時期,縣城創辦機械碾米廠和火力發電廠,開始向現代工業發展,但抗日戰爭期間,交通受阻、原料緊缺,多數工廠處於停產和半停產狀態。抗戰勝利後恢復仍緩慢,到1949年,全縣僅有私營碾米廠、電燈廠、織布廠等18家,從業79人;個體手工業495戶,從業1039人,工業總產值244.68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下同),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20.25%。

新中國成立後,羅源工業逐步發展。1950年,縣政府首先扶持恢復和發展傳統工業、手工業。1952年工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28.41%。1956年私營工業和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開始建立國營、集體和公私合營企業,1957年全縣國營工業4家,公私合營工業7家,合作社營2家,從業294人,手工業合作社(組)29個,從業1012人。工業以糧食加工和生產鐵鍋、薯切、農家具等產品為主,產值增至604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4616元。1958年除創辦國營縣農具廠外,還把大部分手工業合作社(組)合並轉為國營,當年國營工業增至32家,從業人員2444人,產值586萬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75.2%,全員勞動生產率降至2398元。1961年貫徹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鞏固和發展制鹽、建材、農具、民用產品制造業,其余停辦或轉為社隊企業。1962年全縣工業產值420.18萬元,職工1631人,其中國營工業職工483人,產值215.77萬元。1966年後受“文化大革命”影響,工業生產徘徊不前,1970年全縣工業產值仍保持1966年水平,國營工業產值比1966年減少39.91萬元。1971年後,國營和社隊工業逐漸發展,新辦塑料、醫療器械、木工機械、造紙、煙草加工、水泥及工藝美術等企業,產品行銷省內外。1983年全縣工業產值達到2030.94萬元,盈利80.41萬元,國營工業從業1679人,全員勞動生產率4893元。1984年,開展企業改革,國營工業得到發展,鄉鎮工業、合作工業和家庭工業崛起,逐步形成以煙草、造船、食品、塑料、電力、機械制造業為支柱的工業格局。先後有血液細胞計數器、竹編工藝品、壽山石雕、鳳山牌小包紫菜、雙邊雙草素席、榻榻米席、B字牌瓦楞蕊紙、MR903A木工平面刨床、羽絨衫等產品被評為部優、省優、市優產品,並出口日、英、加拿大等國和港、澳、臺地區。1990年,全縣工業產值12404.3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55.46%。其中鄉(鎮)辦以上企業124家,產值8800.8萬元,村辦和合作企業1049家,產值3603.5萬元。全縣工業企業實現稅利2992.7萬元。國營工業23家,職工3138人,1990年末固定資產凈值3974.1萬元,實現產值6270.3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20851元。

2012年工業經濟穩步回升,全縣工業經濟運行逐月回升,總體上呈現出較為穩健增長勢頭,全縣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370.58億元,增長12.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值344.06億元,增長12.5%;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95.37億元,增長11.4%,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85.54億元,增長12%,工業增加值占全縣GDP比重64.7%,全縣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05家,其中產值超過億元企業達15家,按註冊類型分:內資企業92家,完成工業產值272.48億元;港、澳、臺商投資企業8家,完成工業產值20.28億;外商投資企業5家,完成工業產值55.02億。

羅源灣開發區位於羅源縣城東,以羅源灣頂部23平方公裏的松山圍墾為中心,包括周邊山頭、土地及旅遊水域,規劃面積50平方公裏,首期開發5平方公裏。1993年4月16日完成截流體壹次性合龍成功,墾區面積3.46萬畝。開發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104國道城關段32.5米寬水泥路全線貫通,南北堤7.6公裏的柏油路路面鋪設順利完成,洋尾水廠擴容改造日供水能力達2萬噸,泥田3.5萬伏變電站竣工,1000對電纜經過南北兩岸、通訊用量達400門,千噸淡水碼頭交付使用,開通直航日本航線,並批準建立跡頭臺輪停泊點等,為前期開發提供了必要條件。開發區招商引資營建開發小區,狠抓壹號工業區、南工業小區和萬畝養殖區等八大啟動項目建設。至1994年底***填方造地500畝,新建樓房20座,總建築面積2.30萬平方米。累計簽訂正式投資合同26項(其中“三資”項目20項),合同總投資1.11億美元;***批準內外資企業20家(其中“三資”企業15家),總投資1270.31萬美元,合同履約率76.2%、到資率38.5%、開工率46.6%。1994年開發區工農業總產值達3.03億元,其中“三資”企業產值1.3億元,出口總值1097.01萬美元,實現財政收入428萬元。

  • 上一篇:wengo的用法
  • 下一篇:大家玩C遇到那種喜歡又來走去吸人的pf和C怎麽防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