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關於唐據不辱使命的!!!!!!急啊!

關於唐據不辱使命的!!!!!!急啊!

這篇文章所記敘的是強國和弱國之間壹場外交鬥爭的情況。戰國時期的最後十年,秦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相繼翦滅各諸侯國,前230年滅韓,前225年滅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國,秦企圖用“易地”的政治騙局不戰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遷移之名行滅國之實),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壹事。文章用人物對話生動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現了唐雎維護國土的嚴正立場和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布衣精神,從而揭示了弱國安陵能夠在外交上戰勝強秦的原因。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壹部分(第1段),寫唐雎出使秦國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裏之地易安陵”的要求,這是壹個明顯的騙局,因為安陵只是壹個方圓五十裏的附庸小國。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絕,並派唐雎出使秦國,意在修好。唐雎在吞並和反吞並鬥爭的背景下出使秦國,任務的艱巨程度可以想見。這壹部分是為下面的情節做鋪墊。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唐雎同秦王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的經過。可分兩層:

第壹層(第2段),寫唐雎堅決抵制秦王的騙局,表現出維護國土的嚴正立場。唐雎壹到秦廷,秦王就對安陵君提出嚴厲的指責。他壹面裝出壹副施恩加惠的臉孔,指責安陵君“逆寡人”“輕寡人”,壹面以“滅韓亡魏”來炫耀自己的軍事實力,企圖迫使唐雎屈從他的意誌。唐雎對此則洞若觀火,立即重申“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的嚴正立場,斷然拒絕“易地”。這種尖銳的對立,勢必促使雙方間的矛盾進壹步發展。這是鬥爭的第壹個回合。

第二層(第3段),寫唐雎以“士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騙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於是進壹步用戰爭進行恫嚇,極力描繪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戰爭的可怕場景。對此,唐雎也毫不示弱,立即接過話題,以“士之怒”進行反擊,自然而然地引出專諸、聶政、要離行刺的故事,並表示自己要效法他們,意即要跟秦王拼命。說罷,立即付諸行動,“挺劍而起”。這是鬥爭的第二個回合,也是這場鬥爭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寫唐雎在這場鬥爭中得到了勝利。秦王沒有料到唐雎敢於跟他拼命,只好“長跪而謝之”,表示屈服。這種表示雖屬權宜之計,但也反映出他確實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裏地這件事情上的作用。這是鬥爭的結局。

二、問題探究

作者是怎樣塑造人物形象的?

本文篇幅不長,卻繪聲繪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這兩個人物放在壹場尖銳的矛盾沖突當中,通過對話,鮮明地表現了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

唐雎是壹個有膽有識的謀臣。文中雖然只有他的兩段話,卻不難看出他對秦王的陰險狡詐是有認識的,如何應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這場面對面的交鋒中,他不為秦王的謊言所動,也不為他的威脅所屈,始終處於主動的地位。當秦王以“輕寡人”相責難時,他立即堅決予以駁斥:“否,非若是也。”不僅如此,為了掌握鬥爭的主動權,他有意激怒秦王,以“雖千裏不敢易也,豈直五百裏哉”進壹步揭穿秦王的騙局,表達維護國土的強硬立場。當秦王惱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相威脅時,他毫不驚慌,而是以非凡的機鋒轉問秦王是否聽說過“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話點出“士之怒”這個要害,然後慷慨陳辭,歷數專諸、聶政、要離三個刺客,以“懷怒未發,休降於天”歌頌他們的壯舉,在氣勢上完全壓倒了對方。待到最後說出“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並且“挺劍而起”時,秦王就只剩下“長跪而謝之”壹條退路了。這壹場鬥爭,表現了唐雎的凜然正氣和不畏強暴的布衣精神。

在文中,秦王驕橫狂暴和陰險狡詐的形象也被刻畫得很鮮明。他開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時,就用了發號施令的口氣,所謂“其許寡人”,就是壹定要服從他,不得違抗,實際上是把壹個明顯的騙局強加於人,表現出十足的驕橫。在會見唐雎時,劈頭就是嚴厲的質問,而且不容對方分說,就立即炫耀起自己“滅韓亡魏”的武功來,透露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來吞並安陵的意思,但由於還想兜售“易地”的騙局,又虛情假意地稱安陵君為“長者”,用“不錯意”來麻痹對方,顯得極其狡詐。這樣軟硬兼施之後,又進壹步向唐雎施加壓力,以所謂“逆寡人”“輕寡人”大興問罪之辭。短短的幾句話,其盛氣淩人之態觸目皆是。待到唐雎表示了“不易地”的強硬立場後,他不顧剛剛說過的好話,立即進行戰爭恫嚇。但他錯誤地估計了這個小國使者的反抗程度,所以當唐雎反過來問他什麽是“布衣之怒”時,他還說什麽“免冠徒跣,以頭搶地”,依然是壹副驕態。直到最後唐雎“挺劍而起”,他才氣焰頓減,“色撓”,“長跪而謝之”,並極力稱頌唐雎的膽識。

可見,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為襯托的,它們***同構成了這正義與非正義間拼死較量的壹幕。

練習說明

壹、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妳認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樣的用心?

2.秦王是怎樣恐嚇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應秦王的?

此題意在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和人物形象。

1.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禍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堅決不答應。具體答案依學生見解,不求統壹。

2.參見“課文研討”。

二、下列各組劃線的詞各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什麽詞,表示什麽語氣?

1.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雖千裏不敢易也,豈直五百裏哉

技亦靈怪矣哉

3.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4.與臣而將四矣

泯然眾人矣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對話的不同語氣。課文的主要部分是人物對話,寫人物對話,離不開語氣的表達。虛詞運用得恰當,能妥善表達人物說話時的語氣,才能把人物的神態描繪得更形象、逼真。借此可以讓學生熟悉、積累更多的文言文語氣詞。

1.“也”是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呢”,這裏有反問的意思;“也”是表示判斷語氣,現代漢語中可以不翻譯出來。

2.“哉”是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呢”,這裏表示反問;“哉”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呀”。

3.“乎”表示疑問的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嗎”;“乎”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啊”。

4.“矣”表示陳述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了”;“矣”表示陳述語氣,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了”。

三、翻譯下面的句子,註意加點的詞古今意義的不同。

1.寡人欲以五百裏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2.雖然,受地於先生,願終守之,弗敢易!

3.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此題意在使學生逐字逐句理解文章的內容,幫助學生學會抓住關鍵文言詞語,疏通文言文意的方法。

1.我想要用方圓五百裏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可要答應我呀!易:交換。

2.即使如此,但是我是從先王那裏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護它,不敢(隨便)交換。雖然:既便如此。

3.那韓國、魏國滅亡了,而安陵國卻憑借五十裏的土地存留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徒:只。

四戰國時期,“士”是壹個非常特殊的社會階層。請妳請教老師,查找有關資料,說說戰國時期的“士”是指哪壹類人,舉出幾個歷史上有名的“士”,在班上講講他們的故事。

此題意在以本課為契機,讓學生了解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士”這壹社會文化現象,引導他們多閱讀壹些相關的歷史資料或人物傳記,增加文化積累。

教學建議

壹、本文故事情節生動,富於戲劇性,學生樂於接受。教學時,仍應以朗讀為主,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己講解文章主要內容,教師只需要對個別詞句略加點撥。朗讀時應引導學生註意把握說話人的語氣。甚至可以讓學生表演唐雎和秦王的這段對話,以便加深理解。

二、引導學生從分析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入手,由此加深學生對文言詞語、句式的理解也是壹個壹舉多得的辦法。

三、在中國歷史上,像唐雎這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有著凜然正氣的布衣之士還有很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他們的事跡,鼓勵學生學習他們的品格。

四、《戰國策》中的許多人物、事例,往往不合史實。如課文,唐雎是不可能帶劍接近秦王的。如果學生有疑問,教師可以給予解釋。主要還是體會人物形象,不必過分認真計較史實。

有關資料

壹、譯文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說:“我要用方圓五百裏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可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給予恩惠,用大的交換小的,很好;雖然如此,但我從先王那裏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護它,不敢交換!”秦王不高興。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裏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不聽從我,為什麽呢?況且秦國滅亡韓國和魏國,而安陵君卻憑借方圓五十裏的土地幸存下來,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現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裏接受了封地而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裏的土地也不敢交換,何況僅僅用五百裏的土地(就能交換)呢?”

秦王氣勢洶洶地發怒了,對唐雎說:“您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死人百萬,血流千裏。”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平民發怒嗎?”秦王說:“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赤著腳,用頭撞地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從前,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壹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擊到宮殿上。這三個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膽識的人,心裏的憤怒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征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連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膽識的人要發怒,就要讓兩個人的屍體倒下,血流五步遠,全國人民都要穿喪服,今天就是這樣。”(於是)拔出寶劍站起來。

秦王變了臉色,長跪著向唐雎道歉:“先生請坐!怎麽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而安陵國卻憑借五十裏的土地幸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二、專諸、要離、聶政補充資料

專諸,春秋時堂邑(今江蘇六合縣北)人。吳王諸樊的公子光欲謀殺王僚(光的堂兄弟),善待專諸。乘吳對楚用兵國內空虛之機,公子光設宴請王僚,使專諸刺殺他。王僚戒備極嚴,“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門戶階陛左右,皆王僚之親戚也。夾立侍(夾道排班站立著),皆持長鈹。酒既酣,公子光佯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殺專諸,王人擾亂,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盡滅之,遂自立為王,是為闔閭。”

(事見《史記·刺客列傳》)

要離,春秋時吳國人。公子光既殺王僚以自立為王,王僚之子慶忌逃往衛國。公子光使要離去刺殺他。要離詐負罪出奔,使吳戮其妻子,而見慶忌於衛。與之俱渡江,至吳地,乘慶忌不意刺殺之。要離後亦自殺。

(事見《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聶政,戰國時韓國人。殺人避仇至齊,以屠為事。嚴仲子(韓國的大夫)與韓國相韓傀(壹名俠累)有仇怨,嚴仲子恐被害而逃離韓國。得知聶政是個勇士,即以重金聘之。聶政以侍養老母為辭。其母死後,去見嚴仲子願為他殺仇人。聶政獨行仗劍至韓。韓傀方坐府上,戒衛森嚴,政直入,上階刺殺傀,並擊殺數十人。“因自皮面決眼,自屠出腸,遂以死。”暴屍於市,購問莫識。其姊聞而往哭之,後自殺於屍旁。時人稱其姊為烈女。

(事見《史記·刺客列傳》)

三、《唐不辱使命》賞析(劉桐孫)

《唐雎為安陵君劫秦王》的題目為後人所加,“劫”不是“劫持”,這麽講不符合原文,應講為“脅迫”。內容是寫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國,與秦王展開面對面的激烈鬥爭,終於保全了安陵國土的故事。當時,靠近秦國的韓國、魏國相繼滅亡,其余山東六國中的趙、燕、齊、楚,在連年不斷的戰爭中,早已被秦國日削月割,奄奄待斃了,又過幾年,秦就統壹了天下。安陵在它的宗主國魏國滅亡之後,壹度還保持著獨立的地位,這壹次,秦王就想用欺騙的手段輕取安陵。出小餌而釣大魚以騙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秦惠文王曾派張儀入楚,把商於之地六百裏許給楚懷王,條件是讓楚與齊斷交,結果傻頭傻腦的懷王上了當。秦昭襄王以十五城請易趙惠文王的和氏璧,結果騙局被藺相如識破,偷雞不成蝕把米。這些事距唐雎出使,不過幾十年的時間。這壹次,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安陵君和唐雎是重蹈楚懷王的故轍,還是學藺相如的榜樣,與虎狼之秦作針鋒相對的鬥爭呢?唐雎選擇了後者。作為區區五十裏的小國之臣,在孤立無援的危難情況下,面對強大兇惡的敵人,居然臨危不懼,置個人生死於不顧,折服秦王,不辱使命,這種精神確是難能可貴的。

這是壹篇記敘文,寫唐雎忠於使命,不畏強暴,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英雄氣概,揭露秦王的驕橫欺詐,外強中幹,色厲內荏的本質,雖不假修飾,卻十分鮮明生動,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

首先,最引人註意的是人物的對白。除了很少幾句串場的敘述,幾乎全是對白;用對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局,重點突出,層次清晰;用對白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而堅定,唐雎的沈著幹練,口鋒銳利,義正辭嚴,秦王的驕橫無理,無不躍然紙上。開頭壹段是秦王使者和安陵君的對話。使者轉達秦王要求以五百裏之地易安陵,純屬詐騙。“使人謂”三字,劈頭即自稱寡人(只有對下,諸侯才可自稱寡人),見出秦王對安陵君的輕慢,“安陵君其許寡人”,著壹命令副詞“其”,活現出秦王的盛氣淩人。安陵君識破騙局,婉言拒絕。“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態度和言辭都十分婉和,但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婉辭,是面對虎狼之敵的鬥爭藝術。“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陳理為據,無容置喙。“弗敢易”,於委婉中透出堅決的態度,必然會使“秦王不悅”。秦王先設騙局,以強淩弱,以大欺小,首開禍端。安陵君婉辭堅拒,有理、有利、有節,不失明君風度。“秦王不悅”,矛盾趨於激烈,安陵前程險惡。這時,唐雎出場,“使於秦”,系國家人民的命運於壹身,深入虎穴狼窩,令讀者不能不為他捏壹把汗!以下唐雎出使到秦國的文章分三個段落來做,也是唐雎與秦王面對面鬥爭的三個回合。唐雎如何到達秦國,怎樣拜見秦王,與本文中心無關,壹概略去不寫,而直接寫會見時的對話,作者剪裁材料的眼光和膽識值得我們學習。

第壹個回合,基本內容貌似是第壹段的重復,其實不然,細細讀來,有三點不同:其壹,地點不同了,是在虎狼之秦的朝廷上;其二,背景不同了,是在秦王碰了釘子,生了氣之後;其三,人物不同了,作為區區小國的使臣所面對的卻是洶洶然不可壹世的秦王。三點不同,使得唐雎比起安陵君所處的境地更加百倍地難於應對,國家命運,個人生死,全在此壹舉。我們進而體會秦王與唐雎的語言,其意趣和從前也迥然不同。“秦王謂唐雎曰”之前,已經“不悅”,這時,他是壓住火氣說話,不像秦使者那樣“簡而明”,而是亦拉亦打,於委婉中露出威脅,儼然是勝利者的口吻:“……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這是質問。“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裏之地存者”,純屬威脅。話中句句不離“寡人”如何,還偏要說“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秦王的狡詐驕橫之態不言自明。唐雎早已胸有成竹,並不多與之周旋。“否,非若是也”,態度沈著明朗。接著再用壹句,提要復述安陵君的答辭,但卻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換做壹個反問句,並以“千裏”對“五百裏”提出,就遠比安陵君的回答更為堅定有力,不給對方壹點便宜。這必然引起“秦王怫然怒”,由“不悅”到“怫然怒”,矛盾發展了,尖銳了,唐雎如何應付呢?於是展開了第二個回合的鬥爭。

第二個回合是鬥爭的高潮,從寫作來說是全文重心,因此寫得最細最詳。“秦王怫然怒”壹句,籠罩全段。壹個小國的使者如何治服大國暴君的盛怒,固然很難;作者如何在短短的文字中把這個場面寫出來,寫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也非易事。但《戰國策》的作者有這本領,而且勝任愉快,把這個場面寫得波瀾起伏,有聲有色,令人仿佛親臨其境。這壹段作者分兩個層次來寫。第壹層,秦王怒氣沖沖,施以恐嚇,“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公然自稱“天子”,全不把壹個小國及其使者放在眼裏。“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如果聯系“滅韓亡魏”的背景,委實令人不寒而栗。唐雎“臣未嘗聞也”壹句,沈著冷靜,不為秦王的恐嚇所動,實際上是按兵待敵。因而這壹層猶如兩大浪峰中的壹個浪谷。第二層,唐雎先是反唇相譏,“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照用秦王口吻,以“布衣”對“天子”,真是寸步不讓。然後又用“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壹正壹反兩個判斷句,斷然駁掉秦王“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的誣蔑,於是條件成熟,反攻開始。先用三個排比句擺出專諸刺王僚、聶政刺韓傀、要離刺慶忌的事實,又說“與臣而將四矣”,打掉秦王的氣焰,再用“若士必怒”等五個四字短句,像滾木擂石般對準秦王打過去,以“二人”對“百萬”、“五步”對“千裏”,不給他壹點喘息時間,氣氛之緊張,令人屏息。最後唐雎“挺劍而起”,緊緊逼住秦王,這更是秦王所始料不及,於是精神防線完全被摧毀,只有繳械投降。這段文章之所以有說服力,還在於唐雎采用了完全正確的鬥爭策略。無論是以秦國和安陵,還是以秦王和唐雎來說,如若較力,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只可鬥智。從總體上來說,秦國和秦王當然是強大得多,但在某壹個小的局部,在秦王的朝廷上,又是二人面對面,近在咫尺之間,秦王的壹切有利條件都無濟於事了;反之,秦王怕死,而唐雎舍生取義,敢於鬥爭,這時的優勢在唐雎壹邊。唐雎抓住了這種優勢,並且懂得這種優勢稍縱即逝,所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勝於秦王。作者也是十分聰明睿智的,他深深懂得寫好唐雎這段臺詞的重要,於是全力以赴,讓他來作這個回合的鬥爭的主角,給他大段的獨白,用排比,用節奏鮮明的短句,讓他痛快淋漓,激昂慷慨地大講特講,賦予他狂風掃地的氣勢,而風過氣清,秦王已是壹敗塗地了。秦王的心理活動抽不出筆墨來寫,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沒有必要寫,因為秦王早已被這意外的壹擊打昏了,他來不及思考壹下眼前發生了什麽,而結局已經擺在他的面前,只有俯首就範而已。明寫唐,突出了他大義凜然的鮮明形象,虛寫秦王,也更符合這壹特定情景。

第三個回合(第四段),是事情的結局,其實已沒有什麽鬥爭,只不過是在風過氣清之後,於眾目睽睽之下,讓秦王來請降。寫法上反過來了,虛寫唐雎,因為唐雎的形象已經完成,再寫則會畫蛇添足;實寫秦王,讓他自己把自己靈魂中長期被驕橫兇殘掩蓋著的另壹面——卑躬屈膝、懦弱無恥展露給人們看。從“色撓”至於“長跪而謝”,這是此時此刻秦王的所做;“先生坐,何至於此”,這是此時此刻秦王的所言,簡直讓人難以相信還是剛才那個秦王幹的。“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壹方面,君王的架子並不能完全放下,又壹方面,對唐雎的恭維顯然言過其實,這種自相矛盾之中,真是奴顏卑膝之態可掬。秦王的這種兩面性表現無遺,壹個完整的人物形象站起來了,文章也就戛然而止。

《唐雎為安陵君劫秦王》的寫作特點之二,是用多種形式的對比和襯托來刻畫人物。兩種人物、兩種思想和行為的對比,可以突出他們各自的特征,讓讀者認識得更清楚,這是壹種廣泛使用而且行之有效的表達方法。同樣,俗話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襯托在很多種情況下,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把這兩種有效的表現方法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收到了顯著效果。我們先說本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首先,本文中唐雎和秦王是對立而存在的,他倆之間生死不容、唇槍舌劍的鬥爭,為作者充分運用對比的手法,提供了堅實的生活基礎,因而作者緊緊抓住這壹點,對比著來寫兩個人物。秦王和唐雎壹會面就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秦王是大國君主,盛氣淩人,又是質問,又是威脅,卻偏又擺出壹副關心弱小之邦的虛偽面孔,力圖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唐雎。唐雎是弱小之邦的使者,卻是從容鎮定,據理力爭,妳有強權,我有正義,處在矮檐下,偏偏不低頭,絲毫不為秦王的威脅所屈。壹個先倨而後恭,“使人謂”——“不悅”——“怫然怒”——“色撓,長跪而謝之”,這是秦王在事件全過程中態度的變化過程;另壹個先恭後倨,臨危出使——沈著應對——針鋒相對——“挺劍而起”,這是唐雎在事件全過程中態度的變化過程。處境不同、態度不同、結果不同,表現出不同的性格。壹個是色厲內荏、外強中幹的紙老虎;壹個是臨危不懼、機智果敢的伏虎英雄。唐雎先恭後倨,是因為他壹開始就胸有成算,但由於處境危險,不可魯莽草率,故意含而不露,待機而發。秦王先倨後恭則根本不同。先倨,是因為自己是大國、強國,有恃無恐,誤以為可以放膽作惡;後恭,是迫於眼前處境,黔驢技窮,不得已而為之,並不能改變他的本性。壹倨壹恭,也形成對比,但這是另壹種形式的對比,藝術上叫做相反相成,更有力地揭示了秦王這壹復雜性格——既是兇惡的,又是虛偽的。再看本文中襯托手法的使用,突出地表現在用安陵君來襯托唐雎。安陵君是作品的次要人物,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他是君,唐雎是臣,他的態度決定著唐雎的態度,他不失為明君,但有了唐雎才稱得上是錦上添花。“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這種話只能出自安陵君之口,他比唐雎軟弱,更缺乏才幹,大敵當前,他有見識,會應對,卻拿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找不到走出險地的途徑。而唐雎出使秦國,面對秦王,壹開口便勝安陵君壹籌,“否,非若是也”,不卑不亢;接下去則壹句比壹句更有鋒芒。他看透了秦王的色厲內荏,只要掌握時機,就能壹舉而戰勝之。但反回頭說,沒有安陵君的支持信任,唐雎縱然渾身膽識,怕也難有用武之地。兩個人物,兩種性格,互為表裏,相輔相成。

壹篇六百余字的短篇記敘文,同時寫了三個人物,故事首尾完整,人物形象生動。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當然不只這兩個方面,其他諸如剪裁的功力、情節的緊張曲折、人物語言的簡潔和個性化方面,本文都有很高成就。但只要掌握以上兩個方面,這幾點由讀者自己仔細領會,大概是不太困難的。

(選自《古文鑒賞辭典》,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四、《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說話技巧(沈濤)

唐雎為什麽能不辱使命?這是他以維護“國家”利益為出發點,同秦王進行針鋒相對鬥爭的結果。

在這場鬥爭中,唐雎十分講究說話的技巧,主要表現在下列三個方面:

壹是“巧”在言辭委婉,言之有“節”上。秦王要求以五百裏之地易安陵,純是詐騙。當遭到安陵君拒絕後,“秦王不悅”,於是當著唐雎的面露出威脅之意,並盛氣淩人地責備安陵君“輕寡人”。對此,唐雎先用屈從的口吻說:“否,非若是也。”這壹回答,既緩和了秦王以強淩弱的氣勢,使會談能夠繼續下去;又強調了不肯易地的原因。然後從容地說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因為“受地於先王而守之”,並非故意違背秦王的意願。這壹句答得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節”,壹個“守”字,含義豐富;既說明願忠於先王的遺業,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寧“守”不“易”,這是壹種崇仰先王、不為利誘的明顯反映;又表明安陵國並無擴張之意,倒有禦敵之心,這不僅婉言拒絕了秦王的易地要求,還暗暗告誡秦王不要輕舉妄動。“守”是壹種堅持正義,不畏強暴的具體表現,顯示出安陵國土的神聖不可侵犯。“雖千裏不敢易也,豈直五百裏哉?”這壹反語,十分有力,表明安陵國非但不想易地,而且根本不願意易地。因為安陵君明白秦王的“易”即是“搶”的同義語。可見,“守”是不畏強暴、堅守國土的具體表現。由於唐雎堅持原則,言之有“節”,從“道義”方面暗刺了秦王的不義,觸犯了他的尊嚴,難怪他要“怫然怒”了。

二是“巧”在針鋒相對、言之有“據”上。秦王見詐騙不行,便用“伏屍百萬,流血千裏”的所謂“天子之怒”進行威嚇。唐雎正氣凜然,針鋒相對,用“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進行回擊。在這場圍繞天子與布衣之“怒”的交鋒中,唐雎很快就由被動而變為主動。當秦王以“亦……爾”的口吻鄙視“布衣之怒”時,唐雎立即駁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提醒秦王正視“士之怒”。接著用語勢強烈的排比句,列舉專諸刺王僚、聶政刺韓傀、要離刺慶忌的史實,對“士之怒”加以渲染說明。這三個史實,猶如鋥亮鋒利的匕首,直刺貪生怕死的秦王心窩;又好似撼天動地的警鐘,警告秦王必須吸取歷史教訓,不要自蹈死地。但是,這些有根有據的“士之怒”,畢竟是歷史上的事,已經過去了,它對秦王雖有所觸動(威脅),但還不足以使利令智昏的秦王幡然悔悟。於是,唐雎又逼近壹步:“此三子者”,“與臣而將四矣”。這是暗示他將效法三人,刺殺秦王。這樣就把血淋淋的史實,變成對秦王的直接威脅,迫使秦王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危急處境。

三是“巧”在以行證言,言之有“?/ca>

  • 上一篇:linux的壓縮包怎麽在linux中運行linux的壓縮包
  • 下一篇:oppo藍光機好在哪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