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緊急請求:主板信息

緊急請求:主板信息

任何事物都會經歷壹個從發展到成長的過程。CPU能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和成就,其發展歷史更是耐人尋味。作為計算機核心的整體策略,我們也簡單的給大家介紹壹下:如果要刨根問底,那麽CPU的來源可以壹直到1971年。

1971年,當時還處於開發階段的英特爾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壹款微處理器4004。這不僅是第壹個用於計算器的4位微處理器,也是第壹個個人買得起的電腦處理器!!4004包含2300個晶體管,功能相當有限,速度還很慢。被當時的藍色巨人IBM和大部分商業用戶所不齒,但畢竟是劃時代的產品。從那時起,英特爾就與微處理器結下了不解之緣。可以說CPU的歷史發展歷程其實就是INTEL X86系列CPU的發展歷程,我們將通過它開始我們的CPU歷史之旅。

1978年,Intel再次引領潮流,首次生產出16位的微處理器,命名為i8086。同時還出了配套的數學協處理器i8087。這兩個芯片使用了兼容的指令集,但在i8087指令集上增加了壹些專門用於對數、指數和三角函數等數學計算的指令。因為這些指令集應用於i8086和i8087,所以人們也稱之為X86指令集。雖然英特爾生產了更先進、更快速的第二代、第三代等新CPU,但仍然兼容原有的X86指令,英特爾在命名後續CPU時沿用了原有的X86順序,直到後來由於商標註冊問題,放棄了繼續用阿拉伯數字命名。至於後來發展起來的其他公司,比如AMD、Cyrix,486之前(含486)的CPU都是以自己的X86 CPU命名的,但是到了586的時候,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由於商標註冊問題,他們不能再使用與英特爾的X86 CPU相同或相似的命名,因此他們必須命名自己的586和686兼容CPU。

1979年,INTEL推出8088芯片,仍然屬於16位微處理器,包含29000個晶體管。時鐘頻率4.77MHz,地址總線20位,可使用1MB內存。8088的內部數據總線是16位,外部數據總線是8位,而它的兄弟8086是16位。

1981 8088芯片首次用於IBM PC,開創了壹個全新的微機時代。也是從8088年開始,PC(個人電腦)的概念開始在全世界發展。

1982年,INTE推出了最新的劃時代產品Zao 80286芯片,相比8006和8088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還是16位結構,但是CPU中有134000個晶體管,時鐘頻率從最初的6MHz逐漸提高到20MHz。其內部和外部數據總線均為16位,地址總線為24位,可尋址16MB內存。從80286開始,CPU演變為兩種工作模式:實模式和保護模式。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芯片,這是80X86系列的第壹款32位微處理器,其制造工藝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與80286相比,80386包含275000個晶體管,時鐘頻率為12.5MHz,之後提升到20MHz、25MHz、33MHz。80386的內部和外部數據總線都是32位,地址總線也是32位,最高可尋址4GB內存。除了實模式和保護模式之外,它還增加了壹種叫做虛擬86的工作模式,可以通過同時模擬多個8086處理器來提供多任務能力。除了標準的80386芯片,也就是我們之前常說的80386DX,出於不同的市場和應用考慮,INTEL還陸續推出了壹些其他類型的80386芯片:80386SX、80386SL、80386DL等等。

1988推出的80386SX是壹款市場定位在80286和80386DX之間的芯片。與80386DX的區別在於外部數據總線和地址總線與80286相同,分別為16位和24位(即尋址能力為16MB)。1990推出的80386 SL和80386 DL是低功耗節能芯片,主要用於便攜式電腦和節能臺式機。80386 SL和80386 DL的區別在於,前者基於80386SX,後者基於80386DX,但兩者都增加了新的工作模式:系統管理模式(SMM)。進入系統管理模式時,CPU會自動降低運行速度,控制顯示屏、硬盤等部件停止工作,甚至停止運行進入睡眠狀態,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1989年,眾所周知的80486芯片是INTEL推出的。這款芯片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實際上打破了1萬個晶體管的界限,集成了1.2萬個晶體管。80486的時鐘頻率從25MHz逐漸提高到33MHz和50MHz。80486將80386、數學協處理器80387和壹個8KB緩存集成在壹個芯片中,80X86系列首次采用RISC(精簡指令集)技術,壹個時鐘周期可以執行壹條指令。它還采用了突發總線模式,大大提高了與存儲器的數據交換速度。由於這些改進,80486的性能比帶有80387數學協處理器的80386DX高4倍。和80386壹樣,80486也有幾種類型。上面介紹的原型號是80486DX。

1990介紹了80486SX,是486型的低價機型。它和80486DX的區別在於它沒有數學協處理器。80486 DX2從機采用時鐘倍頻技術,這意味著芯片內部的運行速度是外部總線的兩倍,即內部芯片以兩倍於系統時鐘的速度運行,但仍以原來的時鐘速度與外界通信。80486 DX2的內部時鐘頻率主要包括40MHz、50MHz和66MHz。80486 DX4也是壹款采用時鐘倍頻技術的芯片,可以讓其內部單元以兩倍或三倍於外部總線的速度運行。為了支持這種提高的內部工作頻率,其片內高速緩存擴展到16KB。80486 DX4的時鐘頻率為100MHz,比80486 DX2的66MHz快40%。80486還有SL增強型,有系統管理模式,用於便攜式電腦或節能臺式機。看完這些,相信大家對CPU的發展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至於其他公司推出的CPU,比如AMD,CYRIX,名字和INTEL壹樣,就不贅述了。

今天,CPU的發展從俗稱586的奔騰開始,壹直到前幾天剛剛發布的最新K7。這段時間簡直就是CPU發展的戰國時期。市場繁榮,形勢突變,競爭異常激烈,新技術以極快的速度出現。我們可以通過介紹英特爾的產品讓朋友了解更多,也可以從中得到壹些啟示。

英特爾:說到CPU,當然不能不提這個壹直引領CPU制造新潮流的老大哥。正是因為有了英特爾,電腦脫下了高貴的外衣,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成為了真正的個人電腦。今天,當我們用電腦玩遊戲、看電影、聽CD甚至上網時,妳壹定記得英特爾的貢獻!

奔騰:繼承了80486的巨大成功,賺了幾倍錢的英特爾,在1993推出了新壹代高性能處理器奔騰。因為CPU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英特爾認為AMD等公司不能再用同壹個名字搶飯碗了,所以提出了商標註冊。因為在美國法律上是不能用阿拉伯數字註冊的,所以英特爾就玩了花招,用拉丁文註冊商標。奔騰在拉丁語中是五的意思。英特爾也給它取了壹個很好聽的中文名奔騰。奔騰的廠商代碼是P54C。奔騰的晶體管數量高達365,438+百萬,時鐘頻率從60MHZ、66MHZ提升到200MHZ。就拿奔騰66MHZ的原版微處理器來說,它的運算性能比33MHZ的80486 DX高三倍以上,而100MHZ的奔騰比33MHZ的80486 DX快六到八倍。也就是從奔騰開始,我們都有超頻,壹個用盡可能少的錢換取盡可能多的性能的好方法。作為全球首款586級處理器,奔騰也是第壹款超頻最多的處理器。由於奔騰出色的制造工藝,全系列CPU的浮點性能也是CPU中最強的,超頻性能最大,從而贏得了586級CPU的大部分市場。

Pentimu Pro:最初占據壹部分CPU市場的英特爾並沒有停下腳步。當其他公司還在追趕他們的奔騰時,它在1996推出了最新壹代的第六代X86系列CPU P6。P6只是它的研究代號,P6上市後有壹個非常響亮的名字Pentimu Pro。Pentimu Pro包含多達550萬個晶體管,內部時鐘頻率為133MHZ,處理速度幾乎是奔騰100MHZ的兩倍。Pentimu Pro的壹級(片內)緩存是8KB指令和8KB數據。值得註意的是,在Pentimu Pro的壹個封裝中,除了Pentimu Pro芯片之外,還有壹個256KB的二級緩存芯片。兩個芯片通過高帶寬的內部通信總線互連,處理器和緩存之間的連接線也放在這個封裝中,這樣緩存可以更容易地以更高的頻率運行。奔騰Pro200MHZ CPU的L2緩存運行在200MHZ,也就是說,它與處理器的工作頻率相同。奔騰Pro的這種設計實現了最高的性能。Pentimu Pro最引人註目的地方在於它擁有壹項名為動態執行的創新技術,這是奔騰突破超標量架構後的又壹次飛躍。Pentimu Pro系列工作頻率為150/166/180/200,壹級緩存為16KB,前三者均有256KB二級緩存。至於主頻200的CPU,有三個版本,不同的是它們的內置緩存分別是256KB。如此強大的性能,難怪很多服務器系統都采用了Pentimu Pro甚至雙Pentimu Pro系統!

奔騰MMX:也許英特爾認為奔騰系列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1996年底推出了奔騰系列的改進版,廠商代號P55C,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奔騰MMX。MMX技術是INTEL新發明的多媒體增強指令集技術,英文全稱可以翻譯多媒體擴展指令集。因此,MMX是Intel公司在1996中為增強奔騰CPU在音頻、視頻、圖形和通信方面的應用而采用的新技術,為CPU增加了57條MMX指令,此外還為指令集增加了MMX指令,此外,CPU芯片中的L1緩存由原來的16KB增加到32KB(16K指令+16K數據)。與普通CPU相比,MMX CPU的多媒體處理能力提高了60%左右。MMX技術不僅是壹項創新,而且開創了CPU發展的新時代。目前,什麽KNI,3D現在!它也是從MMX演變而來的。奔騰MMX可以說直到1999年都是電腦市場上CPU產品份額最高的,今天很多人還在用MMX的CPU。奔騰MMX系列有三個主頻:166/200/233,壹級緩存32KB,核心電壓2.8v,倍頻分別為2.5,3,3.5。

奔騰ⅱ:1997 5月,英特爾推出了與奔騰Pro同級的產品,這是最具影響力的CPU奔騰ⅱ。有人說奔騰II是為了彌補奔騰Pro的缺陷,然後加入MMX指令而開發的產品。他們有他們的理由。我給大家分析壹下奔騰二:奔騰二CPU有很多分支和系列產品,第壹代產品是奔騰Klamath芯片。作為奔騰ⅱII的第壹代芯片,它運行在66MHz總線上,有233、266、300、333四種主頻。PentiumII采用了與Pentium Pro相同的核心結構,從而繼承了原Pentium Pro處理器的優秀32位性能。奔騰II雖然采用了與奔騰Pro相同的核心結構,但是它加速了段寄存器的寫操作,增加了MMX指令集,以加快16位操作系統的執行速度。由於配備了重命名段寄存器,奔騰ⅱ可以推測性地執行寫操作,並允許使用舊段值的指令與使用新段值的指令共存。在PentiumⅱII中,英特爾壹改過去BiCMOS制造工藝笨拙、耗電的雙極硬件,將750萬個晶體管壓縮到203平方毫米的管芯中。奔騰ⅱ只比奔騰Pro大6平方毫米,但它比奔騰Pro多包含200萬個晶體管。由於扇柵尺寸只有0.28微米,這些晶體管的速度加快,從而達到X86前所未有的時鐘速度。總線方面,奔騰ⅱII處理器采用雙獨立總線結構,即壹條總線連接二級緩存,另壹條負責主存。但是奔騰II的二級緩存其實比奔騰Pro慢。這是因為PentiumPro采用了雙容量陶瓷封裝,英特爾在Pentium Pro中配置了板載L2緩存,可以和CPU以相同的時鐘速度運行。誠然,這種方案是相當有效的,但就制造成本而言是非常昂貴的。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奔騰ⅱII采用了片外的外部緩存,運行速度可以達到CPU自帶時鐘的壹半。所以奔騰二代的緩存雖然還是比奔騰快很多,但是比起200MHz的奔騰Pro就遜色了。作為補償,Intel將奔騰ⅱII上的L1緩存加倍,從16K提高到32K,從而降低了調用L2緩存的頻率。由於這壹措施和更高的時鐘速度,在WindowsNT下,奔騰II(512K的L2高速緩存)比奔騰Pro(256k的L2高速緩存)快25%。在接口技術方面,奔騰ⅱII為了擊敗英特爾的競爭對手,獲得更大的內部總線帶寬,首次采用了最新的solt1接口標準。它沒有采用陶瓷封裝,而是采用了帶有金屬外殼的印刷電路板。印刷電路板不僅集成了處理器組件,還包括壹個32KB的壹級高速緩存。

奔騰賽揚:在奔騰二代再次成功之際,英特爾的頭腦開始有點發熱,有些飄飄然,把全部力量都集中在高端市場,從而給AMD、CYRIX等公司創造了很多可乘之機,眼看性價比不如競爭對手,低端市場被壹次次蠶食。英特爾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產地落入別人手中,而在1998,它推出了壹款全新的面向低端市場的CPU,具有相當強的性價比,也就是本文介紹的重要產品賽揚和賽揚處理器。奔騰賽揚可以說是英特爾為了搶占低端市場而特別推出的。65,438+0,000美元以下PC的普及,AMD和Cyrix在與英特爾的鬥爭中打了壹個漂亮的翻身仗,這也讓英特爾如芒刺在背。於是,英特爾把奔騰二的二級緩存和相關電路拔了,去掉了塑料盒子,改了名字,叫奔騰賽揚。中文名字叫奔騰賽揚處理器。賽揚采用0.35微米工藝制造,外部頻率為66MHz。最初推出的有266和300兩款。然後是333,直到剛剛新鮮出爐的賽揚500。從賽揚333開始,采用0.25微米的制造工藝。當初賽揚最受詬病的就是把芯片上的L2緩存拿出來了,讓人想到了486SX。我們知道,在486時代,CPU內置了8K緩存,主板上還有壹個插槽供大家添加二級緩存(高端的內置在板上)。在奔騰時代,板上的二級緩存更差,從256K到最大的2MB(由MVP3芯片組支持)PII。二級緩存也放在CPU板上,CPU、內存和二級緩存之間有兩條總線。這就是Intel引以為傲的DIB雙總線技術,這樣設備的二級緩存就可以提供比Soecket7上更高的性能,因為它運行的時鐘頻率是CPU的壹半。CPU為PII333時,二級緩存運行速度為167MHz,遠高於Soecket7上外接頻率為100MHZ的緩存速度。也就是說,二級緩存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我相信賽揚其實是壹只掉了牙的老虎(已經兇得不能再兇了)。實際應用中,Celeron266安裝在技嘉BX主板上,性能比PII266低25%以上!最大的區別是經常需要使用二級緩存的項目。不過英特爾專門為賽揚配備了EX芯片組。英特爾的440EX芯片組針對賽揚進行了優化,因此C266+EX和PII266+BX之間的性能差異僅為10%。400、366、333和300AMHz英特爾賽揚處理器包括集成的128KL2高速緩存。所有英特爾賽揚處理器都使用P6微架構多事件系統總線。400、366、333和300AMHz處理器使用帶有L2高速緩存接口的英特爾P6微架構多事件系統總線。L2高速緩存總線和處理器到主內存系統總線的結合提高了單總線處理器的帶寬和性能。英特爾440EXAGPset在基本PC價位優化了基於英特爾賽揚處理器的整個系統的性能,在考慮基本PC價格因素的同時,為最終用戶提供了AGPset的改進。賽揚CPU還有壹款變形的兄弟Socket 370架構處理器,可以說是英特爾推出的以PII為核心,以Socket架構為主板的混合產品。Socket 370 CPU插座在外形上和Socket 7很像,只是Socket 7有321 Pin腳,而Socket 370有370 pin腳。另外,Socket 7只有壹個斜針,而Socket 370有兩個斜針,所以英特爾發布的Socket 370賽揚處理器並不適合現有的Socket 7主板,這對於熱衷於升級的用戶來說並不是壹個好消息。不過對於槽1主板的用戶,可以通過轉換卡升級!價格很便宜。根據英特爾的計劃,Socket 370全部支持帶有二級緩存的300MHz以上的賽揚(PPGA)處理器。未來所有賽揚處理器都將轉向Socket 370架構,這更符合英特爾推出Socket 370和賽揚的初衷。Socket370架構CPU與目前市場上流行的賽揚300A為同壹核心,接口部分由Solt1改為Socket形式。從外觀上看,特別像Socket7的奔騰MMX,只是中間的管芯封裝比MMX大,CPU的底部更明顯。Socket370 CPU底部中央的封裝是長方形的,與MMX明顯不同。英特爾賽揚符號表示其正式名稱仍將是賽揚。通過壹個和奔騰II上類似的序列號(例如:Fv FV524RX366128),我們可以認出它的頻率是366Mhz,帶128K緩存;雖然都是Socket,但是Socket370有370個管腳,比Socket7 CPU的321管腳多了49個。不僅針腳多了壹圈,針腳的位置也不壹樣,所以兩個插座註定是不兼容的。英特爾采用440ZX芯片組匹配Socket 370,將支持100 MHz外部頻率。經過我們的專項測試,發現socket370的賽揚366幾乎在所有測試中都超過了PII,可見其性能之好。賽揚因為不受二級緩存限制,采用0.25工藝制作,所以超頻能力很強。那麽超頻過程中需要特別註意什麽呢?首先是CPU本身,但是作為超頻的先驅,幾乎所有的賽揚CPU都可以超頻到2級以上,特別序列號的賽揚CPU甚至可以超越3級和4級。其次,有好的主板和內存。現在市面上相當壹部分主板都是為了超頻設計的,所以妳買的時候壹定要看清楚。現在大家都知道內存是CPU提速的瓶頸之壹,所以經常有人問某壹類內存芯片性能如何或者幹脆問他們能不能容忍超頻。其實內存條的性能固然重要,但在實際選擇內存時,除了芯片的型號,還要註意內存條本身的設計是否成熟,做工是否精細。要知道,就算妳用的是高性能的內存條,如果設計不當,作為內存條來說,依然是經不起超頻的失敗產品。那麽,什麽樣的內存條才算合格呢?(這裏的合格,當然是指抗超頻。)做工精細與否可以目測判斷,設計成熟與否主要看電路板上的通孔數量。壹般通孔數量越少,超頻阻力越大。什麽是通孔?只是電路板上那些看起來像線路端子的小孔。電腦用的電路板是由很多層組成的,平時我們能看到的都是最表面的電路。最頂層以下,還有很多層,每層的線條都是相互獨立的。為了連接最外面的線和裏面的線,必須使用通孔。壹些設計不成熟的內存條,加上表面的線與線之間的導通,必須先從通孔進入內層,包裹住再從另壹個通孔出去。這樣,線的總長度增加了。但在高達100MHz的工作頻率下,不必要的加長線路很容易產生雜波幹擾。這很可能導致超頻失敗。對了,內存芯片和CPU壹樣,由於批號不同,性能也不壹樣:即使批號相同,生產日期也會影響芯片的性能。因此,掌握確切信息的唯壹方法就是堅持不懈地從網上搜索最新信息。個人覺得現代、NEC、東芝的芯片性能都不錯。我們來看看CL(CAS延遲)值對超頻的影響。CAS延遲是指CPU在收到讀取壹列內存地址上的數據的指令後,實際開始讀取數據的等待時間。CL=2意味著等待時間是2個CPU時鐘周期,而CL=3意味著3個CPU時鐘周期。對於今天的高速CPU來說,1時鐘周期的長度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無論CL2還是CL3的內存,用戶在實際使用中不會感覺到性能差距。而制造商在制造存儲芯片時使用相同的原材料和設備,而不考慮CL2或CL3。只是制作完成後,測試時,精度高的賣CL2,精度相對低的賣CL3。事實上,很多作為CL3出售的內存芯片都可以在CL=2的設置下工作。所以CL2的記憶棒最大的優勢就是更精準,換句話說就是超頻的空間更大,超頻後工作會更穩定。我試用過的幾個知名品牌的128MB/CL2的內存在133MHz的外接頻率下可以穩定工作,但是大部分批量的CL3的內存在112MHz以上的外接頻率下無法穩定工作。當外部頻率超過100時,沒有必要使用符合PC100規範的存儲器。雖然壹般不建議在外接頻率為100MHz的系統中使用非PC100內存條,但實際上有記錄表明,非PC100內存條在外接頻率為133MHz時工作穩定。據說這是因為早期的內存條沒有SPD(需要壹個記錄內存條性能特征的EPPROM來滿足PC100規範),用戶可以自由設置與內存相關的各種參數,易於優化。當然,如果妳有很多錢,那麽自然就不用猶豫選擇貴的那個。或者妳正準備買新內存,所以我勸妳長遠來看還是買個符合PC100規格的吧!就筆者而言,賽揚超頻後穩定性相對降低,是因為發熱量太大的問題。如果某些特定應用在超頻後經常報錯,壹般可以通過在內核電壓上加0.1V到0.2V來緩解。不過,為了以防萬壹,最好不要超頻用於處理重要數據的電腦。值得壹提的是,P ⅱ系列CPU配有倍頻鎖,妳不能通過增加倍頻來超頻。然而,最近情況發生了變化。壹些新型主板(如中國臺灣省A-Trend與日本Freeway * *)聯合開發的FW-6400GX/ATC-6400系列可以打破倍頻鎖定,允許用戶自由設置CPU的倍頻。想要超頻成功,除了CPU的核心電壓之外,還可以增加外接CPU的外接電壓,這樣可以讓內存等外接設備工作更加穩定,有助於提高超頻的成功率和超頻後的穩定性,但是能夠增加外接電壓的主板並不多。壹些主板(如華碩P2B系列)在工廠設置的外部電壓高於額定的3.3V,但約為3.5V..其他主板(如上面提到的ATC-6400系列)允許用戶在BIOS中自由設置CPU的內外電壓值。此外,還有壹種方法可以找到那些可以改變輸出電壓值的電源。據我所知,中國臺灣省Seven Team生產的ST-301HR(ATX 2.01版300W電源)有調節外接電壓的旋鈕。不過這種方法有壹定的風險,最好不要貿然嘗試。

奔騰ⅱ至強:1998年和1999年,英特爾最近推出了壹款新的CPU——奔騰ⅱ至強(至尊處理器),比奔騰ⅱ更強大。奔騰II至強CPU的目標是挑戰基於RISC的高端工作站和服務器。至強系列處理器擁有x86時代從未有過的強大功能。這壹系列處理器背後真正的變化並不是時鐘速率(從400MHz開始),而是這款CPU的新插槽、L2緩存、新芯片組和擴展系統內存支持足以成為頭條新聞。這些變化足以證明x86架構已經成長起來,正在向中高端Unix服務器的功能靠近。奔騰ⅱ至強處理器將英特爾架構的性價比優勢擴展到技術計算和企業計算的新高度。它專門為在中高級服務器和工作站上運行的應用軟件設計了所需的內存設置。至於奔騰ⅱ至強的內部結構,包括:兼容前幾代Intel微處理器結構;奔騰II處理器具有雙獨立總線結構和P6微結構中的動態指令執行技術;同時,還有其他特點。它的壹系列高級功能增強了服務器平臺對其環境的監控和保護能力。這些特性可以幫助客戶構建壹個健壯的信息技術環境,最大限度地延長系統的正常運行時間,並確保服務器的最佳設置和運行。而且還具有先進的管理功能,如熱傳感器、錯誤檢測和糾正(ECC)、功能冗余檢查、系統管理總線等。奔騰ⅱ至強處理器的功能也得到了增強,可以在可擴展、可維護的結構中為執行大量計算任務提供更高的性能。因此,增加了壹個512K或1M字節的二級高速緩存,其運行速度與處理器內核相同(450 MHz)。這使得傳輸到處理器內核的數據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通過大容量100 MHz多事務處理系統總線,實現與系統其他部分的數據共享;多任務處理系統總線是壹項突破性的技術,它使系統的其余部分獲得更高的處理速度成為可能。可用於尋址和緩存的內存容量高達64千兆字節,從而提高了大多數高級應用軟件的處理性能和數據吞吐量。系統總線支持同時處理多個未完成的事務,從而增加了可用帶寬。支持多達8個處理器的多處理系統,每個處理器都能充分發揮效率。這種系統總線實現了低成本的4通道和8通道對稱多處理,大大增強了多任務操作系統和多線程應用軟件的性能。完全支持英特爾的擴展服務器結構-增強的36位處理器支持(新的PSE-36模式)結合了36位緩沖存儲器和超過4G字節的芯片組,從而允許企業應用使用超過4G的內存,並實現更好的系統性能。至於奔騰II至強的其他特性,英特爾開發的單邊接觸盒(S.E.C)封裝可以充分發揮計算能力,提高處理保護能力,實現未來奔騰II至強處理器的通用形式。幾個4通道服務器系統的集群支持或集群能力。這使得基於奔騰II至強處理器的客戶系統可擴展,以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奔騰ⅱ至強是第壹款具有系統管理總線接口的英特爾微處理器,它為英特爾產品線增加了壹些可維護性特性。在機箱中,兩個新組件(熱傳感器除外)使用此接口與其他系統管理硬件和軟件進行通信。奔騰ⅱ至強還可以支持全面的功能冗余檢查(FRC ),提高重要應用軟件的完整性。功能冗余檢查比較多個處理器的輸出,以檢查它們之間的差異。在功能冗余檢查中,壹個處理器作為主處理器,另壹個作為檢查器。檢查器負責向系統報告兩個處理器的輸出是否不同。糾錯碼功能可以幫助保護數據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不會出錯。奔騰II至強處理器支持對所有L2高速緩存總線和系統總線事務中的數據信號進行錯誤檢測和糾正的功能,可以自動糾正單字節錯誤,並提示系統所有雙字節錯誤。定位所有錯誤後,系統可以跟蹤誤碼率,以確定故障系統組件。在奔騰ⅱ至強中,英特爾采用了最新的socket技術,即Slot 2。奔騰ⅱ至強置於金屬封裝中,然後通過邊緣連接觸點插入主板,其連接插座更像普通PCI或ISA擴展卡的插槽(因此有SECC壹詞,即單面接觸盒)。槽2會這樣嗎?

  • 上一篇:聚會抽獎方法
  • 下一篇:Spring框架中配置bean的高級屬性"props"是什麽作用?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