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24節氣歌在農業和人們的生活中起到了什麽作用?

24節氣歌在農業和人們的生活中起到了什麽作用?

主要有三方面作用:

(壹)二十四節氣是傳統時期農業生產活動的基本時間指針,這也是二十四節氣在傳統時代最基本的功能與價值。

農業生產作為壹項人類依據自然節律與農作物生長規律而開展的經濟生產活動,其最基本的要求之壹即在於把握農時,所謂“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而把握農時,也就是讓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具體如耕地、播種、灌溉、施肥、收獲等,在遵循自然節律的基礎上,依次按相應的時間點展開。二十四節氣,據太陽周年回歸運動而來,能比較準確地反映氣候的冷暖變化、降水多寡等情況,故古代先民就以其作為把握不同農事時間點的基本依據,正所謂“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

而在長期的生產發展與歷史積累中,這些與節氣相關的農時知識又被總結為簡潔明了的農諺並被代代相傳,如在華北地區廣泛流傳的小麥種植農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事實上,在所有農諺中,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農時農諺所占的比重也最大。

(二)二十四節氣亦是傳統時代民眾日常社會生活的重要時間節點。之所以如此,是由傳統時代“以農為本”的時間生活特點所決定的。

壹年之中,受自然節律的影響,農業生產活動從種植到收獲也會表現出壹定的節律性特征,即農事節律。與此相適應,鄉村社會生活也會表現出壹定的節奏性,從年初到年末,各種活動各有其時。農業生產活動有漲有落,於是鄉村社會生活諸活動也必然會隨之起起落落,壹年四季各有其時,各種活動也就會巧妙配合而又有序地分布於時間與空間之中。

而作為農事活動的基本時間指針,二十四節氣也由此成為了民眾年度時間生活的重要節點與時間坐標,在壹定程度上成為民眾日常社會生活的時間指針。這壹點,在傳統的月令性時間體制中體現得最為明顯。月令,即根據年度自然節律變化的行事記錄,曾經是中國社會早期各階層需遵守的律令。

通常,提及各月活動時,總會先說到節氣,然後是對應之農事活動,再然後是其他各項活動,從《禮記·月令》《淮南子·時則訓》《四民月令》等,壹直到明末清初的《補農書》,這壹傳統壹直延續下來。正因為此,自古至今壹直都有人主張以節氣歷法系統取代傳統中國社會所盛行的陰陽合歷歷法系統,如宋代著名博物學家沈括所制定的十二氣歷。

(三)對古代先民來說,二十四節氣又不僅僅是壹種時間制度,而是有著更為豐富多彩的生活內涵,是他們多彩生活的重要體現與組成部分。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農事周期就是慶典周期,節氣也就是節日。雖然此後由於陰陽合歷歷法制度的逐步完善與推廣,節氣與節日發生了分離,但許多節氣仍舊被作為節日保留了下來。比如“四立”,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與立冬,歷史上壹直都是比較重要的節日。

每逢節氣之時,帝王都會率文武群臣分別到都城的東、南、西、北門郊外舉行隆重的迎春、迎夏、迎秋、迎冬典禮。再比如冬至、夏至、清明,到今天仍舊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尤其是清明,更是與春節、端午、中秋並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除作為節日的節氣外,事實上,從全國範圍來說,幾乎每個節氣也都有自己豐富多彩的節氣習俗活動。

  • 上一篇:JAVA反編譯軟件
  • 下一篇:武威壹天水是多少公裏?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