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發展趨勢與保護區劃

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發展趨勢與保護區劃

壹、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發展趨勢

山東省作為礦業大省,礦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礦區生態環境保護目前大大滯後於礦山開發建設步伐,因此,隨著礦山開發強度的加大,礦區地質環境問題將越發突出。

(壹)需處理的礦山“三廢”不斷增加,治理工作量大

1.廢氣排放量大

全省礦業活動產生的廢氣中粉塵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呈逐漸增長的趨勢,且增長幅度較大。據“山東省環境統計報表”統計資料分析,1996年至2001年,全省礦山廢氣排放總量由3149億m3增至5873億m3,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由36.38萬t增至36.99萬t,粉塵排放總量由29.88萬t增至72.79萬t。1996~2000年間廢氣排放年增長率為16.9%,按此增長比例預測,截至2010年廢氣排放量將增長至28027億m3。

2.廢水排放量將緩慢減少,但需處理量仍然很大

據調查,“九五”期間山東省礦山廢水年產量相對穩定,而年排放量呈緩慢下降的態勢,年下降率為1.0%,主要由於礦山企業加大廢水處理力度,廢水綜合利用程度不斷提高的緣故。2005年,全省各類礦山廢水年排放量為48670萬m3,按1%的下降率推算,至2020年礦山年排放量為41859萬m3。與此同時,廢水處理量將明顯增長,需要大力增加處理設施和資金投入。

3.廢渣、尾礦排放量與堆存量將逐年增長

廢渣、尾礦年排放量會隨著礦山開采量的增大而增加,全省礦渣、尾礦年綜合開發利用率遠低於其產出量,故其累計堆存量逐年增加。現狀年利用率為46%,現積存總量達到76378.72萬t。以目前年處理能力,僅處理現有堆存量,需用28年的時間。故應加強礦渣、尾礦資源化研究,並從政策和經濟手段上鼓勵對其進行綜合利用。

(二)礦區地質災害問題越來越嚴重,防治難度增大

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全省礦山采掘工程將向縱深發展,開采規模、強度不斷增大,產生的礦區地質環境問題將越來越多,危害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程量、技術難度和費用等相應增大。

1.采空塌陷

a.煤礦采空塌陷

現階段煤礦開采主要是在魯中地區的淄博煤田、肥城煤田、新汶煤田、兗州煤田、滕州煤田、陶棗煤田、臨沂煤田和魯東地區的龍口煤田。就目前地面塌陷情況分析,山東采煤地面塌陷基本分兩種情況:

1)淄博、陶棗、臨沂等煤田,多處於低山丘陵區,煤層薄,上覆第四系厚度均小於100m,開采深度多在500m以內,煤層采出頂板冒落後,很快自動叉實,地表只出現小規模地面變形、斑紋或裂縫,對地表或農業耕作不會產生重大損害;

2)兗州、滕州、肥城、龍口等煤田,多處於山前沖積平原或盆地中,第四系覆蓋厚度大,開采煤層厚度大,多8~12m,煤層產狀平緩,采出後,頂板煤層失去支撐,形成破碎冒落、彎曲下沈,隨著采空面積的逐漸擴大,在地面出現緩慢、連續的盆狀塌陷坑,嚴重破壞了地質地貌景觀,對農田、村莊等破壞嚴重,給礦山建設和礦區農業生產、人民生活造成重大影響,也為礦山帶來深重經濟負擔。

根據山東省礦產資源開發規劃,近期煤炭生產的重點地區是濟寧、兗州、滕州煤田,新汶(含萊蕪)、肥城等深部煤田,采煤地面塌陷也主要發生在濟寧、兗州、滕州煤田,其次是肥城、龍口、新汶煤田。淄博煤田面臨閉坑期,采煤塌陷影響很小。也就是說,除了淄博煤田外,其他各煤田地面塌陷仍將繼續發展,尤其是濟寧、兗州、滕州三大煤田,開發潛力大,采煤塌陷基本屬於第二種情況,故其地面塌陷規模和危害程度將是十分突出的。

據山東省煤炭工業局資料,近期全省采煤地面塌陷面積年均增長20.4km2,按此推算(以2002年采煤地面塌陷面積392.625km2為基礎),2005年和2010年全省由於采煤將增加塌陷面積分別為102km2和204km2。據調查,截止到2002年,濟寧市采煤地面塌陷面積累計達127.96km2,2005年新增塌陷面積36.5km2。肥城煤田塌陷面積已達54.36km2,4個鄉鎮近10萬人受害,良田失耕,而該煤田塌陷面積仍以1.3~1.5km2/a速度遞增。

未來煤炭資源開發遠景區在魯西南煤田、黃河北煤田及聊城煤田。此處煤田處於黃河沖積平原區,煤層埋深大,但具有上覆第四系厚度大、煤層厚度大、煤層產狀平緩與濟兗煤田類似的自然地質條件,推測未來開發會產生嚴重的地面塌陷危害。

采用采煤塌陷系數法,對2010年地面塌陷面積作出預測,計算公式如下:

山東省地質環境問題研究

式中:S為預測采空塌陷面積(hm2);a為采空塌陷系數(hm2/萬t);T為規劃年產量(萬t)。

塌陷系數,就是每萬t煤量出現的塌陷面積。根據省壓煤搬遷辦公室調查研究成果(表9-4),整理計算出全省煤礦開采地面塌陷系數為0.24hm2/萬t,結合2010年規劃采煤量9000萬t,則2010年地面塌陷面積為2160hm2。

表9-4 山東省主要煤礦采煤塌陷系數統計表 單位:hm2/萬t

b.鐵礦采空塌陷

省內鐵礦采空塌陷相對較輕,目前主要發生在淄博黑旺鐵礦朱崖礦區廟子采空區、魯中礦業公司(萊蕪)張家窪、小官莊礦區及萊蕪鐵礦馬莊礦區3處。據2002年調查,廟子采空區由於當地鄉鎮和個體采礦影響,範圍有所擴大,對於正處於采空區上方的廟子村而言,仍存在潛在的地面塌陷危害;張家窪小官莊、馬莊礦區隨著開采深度的加大,以及各礦區采用了科學合理的采礦方法(砂土充填法),並作為萊蕪市重點恢復治理區,區內采空塌陷面積將逐年減少。

c.金礦采空塌陷

據金礦開發規劃,近期(截至2010年)采金地面塌陷將隨著采空範圍的不斷擴大而加劇。由於三山島、新城、金城等金礦已經轉入海下或深部開采,故其地面塌陷發生規模不會增幅太大;而牟平、乳山、龍口,尤其是招遠金礦,由於資源相對豐富,加上國有礦山和集體、個體礦山的聯合無序開采,采空塌陷面積將不斷增大,采空塌陷危害將越發突出。

d.石膏、滑石礦采空塌陷

山東省石膏礦產資源集中分布在魯中地區,尤以泰安、棗莊、臨沂三區資源豐富;滑石礦資源主要集中分布於魯東北部地區。目前石膏、滑石開發強度較高,采空塌陷時常發生,給礦區安全造成了嚴重危害,隨著開采強度的加大,其采空塌陷亦會愈加突出。

2.巖溶塌陷

因礦山開發排水為主導因素而引發的巖溶塌陷,主要發生於萊蕪鐵礦區第三系缺失區和“天窗”內及斷裂帶附近。據地質環境監測資料,該區巖溶塌陷近年來發展迅速,1997年塌陷面積6320m2,2000年達到8450m2,2002年達9912.17m2,塌陷面積年均增長700多m2,累計塌陷坑228個,塌陷密度最大達252.5處/km2。隨著礦山開采強度的增大及部分礦山恢復(如顧家臺礦區等)建設,區內巖溶塌陷面積將不斷增大。

3.崩塌、滑坡、渣石流

膠東地區金礦采空區及石材開采引起的巖體開裂、崩塌、滑坡、金礦毛石、尾礦不合理堆放引發的渣石流,以及魯中南地區石材開采引發的巖體開裂、崩塌、渣石流等,因多位於山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其潛在危害隨著礦產資源的開發而逐漸增大,故應加強地質災害監測和預報預警工作。

4.水土流失

山東省礦山企業眾多,但大多數為小型露天采石、粘土礦山。此類礦山開發生產的廢渣遍及各礦區,對礦區生態環境影響很大。不僅對地表植被破壞嚴重,而且加重了礦區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5.水環境汙染

水環境汙染主要因礦渣、尾礦和礦山排水而起。據分析,隨著人們對礦渣、尾礦及礦坑排水資源化意識的逐步加強,以及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礦渣、尾礦及礦坑排水綜合利用率將會越來越高,采礦對周圍水環境的影響也將逐漸減少。但是,在淄博孝婦河流域煤礦區及招遠金礦區,目前及未來壹些年,礦區水環境汙染仍十分突出。這由其特定的地質和自然、社會環境所決定。淄博礦區已發現礦坑水對奧灰水的“串層”汙染現象,是由大型礦山閉坑引起的,預測隨著淄博煤炭資源的枯竭,大多數礦井閉坑期的到來,礦坑水水位將因礦山停排地下水而大幅度回升,對周圍地下水,尤其是對作為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主要供水水源的奧灰水,存在大範圍“串層”汙染的隱患。

6.礦山排水與地下水供水矛盾

此類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現狀與未來壹定時期內主要發生在魯中南地區,尤以淄博、萊蕪煤、鐵礦區最為突出,這與采礦區大量抽排地下水及當地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大量需水有關,隨著未來對地下水需求和礦山排水量的逐漸增大,礦山排水與地下水供水之間的矛盾會愈加突出。若礦山企業能夠充分認識礦山排水也是水資源,對其綜合處理,分類利用,則可緩解此類矛盾。

7.占壓土地

前已述及,占壓土地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普遍存在於各類礦區,但以煤礦區最為突出。大量的矸石土、尾礦隨意堆放,在目前情況下將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隨著廢渣資源化的研究發展,廢渣綜合利用率將顯著提高,加上政府對廢渣資源化給予大力政策扶持及壹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占壓土地問題會逐步得到有效解決。

二、礦區地質環境綜合評估

(壹)評估原則及主要參考因子

根據山東省不同礦區地質環境的特征,以各類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分布、發育現狀及礦區地質環境問題發展趨勢為依據,以采礦對地質環境影響程度為主,兼顧地質環境背景,突出重點為評估原則。

1)已發生礦山地質災害類型及規模、“三廢”排放量及排放去向、壓占與破壞土地的面積和類型、造成的危害與經濟損失;

2)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難易程度;

3)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開采方式、礦山企業規模與經濟形式;

4)地形地貌、水文氣象、植被、區位條件。

礦區地質環境質量綜合評估的實質是對現在和未來礦山工程、礦業活動與環境質量的價值關系進行評價。在選擇評估方法上充分考慮了影響全省礦區地質環境質量的眾多因素,采用定性和半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評估。

(二)評估方法

1.專家打分法

它是將專家們作為索取信息的對象,組織地質環境領域的專家運用專業方面的經驗和理論對礦區地質環境質量進行評估。

2.因子得分法

(1)單元網格劃分

根據礦區地質環境現狀圖,將各重點礦區按圖面坐標網進行網格劃分,運用柵格數據處理方法對調查區進行剖分,每個單元面積為2km×2km。

(2)單元信息的提取及數字化

根據部分網格與已數字化的礦區地質災害圖件進行單要素疊加,並將災害劃為A(高易發區)、B(中易發區)、C(低易發區)、D(不易發區)4級,分別取值為4,3,2,1。然後,將多種災害進行疊加,當有兩種以上地質災害高易發區發生重疊時,則取值為5。根據上述標準,對礦區所屬單元進行了地質災害信息的提取和數字化。

(3)礦區地質災害評價

根據以往研究成果及野外調查資料,將礦區內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塌陷、巖溶塌陷、地裂縫、地面沈降、固體廢棄物危害性等礦區地質環境問題進行數字化疊加分析,單元信息疊加(G)滿足下列公式:

山東省地質環境問題研究

式中:G為單元信息疊加數值;G滑為滑坡災害數值;G崩為崩塌災害數值;G泥為泥石流災害數值;G塌為采空塌陷災害數值;G裂為地裂縫災害數值;G棄為固體廢棄物數值;G沈為地面沈降數值;G房為房屋裂縫數值。

將上述綜合信息疊加按數值表示,並在計算機生成等值線,可定量化地綜合反映礦區地質災害現狀。其中,等值線≥6為地質災害易發區;3~6為地質災害中易發區;<3為地質災害低易發區。

3.襲擾系數法

參照2001年3月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基本要求》實施細則中的襲擾系數評價方法,將礦區地質環境問題的發育密度和規模作為指標,計算襲擾系數R值,計算公式為

(1)崩塌、滑坡、泥石流

山東省地質環境問題研究

(2)采空塌陷

山東省地質環境問題研究

式中:R為襲擾系數;a為災害個數密度系數;b為面積密度系數;c為體積密度系數。

根據地質環境現狀,將重點礦區地質環境破壞程度進行數字化,點密度系數a值,面積密度系數b值,體積密度系數c值,按嚴重、中等、輕微、未破壞四級依次為4,3,2,1,見表9-5。

表9-5 礦區地質環境破壞程度數字化取值

以襲擾系數R值為依據進行劃分:

R≥12為礦區地質環境破壞程度重;

3<R<12為礦區地質環境破壞程度壹般;

R≤3為礦區地質環境破壞程度較輕。

三、礦區地質環境綜合分區

目前,山東省礦區地質環境問題比較突出的礦種是煤、鐵、金、其次是石膏、滑石等,比較突出的災種是采空塌陷、巖溶塌陷、礦坑突水、地面沈降、水環境汙染、礦區水資源危機及渣石流等重力地質災害。礦區地質環境問題主要分布在采掘業發達的盆地、谷地、山前傾斜平原及濱海地帶。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分布具有明顯的區域性、規律性。按上述方法對全省礦區地質環境進行綜合評估,綜合評估***分3級:不良區(礦區地質環境質量差,地質災害發育,地質環境破壞嚴重)、壹般區(礦區地質環境質量壹般,地質災害中等發育,地質環境破壞程度壹般)、較好區(礦區地質環境質量較好,地質災害發育少,地質環境破壞較輕)。

(壹)地質環境綜合評估不良區

1.肥城煤礦區地面塌陷及礦坑突水不良區

肥城是省內煤炭主要分布區之壹,肥城煤田開采歷史較長,采空區面積52.34km2,地面塌陷面積累計已達54.36km2,沈陷區積水現象十分普遍,季節性(雨季)積水面積20km2以上,地面變形劇烈,故大量良田無法正常耕作。絕大部分礦井都轉入煤層薄、含硫高、突水威脅嚴重的下組煤生產。區內礦坑突水嚴重,煤矸石堆存量大,礦區地質環境破壞嚴重。

2.寧陽煤礦區地面塌陷不良區

該礦區開采歷史較長,地面沈陷面積6.2km2,地面塌陷和地裂縫較重,受影響村莊16個,房屋開裂1.2萬間,礦坑突水較重,煤矸石、礦渣占地嚴重。

3.濟寧-兗州煤礦區地面塌陷不良區

區內采空塌陷面積已達127.96km2,最深達9.2m。地形起伏較大,各塌陷區多為常年或季節性積水盆地。塌陷區累計積水面積達20km2,平均積水深度4m,給人們生產生活造成很大影響。煤矸石、塌陷區占壓良田較重。

4.棗-滕煤礦區地面塌陷及礦坑突水不良區

(1)滕南煤礦區地面塌陷及礦坑突水不良區

該煤田煤層厚、埋藏淺,開采強度大,采空塌陷面積較大,累計塌陷面積20.32km2,年地面塌陷面積呈上升趨勢,礦坑突水較重,塌陷及礦渣占地較重。

(2)官橋煤礦區地面塌陷不良區

區內采礦歷史悠久,屬衰老煤礦區,地面塌陷較重,現采空塌陷面積約6.5km2。矸石、礦渣占地嚴重,礦坑突水較重。

(3)棗陶煤礦區地面塌陷不良區

區內采礦歷史悠久,屬衰老煤礦區,采空區較大,采空塌陷面積45km2,采空塌陷較重,塌陷區集水較重,礦渣占地嚴重,礦坑突水較重。

5.嶧城底閣石膏礦區地面塌陷不良區

嶧城底閣石膏礦區地面塌陷較重,地表起伏變化較大,對人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很大威脅。礦區多數礦山已有近20年的開采歷史,采空塌陷面積1.72km2,塌陷嚴重,破壞地表建築,塌陷地及礦渣占地嚴重、春秋季揚塵較重。

6.萊蕪馬莊、張家窪鐵礦區地面塌陷不良區

區內地面塌陷嚴重,破壞地表建築,部分塌陷區長年積水,尾礦庫、礦渣占地嚴重且影響礦區環境,礦坑排水量大,自然的地下水動力場遭到破壞。

7.新泰-蒙陰煤礦區地面塌陷不良區

新泰煤礦區采空區面積104.12km2,已沈陷面積達67.4km2,地面變形嚴重,全區12個鄉鎮(包括辦事處)72個村莊的近30余萬間房屋發生不同程度開裂(部分倒塌),受影響居民3萬余戶,直接經濟損失近億元。

蒙陰洪溝煤礦區內地面塌陷、地裂縫嚴重,累計地面塌陷坑200余個,對房屋等地表設施造成嚴重破壞,具突發性;礦坑突水較重,人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

8.平邑石膏礦區地面塌陷不良區

平邑石膏礦采空塌陷面積0.038km2,地面塌陷較重,地表起伏變化較大,對人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很大威脅。礦渣占地及揚塵較重。

9.淄博中南部煤礦區地面塌陷及礦坑水串層汙染不良區

區內采空區面積70km2,地面塌陷相對較重,礦坑突水嚴重,煤矸石、廢渣占地較重,煤矸石自燃、揚塵影響大氣環境,煤矸石山重力地質災害時常發生,礦坑水串層汙染嚴重,地下水疏幹嚴重影響水資源,地表水環境汙染較重。

10.招遠金礦區地面塌陷及崩塌、渣石流不良區

區內金礦礦山企業眾多,采空面積大,地面塌陷坑點多面廣,發育有地裂縫。崩、滑、流等重力地質災害時常發生,影響交通及破壞地表設施,礦渣及尾礦占地、揚塵等嚴重影響區內環境,區內水環境質量較差。

11.龍口煤礦區地面塌陷及海水入侵不良區

區內煤礦采空塌陷面積大,礦坑突水較重,礦渣占用土地,海水入侵較重,地下水質量較差,沿海地貌景觀受到較重影響。

(二)地質環境綜合評估壹般區

1.章丘煤礦區地面塌陷壹般區

區內采空區面積較大,地面塌陷相對較輕,煤矸石存量大,占地較重,礦坑排水量大,自然水動力場遭到破壞。

2.坊子煤礦區地面塌陷壹般區

區內煤礦開采歷史較長,采空區面積大,地面塌陷嚴重,塌陷面積30.93km2,對土地及地表設施造成破壞,矸石廢土無序堆放,占壓土地,影響城區環境,局部存在重力地質災害。

3.羅莊煤礦區地面塌陷壹般區

區內礦山開發歷史較長,地面塌陷面積較廣,對房屋等地面建築造成破壞,煤矸石存量大,占用及破壞土地。礦坑突水時有發生。

4.平度-萊州滑石礦區地面塌陷壹般區

(1)平度-萊州滑石礦區地面塌陷壹般區

區內地面塌陷較重,廢渣土無序堆放,占用土地,對地貌景觀造成破壞。

(2)萊州滑石礦地面塌陷壹般區

區內地面塌陷較重,形成多個塌陷坑及多條地裂縫,造成房屋開裂、農田被毀、廢渣隨意堆放及揚塵,影響區內地貌景觀和大氣環境。

(3)棲霞滑石礦區地面塌陷壹般區

區內地面塌陷及地裂縫較發育,破壞土地及地表設施,給人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影響。

5.牟平-乳山金礦區地面塌陷壹般區

(1)牟平金礦區地面塌陷壹般區

地表塌陷、地裂縫較重,破壞土地及地表設施,嚴重影響土地復墾,廢渣及洗冶廢水影響水環境。

(2)乳山金礦區地面塌陷壹般區

地面塌陷時有發生,對地表設施及地貌景觀造成破壞,廢石渣、廢液、尾礦庫對區內生態環境造成壹定影響。

(三)地質環境綜合評估較好區

壹般分布於不良區、壹般區外圍或礦山開發強度較低及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較好的區域。

四、礦區地質災害防治區劃

根據礦區地質災害的形成和演化規律、危害程度,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將全省礦區劃分為三大防治區:重點防治區(Ⅰ),次重點防治區(Ⅱ),壹般防治區(Ⅲ)(圖9-6;表9-6)。

表9-6 山東省礦區地質災害防治分區說明表

1.礦區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Ⅰ)

主要分布於魯北、魯西南平原和魯中南的中心城市及其外圍、膠東半島北部,按災種及危險程度可進壹步劃分為9個亞區。

(1)肥城采煤塌陷及礦坑突水重點防治亞區(Ⅰ1)

主要為肥城礦區,今後礦井生產向深部延伸,底板含水層富水性減弱,礦井防治水工程應采取局部註漿和疏水降壓相結合的治水方案;加強塌陷區監測,土地復墾等礦區綜合治理工作。

(2)兗州—棗滕采煤塌陷及礦坑突水重點防治亞區(Ⅰ2)

積極探討並充分利用采煤新技術,以減少地面塌陷危害,同時開展地表沈陷位移觀測研究工作,建立塌陷預測預警系統,進行礦區綜合恢復和治理。進壹步查清威脅采礦安全的地下水、地表水和“老窿水”通道,預防突水事故的發生。

(3)濟南—淄博礦區礦坑排水、水汙染為主重點防治亞區(Ⅰ3)

圖9-6 礦區地質災害防治分區圖

註漿堵水在該區地下水治理中有較成功的經驗,今後應加強礦坑排水綜合利用。淄博礦區大部分面臨閉坑,應繼續排水,防止對奧灰水的“串層汙染”。

(4)萊蕪巖溶塌陷及礦坑排水重點防治亞區(Ⅰ4)

合理安排區域地下水開采,鼓勵用水單位使用礦坑排水,以減少區域地下水開采量。加強鐵礦開采治理地下水的研究。

(5)大汶口—新蒙采煤塌陷及礦坑突水重點防治亞區(Ⅰ5)

加強礦區地下水治理對策研究,對主要進水通道進行註漿改造,以減少礦坑排水量。同時加強礦坑排水綜合利用和塌陷區土地復墾。

(6)臨沂采煤塌陷、巖溶塌陷及礦坑突水重點防治亞區(Ⅰ6)

對已轉入深部開采的國營大礦,應特別註意礦區地下水治理和礦坑水綜合利用。加強鄉鎮和個體礦山的管理,註重塌陷區土地復墾工作。

(7)濰坊采煤塌陷重點防治亞區(Ⅰ7)

加強對鄉鎮和個體礦山的管理,以減輕地面塌陷危害。坊子煤礦礦坑水水質較好,希望能充分利用,以保護地下水資源。

(8)膠北采金(煤)塌陷及重力地質災害重點防治亞區(Ⅰ8)

對采空塌陷的主要制造者———鄉鎮和個體礦山實行嚴格管理,同時加強塌陷區綜合治理。對潛在重力地質災害發生地段進行標註,並加強監測,防患未然。

(9)東營—濱州油氣開發區地面沈降及散落油汙染重點防治亞區(Ⅰ9)

集約開采和利用,以減輕落地油造成的局部汙染。加強研究采油與油區地面沈降之間的關系,同時進行地面沈降監測工作。

2.地質災害次重點防治區(Ⅱ)

主要分布於魯西南、魯中、魯西北、膠東四大礦業經濟區的眾多礦區(重點防治區外圍)。在大規模開發前,應加強科學開采方式的研究和應用,探討巨厚煤層異向開采新技術的可行性,減輕未來開采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的危害,做到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近期,完成全部重點礦區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建立健全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和群專結合的監測預防體系。對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災害隱患點進行勘察治理或搬遷避讓。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應急反應系統,完善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實行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報告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制度,開展預測預警系統和綜合防治工程研究,開展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預報工作。

建立平邑縣石膏礦采空塌陷監測預報及綜合防治示範區。

中遠期,健全並完善礦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和群專結合的監測預報體系。對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勘查治理或搬遷避讓。開展礦山地質環境評估,繼續實行並完善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和報告制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制度。在深入開展預測預警系統和綜合防治工程研究的基礎上,啟動綜合防治工程。不斷提高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預報的準確率。

3.地質災害壹般防治區(Ⅲ)

主要分布於魯東的膠萊盆地,魯西南平原和魯北平原南部的部分地區。由於局部地區地下蘊藏著較豐富的煤炭資源或油氣資源、部分地區蘊藏較豐富的中深層淡水資源,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其開發勢在必行,故仍潛在采空塌陷、地面沈降、地裂縫和第四系塌陷等地質災害,仍應密切關註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和防治。特別是新上大、中型建設項目亦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 上一篇:怎樣制作個人博客和如何上傳?
  • 下一篇:常用的網絡操作系統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