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什麽意思

“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什麽意思

劫在佛教中是時間單位,這句話是說墮無間地獄要經歷很長時間。

  無間有五:

壹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

二者.壹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

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銼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饑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

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

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壹日壹夜,萬死萬生,求壹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具體的說就是:

第壹:日日夜夜受罪受苦,以至於地獄的劫數,沒有壹些些時間斷絕的,所以稱他叫做無間。

第二:壹人在地獄裏也是滿的,多人在地獄裏也是滿的,所以稱他叫無間的。

第三:施罪的器用,沒有不齊全的,像叉棒鷹蛇狼犬等類,都是鐵的。或用燒熱的鐵杵和鐵臼,碓舂罪人的身體;或把罪人用磨磨、用鋸拉、用鑿鑿,銼的銼、斫的斫;或拋入大鑊裏用湯煮;或用燒紅的鐵網纏絡他的身體;或用燒熱的鐵繩紮拼,使他身肢挺直,在後逐繩道的,斬斫罪人分成百千段;又的使他騎在燒熱的鐵驢、鐵馬上焚燒;生革絡首,就是活剝他的皮;有的用烊化的鐵汁,壹邊叫他跑,壹邊用鐵汁澆他的身,使他皮肉焦爛;饑餓的時間,獄卒用鐵鉗鉗開他的口,用燒紅的鐵丸,拋入他的口中,唇、舌、腭依次焦爛,經過小腸,向下而出,鐵丸還是紅的;有的口渴了,獄卒用鐵鉗鉗開他的口,將熱化的鐵汁,灌入他的口中,唇、舌、腸、胃、小腸依次燒破,向下流出。這樣的,自從年起,直到竟劫,有那由他的劫數,毒痛苦楚,相連接的,更沒有壹息間斷的,所以叫他無間,這是受苦無間。

第四:不問妳男子女人,或是西戎羌胡、邊境夷狄、老的、幼的、貴的、賤的,或是龍,或是神,或是天上的人,或是地下的鬼,有了造罪行惡的業感,墮在地獄裏,都是同樣受苦的,所以稱他叫無間的。

第五:倘若壹墮在這地獄,從初入地獄時,直到百千劫,在這期間的壹日壹夜,要經過壹萬回的死,壹萬回的生,要求壹念極促時間的暫停,也不可得到的,要脫這苦,除非業報窮盡了,方才得著投生為人時候,以這樣的連綿,所以稱他叫無間的。

  劫

佛教中劫 劫 梵語kalpa,巴利語kappa。音譯劫波、劫跛、劫簸、羯臘波。意譯分別時分、分別時節、長時、大時、時。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佛教沿之,而視之為不可計算之長大年月,故經論中多以譬喻故事喻顯之。 婆羅門教認為世界應經歷無數劫,壹說壹劫相當於大梵天之壹白晝,或壹千時(梵yuga ),即人間之四十三億二千萬年,劫末有劫火出現,燒毀壹切,復重創世界;另壹說則以為壹劫有四時:(壹)圓滿時(梵kr!tayuga ),相當於壹百七十二萬八千年。 (二)三分時(梵treta^yuga ),相當於壹百二十九萬六千年。(三)二分時(梵dva^yuga ),相當於八十六萬四千年。(四)爭鬥時(梵kaliyuga ),相當於四十三萬二千年。四者凡四百三十二萬年。據稱現正處於爭鬥時。此外,根據上記‘壹劫四時’之說法,婆羅門教並認為四時相較,時間上愈形短少,人類道德亦日趨低落,若爭鬥時結束即為劫末,世界即將毀滅。 佛教對於‘時間’之觀念,以劫為基礎,來說明世界生成與毀滅之過程。有關劫之分類,諸經論有各種說法。大智度論卷三十八謂劫有二種,壹為大劫,二為小劫;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分五種劫,即夜、晝、月、時、年;大毗婆沙論卷壹三五以劫有中間劫、成壞劫、大劫三種;俱舍論卷十二謂有壞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種;彰所知論卷上分劫有中劫、成劫、住劫、壞劫、空劫、大劫等六種;瑜伽師地論略纂卷壹下載有九種劫,即:(壹)日月歲數。(二)增減劫,即是饑、病、刀小三災劫,稱為中劫。 (三)二十劫為壹劫,即梵眾天劫。(四)四十劫為壹劫,即梵前益天劫。(五)六十劫為壹劫,即大梵天劫。(六)八十劫為壹劫,即火災劫。(七)七火為壹劫,即水災劫。(八)七水為壹劫,即風災劫。(九)三大阿僧只劫。 諸經論中又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名目,小劫、中劫同為梵語antara-kalpa 之譯,大劫則為梵語maha^-kalpa 之譯。鳩摩羅什譯之法華經中,皆稱小劫,而法意所譯之提婆達多品中則稱中劫;二者皆同為 antara-kalpa 之譯。又大樓炭經卷五以刀兵等三災為三小劫,而起世經卷九稱之為三種中劫。立世阿毗曇論卷九以八十小劫為壹大劫,大毗婆沙論卷壹三五則以八十中劫為壹大劫;此等差異,均可視為 antara-kalpa 之異譯。 蓋‘劫’字原表示時限,其中雖有多種分別,但長時之‘劫’常用於說明世界之成立及破壞之過程。前述大毗婆沙論中,分劫為中間劫、成壞劫及大劫等三種,俱舍論等分壞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種,彰所知論分為中劫等六種,即是其例。依大毗婆沙論卷壹三五載,中間劫亦有減劫、增劫、增減劫等三種:減劫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之間;增劫者,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之間;增減劫者,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又從八萬歲減至十歲之間。此三種劫在說明住劫二十中劫之差別,即住劫二十中劫之中,第壹劫為減,第二十劫為增,中間十八劫為增減劫,各中劫之時量皆相等。此即最初減劫中有情福勝,故下減較緩,最後增劫中有情福劣,故上增亦緩,中間十八劫中,上下交替間有緩有疾,故此三劫時量相等。以上為小乘之說。又依瑜伽師地論卷二、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六、瑜伽師地論略纂卷壹等,大乘立二十中劫之各劫皆有增減,故不必如大毗婆沙論所說之三種劫,即以各中劫為唯壹之增減劫。另如優婆塞戒經卷七所說,從十歲增至八萬歲,從八萬歲減還至十歲,如是增減滿十八反,稱為中劫。是為異說。 中劫中定有刀兵災、疾疫災、饑饉災等三災出現,稱為小三災。關於三災出現之時限,有不同之說法。依大毗婆沙論卷壹三四載,於各中劫中之減劫,人壽每減至十歲,三災即出現。刀兵災者,是時人心嗔毒增上,相見即興強猛傷害之心,手所執者皆成利刃,各逞兇狂,互相殘害,經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災者,繼刀兵災之後,非人吐毒,疾病流行,遇輒命終,難可救療,都不聞有醫藥之名,時經七月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災後起饑饉災,天龍忿責,不降甘雨,由此饑饉,人多命終,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乃止。 上舉小三災,又稱三種中劫。若依大毗婆沙論所說,壹劫中三災並起,則住劫二十中劫中,各具小三災。若依立世阿毗曇論所說,於別劫中次第起壹災,則第壹劫為疾疫劫(梵roga^ntara -kalpa ),第二劫為刀兵劫(梵s/astra^ntara -kalpa ),第三劫為饑饉劫(梵durbhiks!a^ntara -kalpa ),以至第十九劫為疾疫劫。住劫中有如上二十中劫,壞劫、空劫、成劫亦各有二十中劫,合為八十中劫。壞、空、成三劫中雖無減增之別,但由於其時量等同住劫,故準彼而各有二十中劫。八十中劫為壹大劫,壹大劫即總括成、住、壞、空等四劫,是壹期世界之始末。 壞劫時,器世間壞,有火、水、風等三災,稱為大三災,以別於前說之小三災。其中,火災由七日輪出現而起,風吹猛焰,初禪以下悉被焚燒。水災由雨霖而起,第二禪以下悉被浸沒。風災由風之相擊而起,第三禪以下悉被飄散。其次第初以火災壞滅七回,再以水災壞滅壹回;水災之後復有七火。如此水災滿七次,更起七火,之後起壹風災,第三禪以下器世界均被飄散。總計有八次七火災,壹次七水災,壹次風災,即所謂六十四轉大劫。以故,初禪以下之器世界,每經壹大劫即遭壹次破壞,第二禪則每經八大劫遭壹次破壞,第三禪則每六十四大劫遭壹度破壞。色界中,唯第四禪不為三災所壞。故初禪大梵天之壽量為六十中劫,即壹大劫(除空劫二十劫),第二禪天壽量八大劫,第三禪天壽量六十四大劫。此中壹大劫稱火災劫,七火災劫稱水災劫,七水災劫稱風災劫。 又積大劫之數為十百千,乃至積數至阿僧只,則稱壹阿僧只劫(梵asam!khyeya - kalpa ),累積至三,稱為三阿僧只劫。但其時量之計算復有多種異說,大毗婆沙論卷壹七七列舉四說,壹說如前,壹說積中劫至阿僧企耶為壹阿僧只劫,壹說積成劫,壹說積壞劫。菩薩地持經卷九謂劫有二種,壹者日月、晝夜、時節、歲數無量,故稱阿僧只;二者大劫無量,故稱阿僧只。後者與婆沙之正義相同,前者乃就歲數劫而言。 總之,劫之時量悠長,算數所難計量。雜阿含經卷三十四有芥子劫(梵 sars!apopama -kalpa )、磐石劫(梵parvatopama -kalpa )之譬喻,大藏法數卷三十二有草木、沙細、芥子、碎塵、拂石等五大劫之名,皆說明劫之時量悠久無限。又依吉爾得斯(R.C. Childers)之巴利文辭典載,劫有空及不空二種。不空劫又有堅劫(梵sa^ra -kalpa )、醍醐劫(梵man!d!a-kalpa )、妙劫(梵vara -kalpa )、堅醍醐劫(梵sa^ra -man!d!a-kalpa )、賢劫(梵bhadra -kalpa )等五種差別。三劫三千佛緣起、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壹等,則說過去莊嚴劫、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劫等三劫,其中各有千佛出世。此外,八十華嚴卷二以大海之水量比喻劫數之多,稱為劫海。〔中阿含經卷二、長阿含經卷壹、起世因本經卷九、立世阿毗曇論卷七、俱舍論卷九、順正理論卷三十二、大智度論卷七、法華玄論卷五、法華經玄贊卷二末、大日經疏卷二、俱舍論光記卷十二、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瑜伽論記卷壹下、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十末、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壹之壹、佛祖統紀卷三十、法苑珠林卷壹〕

  • 上一篇:什麽是wms系統?
  • 下一篇:OA系統重慶哪家供應商做得好些?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