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龍頭節歲時習俗是怎樣形成的?

龍頭節歲時習俗是怎樣形成的?

龍擡頭,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漢族有,其他民族也有。龍擡頭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擡頭的日子,它是我國農村的壹個傳統節日。

二月初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蠢動,疫病易生,於是人們在那時就會焚香禱告,祈望龍擡頭出來鎮住毒蟲,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壹天也稱為“龍頭節”。

在我國北方民間流傳著這樣壹個神話故事。唐代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3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

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見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見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壹次雨。

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壹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

至二月初二這壹天,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壹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炒玉米花,並在院子裏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

龍王擡頭壹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道:“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壹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裏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

從此,民間形成習慣,每至二月初二這壹天,就炒玉米花吃。

這種天上人間融為壹體的民間故事,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從另壹個角度來看,也反映出古代農業受天氣制約的現實以及耕者渴望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願望。

其實,二月初二“龍擡頭”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在農歷二月以後,“雨水”節氣來臨,冬季的少雨現象結束,降雨量將逐漸增多起來,這本來就是華北季風氣候的特點。

舊時人們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28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稱“二十八宿”,以此作為天象觀測的參照。

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4個方向劃分為四大組,產生“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壹個龍形星象,人們稱它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

據東漢時期語言學家許慎《說文》稱,龍“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實際上說的是東方蒼龍星象的變化。

古時,人們觀察到蒼龍星宿春天自東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沒周期和方位正與壹年之中的農時周期相壹致。

春天農耕開始,蒼龍星宿在東方夜空開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龍首;夏天作物生長,蒼龍星宿懸掛於南方夜空;秋天莊稼豐收,蒼龍星宿也開始在西方墜落;冬天萬物伏藏,蒼龍星宿也隱藏於北方地平線以下。

每年的二月初二晚上,蒼龍星宿開始從東方露頭,角宿,代表龍角,開始從東方地平線上顯現。大約壹個小時後,亢宿即龍的咽喉,升至地平線以上。接近子夜時分,氐宿即龍爪也出現了。

這就是“龍擡頭”的過程。

在此之後,每天的“龍擡頭”日期,均約提前壹點,經過壹個多月時間,整個“龍頭”就“擡”起來了。

人們將這天賦予多重含義和寄托,後來逐漸衍化成“龍擡頭節”、“春龍節”了!此外,二月初二龍擡頭的形成,也與自然地理環境有關。

二月初二龍擡頭節,主要流行於北方地區。由於北方地區常年幹旱少雨,地表水資源短缺,而賴以生存的農業生產又離不開水,病蟲害的侵襲也是莊稼的壹大患。因此,人們求雨和消滅蟲患的心理便折射到對龍的日常信仰當中。

人們對二月初二龍擡頭節格外重視,人們依靠對龍的崇拜驅兇納吉,祈求龍神賜福人間,人畜平安,五谷豐登。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傳說龍頭節最早起源於伏羲氏時期,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禦駕親耕”。

至周武王時期,每年二月初二還舉行盛大儀式,號召文武百官都要親耕。從古至今,人們過“龍頭節”,充滿了崇拜龍的思想觀念。

俗話說“龍不擡頭天不雨”。在古代神格譜系中,龍是掌管降雨的神仙,降雨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壹年的莊稼的豐歉。因此,為了求得龍神行雲布雨,二月初二這天要在龍神廟前擺供,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同時唱大戲以娛神。

除祭祀龍神外,民間往往還舉行多種活動納吉,諸如舞龍、剃龍頭、引龍伏蟲、吃豬頭肉等。

舞龍,就是在二月初二這天上街舞龍慶祝。遇上好的年份,老百姓幾家合夥制作壹條龍,期望新的壹年在龍的蔭護下再獲豐收。

早在漢代,就有雜記記載舞龍的壯觀場面:為了祈雨,人們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龍。漸漸的,舞“龍”成為了人們表達良好祝願、祈求人壽年豐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慶的節日裏,人們更是手舞長“龍”,宣泄著歡快的情緒。

舞龍的形式多種多樣。耍龍的時候,少則壹兩個人,多則上百人舞壹條大龍。最為普遍的叫“火龍”,舞火龍的時候,常常伴有數十盞雲燈相隨,並常常在夜裏舞,所以“火龍”又有壹個名稱叫“龍燈”。

耍龍燈的時候,有幾十個大漢舉著巨龍在雲燈裏上下穿行,時而騰起,時而俯沖,變化萬千,間或還有鞭炮、焰火,大有騰雲駕霧之勢。下面簇擁著成百上千狂歡的人們,鑼鼓齊鳴,蔚為壯觀,好不熱鬧!

這種氣勢雄偉的場面,極大地刺激了人們的情緒,振奮和鼓舞了人心,因此,舞“龍”成為了維系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樂章,也體現了我國人民戰天鬥地、無往不勝的豪邁氣概。

所謂剃龍頭,指二月初二理發。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擡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壹年順順利利。

東南沿海地區壹直流傳著二月初二“剪龍頭”的習俗,這天大人、孩子都剃頭,叫“剃喜頭”。特別是男孩子,都要理發,謂之“剪龍頭”,據說在這壹天理發能夠帶來壹年的好運,也有要想鴻運當剃頭的寓意。

引龍伏蟲也是龍擡頭節習俗之壹。我國古代將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蠃、鱗、毛、羽、昆五類,稱為“五蟲”。

嬴蟲指的是人類,鱗蟲指的是水族,毛蟲指的是走獸,羽蟲指的是飛禽,昆蟲就是昆蟲了。龍是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

二月初二正是驚蟄前後,正是百蟲萌動之時,因此人們引龍伏蟲,希望借龍威鎮伏百蟲,保佑人畜平安,五谷豐登。

引龍伏蟲的活動有很多,最有特點是撒灰。撒灰十分講究。灰多選用草木灰,人們自家門口以草木灰撒壹條龍到河邊,再用谷糠撒壹條龍引到家,意為送走懶惰的青龍、引來象征富貴的黃龍,保佑人財兩旺。

從臨街大門外壹直撒到廚房竈間,並繞水缸壹圈,叫做“引錢龍”;將草木灰撒於門口,能攔門辟災;將草木灰撒於墻腳,呈龍蛇狀,則可以招福祥、避蟲害。

在北京民間,二月初二有很多習俗,比如說“二月初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老百姓要在這天驅除害蟲,點著蠟燭,照著房梁和墻壁驅除蠍子、蜈蚣等,這些蟲兒壹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了。

陜西省富縣壹帶還流行撒灰圍莊墻外的做法,也是伏龍驅蟲的表現。後來,也出現用石灰替代草木灰伏龍降蟲的做法。

二月初二這天,大人們要用五色布剪出方形或圓形小塊,中間夾以細秫稭稈,用線穿起來,做長蟲狀,戴在孩童衣帽上,俗稱“戴龍尾”,驅災辟邪。

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擡頭之吉兆,祝願孩子長大後斷文識字,名為“開筆”。二月初二簡單的舉動,飽含著人們對孩子的殷切期望,也飽含著大人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月初二吃豬頭肉也有說法。自古以來,供奉祭神總要用豬牛羊“三牲”,後來簡化為三牲之頭,豬頭即其中之壹。

北方人在二月初二龍擡頭之日,家家戶戶煮豬頭,是因為初壹、十五都過完啦,二月初二是春節中最後壹個節日。

壹般農戶人家辛辛苦苦忙了壹年,至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殺豬宰羊,正月壹過,臘月殺的豬肉基本上吃光了,最後剩下壹個豬頭,就只能留在二月初二吃了。

關於吃豬頭肉,宋代蘇軾的《仇池筆記》中曾記錄了壹個故事:

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後,甚感腹饑,於是闖入壹鄉村小廟,卻遇上了壹個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斬之。哪知和尚全無懼色,王中令很奇怪,轉而向他討食。

不多時和尚獻上了壹盤“蒸豬頭”,並為此賦詩寫道:

嘴長毛短淺含膘,久向山中食藥苗。

蒸時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槳澆。

紅鮮雅稱金盤汀,熟軟真堪玉箸挑。

王中令吃著美饌蒸豬頭,聽著風趣別致的“豬頭詩”,甚是高興,於是封那和尚為“紫衣法師”。看起來二月初二吃豬頭是古代留下的傳統,是吉祥兆頭的標誌。

宋代王中令吃蒸豬頭,品“豬頭詩”,那番景象已經是歷史。現如今人們吃“扒豬臉”就不壹般了。人們更偏向於用豬頭肉做其他的菜肴,壹是為了圖方便;二是因為過完春節家裏很少有完整的豬頭了。

“扒豬臉”經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12道大關卡的標準化生產,歷經10多個小時的修煉,才能端上餐桌。

吃“扒豬臉”有三種,壹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煎餅吃。每壹種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二月初二吃“扒豬臉”,回味5000年的餐飲歷史,該會是壹種當代與歷史交融的完美體現。這正是:二月初二,春龍節,龍的傳人過龍節,龍節要吃豬頭肉。

二月初二與“龍擡頭”相關的活動很多,就全國而言,由於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比如山東地區的吃炒豆,北京地區的“咬春”,山西地區的“司錢龍”,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放龍燈”等。

在山東地區,二月初二這天家裏要停止壹切家務,尤其是要停止針線活,免得“傷了龍目”;要停止洗衣,恐怕“傷了龍皮”。二月初壹的晚上,家裏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來,據說是不要影響了“龍擡頭”,只有這樣才能“細雨下得滿地流,壹年吃穿不發愁”。

不過,山東地區過二月初二最不可缺少的,則是在流傳甚廣的吃炒豆習俗。

清晨,家家用鹽或糖炒豆,謂稱“炒蠍子爪”。很多地方還在用很古樸的方法:用提前篩好的沙土炒黃豆,還有蠶豆、黃豆、玉米花、青豆、豌豆等品種壹應俱全,口味各不相同。

山東內陸地區對二月初二的講究更多,其中有壹項重要的民俗活動,那就是圍糧倉。

二月初二清晨,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婦從自家鍋竈底下掏壹筐燒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壹把小鐵鏟子鏟些草木灰,人走手搖,在地上畫出壹個個圓來。

圍倉的圓圈,大套小,少則3圈,多則5圈,圍單不圍雙。圍好倉後,把家中的糧食虔誠地放在倉的中間,還有意撒在倉的外圍,象征當年的大豐收。

在北京地區,二月初二龍擡頭這天,要烙壹種很薄的面餅,又稱“薄餅”。吃春餅名稱“咬春”,也叫“吃龍鱗”。

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並且有韌性,因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裏分格碼放熏大肚、松仁小肚、掛爐烤的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壹起卷進春餅裏吃。

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佐料有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黃醬,烤鴨則配甜面醬。

吃春餅時,全家圍坐壹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裏,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若在二月初二這壹天吃春餅,北京人還講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在北京,還有壹種豆面糕,北京清真風味小吃。用蒸熟的黃米或糯米揉成團,撒炒熟的黃豆面,再加入赤豆餡心,卷成長條,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

豆面糕在清代時,經營者現制現售,隨制隨撒豆面,猶如郊野毛驢就地打滾粘滿黃土似的,故得了“驢打滾”這壹詼諧之名。

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歡在農歷二月買“驢打滾”品嘗,因而經營這種食品攤販和推車小販很多,以天橋市場白姓食攤和“年糕虎”做得最有名氣。

晉北地區這壹天,盛行“司錢龍”。引錢龍時要緊口說話,以免驚跑了錢龍。

早上太陽未出山,家家戶戶提壹把茶壺,到河邊或井上去吸水。按照這壹年幾龍治水的推算,在茶壺內放幾枚銅錢或硬幣。吸水以後,隨走隨灑壹條水跡回到家中,將余下的水與錢全部倒入水缸,錢龍就引回家來了,意喻壹年發財。

晉西北壹些地方的引錢龍,選擇壹棵大樹或壹塊大石頭,用灰線圍灑壹圈。再用紅線拴壹枚銅錢,先將銅錢置放在灰線圈內,手拉線牽回家中,用容器蓋住即成。

在黃河三角洲地區,有“放龍燈”的習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稭紮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蔔挖成的小油碗,放到河裏或灣裏點燃,為“龍照路”。

此外,這壹天民間飲食還多以龍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牙”,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

民間有許多禁忌避諱“龍擡頭”,諸如此日家中忌動針線,怕傷到龍眼,招災惹禍;忌擔水,認為這天晚上龍要出來活動,禁止到河邊或井邊擔水,以免驚擾龍的行動,招致旱災之年;忌諱蓋房打夯,以防傷“龍頭”;再者,忌諱磨面,認為磨面會榨到龍頭,不吉利。

俗話說“磨為虎,碾為龍”,有石磨的人家,這天要將磨支起上扇,方便“龍擡頭升天”。

除上面介紹的活動及食俗之外,還有吃蠍豆、擊梁驅蟲等。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動,衍化成“龍擡頭節”、“春龍節”了。

  • 上一篇:“apicloud openwin pageparam”怎麽用?
  • 下一篇:漲停板計算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