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老馬識途文言文翻譯及註解

老馬識途文言文翻譯及註解

1. 老馬識途文言文解釋

檢舉 | 2011-7-21 19:14 最佳答案 “老馬識途”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說林上》。

原文: 管仲、隰朋(1)從於桓公而伐(2)孤竹(3),春往(4)而冬反(5),迷惑(6)失道(7)。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

乃放(8)老馬而隨(9)之,遂(10)得(11)道。行(12)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13)山之陽(14),夏居山之陰(15),蟻壤壹寸而仞有水(16)。”

乃掘(17)地,遂得(18)水。 以(19)管仲之聖(20)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21)師(22)於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23)之智,不亦過(24)乎?註釋: 1.管仲、隰朋:兩人都是齊桓公的大臣 2.伐:討伐 3.孤竹:指孤竹國,相傳為神農氏的後裔,春秋時的古國,在今河北盧水(指的是現在的灤河,此處的孤竹國在今河北省盧龍縣城南灤河與青龍河交匯處東側) 4.往:出征 5.反:通“返”,返回 6.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亂,辨不清是非 7.失道:迷失歸途。

道:歸途 8.放:放開,指解脫羈絆讓馬自己隨便走 9.隨:跟隨,跟著。隨之,跟著它,跟著老馬,之字是代詞。

10.遂:終於 11.得:找到 12.行:走 13.居:住,處於 14.陽:山之南水之北 15.陰:山之北水之南 16.蟻壤壹寸而仞有水:據說蟻封(蟻穴周圍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壹寸,其下八尺之處有水;仞:古代七尺或八尺為壹仞 17.掘:挖 18.得:找到 19.以:憑借 20.聖:精明通達 21.不難:不以。..為難 22.師:學習,請教,向……學習;師於老馬:就是以老馬為師,意動用法,學習,效仿。

23.聖人:有智慧的人 24.過:過錯譯文: 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

於是放開老馬前行,大家跟隨在後,終於找到了路。走到山裏沒有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地上蟻封有壹寸高的話,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於是挖掘地,終於得到了水。

憑借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帶著愚蠢的心卻不知道學習有智慧的人的才智,這不也是很大的錯誤嗎?。

2. 寓言文言文:老馬識途怎麽解釋~

成語名稱老馬識途漢語拼音lǎo mǎ shí tú成語解釋途,路,道路。

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個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常用來比喻富於經驗堪為先導。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主語、謂語;含褒義 成語出處《韓非子·說林上》出處原文“管仲、隰(xi)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壹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與老馬,老蟻,今人不止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原文釋義雖然中原各國逐漸承認了齊國的盟主地位,但居住在邊遠地區的某些少數民族部落卻不理這壹套。

有壹天,齊桓公正與管仲議事,有人來報告說北方的壹個叫做山戎(róng)的少數民族又侵犯了燕國,劫奪糧食、牲畜和財物,燕國派人來求救了。齊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見,管仲說:“山戎經常騷擾中原,是中原安定的憂患,壹定要征服。”

齊桓公聽了管仲的話,親率大軍援救燕國。齊侯大軍到了燕園,才知山戎早就帶著搶到的人口和財物跑了。

管仲說:“山戎雖然跑了,但以後還會來騷擾。我們不如壹追到底,徹底打垮他們,實現北方的長治久安。”

齊桓公聽了管仲的意見,向北追擊山戎。燕國的君主燕莊公又對齊桓公說:“附近有個無終國(今河省玉田縣),與我們素有往來,他們也和山戎有仇,可否請他們給我們帶路,壹同攻打山戎?”齊桓公立刻派人帶著禮物去無終國求助。

無終國也派了壹支軍隊前來參戰。山戎的首領叫密盧,他聽說齊、燕、無終三國聯合討伐,知道打不過,就帶著壹些親信和金銀財寶向北方逃跑了。

來不及跑的山戎百姓和士兵都投降了。齊桓公為了使山戎真正心服,傳令不許傷害山戎降兵和百姓。

山戎受到寬待,感激齊桓公。齊桓公問他們:“妳們的首領跑到哪裏去了?”他們說:“壹定是去孤竹國借兵去了。”

齊桓公決定跟蹤追擊,捉拿密盧,征伐孤竹國,徹底消除北方動亂的隱患。再說密盧逃到孤竹國,向國君答裏呵求援。

答裏呵派大將黃花率兵跟密盧前去迎戰齊軍,不料,黃花壹出陣就被齊軍打得大敗。黃花逃回去對答裏呵說:“齊侯率軍前來,不過是要捉拿密盧,與我國毫無關系。

我看不如殺了密盧,與齊侯講和,方能保全我們自己”。另壹位大臣則獻計說:“北方有個地方叫‘旱海’,又稱‘迷谷’,那裏茫茫沙漠無邊,路途難辨。

如果能把齊軍引入‘迷谷’,不用壹兵壹卒,就能使齊侯人馬全軍覆沒。”黃花聽到這裏動了心眼。

於是去殺了密盧,割下了首級,直到齊侯軍中,獻上密盧首級,並稱答裏呵已經率軍逃跑,自己願歸順齊侯,為齊軍引路,追擊答裏呵。齊侯見黃花獻上密盧首級,便信以為真,率領大隊人馬跟著黃花向北追擊。

黃花在前面帶路,齊侯人馬隨後緊跟。進了沙漠,才拐了幾個彎就找不到路了。

茫茫無垠(yín)的黃沙,好似靜靜的大海,既分不清東西南北,也辨不出前後左右。齊桓公想找黃花來問壹問究竟是怎麽回事,但哪裏還有他的影子?這才知道中了黃花的奸計。

這時太陽已經下山,夜幕籠罩著大地,四周漆黑壹片,西北風壹個勁地刮,凍得士兵直發抖。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才發現人馬已零散不全。

齊桓公命令趕快尋找出去的道路,但大隊人馬轉來轉去,怎麽也走不出這個迷谷。這時,管仲猛然想起老馬大多認識歸途,便對齊桓公說:“老馬識途,無終國的馬很多是從山戎弄來的,不如挑選幾匹無終國的老馬,讓它們在前邊走,興許可以找到出去的路。”

齊桓公雖然將信將疑,但又沒有別的辦法,就同意試壹試。於是管仲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在前邊走,大隊人馬跟在後頭。

幾匹老馬不慌不忙地走著,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來的路上。大家死裏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謀。

從此,“老馬識途”也成為壹句廣為流傳的成語。齊軍走出迷谷,打敗了孤竹國,答裏呵和黃花也被亂兵殺死,孤竹國也就被滅了。

勝利之後,齊桓公對燕莊公說;“山戎、孤竹壹帶的土地足有500公裏之多,全送給您吧。”燕莊公急忙說;“那可不敢當。

靠您的幫助,我們才保全了國土,現在已經是感激萬分了,哪裏還敢收您的土地呢?”齊桓公說:“您不要客氣了,北部邊疆十分重要,您把它治理好,勿使邊民來犯,向天王納貢,這是我們大家的光彩。再說齊國離這裏這麽遠,鞭長莫及,也管不了啊!”這麽壹說,燕莊公就不好再推辭了。

齊桓公班師回國之日,燕莊公親自送行。壹路上兩人邊聊邊走,越談越投機,不知不覺出了燕國邊界50裏。

直到他們分手的時候,齊桓公才猛然想起周禮的規矩,就說:“古往今來,諸侯送諸侯不得送出邊界,我們怎麽能違反規矩呢?”說著就要把這50裏土地割讓給燕園。燕莊公已經得了500裏土地,說什麽也不肯再要齊國的50裏地了,可齊桓公壹心要別人承認他是霸主,說話做事既講信用,又守規矩,所以非要燕莊公收下不可。

就這樣燕國又得到50。

3. 老馬識途文言文解釋

檢舉 | 2011-7-21 19:14 最佳答案 “老馬識途”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說林上》。

原文:

管仲、隰朋(1)從於桓公而伐(2)孤竹(3),春往(4)而冬反(5),迷惑(6)失道(7)。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8)老馬而隨(9)之,遂(10)得(11)道。行(12)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13)山之陽(14),夏居山之陰(15),蟻壤壹寸而仞有水(16)。”乃掘(17)地,遂得(18)水。 以(19)管仲之聖(20)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21)師(22)於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23)之智,不亦過(24)乎?

註釋:

1.管仲、隰朋:兩人都是齊桓公的大臣

2.伐:討伐

3.孤竹:指孤竹國,相傳為神農氏的後裔,春秋時的古國,在今河北盧水(指的是現在的灤河,此處的孤竹國在今河北省盧龍縣城南灤河與青龍河交匯處東側)

4.往:出征

5.反:通“返”,返回

6.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亂,辨不清是非

7.失道:迷失歸途。道:歸途

8.放:放開,指解脫羈絆讓馬自己隨便走

9.隨:跟隨,跟著。隨之,跟著它,跟著老馬,之字是代詞。

10.遂:終於

11.得:找到

12.行:走

13.居:住,處於

14.陽:山之南水之北

15.陰:山之北水之南

16.蟻壤壹寸而仞有水:據說蟻封(蟻穴周圍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壹寸,其下八尺之處有水;仞:古代七尺或八尺為壹仞

17.掘:挖

18.得:找到

19.以:憑借

20.聖:精明通達

21.不難:不以。..為難

22.師:學習,請教,向……學習;師於老馬:就是以老馬為師,意動用法,學習,效仿。

23.聖人:有智慧的人

24.過:過錯

譯文:

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於是放開老馬前行,大家跟隨在後,終於找到了路。走到山裏沒有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蟻封有壹寸高的話,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於是挖掘地,終於得到了水。

憑借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帶著愚蠢的心卻不知道學習有智慧的人的才智,這不也是很大的錯誤嗎?

4. 文言文老馬識途的翻譯和寓意

管仲、隰朋跟從齊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於沒有熟悉地理的向導帶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管仲說:“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於是就縱老馬於軍前,任其所至,隨而從之,竟得道而歸。在山中行軍,沒有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螞蟻的土壤有壹寸深壹仞之處就有水。”就發掘蟻穴,找到了水源。憑借管仲和隰朋的聖明,到他們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馬和螞蟻求教學習看作是羞恥的事,現在的人現在人卻不承認自己愚昧、不知道學習和吸取聖人的智慧,不太過分了嗎

啟發:

老馬識途」的意思是老馬年紀雖然老大。但它能找著出路,用來比喻很有

經驗的人。這壹篇夜章是在勉勵我們多和日常生活接觸,並且不要忽略這個寶貴

經 驗。在妳眼中或許認為”經驗〃它是很渺小、不起眼,但是以後的日了還長

得很 呢!像管仲和隰朋都能註意平常生活中的壹事壹物,才能解決迷路和缺水

的問題 啊!假設管仲和隰朋沒有日常生活的經驗,那麼齊恒公以及大軍不是要

坐困「他方」呢!

因此,這「經驗」是需要累積的,而且加以應用在生活上。舉來說:像電視

常播的「馬蓋先」,是大家很熟悉的,每當馬蓋先遭遇因難時,都運用他從課本

上所得知的知識,以及他的經驗來解決因難,這就是壹個例子。「老馬識途」壹

文給我的啟示,我只有二句話可說:「平常的經驗,要加以應用」。說來說去,

用說得很容易,用做的卻很不易,說到這,該結束了,喔!且慢我還有壹句話要

說,經驗是靠妳(妳)自己去累積的!

5. 文言文《老馬識途》在線翻譯 謝謝

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於是放開老馬前行,大家跟隨在後,終於找到了路。

走到山裏沒有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蟻封有壹寸高的話,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於是挖掘地,終於得到了水。

憑借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帶著愚蠢的心卻不知道學習有智慧的人的才智,這不也是很大的錯誤嗎?

6. 老馬識途文言文翻譯

老馬識途

管仲、隰朋①從於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壹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③師於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註釋:①管仲、隰(xǐ)朋:都是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商、周時期的壹個小國家。③不難:不惜,不恥。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 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 在崇山峻嶺的壹個山谷裏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裏走出山谷。時 間壹長,軍隊的給養發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裏。管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壹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麽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 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 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 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壹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 了回齊國的大路。

7. 老馬識途 文言文 翻譯

原文 齊桓公伐山戎,道孤竹國,前阻水,淺深不可測。

夜黑迷失道,管仲曰:“老馬善識途。”放老馬於前而隨之,遂得道。

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壹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不難於師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譯文 春秋時,管仲和隰朋有壹次隨齊桓公遠征孤竹國,凱旋歸國時,夜晚行軍竟然迷路,不能前進。管仲說:“老馬識途。”

於是放開老戰馬,讓它自由往前走,全軍跟在它的後面,不久果然找到回齊國的大道。 在行經山區時,軍中已沒有多余的儲水。

隰朋說:“螞蟻冬天時在山南築窩,夏天在山北營巢,在蟻窩壹寸遠的地方向下挖掘,就可掘出水源。”命人掘地,果真湧出地泉。

以管仲的聖明、隰朋的智慧,尚且要以老馬和螞蟻為師,現在人卻不承認自己愚昧、不知道學習和吸取聖人的智慧,不太過分了嗎?。

  • 上一篇:做網站需要什麽樣的數據庫,數據庫在網站的作用有什麽?
  • 下一篇:物聯網小程序源代碼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