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開源軟件(OSS)運動、基金會的由來及發展

開源軟件(OSS)運動、基金會的由來及發展

OSS運動起源於自由軟件運動。

在國外,早期開發軟件的有識之士在1984年提出了壹個自由軟件運動的計劃。這個計劃對於當時或現在這種利益橫行的 社會 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軟件程序員要把他的產品--軟件及其代碼開放出來,讓大家可以自由的使用、復制分發、研究學習。難道這就是***產主義在計算機上的實現嗎?

當然自由軟件的出現是有其原因的:從某個方面說軟件的代碼就代表了軟件的核心與根本,在當時的理念下這就是軟件商賺錢的生命線,所以大家對於自己公司設計編寫的代碼都通過版權來嚴加保護,並且很多人也可以通過對自己編寫的代碼添加軟件版權來去維護並取得個人利益。雖然這種版權計劃的初衷是好的(保護與鼓勵創作人),但在現代 社會 中,很多微小的不平衡都會被人們抓住並放大。由於軟件版權與個人利益密切掛鉤,所以導致了當時太多的軟件的開發人員都要對於自己的代碼添加軟件版權保護,而添加版權後的軟件,其他人無法再自由取得軟件源代碼來學習研究,甚至對於取得該軟件也要付出壹定的經濟利益。軟件是壹種特殊的實體,它是壹種信息載體。在現代 社會 中信息的傳播已經十分的迅速,人們通過獲取信息來迅速的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從而給自己進壹步的帶來各種利益。但是由於軟件版權的過渡使用,造成了軟件知識方面信息流通的倒退,從而因為幾個人的個人金錢利益而影響了所有從事軟件行業的人的知識利益。

因為不滿當時大量的軟件肆意的添加版權保護從而與金錢掛鉤的現象,MIT(麻省理工學院)的Richard Matthew Stallman(理查德· 馬修· 斯托曼,簡稱Stallman或RMS)首先發起了自由軟件運動(Stallman要向所有的商業軟件開戰,讓人們可以自由的享有軟件)。

自由軟件運動的主要項目就是著名的GNU項目。由於每個計算機用戶都必須使用操作系統,而當時沒有免費的操作系統,Stallman在1984年開始了壹項宏偉的計劃:創造壹套完全自由、免費、兼容於Unix的操作系統GNU(GNU's Not Unix!,GNU不是UNIX,GNU指壹種大型的哺乳動物--牛羚)。

在這個計劃之初,沒有人肯來幫助他,Stallman就自己先花費了近壹年的時間來完成了壹個GNU軟件--GNU EMACS(壹個編輯器,類似於壹種集成開發環境)。EMACS的功能很強大,而且可以自由的分發拷貝,很快,EMACS就到處流傳,並且開始有人幫助EMACS來添加些新功能、修補錯誤。漸漸的EMACS日益完善,廣為人們使用,EMACS獲得了成功。

由於 EMACS 的成功,在1985年,Stallman成立了壹個基金會: FSF(Free Software Foundation,自由軟件基金會,網址: http://www.fsf.org ),以用來籌集資金幫助開發GNU項目。

FSF創立以後,不斷接到很多廠商的捐款與贊助,Stallman開始以較低的工資雇用有理想的軟件工程師編寫GNU項目中的自由軟件,他自己是不支薪的。

在1985年9月,Stallman正式發表了著名的GNU宣言(GNU Manifesto,網址: http://www.gnu.org/gnu/manifesto.html ),對於GNU計劃作了更詳細的闡述。

在1989年,Stallman與壹群律師起草了廣為使用的GNU 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NU通用公***協議證書),創造性地提出了“反版權”或“版權屬左”,Copyleft的概念。

同時,GNU項目中的GCC(GNU C Compiler,GNU的C編譯器)由於其優越的性能和自由的特點,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至1990年,所有GNU計劃的重要組件均已基本找到或編寫,就剩下了操作系統的內核(內核系統的編寫壹般極為復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當時Stallman的FSF並沒有辦法或能力來開發)。

1991年芬蘭大學生Linus Benedict Torvalds(林納斯·本納第克特·托瓦茲,簡稱:Linus)在GNU GPL條例下發布了他自己創作的操作系統內核,該操作系統內核被命名為GNU/Linux或簡稱Linux。這個計劃得到了全世界的眾多開發者的參與與支持,這個計劃做到了過去商業軟件認為自由軟件不可能做到的事--用分散的開發者、沒有嚴格管理與計劃的團隊通過互聯網,開發象內核系統這麽復雜的軟件。

在商業軟件方面,人們看到了自由軟件運動中很多好的項目,壹些人開始謀求自由軟件的商業化,但是Stallman的自由軟件運動強調商業不能淩駕於自由軟件之上,以GNU GPL發布的軟件在商業經營模式上也不太可能再是過去軟件商的制造業模式,這種思想與限制對於當時的軟件公司來說是很難接受的,所以壹般公司不願使用和加入自由軟件(即使自由軟件功能很強大,他們仍然有壹定的顧慮)。而在自由軟件方面,遍及世界的眾多自由軟件開發者卻沒有像Stallman那樣那麽討厭商業化軟件(這畢竟是很多開發者的謀生之道)。所以,有人就開始尋求壹種更溫和的概念。

1997年,美國電腦黑客Eric Steven Raymond(埃裏克·斯蒂芬·雷蒙,簡稱:Raymond)在他的著作《大教堂與集市》(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壹文中首先提出了“開放源代碼軟件”(OSS)這個概念,並用了壹系列論文加以描述和討論。

Raymond強調的不是完全用自由軟件來替代現存的商業軟件,而是通過在自由軟件、特別是Linux的發展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巨大開發能力來強調這種新式的開發模式-開放源代碼讓所有人可以參與的開發模式,因為這樣可以快速提升程序本身的質量。

Raymond的這些論文很快得到了壹些大公司的回應:當Netscape公司的高層人員讀過《大教堂與集市》後,很受啟發,於1998年1月宣布將它的Netscape瀏覽器(就是Mozilla項目的前身,現在著名的Firefox瀏覽器就是Mozilla項目的壹員)開放源代碼。

在1998年2月,Raymond成立了開放源代碼促進會(網址: http://www.opensource.org ),提供Oss的定義與認證。

1998年8月微軟意識到要應對Oss運動對自己的沖擊,使其工程師編寫了著名的萬聖節文檔。而後,這份文檔被泄漏並公開。該文檔描述了微軟對付Linux和其他開放源碼計劃的卑鄙手段和險惡用心,整個世界壹片嘩然。

1999年,Sun、HP、IBM、SAP等公司宣布開始使用或銷售Linux,大公司開始加入到Oss運動中。此時開放源代碼軟件運動才開始真正興起。Oss運動可以說是自由軟件運動的分支,但兩者的差別並不明顯。壹般而言,自由軟件運動更多的是基於政治及哲學思想(有時被稱為所謂黑客文化)的理想主義運動。而Oss運動則是對自由軟件運動的另壹種解釋,它讓自由軟件變的更為溫和,更能為人們所接受。

實際上,Oss的提出可以說是向壹些商業公司變相的解釋了自由軟件的優點,讓他們可以消除顧慮,從新的觀點來看待自由軟件,也以新的方式來利用自由軟件;Oss也確實給了很多商業公司以機會來利用自由軟件的各種優點,從而向另壹種商業模式去轉變。很多的公司從開放源代碼中看到了壹些不壹樣的世界,他們開始將自己的產品或協議開放出來,因為這樣做確實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利益。同時,商業公司的加入又壯大了Oss運動的聲勢,加快了Oss運動這個雪球的滾動速度,Oss運動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阻擋了。

在2004年,Netscape公司的瀏覽器終於又借助開源的動力卷土重來了。Firefox成功的發布了1.0版,並以其優越的安全性能,在瀏覽器市場上又開始重新搶奪微軟IE的市場份額。

Stallman並不喜歡Oss這個詞,他認為Oss的概念沖擊了自由軟件,並給了很多廠商以機會濫用自由軟件,這違背了自由軟件最初的精神。在他的哲學中,他認為這是不對的。為此自由軟件的支持者與Oss的支持者曾經相互的爭論,對於這些爭論筆者認為我們不需要太多的關心,時間會證明壹切(我們應該像Linus那樣,成為壹個實幹家,而不是無聊的理論家)。現在,畢竟Oss可以說是總結了自由軟件的所有優點,所以現在,我們就只討論Oss。

  • 上一篇:天龍八部各職業分析
  • 下一篇:表格表格制作源代碼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