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關於言傳身教的孝敬詩句

關於言傳身教的孝敬詩句

1.五到十句關於仁孝的名言,詩句

君子能仁於人,不能使人仁於我;能義於人,不能使人義於我. ———— 《魯連子》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 司馬遷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壹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 陸遊

父母惟其疾之憂. ——孟武伯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遊

有難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

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子曰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壹則以喜,壹則以懼.——子曰

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子曰

2.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有關名言詩句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唐)

意思是: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出自:《遊子吟》

2、孝子的奉養,是要使他們從心裏感到愉悅和快樂,不違背他們的意誌。——戴聖(西漢)

意思是: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誌,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之,孝子之身終,終身也者,非終父母之身,終其身也。

出處:《禮記·內則》。

3、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何處遙相見,心無壹事時。——白居易(唐)

意思是: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什麽時候能再相見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

出處:《遠師》

4、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戴聖(西漢)

出處:《禮記》

意思是: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壹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壹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壹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壹則以喜壹則以懼。——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

出處:《論語·裏仁篇》

意思是:父母的年紀,不可以不知道。壹方面為他們的高壽而高興,壹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3.關於孝的詩句

這個有點多啊……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父母在世時,要以禮侍奉;死了,要以禮安葬,並且按禮儀祭祀。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關心父母的病痛是講求孝道之關鍵。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就是要求子女經常在父母面前盡些孝心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誌。——《禮記》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禮記》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壹則以喜,壹則以懼。

——《論語》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

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壹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壹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

——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

——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壹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

《勸孝歌》 母稱兒幹臥,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勸孝歌》 老母壹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

《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沈芒寂夜臺。

《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壹親;母愛,人間第壹情。

字嚴 世上惟壹沒有被汙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4.關於孝敬父母的詩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出自清代黃景仁的《別老母》

白話文釋義: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淒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出自唐代:孟郊《遊子吟》

白話文釋義: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壹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話文釋義: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

4,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出自春秋《禮記》

白話文釋義: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高壹等的是言語、行為和內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壹等是不打罵侮辱父母,對他們好,再下壹等的是能給他們養老送終。當然連養老送終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出自秦漢《孝經·聖治章第九》

白話文釋義:天地萬物之中,以人類最為尊貴。人類的行為,沒有比孝道更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沒有比敬重父親更重要的了。

5.關於孝敬的詩句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6.有關百善孝為先的古詩

(壹)《踏莎行》·天地人為貴

太空無極,星辰無數,

唯地球有人生出.

宇宙創造出神奇,

人類變成造物主.

幸福無邊,聰明無度,

做人當彼此愛護.

讓和諧遠離戰爭,

盼每個家庭和睦.

(二)《沁園春》·天下至道在和諧

民用和睦,上下無怨,至德要道.

讀老子孔子,經書典籍,治世名言,敬業

忠孝.修身養性,立身行道,誌在謀國家

富饒.須牢記,要愛人敬人,奉親養老.

和諧需要平等,臨事只為家國計較.

法古今完人,滿而不溢,為下不爭,居上

不驕.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治理好家庭

細胞.再重提,和諧治家國,首當行孝.

(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十月懷胎媽媽苦,壹朝落草爹爹笑.

提兒尿尿吹口哨,逗兒笑笑裝怪調.

舉上肩頭騎馬馬,躲到樹後藏貓貓.

食時挑揀盤中菜,行時擔心路上跤.

百般呵護荷捧珠,千方調教鳥啼巢.

垂髫總角逢人誇,弱冠而立涉世焦.

曾學孟母擇鄰居,亦請良師入戶教.

名利場中防眼紅,潛規則裏怕身飄.

父盼成龍天上飛,母望養老身邊繞.

爹愛家譜添獨孫,媽憂兒子雜二毛.

爹媽古稀得新樂,孫子繈褓有牢靠.

桑榆晚景發蒼蒼,早起晚睡彈舊調.

(四)《沁園春》·孝乃天之經,地之義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理當行孝.

學武穆精忠,重華大孝,羔羊跪乳,靈狐

返巢.基因遺遞,惟妙惟肖,天道認姊妹

同胞.循天理,傳孝悌禮樂,中華之寶.

看登月奔小康,顯文明古國之標高.

談敬業奮發,仁慈博愛,舍己為人,功在

孝道.不肅而成,不嚴而治,息訟於言傳

身教.睜眼看,現代文明,功在本朝.

(五)《踏莎行》·祭祀先祖,傳承孝道

祭如神在,言敬心哀.

攜兒孫登堂同拜.

飲水思源不忘本,

民族始方興未艾.

孝無終始,善行不怠.

世上無物可不愛.

由此及彼推而廣.

看盛世姍姍到來.

(六)祝福孝子

好人有好報,大德必大孝.

心存天下人,腹納四海潮.

揀苦難於身,送溫馨於老.

常為而不有,每言思合道.

其潔比玉潤,其心同光耀.

傳大孝之風,養精忠之苗.

和諧之精靈,太平之依靠.

為人民服務,替好人祈禱.

(七)夢

似傍晚,

似雲月淡淡,

夢魂向老家飛往.

站在門前,

滿眼洞壁頹墻,

茅草翻揚.

夜靜靜,

兄弟姊妹不見,

老屋微光.

似乎媽媽在為我煮飯,

似乎媽媽在為我補衣裳,

似乎媽媽睡在我身旁.

媽媽呀!

雙鬢如霜,

為何不將兒呼喚?

為何凝神將我打量?

壹眨眼,

媽媽突然不見

我聲嘶力竭地喊,

醒來正睡在妻子身旁.

路燈照進紗窗,

天籟聲回蕩,

我的兒女也工作在遠方.

我的苦,

媽媽點點滴滴曾嘗,

我的福,

媽媽壹絲壹毫未享.

難忘媽媽壹生的辛酸,

我壹生的遺憾,

我壹生的憂傷.

眼前親友次第過,

看食盡鳥投林,

看後浪催前浪.

人生夢壹場,

行孝要及時趕上,

父慈子孝要世代相傳.

7.關於孝敬的詩句有哪些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誌·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麽,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妳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麽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8.描寫言傳身教,立德於行的話

修身立德,言傳身教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決定著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壹個國家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並最終決定著壹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成敗。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而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是高素質教師隊伍的第壹要素,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過程中,我也體會到了作為壹名教師“活到老,學到老”的真正含義。

俗話說:“教師是給學生傳授知識的,但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如何做人”。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德育方式,學生,特別是中小學生,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他們對老師有特別的信任和崇拜感。老師的壹言壹行,壹舉壹動,對他們的影響極大。因此,教師的道德修養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顯得極其重要。要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教師必須做到以身作則,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學生,要求學生做的,教師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教師自己首先不做。如果壹位教師的教學思想不端正,不能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盡管他經綸滿腹,其教育效果卻不壹定好。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我們老師“不做警察,而要做學生的良師”,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壹句名言:“捧著壹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要時刻牢記用自己的壹言壹行去深刻的影響學生的成長,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魅力,令學生所敬佩。教師又要以自身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的成長。

  • 上一篇:請問草圖大師sketchup尺子的快捷鍵是啥?
  • 下一篇:織夢模板如何使用織夢怎麽套模板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