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為什麽說對變化統壹的感知是兒童審美感知的高級形態?

為什麽說對變化統壹的感知是兒童審美感知的高級形態?

〔1〕2016年,我國研究者公布了由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大維度組成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2〕在此基礎上,美術領域研究者進壹步提煉出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五大美術學科核心素養。〔3〕在學前教育領域,2012年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提出的兒童藝術領域的三大核心素養,即感受美、表達美、創造美,與基礎教育階段的五大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密切相關。可以說,只有在學前教育階段真正落實以兒童藝術領域核心素養為基礎的美術教育,才能更好地實現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並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在兒童藝術領域的三大核心素養中,感受美是表達美和創造美的前提,是變革長期以來我國傳統兒童美術教育“重範例、輕感受”“重復制、輕體驗”弊病的關鍵所在,也是連接圖像識讀、審美判斷等基礎教育階段美術學科素養的重要橋梁。感受美的核心是兒童的審美感知。對兒童審美感知發展特點的研究是教師在美術教育中為兒童提供支持策略的重要起點與依據,也是當前理論界與實踐界亟待進壹步關註的重要領域。以下將從認知心理學、藝術心理學等角度探討兒童審美感知的發展特點,以期為兒童審美感知教育提供參考。

壹、兒童審美感知的發展特點

◆從無意註意到有意註意:視知覺的主動選擇意識越來越強

審美感知的產生是從註意這壹心理活動開始的,既包括某壹瞬間心理活動有選擇地朝向壹定事物、離開其余事物的“指向”,也包括指向事物時所達到的清晰和完善的“集中”程度。〔4〕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之壹“圖像識讀”所指出的個體對藝術、生活或工作中圖像的識讀也開始於個體註意活動的發生。

兒童早期的註意呈現出多變性、直覺性、不連續性和不確定性的無意註意特征。具體表現為,嬰兒更容易被輪廓鮮明、對比強烈或帶有特定圖式的刺激所吸引,如人臉;嬰兒的視線經常會發生不確定的位置變化,且註視點之間沒有明顯的關系,如這壹刻註視天花板,下壹刻註視窗外。不過,雖然兒童早期感知覺仍處於無意註意階段,但並不等於其在註意選擇上完全被動。相反,兒童很早就表現出明顯的視覺偏好。範茨(Fantz)通過測量註視時間的實驗研究發現,出生只有48小時的新生兒就能表現出對人臉和靶心圖等形狀的視覺偏好。〔5〕由此可見,兒童的註意並非完全由外在的環境刺激所支配,而是存在天生的主動性與選擇性。正如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所言,視知覺從壹開始就是壹種積極主動的探索行為,且這壹主動性和選擇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強,是壹種具有壹定選擇取舍標準的創造性感知活動,其標準主要體現在有趣和有用兩方面。〔6〕有趣是感官選擇性接受信息的第壹標準。藝術心理學研究發現,好奇心驅使人類關註新奇、有趣的對象,而好奇心的來源可能出於早期的安全需要。原始人類需要時刻探尋周邊陌生環境的細節以確保自身安全,長時間的探尋行為便形成壹種心理定式。〔7〕對兒童而言,新奇有趣的刺激能產生適度的心理緊張,這是興趣產生的源泉。反之,當刺激信息對兒童來說不再新鮮時,其有意註意的選擇性就會減弱,時間和強度也會降低。例如,生活中壹個向上拋起的小球,壹個會旋轉的杯蓋,壹段被拉長後縮短的電話線,壹堆搭好的積木被推倒等現象都會引起兒童的好奇,進而產生興趣。在此過程中,直線、曲線、螺旋線、形狀等藝術元素被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兒童的審美感知中,並將會在特定的引導下被激發出來。

有用是感官選擇性接受信息的第二標準。滿足需要是個體生存與發展的首要前提,為滿足需要人們通常會首先或更多關註那些有價值的信息。對兒童而言,這種價值性與其心理發展階段、已有經驗密切關聯。例如,處於自我意識形成階段的嬰兒能有目的地用手指指向奶瓶,明確地表示想“喝奶”;處於自我中心階段的兒童通常會依據有用原則誇大或強化外界刺激對自身某壹方面引起的強烈感受,而有選擇地忽略或簡化其他無關刺激的影響。比如壹個認為自己善跑的兒童,他對腿部的感受最為強烈,因此繪畫時往往會將“有用”的腿畫得又大、又長,而將“沒那麽有用的”腦袋畫得非常小。

◆從簡化概括到精細分辨:審美感知的辨識能力逐漸增強

人類的視知覺從壹開始就具有簡化性與概括性特征,隨著視知覺功能的逐步完善,多通道感官信息的綜合加入,尤其是壹般感知能力與審美感知能力分化之後,兒童審美感知的辨識能力逐漸增強,為日後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發展出圖像識讀素養打下重要基礎。

1.視知覺的簡化率與兒童審美感知的概括性

心理學研究及大量事實表明,視知覺最初把握的是事物的粗略結構特征,即捕捉最主要的特點並以此代表對該事物的認識,如觀看天空捕捉的是色彩,觀看天鵝捕捉的是長頸等。值得註意的是,兒童有自己獨特的視知覺簡化方式,不等同於成人提供的概念化模式。

具體而言,視知覺的簡化率表現為兩種形式。壹是內容上的簡化,具體表現為壹個畫面中僅有很少的內容,且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比較簡單,如低幼繪本通常壹頁中只安排壹項突出的內容(如紅色的太陽),或壹種簡單的對應關系(如大、中、小的椅子)。二是結構上的簡化,具體表現為在畫面中采用比較簡單的技巧呈現簡化的結構關系。粗獷的原始藝術、質樸的兒童畫等均屬於這壹類型。〔8〕

兒童審美感知的基本特征是源自本能的簡單概括。兒童早期還不具備對客觀事物進行抽象和理性分析的生理和心理基礎,因此只能將客觀事物作為壹個整體加以認識,兒童的審美感知呈現出直覺式概括的特點,〔9〕如4歲兒童對汽車造型的認識是圓形和方形的組合。圓形是兒童審美感知最初階段的主要形狀。這是因為在壹定條件下,視知覺傾向於將刺激式樣以壹種盡可能簡單的結構組織起來。兒童早期的視知覺功能尚處於發育過程中,映入視線的刺激物信息較微弱,這時知覺往往會擺脫外在刺激物的限制,而完全依照自己的簡化趨勢展開,最終形成最簡單的式樣——圓形。〔10〕這壹特點在兒童早期繪畫中體現為兒童用圓形來代表壹切事物。這是兒童對感知對象主要特征的概括化描述,是審美感知能力發展的重要體現。

2.視知覺的分辨率與兒童審美感知的精細化

隨著視知覺的發展與認知功能的分化,兒童早期知覺粗略性的特征也在向精細化轉變,開始更多關註感知對象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部分又稱組成元素,是整體中壹個“特殊的段落”,其特殊性在於特定條件下該部分能顯示出的與周圍背景可分離的程度。〔11〕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取決於壹定的組合原則。組合原則的概念是由格式塔心理學家韋太默(Wertheimer)首先提出的,主要指那些使壹些部分之間的關系看上去比另外壹些部分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的因素,即相似性原理。在藝術樣式中,形狀相似、色彩相似、位置相似、空間定向相似、運動速度相似等都是按照相似性原理組成的,從而更容易被視網膜捕捉並識別為壹個部分,以便與另外的部分區分開來。可見,從整體中區分出部分是審美感知發展到壹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逐漸對整體中“以相似性原理組成的部分”更加敏感,而這往往與其自身經歷密切相關。例如,兒童感知到掉了壹顆牙齒的嘴巴變得“更空了”,就畫了壹個誇張的巨型嘴巴。又如,剛被踩到的腳趾雖然在大小上並未發生變化,但是強烈的疼痛使得兒童感到“這個腳趾變大了”“其他腳趾變小了”。這些現象都體現了兒童對整體與部分關系的初步理解。

兒童初期對整體與部分的感知更多帶有個人的主觀色彩,後期兒童則能夠更加客觀真實地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例如,兒童可以認識到“指甲在指尖位置,指尖在手指上,手指是手的組成部分”,並能在繪畫時在指甲處用環狀表現指甲的形狀,說明其對細節的辨識能力顯著提高。這對兒童發展圖像識讀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顧名思義,圖像識讀包含了個體對圖像的識別、辨析、比較與思考,兒童期對審美感知精細化的註重與培養使得兒童感知分辨更精細,更敏感,更具有指向性。

◆從具象感知到聯想感知:表征與想象在審美感知中的作用愈加凸顯

1.以感知覺為基礎的具象感知是兒童審美感知的基礎階段

感知覺是人類獲得外界信息的基礎通道,也是具象感知產生的主要途徑。感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人的視、聽、嗅、味、觸等多種感官,在人腦中產生的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對客觀事物各個部分及其相互關系綜合、整體的反應。通過多通道感覺,兒童獲得了形狀、色彩、肌理、空間、質感等感知對象的直觀信息,再通過整合性的知覺,將這些直觀信息轉化為初級具象。初級具象並非按照獲取來源分類存儲,而是具有明顯的多通道通感現象,即打通所有的感知覺通道並產生新的印象。〔12〕例如,兒童把太陽畫成綠色,並說“好涼快啊”,這就是視覺和觸覺的通感。兒童積累的感知覺經驗越多,所獲取的具象就越豐富,越鮮活。

2.以表征為基礎的聯想感知是兒童審美感知的高級階段

從發展階段來說,聯想感知是在感知覺基礎上形成的、具有壹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是伴隨著兒童語言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壹種高級形式。如果說由“感知覺產生的表象”只有當感知對象作用於感官時才產生,那麽由“聯想感知產生的表象”則可以在這種作用消失後繼續以相似或相關的形式存在。

按照表象的現實性程度,可分為再造性表象與創造性表象。〔13〕再造性表象是根據其他人的描述、已有的圖樣或自己的感受,在頭腦中形成新形象的過程。例如,兒童觀看了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角色在夏天活動的畫面,想象到自己在炎熱天氣下戴著墨鏡、拿著扇子吃雪糕的場景,這就是兒童通過聯想感知產生再造性表象的體現。創造性表象是不根據現成的描述或圖樣,在大腦中獨立產生新形象的過程。例如,兒童在感受了各種各樣的房子造型後,自己創造出壹幢方形的、四周都是凸起的、“有防控裝置、大炮保衛和瞭望口”的新型房子,這就是兒童通過聯想感知產生創造性表象的體現。

以表征為基礎的聯想感知是日後兒童發展創意實踐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前提,是“形成創新意識,習得創意方法,運用形象思維,嘗試創作有創意的美術作品”的重要基礎,〔14〕應當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

◆從形狀到色彩再到主題:由感知不同藝術元素到感知藝術元素之間的關系

藝術元素是平面和立體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色彩、明暗、形狀、肌理和空間等。〔15〕藝術元素既是兒童審美感知的內容,也是兒童表達創造美的基礎,更是日後發展美術表現這壹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前提。

1.兒童對形狀的關註源於輪廓辨識的本能需要

個體對形狀的感知,主要是通過眼睛分辨物體之間的邊界線(又稱輪廓辨識)。從形狀感知的發展角度來看,形狀是個體最先獲取的壹種視覺元素。大量的嬰兒視覺偏好實驗表明,剛剛出生幾周至幾個月的時間內,嬰兒的視覺能力非常有限,視敏度約在20/200到20/600之間,其更多感知到的是物體的外部輪廓而不是內部細節。嬰兒尤其對人臉形狀有特殊的偏愛,這與嬰兒想要接近母親的求生本能有關。〔16〕隨著視知覺功能的不斷完善及認識水平的提高,兒童對形狀的感知不只停留在外部輪廓,而更多是基於自身的認知對感知對象進行自動完型。〔17〕例如,雖然眼睛是看不見球的背面的,但是人類仍能將其感知為壹個完整的球。兒童對形狀的感知發展到壹定階段也是如此,在繪畫中表現為雖然見不到孕婦肚子裏的胎兒,但在畫面中能將胎兒的形狀補充完整;雖然不能完全看到汽車中的乘客,但在畫面中能表現出乘客的全身像,等等。兒童這壹“畫所知而非僅畫所見”的特點正是形狀辨識的完型能力的體現。

2.色彩是吸引兒童註意並引發深入審美感知的重要因素

隨著對物體特征的熟悉,兒童逐步將色彩作為物體的壹種屬性加以認識,如黃色的香蕉、紅色的汽車等。這壹階段兒童看到的色彩與物體的對應關系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直到其廣泛接觸各種物體的色彩,並將色彩視為物體的壹類屬性後,他們才能逐步將物體色彩視為壹種形式美的獨立要素加以感知,如五顏六色、黑白相間、綠色中間壹點紅等。兒童對色彩的感知具有極大的個體獨特性,這與其生活體驗和個性特征密切相關,如兒童會畫出綠色的太陽可能是因為太陽變成綠色會讓人覺得清涼,會畫出黑色的蘋果可能是認為“蘋果生病了”。了解兒童色彩感知的個體獨特性,就會理解兒童為什麽在審美感知與表達中會出現與現實不符的色彩了。

3.兒童對主題的關註反映了其對事物之間關系認識的深化

主題是感知對象各元素之間的內在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上構成的作品內涵、目的等。兒童對主題的感知與語言發展、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自身經驗密切相關,具有很強的個體性和不確定性。兒童對主題的感知主要通過對構圖的理解來實現。傳統風格的繪畫作品往往將主題置於視覺中心,或稍微偏離中心的位置,是畫家想要突出表達的各種因素的聚焦。〔18〕兒童往往也會關註到這個部分,並產生自己的理解。例如,秦文君等人的繪本《抱抱》中的壹幅插畫,所有動物均將眼神投向了畫面右側壹個長著大嘴、喊著“抱抱”的小猩猩。雖然小猩猩本身並不大,但視線的投射、畫面的聚焦以及碩大的“抱抱”兩個字形成的畫面構圖,鮮明突出了小猩猩急切尋找媽媽擁抱的心情。這樣的主題表現就非常容易被兒童理解。

基於核心素養理念的兒童審美感知教育的啟示

◆提供大量有趣、有用、有美感的審美感知對象

有趣更多指向遊戲性。對兒童而言,“好玩的才是具有吸引力的”。例如,兒童會搜集掉落的黃葉玩跳樹葉堆的遊戲,搜集各種不同花紋和色彩的糖紙玩裝扮娃娃的遊戲,將不同材質的自然物品和生活物品放進袋子裏,通過觸摸猜出物品名稱等。這些看似普通的日常遊戲恰恰是兒童審美感知教育的開始,落葉的堆疊和鋪排滲透著藝術的節奏與動感,各色各類的糖紙蘊含著色彩和形狀的變化,觸摸材質猜出名稱需要兒童對肌理與質感有初步印象。正如席勒所說,藝術活動是人的感性與理性和諧統壹的審美遊戲活動,〔19〕兒童藝術的本質是遊戲,藝術是遊戲的高級形態。

有用並不是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界定價值,而更多是指向與兒童生活體驗相關的“有益性”。比如為兒童提供壹個有藝術感的水杯,帶領兒童種植並體驗收獲的喜悅等,這些事物或活動都源自於兒童真實的生活體驗,因此會帶來更深刻、更豐富的審美觸動。

教師提供的審美感知對象還應當有美感。這裏的美感並不壹定是成人視角下的美,如“五彩斑斕”“滿滿當當”“左右對稱”等,而是更多考慮“兒童認為什麽是美的”。

◆提供的審美感知對象形式從簡化概括到精細復雜不斷發展,為培養圖像識讀素養奠定基礎

鑒於兒童的審美感知具有從簡化概括到精細分辨的特點,在審美感知教育中,教師提供的審美感知對象在形式上也應當具備這壹特點,從而使得兒童的審美辨識能力不斷提升,逐步發展圖像識讀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既能整體觀看以解讀圖像內涵和意義,又能細致辨別圖像造型、色彩肌理等藝術元素”。

具體而言,為年齡較小的兒童提供的審美感知對象在形式上應當比較簡單、概括。例如林明子的繪本《小鞋子,走壹走》,每壹頁都只有壹雙不同動態的小鞋子,很好地把握了低齡兒童認知簡化的特點。又如米羅的繪本《天空藍的金黃》,以簡化的圖形、線條和鮮明的對比來呈現畫面,更易獲得低齡兒童的喜愛。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教師提供的審美感知對象可以逐漸精細復雜。例如田村茂的繪本《螞蟻和西瓜》,畫面中蘊含豐富的細節,會激發兒童進壹步探索的欲望。教師既可以從整體內容上激發兒童思考,也可以詢問更多局部和細節的問題,以推動兒童審美辨識能力逐漸向精細化方向發展。

◆尊重並鼓勵兒童表達自己的審美見解,為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提供前提

隨著表征力與想象力的不斷發展,兒童的審美感知逐步從具象感知發展到聯想感知。換句話說,由於兒童自身發展水平、性格特征、生活經歷等相差迥異,其所產生的審美見解也有較大差異。教師應當充分尊重這種差異,鼓勵兒童大膽表現。只有這樣,兒童才有可能自主、自覺、自由地進行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教師應當悅納不同兒童對同壹感知對象產生不同的感受與認識。如對梵高的作品《星月夜》中漩渦的認識,有的兒童認為是龍卷風,有的兒童認為是火箭噴射出的氣,還有的兒童認為是雲朵的裙子,這些認識都是兒童基於感知對象的形式並結合自身興趣和生活經驗等形成的聯想。教師在與兒童談論審美見解或審美感受體驗時不能強求其有統壹的認識,更不能有對錯判斷,而是應當給予兒童充分的尊重與鼓勵,並提供更多機會和時間讓兒童將感受表達出來。

◆循序漸進地引導兒童了解藝術元素和原理,為審美判斷的養成奠定基礎

藝術元素和藝術原理是審美對象的美之所在,也是教師引導兒童進行審美感知的依據。從單壹藝術元素到多個元素的簡單組合,再到相對復雜的藝術原理,兒童審美感知的這壹發展規律為日後更好地進行審美判斷奠定了基礎,便於兒童“統合性地對審美對象進行感知、評價、判斷與表達,形成基本審美能力”。

為引導兒童感知藝術元素和原理,首先,教師應當加強自身藝術素養的學習。教師應當通過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學習機會積累藝術詞匯,還應當註重在日常教育中抓住促進兒童審美感知發展的教育契機。例如,教師在與兒童討論“下雨天”時,在兒童表達了“大泡泡、小泡泡”“變大、變小、不見啦”等有關形狀、節奏等藝術元素的詞匯後,教師抓住契機請兒童畫出這壹場景。雖然在對話中教師並沒有直接向兒童灌輸什麽是形狀,什麽是節奏,但多次類似的討論有助於提升兒童對藝術元素和原理的敏感性,為其審美判斷素養的發展積累寶貴財富。

其次,教師與兒童進行藝術元素和原理的對話時應當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年齡較小的兒童通常對單壹藝術元素感興趣,如色彩、線條等。教師應當給予兒童充分的感知和探索時間,通過帶領兒童捕捉並欣賞自然界中的色彩、開展玩色遊戲等方式加強兒童對色彩的體驗。對年齡較大的兒童,教師可適當引導其發現更加復雜的藝術原理,如人物構圖的平衡、樓梯的旋轉等,以進壹步提高兒童的審美鑒賞力,進而更好地運用多種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知與體驗。

  • 上一篇:菜鳥如何學習免殺?
  • 下一篇:亞視銀狐源代碼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