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南寧解放路的故事

南寧解放路的故事

鐘鼓樓是古南寧最負盛名的壹景,原址在今民族大道39號附近(即***和路與民權路交叉十字街口附近),原名平楚樓。《邕寧縣誌·古跡誌》記載,明嘉靖十年(1531年),南寧衛明威將軍軍政掌印指揮僉事王佐鑄了壹口大銅鐘,重二千斤,懸掛在平楚樓上,因此叫鐘鼓樓。過去的鐘鼓樓壹帶是南寧城內最繁華的街道之壹,遺憾的是,鐘鼓樓在抗日戰爭前被拆掉了。

雄偉壯觀的古鐘。

據《南寧史料》記載,鐘鼓樓古樸典雅,雄偉壯觀。底座呈正方形,樓的頂端為葫蘆狀尖頂;樓下方的四角為4條巨型磚砌方柱,柱的直徑約2米。樓內較寬,古時樓下除擺賣小食攤外,還肩負十字街來往交通的任務;在樓的東北面,有座登樓敲鐘的樓梯;樓的東西南北面,有題匾4塊,東面的叫“宣和”、南面的叫“通明”、西面的叫“應候”、北面的叫“拱辰”。

而鐘鼓樓的銅鐘高1.8米,口徑1.2米,重1000多公斤,現置放於南寧市人民公園鎮寧炮臺內,是國內現存最大的懸掛銅鐘,也是南寧難得的珍貴文物和藝術珍品。鐘上除刻有重量、鑄造年月、鑄造人和捐款人的姓名外,還有字體端莊娟秀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字樣。

抗日戰爭時期,南寧淪陷時,銅鐘曾被轉移到百色、柳州、武漢等地,壹度流落他鄉。南寧解放後,廣西文物工作者在武漢發現其蹤影後立即收購回邕,這口飽經滄桑的古銅鐘至今仍保存完好,為南寧市現存最大的銅鐘。

昔日的鐘鼓樓壹帶如今已成繁華商業地帶。

古樸情韻 歷史輪回

鐘鼓樓洪亮的鐘聲在邕江邊悠悠遠揚,之所以號稱“晨鐘暮鼓”主要原因在於:“晨鐘”即每天早上敲三陣,每陣三十六響,***鳴壹百零八響,送走108種煩惱;“暮鼓”在晚間敲響,與晨鐘對應。破霧的晨鐘,穿雲的暮鼓,神怡的遊人……正所謂晨鐘驚夢,暮鼓催歸。

新鐘鼓樓給人們帶來無限遐想的同時,舊鐘鼓樓的盛衰也讓人握腕感慨。據史料記載,鐘樓鼓樓是中國古代寺院園林文化不可缺少的壹景,古有“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輕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之說,鐘聲鼓聲的交織敲擊,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禮樂精神。如今,老南寧談起鐘鼓樓時最為津津樂道的是“壹根稻草能掛大銅鐘”、“番鬼佬偷寶草”、“鐘鼓鬥龍王”等傳說。家住大同街、現年76歲的卓秀蘭阿婆神秘地告訴記者:“聽我媽說,鐘鼓樓的銅鐘壹根禾稈草吊得起來,它還會自己半夜滾下邕江和水龍王鬥得天翻地覆……”而今年86歲的南寧市退休幹部周孝先老人則愉快地回憶起鐘鼓樓的鐘聲:“我們家住民生路,雖然聽得不是很清楚,但每逢國家發生什麽喜慶大事,都要在白日鳴鐘祝賀;其他時間壹般是晚上7時到第二天淩晨6時敲鐘打更,然後是每條小街巷的更夫傳更。我十壹二歲的時候,經常去鐘鼓樓耍,我記得是座兩層的木板樓,平時無人守鐘,晚上有政府派人值班敲鐘,經常有乞丐在樓下過夜……”為此,周孝先於2004年在南寧市政府舉行的關於南寧古跡的座談會上提出修復鐘鼓樓的意見。

壹根稻草 懸掛銅鐘

明朝嘉靖年間,南寧的鹽埠街口(即現在的***和路與民權路交叉十字街口附近)建了壹座鐘鼓樓。

老南寧相傳,鐘鼓樓上有兩個木架,壹條草繩,掛著壹口大銅鐘,擱著壹面大鼓。話說有壹年南寧天旱成災,牛皮大鼓被曬得熬不住了,就跟銅鐘告了個假,從通向水閘門的那條水溝滾到邕江洗澡。

話說邕江有條獨角蛟龍,口中能噴黑煙,經常汙染江水,還把江邊洗衣婦女卷入河中,百姓因此怨聲載道。這日,獨角蛟正在宮中飲酒作樂,被大鼓攪了雅興,盛怒之下,它率領壹千人馬直奔江面聲討大鼓,正玩得高興的大鼓結果不明就裏被獨角蛟勾破了壹個大窟窿。大鼓寡不敵眾,只好慌忙逃回鐘鼓樓。銅鐘知曉後怒火沖天,就直奔邕江給大鼓討回公道。正在宮中論功行賞、飲酒作樂的獨角蛟聞到銅鐘的叫罵聲迎上江面,只見銅鐘把蝦兵蟹將殺得片甲不留,獨角蛟上前招架,僅戰了幾個回合,節節敗退,它轉身就逃,結果被眼明手快的銅鐘用鐘頂壹扣,擒住了獨角蛟,拖回鐘鼓樓。

正當銅鐘和大鼓要將獨角蛟痛打壹輪出氣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上樓,銅鐘急忙念咒,蛟龍立刻變成另壹根草繩,掛在架上……

暮鼓晨中 呼之欲出

廣西建設廳原總建築師傅博告訴記者,他1961年到南寧工作的時候,就住在人民公園鎮寧炮臺前的賓館裏,出入經常見到鐘鼓樓的那口大銅鐘。後來他從壹本《南寧誌》上看到鐘鼓樓的圖片和資料,就萌發了用鐘、原樓資料特點做壹個鐘亭的想法,“把古老的東西喚回來壹部分,不是完全新造,增加歷史韻味。我吸取自己以前口頭提意見失敗的教訓,開始以文字的形式呼籲!”傅先生說到做到,2004年春節,他給南寧市長去信建議重建鐘鼓樓,信的全文如下:林市長、陳副市長:兩位春節好!有個建議,看來要驚動兩位才能落實。

南寧在明清時代有座鐘樓,樓在民國時毀,留有照片,但鐘仍在;因此建議恢復鐘樓,找回南寧市發展過程中的記憶。

……當然,如果恢復的話,選型、選址當可眾議而定。

可以在民生廣場上,可以在國際會展中心前;只是希望在明年元旦時能聞市長在樓上敲鐘報曉。

另外,市政協淩斌同誌曾提及把新華街古城墻能顯露出來,也是顯示城市經歷的好建議,望能壹並落實;此兩意見在討論“南寧市歷史傳統街區控制性保護規劃”及清華主筆的“南寧市舊城區改造重新規劃研究”討論時均有提出,但這樣提可能不解決問題,必須專案立項,交由規劃、城建部門進行。

具體原鐘亭內容已編由陳副市長主持的《南寧市建築誌》已詳載。專此,致禮建設廳原總建築師傅博敬上2004年春節傅先生的信壹石激起千重浪,林國強市長隨後批示:“請陳瑞賢副市長閱後安排相關部門提意見,這個鐘在哪裏?如何展現?確值研究。”陳瑞賢副市長也批示“請規劃、建設局拿意見研究”。

2004年3月,南寧市文化局在市博物館召開了恢復鐘鼓樓的論證會,特別邀請了與此同時提出重建鐘鼓樓的周孝先老人。最後擬定在邕江河畔建設和恢復南寧名景鐘鼓樓。

2005年,市文化局還同時提出擬修建包括鐘鼓樓在內的5個歷史文化景點,南寧的文化名城保護意識被再次喚醒。

古井雖無 盛名依舊

雙孖井位於人民東路與友愛南路交匯處、人民東路63號門前10米左右地方,曾有兩口並列的水井,以前是周圍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上世紀80年代初建道路後將此井填埋。但市民壹直把西到民族商場,北到友愛橋,南至沙井碼頭這壹路段稱為“雙孖井”。“雙孖井”相傳為宋代時狄青將軍南征時所掘(但無史料記載),又傳是民國初年才挖。

雙孖井是南寧市最新公布的21處文物點之壹,壹些線路的公交車都沿用這壹地名。雙孖井旁邊開有“孖井小食店”、“孖井旅社”、“孖井冷飲店”等。

回望古井 燈火闌珊

城市的滾滾車流,往往會在人民東路與友愛南路丁字路口壹個叫做雙孖井的路口短暫停留。十幾秒的紅燈,或許可以暫時連接起這個城市至今有名無井的歷史。

不知從何時起,雙孖井被現代交通中斷了內部聯系,而作為南寧市最有名的地方,它的消失,更多體現了壹種標本意義。

檢視邕城“城市化”歷程,人們或許可以發現,像雙孖井這樣根植於市民心中的古跡並不多,我們可以清晰地觸摸到它的生命周期,而在南寧市的歷史軌跡中,至今已有名而無井的雙孖井壹直在見證她這種巨變或漸變。

如今,作為首府難得的古跡之壹,雙孖井與其他名勝古跡壹起構成了邕城的文化源頭。或許正因為這種文化上的完整性,使得這個處於城市黃金商圈的古跡,雖已消失多年,人們依然念叨著它的好。

燈紅酒綠的都市生活正在步步浸染著雙孖井的文化風味,水井不得不接受“現代化”的最直觀刺激。然而,對於懷舊者來說,雙孖井依舊有載不動的鄉愁,人們也發現,燈火闌珊處,雙孖井的容顏正逐漸清晰。

清泉育人 桑梓情濃

翻開南寧地圖,古井不知在何時消失,且了無痕跡,只有地圖上標識的“雙孖井”、“沙井街”等老地名還昭示著這裏曾經有過的壹段歷史。

記者了解到,在如今的友愛南路與人民東路63號門前10米左右的交叉處,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丁字路口,曾有兩眼水井,它們相依相偎,井口壹般大小,形同姐妹,故名雙孖井。井終年不涸,水清且亮又甜,這壹帶居民都在此汲水、洗衣。而當時住在這裏的都是下層勞動人民,拉板車的、做小販的、做腳夫的、做泥水工的……他們早出晚歸,辛苦勞作,他們的孩子衣衫破舊,每天三五成群在井口結伴上學,放學後又到井口幫大人挑水,點綴著這裏的風景。

飲水思源,雙孖井讓老南寧愛戀。住在沙井街三巷的韋阿婆回憶古井還是壹臉的神往:“雙孖井的井深有兩條牛繩那麽長,大概兩丈四深,井水好呀,冬暖夏涼,打不幹的。當時,附近的柔青園、淩雲園、西湖園居民都來這裏挑水喝。”如今說起被埋在地下的雙孖井要重建,今年69歲的陸美蓮阿婆興奮不已:“那是三喜臨門的好事,我們家有?仔、?井旅社,再有雙孖井就‘?全’了。”陸阿婆說,當年她從五塘嫁入沙井街就住雙孖井邊,生了壹對兒女後,第三胎幸運地生了雙胞胎兒子,“我在1964年生下?仔後,居委會還補助我7斤雞蛋,5斤白糖。我們壹家六口靠老公每月57元工資養活,生活艱難,有人勸我將?仔送人,我說天生天養,不送。?仔小時候經常愛拿半個籃球做成的水桶,去雙孖井打水玩。

有了雙孖井,才有了孖仔,我們開的旅社就叫孖井旅社。”陸阿婆說。

雙孖井古井 美不勝收

家住人民路北二裏、現年70多歲的陸阿婆回憶,原來邕城有4個城門,每個城門都有壹口井和3棵樹。雙孖井旁邊原來有3棵龍樹,樹下有壹口小井,井水經常溢出路面。

1951年擴路修公園,把龍樹挖了,將井移到路中間,就是今天的雙孖井。“當年我們愛用藍色的鋼盔打水,後來用上自來水就不打井水了。”74歲的黃老伯馬上在旁對記者說:“我記得雙孖井修過3次,越修越漂亮。

1957年第壹次修繕,用石頭砌成井邊兩條圍欄,成對稱的90度角;第二次是在1958年2月,將井邊道路鋪上水泥,那年我參加了消防隊,因此印象深刻;第三次是砌高井邊的平臺欄桿,有10公分高,種有兩排鳳凰樹,滿樹紅花,美不勝收。”家住沙井街25號的七旬退休工人黃定對記者說,雙孖井高出地面1米,是民國期間兩廣巡閱使陸榮廷出資興建的“洋井”。

“那時候每家湊兩角錢請人洗洋井,井底有壹根碗口大的竹筒直插深處,井水從未溢出過,包括我們躲日本人回來,長時間不用井水,水位不變,也沒有水漫上路面。”據該井水文監測員藍朝華證實:“監測井水多年,每天在淩晨2時和中午,拿尺子量水位,包括邕江發大水、地震,井水不漲不少,水質也無變化。井口的雙口設計很安全,人不容易掉進水井。”當年最愛坐在雙孖井邊消遣的韋阿婆告訴記者,當年聽說要填井封路的時候,很多老居民不答應,紛紛自覺地拿著壹炷香,輪流日夜守候在井邊,表示了人在井在的決心,迫使施工隊改變填井計劃。藍朝華說:“1984年底因為修路,我親眼看著施工隊將井口打掉,深挖下去幾尺,接了壹條排水管通到朝陽溪,然後用水泥預制板將古井封了。後來安裝管道煤氣的時候曾經挖到井邊,他們又填好繞道而過。”

消失古井 躍然紙上

據記者調查,許多人盡管不懂人民東路、公園路等路段,但卻都知道這壹片地方叫雙孖井。為什麽雙孖井埋了20年,卻沒有讓人忘懷?黃定老伯說,盡管從上個世紀60年代至今,雙孖井附近的路名壹再更改,但令過往路人印象深的還是20年前走過壹排排鳳凰樹到達的雙孖井,“路人走過都愛看看井深幾丈,容易入腦,所以印象深,永誌難忘。”

井水幽深,清涼澄澈,雖然,養育了壹代又壹代南寧人的雙孖井已遠去,但它曾書寫過南寧的歷史,它使我們的城市厚重深長。

在采訪中,記者試圖在老人們的回憶中重溫古井過去的輝煌,卻始終嘗不到它原來的韻味。值得欣慰的是,重建雙孖井已列入南寧市有關部門的日事議程。據了解,雙孖井將在新建的澳門街上重現,屆時,雙孖井將與現代商業文明完美地結合在壹起,提高現代南寧城市文化品味,留住南寧的文化源頭,豐富城市的內涵。

古堤古墻 如今安在

邕江防洪古堤:原位於南寧市邕江北岸臨江路壹帶的河邊,有壹段高5米、長百余米,用大巖石砌成。原是清代乾隆年間修築的防洪大堤中的其中壹段,也是南寧現存最古老的邕江防洪堤。

南寧古城墻:據史料記載,南寧舊城垣自宋代修築,初期城墻周長約1050米,高約6米,開設東門(今市電信局大樓右側,民生路頭與南環路尾交界處)、迎恩門(即北門,今工人文化宮內)、倉西門(今民生路解放路交界處)、鎮江門(即水閘門,今邕江大橋北岸橋頭)、安塞門(今邕江賓館左側民族路口)五城門,城門上均築城樓;明萬歷三十年,增開南門;乾隆六年修築成高約9米、寬約6米的規模。倉西門、北門、東門的城樓外還築有子城,人們稱為月城。

位於邕江北岸臨江路的防洪古堤。

古堤:劫後余生 城墻:灰飛煙滅

近日,記者在古堤舊址看到,壹段高5米、長100余米、用大巖石砌起的邕江防洪古堤,至今依然屹立在邕江北岸臨江路壹帶的河邊,繼續執行著它千年不變的使命——“將軍把門,阻擋洪水”。

據資料統計,邕江平均每年通過南寧的流量大概有480億公方。《邕寧縣誌》記載,邕江在宋慶歷二年(1042)曾發生大洪水:“秋水入邕城二丈,壞官署民舍。”而從宋崇寧二年(1103)至清光緒七年(1881)的778年間,南寧***遭遇特大洪澇災害6次,分別是1633年、1715年、1771年、1837年、1854年和1881年。其中1881年水位高達79.98米。

文獻曾記載:“本年(1881)大水為百年來未有的大災……八月連日東風大雨,水暴漲,築土障城門,城外水高於城內丈余。”據86歲的南寧市民周孝先先生介紹,解放前南寧還保存有兩處古城墻,壹處是唐代古城址,在今緯武路至廣西軍區附近壹帶,有30米左右,現在也不見了。另壹處是宋朝興建的“宋城”,在今興寧路、民生路周圍壹帶,用堅磚所砌,城廓為1030步,因而民間流傳“直城三裏七,橫城七裏三”的城池面積的說法。“1950年還留有部分城基,我在中山公園見過。宋城從今當陽街向邕江賓館方向延伸,轉向南環路延伸至***北小學,折向工人文化宮,再轉望火樓向百貨大樓、新華街至水塔腳,折回當陽街。

但是這段古城墻現在也已經是片石無存,了無蹤跡了。”周先生感慨地告訴記者,解放以後,隨著南寧道路的日益拓寬,南寧古城墻被全部拆除,這段歷史已經“灰飛煙滅”,非常可惜,希望未來重建的古城墻能夠把歷史的痕跡喚回來。

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堤簡介。

古堤雖老 尚能防洪

據文獻記載,古邕城常遭水患,清乾隆四年(1739)南寧又發生大洪災,左江道楊廷璋、知府蘇士俊、知縣吳逢年於乾隆四年至六年雇工重修河邊城墻。原倉西門至安塞門外(現民生路、當陽路交口處到現民族路口處)臨江壹帶水流湍急,堤岸被沖崩潰,城內無數次遭水患,為此雖多次修築防護堤,均因不牢固而被河水沖垮。

清乾隆八年(1743),左江道許日熾、知府蘇士俊、知縣宋敞經勘察,在倉西門外河邊(今民生碼頭)至安塞門(今邕江賓館南面附近)壹段城基近水面處,用大條石砌建壹道防洪石堤,並在石堤前面再建3座碼頭(即下關碼頭、安塞門碼頭和祭江臺橫渡碼頭)。石岸(堤)五十壹丈以護城基,並建造碼頭3處,但不久石岸(堤)又復崩坍二十壹丈;乾隆十八年、五十二年、道光廿六年及三十年,均對城垣和堤岸重修,並在安塞門高地處建壹亭臺,稱祭江臺,為歷代官員舉行祭江儀式活動的場所。

據悉,三處碼頭已分別於20世紀80年代拆除,但此段石堤至今仍然發揮其防洪功能。現存石岸(堤)是南寧市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清代防洪設施,邕江防洪古堤於2002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的石堤石條至今保存刻有“第拾層、第貳拾捌層、堤頂三拾陸層”、“中流砥柱”、“永鎮三江”等字樣。

城墻已毀 空留門名

對於古城墻的歷史變遷,據文獻記載,明萬歷三十年(1602),由於城鄉貿易的發展,知府薛藩又開辟“南門”(今中山路與南環路交界處)。但到了明末,戰亂紛起,南門被堵,另在距北門數十丈的凹口處開煙花門(今廣西區民政局後面),作為城內居民運柴、糧的通道。這些都屬於明、清時代的古建築。民國六年(1917)又將興寧路往西關路這段城基打通,開“新西門”。

從北宋建城至民國這800多年中,邕州城垣多次崩塌,歷代知府也不斷重修,到民國初年,城墻已經失去其功效,加上省政府從桂林遷移南寧,當局認為城墻妨礙城建,故省政府決定拆全城城墻拓地建房。民國20年後,邕城東南壹帶城垣已經開拓成環城馬路,周邊建起了新式房屋。

龜化築宋城

南寧建於晉朝,從前叫邕州。相傳古代只有壹間天寧寺,因此有“先有天寧,後有南寧”的說法。宋仁宗統治年間,劉初任邕州太守。他上任後巡查發現,原有的土城矮小,不安全,決定另築磚石城墻。但奇怪的是,民工白天築好城基,晚上便倒塌,壹連數天如此,無計可施。壹晚更深人靜,劉太守獨坐案前思索築城計,由於日夜操勞,不覺伏案而眠。朦朧中,忽然壹神人走來對他說:“築城築城,龜化就行。”隨後隱去。

第二天早晨,劉太守到工地巡查,突然狂風大作,百步外壹黑蟒乘風而來,讓劉太守猛然想起《搜神記》中,張儀築城,屢築屢崩,後來按龜行線路築造終成。劉太守命人沿蟒跡插上標誌,由石牌坊(現***和路)繞過東濠塘,經東門舊昭宗祠(現民生路東段路頭)沿今南環路,過火燒地(現邕江賓館門口左側),經今當陽街、水塔腳、新華街、望火樓,繞回石牌坊,按此線路築城,果然成功。

原來是水閘門(現民權路尾邕江大橋頭)的河下深潭邊的洞裏住著9只大烏龜,某日被水龍王霸占,群龜只好上岸躲地下,築城讓它們無處藏身,因此群龜晚上毀城。水龍王知道後又派黑蟒將軍鎮壓,群龜倉皇逃竄,但只只化為石頭。

此後城內發現8只石龜,兩只在孔廟處(現南寧飯店內),壹只在石牌坊王守仁講學處(現北寧街彎過***和路南段處);壹只在水閘門附近(現民權路西段);壹只在油行街註生宮(現當陽街中間碼頭右側,被城基壓住壹半);壹只在城隍廟街口(現紅星劇院門口);壹只在南門井邊(現中山路中段);壹只在棉花街(現民權路東段)。

最後壹只逃到江南亭子路上化為石頭,成為供人行走的龜背。

新聞鏈接——南寧城隍廟

又稱府城隍廟,廟址在今興寧路的紅星電影院。城隍廟建於明洪武初年,是埋葬蘇緘全家之所,原稱蘇忠勇祠,裏面有城隍爺蘇緘的畫像和碑文。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交趾(今越南)兵陷欽州、廉州,犯邕州。邕州知府蘇緘手下守城官兵只有2800人,困守孤城42日。

最後水涸糧絕,寡不敵眾,邕州城被攻陷。蘇緘帶領著全家大小36人,跳入火坑自焚殉國。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七月,狄青部將郭逵將交趾兵逐出境,收葬蘇緘全家骸骨,埋葬在南寧城垣下面,宋皇朝乃冊封蘇緘為南寧城隍,號“蘇忠勇祠”。民國元年(1912)全市毀神像,城隍廟作自治公所。民國八年(1919)為南寧審判、檢察兩廳公所。地方人士為紀念蘇緘忠勇殉國,於高丘上劃出百多平方米地面建壹小神籠,供蘇緘神像,並刻有“蘇忠勇公成仁處”石碑壹塊,數百年來香火壹直不斷。解放初為改建為紅星劇場,如今紅星劇場還剩下壹堵城隍廟被稱為“後宮墻”的巨石砌成的舊城墻。

仰慕美麗廣西 誌願落戶南寧

記者:傅總,聽說您是上海人?

傅博:是的,我是上海人。我在南京工學院讀書的時候,聽到從桂林開會回來的導師介紹,廣西很漂亮,美麗又神奇,我就動心了。結果把第壹第二的工作誌願都填了廣西,我1961年來到南寧工作,壹晃就是44年。

“虎口”留書院 改建博物館

記得在上世紀70年代,有北京的專家來南寧玩,要求參觀南寧的古建築。我帶他們兜了壹圈,發現幸存古建築已經不多,當時參觀了江南的壹座私人豪宅後,回到解放路看新會書院。到那裏後我們大吃壹驚,不少工人正在拆房子,書院的兩邊長廊和部分屋頂已被毀,得知他們是為擴建單位宿舍而拆。我著急啊,馬上聯系有關部門,找到當時的原南寧市建委總工孫焯,好不容易將書院留了下來,真是虎口余生啊!北京專家們當時建議可以改建成南寧市的博物館,如今的南寧市博物館陳列室就是新會書院。

位於解放路上的天寧寺舊址。

挽救城隍廟 失敗而告終

當年民生路和興寧路進行翻新改造的時候,我參加了步行街專家組,發現來自北大的設計師的新方案是將步行街騎樓外墻的壹些古跡打掉,重新拿玻璃鋼貼上壹些整齊的花紋圖案。這樣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保護,以假替真的東西離歷史越來越遠。但是要修改方案已經來不及,我參加專家組的時候已經是施工階段,很可惜呀,如今的步行街騎樓是變過臉的,不是原汁原味。

我後來發現了金絲巷裏的城隍廟。我和現在的市規劃局總工黃恩厚壹起口頭建議留下城隍廟,參考上海的城隍廟成功地與商業結合的經驗,用現代的辦法加以保護。專家組也討論過,我們還拿出市政府保護老街區的有關文件,最後我們的方案還是被否定了,大家認為作適當的修改也是保護,最後城隍廟沒保住,拆了。

如今,城隍廟只剩下壹段斷壁殘垣。作為南疆重鎮,南寧過去有著壹些像城隍廟壹樣的頗具本地特色、很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古跡,但由於種種原因,留下的卻不多。

回建千年孔廟 凝聚大家心血

前兩天,市博物館的李文書記找我幫看看恢復孔廟的設計施工圖,估計孔廟終於可以重見天日了。我是在廣西展覽館發現了孔廟的“肢體”,包括門、梁、柱子等木件,從上世紀50年代就堆放到現在,由於當年拆遷的時候有壹名建築師參與,他在每塊木頭上都做了標誌,保存完好,整合起來就是壹座完整的孔廟。我看見丟了這麽多年挺可惜的,就在從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提出恢復孔廟的建議,作為壹處既有文物價值又有旅遊價值的人文景觀,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華及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都具有十分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2003年市博物館終於將回建孔廟大事擺在日程上,我還幫他們確定新址在青秀山風景區。結果後來他們召集全國孔廟專家進行討論,壹致認為要做大孔廟,重建孔廟,而不是簡單的恢復。由廣西區規劃設計院做了規劃圖,舊孔廟被擺在新孔廟裏的壹個房間內,是最後的折中方案。也好,總算又多了壹點南寧古跡,讓大家知道宋代的文化。

保護解放路建築裏程碑

解放路靠江邊那頭準備擴建新的民族影城,設計圖紙已經到了我這裏。董達庭商住樓原來是拆遷範圍。我去看過,那棟樓的建築形式、材料、做法都與清代建築有區別,它變得洋氣了,它的房屋大梁是用美國洋松,船運回來的進口貨,是見證晚清時期過渡到西洋建築的壹座“活化石”,全國僅存惟壹的壹棟,在古建築史上起到發展的裏程碑的作用,拆不得!我跟市文化局局長提過,她也同意留下來。我還建議設計者,將董達庭商住樓作為新影城的部分走廊過道而存在,作為文化景點,跟開發影響不大,可以增加影城的知名度,給影城帶來更多利益,有百利無壹害。

我還跟市規劃局的同誌去看過解放路上的天寧寺舊址,分析有沒有保存價值。

現在的南寧總商會已經不是天寧寺,那房子的木料部分是清朝的、部分是民國時期的,但是也是古跡,值得保存,在我的建議下,後來南寧總商會被南寧市列為文物保護單位。解放路上有很多好東西,希望可以成為南寧古跡的重點保護區,成為南寧的旅遊區,壹方面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讓市民進壹步了解城市歷史,提高素質和知識;另壹方面可以做大做強廣西省會中心城市,提高市民的人文和保護意識。

新聞鏈接——南寧孔廟

始建於北宋皇年間的南寧孔廟(公元1049-1054年),是古代南寧的儒學之府,又稱儒學宮,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據史料專家介紹,南寧孔廟故址在倉西門外沙市,即如今的南寧市解放路東端,後又遷到現在的民生路南寧飯店內,此後直至前世紀40年代,南寧地方人士每逢春秋二季,都習慣雲集於此,舉行盛大的祭孔活動。南寧孔廟初建之時,即具相當規模,以後歷代王朝反復修建,至清朝時期成為南寧市最具完整建築體系的園林式人文景觀,占地面積達十多畝,但因戰亂等原因,至上世紀20年代初時,南寧孔廟部分建築已破敗不堪,上世紀30年代,廟內重點建築大成殿重新修繕後,再次成為男女老幼特別是讀書人對先哲頂禮膜拜之聖地。

1982年10月,僅存的大成殿因南寧飯店擴建而被拆除,其部分原材料壹直保存在廣西展覽館,以備日後回建。

  • 上一篇:必發盈虧指數哪裏看
  • 下一篇:如何設計自動化運維架構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