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經濟學計入GDP的問題

經濟學計入GDP的問題

克思認為價值不是財富,使用價值才是財富,價值是壹種被買賣流通的勞動量,是依附在“使用價值”(我們潛意識默認的價值定義)上的。/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按馬克思的邏輯,社會主義、***產主義應該追求“使用價值”,減少至到消滅價值和價值規律。因此社會主義是不追求價值,不追求利潤的,只追求“使用價值”(財富)的社會。而這種所謂的生產總值GDP,實際上就是壹定時間產生的價值總量。因此,要說反GDP,馬克思是人類歷史上的第壹人。價值、剩余價值兌現都不是具體的財富(使用價值),而是“被買賣流通的勞動量”。這種“勞動量”依附在使用價值上,買賣變成價值,實際上與使用價值的增加是無關的,使用價值才是財富。/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如:壹套100米的住房,它的使用價值是在壹定條件下客觀存在,只要房子不損毀,其使用價值是不變的。但壹個普通的勞動者,以前要花5年的工資來夠買,而現在要花二十三十年的工資。有人只註意到了物價上漲,其實它被拜貨教和拜物教思維欺騙了,價值量增長帶來的是大量勞動者的勞動量被吞噬而變成價值,勞動者的勞動強度和時間增加,他們為了獲取與原來相同的使用價值,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勞動。而更多的勞動被無富浪費掉了,在生產結構上指向了富人的奢侈品生產。這就是資本主義所謂的經濟增長。而資本主義經濟學裏流行的供給需求理論,也是掩勢勞動量買賣的庸俗經濟學。消費現像實際上是勞動與勞動交換的過程,作為消費者必須是商品貨幣化的流通勞動量的控制者。壹切社會經濟學的根不是滿足什麽需求,人的需求是無限的且不可預知的,因此壹切社會經濟學的根應該是對勞動量的控制和勞動量之間的相互交換。

資本主義的這種價值(勞動量)增量,實際上財富(使用價值)是不壹定增加的。如:滿足富人的奢侈品需要消耗大量的這種勞動量(價值),而窮人所需的中低檔消費品就可能大量的減少。富人和窮人相比,他們吃、穿、住、娛樂所用的物質,實際上並沒有價值量表現出來的與窮人相差那樣巨大。就某個富人而言,他和他的家庭不可能吃千萬個人的食物、穿千萬個人的衣服,住千萬個人的房子。但富人吃的食物大餐,穿的名牌衣服、高檔藥品、住的豪華別墅、汽車等,確不是窮人享用得起的。豪華別墅、汽車等這些還好說,就食物大餐、名牌衣服、高檔藥品而言,其實物和直接的勞動量消耗與窮人不會有太大的差距。除去資源稀缺的藥品,就多數品藥而言,實際上就是壹些粉末,其生產成本和勞動力消耗是極低的,和窮人用的很多商品的物質和勞動力的消耗其實差不多,但富人的這些奢侈品確直接間接的消耗大量的被買賣流通的勞動量(價值),他們與勞動者的勞動量消耗距差是巨大的,而真正的物質財富差距確並沒有多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某個超級富人大量資助窮人,大量拿錢去夠買窮人所需的消費品,其結果必須會導致窮人所需的物資的物價上漲,因為資本主義的生產結構就不是指向窮人的。這也說明價值並不能兌換具體的使用價值。又如:三十前年的人們根本沒有料到了今天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消費品。但三十年後的人,可以取出前三十年存的錢,把其用來夠買個人電腦、電視等,因此價值(錢)兌現的根本不是什麽具體的使用價值(財富),而是商品貨幣化的勞動量。

這個問題,我們還可以從貨幣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對於銀行來說必須有存入的儲蓄,和可供貸出的借貸。如果假設人們的儲蓄是作為銀行存款保持的(這在貨幣供給的統計上即是),那麽人們能不能把作為儲蓄的銀行存款多取出10%用於消費呢?顯然不可能,這必然會使商業銀行倒閉;同樣,人們也不能多儲蓄10%作為銀行增加的存款而沒有相應的投資貸款,這也會使商業銀行倒閉,當人們試圖這樣做時,必然會使商業銀行改變貨幣供應量,從而引起收入水平的變化而阻止人們改變貨幣量值消費與儲蓄比例的企圖,或通過經濟波動來加以調節。也就是說刺激或者不刺激消費,其結果不會影響生產過剩還是不過剩,造成過剩的原因顯然是由於分配的差距形成的,對於名牌衣服、高價藥品來本身來說,雖物質成本很低,但它就是為富人生產的,貨幣價值上的差距代表的是金錢支配勞動的地位。而窮人們要想獲取這些必須拿出更多的勞動力換取收入來交換。對於資本主義生產中的資本家來說,他們追求的是價值和剩余價值,而不是的使用價值(財富)的創造。資本家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榨取勞動者的剩余價值,而剩余價值根本不是什麽具體的剩余財富,而是用來為資本家生產奢侈品的勞動量,和吞噬更多勞動者勞動量的資本。因此資本主義的企業是階級鬥的產物。

我們再來這個邏輯來看待資本主義或者市場經濟追求的這種名義GDP。在實際GDP的統計中,美國1820年時人均GDP是1600美圓,中國2000年時的人均GDP不到1300美圓,更要命的是中國宋朝時的GDP相當於2200美元的水平,是不是中國人現在的生活水平比美國1820年或中國宋代的時候還要差呢?這顯然有些荒唐,妳只要把美國或者中國宋代當時有的那些產品的人均產量和現在中國的人均產量作個對比就可以了,更不用說我們現在消費的東西絕大部分是當時美國或宋代沒有的。如人們經常說的,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幾乎所有的消費品、包括汽車和民用飛機的擁有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且每年向美國出口大量的消費品,怎麽可能比美國1820年和宋朝的生活水平還要低呢?這個問題實際上用勞動價值論很好解釋,“使用價值上”是不能用貨幣來度量,可理解為什麽宋朝的人均GDP相當於2200美元的水平(要說壹點GDP實際上就是錢,就是貨幣,勞動價值論是貨幣理論的基礎)。無疑,我們今天的生活水要比宋朝上高出不知道多少,古代根本沒就電腦、電視,甚至連收音機也沒有。電腦、電視、互聯網是都是具體的使用價值(財富),當然古代也別的使用價值,如騎馬、鬥蛐蛐、看西洋鏡等,雖然使用價值各個年代都有所不同,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勞動量交換是依附在這些使用價值上,但有壹個問題“使用價值”是不能用貨幣度量的,交換度量的只能是這種“流通的勞動量”(價值)。

在壹本宏觀經濟學教科書中有壹個應用實際GDP的例子,作者在講到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增長時寫到,這些國家和地區通過努力工作和技術進步,使實際GDP的增長率連續三、四十年保持在7%左右,這段話是沒有問題的,但接下來又說,這種7%的增長率使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均GDP從戰後到90年代發生了巨大變化,日本的人均GDP從戰後的130美圓增加到30000美圓,韓國從50美圓增加到12000美圓,臺灣地區從80美圓增加到16000美圓等等。當我們把上下兩段話放在壹起就出笑話了,因為GDP每年增長7.2%,10年會增長1倍,這些國家和地區怎麽可能按7%的增長率在40年的時間裏增長這麽多呢?上面的數字當然是名義GDP,要解釋這些數字當然也要用名義GDP,比如日本在高增長時期名義GDP的增長率超過15%,同時日圓對美圓的匯率提高了3倍,而韓國在高增長時期名義GDP的增長率接近30%,而在目前采用實際GDP來說明實際產出的增長,同時分離出物價水平的變動和匯率的變動是經濟學家做不到的,這裏可以肯定的說,這在將來也做不到,那麽這樣使用“實際GDP”的統計指標就有些希奇古怪了。

但用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確非常好解釋,這種人均GDP增長遠高於數學上應有增長,實際上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改變造成的。按勞動價值論進行推理,匯率代表的實際上就是勞動量交換的比例。這些國家的生產率提高那麽與美國的勞動量交換比例就發生了變化。

接下來我們還可以例舉出更多的使用實際GDP比較實物給經濟學家帶來的尷尬。比如要說明中國的GDP究竟是多少美圓就必須先解決人民幣對美圓的匯率問題,經濟學家試圖用購買力平價的方法進行計算,結果怎麽樣呢?從東南亞金融危機時主張人民幣貶值時的低估到現在主張人民幣升值的高估,經濟學家從2美圓到14美圓之間竟然給出了十多種計算結果,這種誤差可能達到7倍的計算是不是還能應用呢?

1930年,凱恩斯在《貨幣論》壹書中針對這種國民收入的統計含義提出疑問,GDP統計中的各種產品是異質的,怎麽可以加總在壹起表示實物產出呢?實際上,這種加總和指數問題在理論上是有確定的結論的,即只能是單壹產品或穩定狀態增長(即所有的產品按同樣的比例增長),比如說有蘋果和梨兩種產品,如果它們的增長率都是10%,可以確定的說產出的增長率是10%;但如果蘋果的增長率是15%和梨的增長率是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壹個確定的指數的。這壹問題實際上很容易理解,比如對於我們現實生活的異質品世界來講,說GDP增長8%,顯然不如說去年生產的是21寸電視而今年生產了29寸的電視更清楚。

對於物價指數的統計也是如此,這種統計只能在單壹產品和穩定狀態下才是可能的,比如蘋果和梨的價格都增長了10%,可以確定的說物價上漲了10%;但如果蘋果的價格上漲了15%和梨的價格上漲了5%,或者價格同時上升而蘋果和梨的產量比例變化了,我們是不可能得到壹個確定的物價指數的。前面所舉的用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人民幣的匯率出現的尷尬結果就是壹個例子。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也說,物價指數的統計可能忽視了產品質量的變化,對這壹問題我們可以從另壹個角度來理解,如果物價指數的統計考慮產品的質量變化,由於產品的質量變化太快(比如電視機),那將使物價指數的統計失去意義,因為只要質量變化了就要把它視為壹種新產品而不能與原來的產品構成時間序列的指數。聯系到國民收入核算的實際,現實中物價指數統計的困難遠超出前面的例子,不僅產品的質量經常在變動,而且新產品層出不窮。可以舉壹個例子說明這壹問題,目前我國物價指數的計算是以1990年為基期的,而如今在市場上幾乎難以找到與1990年完全相同的產品,更不用說占消費支出很大比重的新產品。顯然,這種物價指數的計算與實物量的統計相差甚遠。

就人們通常所說的物價指數是指消費者價格指數(即CPI),這種消費者價格指數經常被作為計算實際國民收入的依據。然而,這種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然不是全部產品和勞務的統計,比如資本品的價格變動被排除了,資本品的價格變動是用單獨的指數來表示的,由於資本品在我國GDP統計的全部產品中要占到30%左右,所以GDP並不能表示實物量的變動是顯而易見的。就消費品而言,消費者物價指數所包含的產品也不是全部消費支出的構成,比如在上個世紀90年代,家用電器在我國居民消費中已經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只是在2000年時才考慮將其加入到物價指數的計算中。顯然,用這種物價指數的方法來計算實際GDP是大有疑問的。

價值的留存量最終會形成資本,按照統計資料,美國的總資本中65%左右是地產,而且這個比例在長期中壹直保持穩定,由於美國的投資率在長期是穩定的,那麽就意味著,由投資所轉化的資本增加或資本積累只是地產的增值或地價上升,而根本不是機器的增加。這樣,資本就只是那塊兒地,資本積累只是人們用更高的價錢(投資)去買那塊兒地。當然,除去地以外還有35%的資本,它們是不是機器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在剩下的35%的資本中,絕大部分或50%以上是由專利和商標等無形資產構成的,機器的價值只是占總資本中很小的比重。教科書中總是使用統計數據來說明美國的資本勞動比率是中國的40倍,但大家都知道,機器是由勞動生產的中間產品,美國現在所使用的機器存量只是近20年生產出來的,以前的機器都報廢了,美國的產業工人只有幾百萬人,而中國卻存在幾個億的剩余勞動力,如果資本是機器的話,中國完全可以用這些人在1年中生產出美國的這些機器(當然要知道這些機器的生產技術),實際上,中國現在也正在按照這個速度生產機器而成為世界工廠,但在資本的價值上趕上美國的可能性卻很小。

在國民收入的統計中那些球星和歌星超過千萬的高額收入怎麽會和面包加在壹起構成GDP。為什麽面包工人的微少工資可以和球星、影星的收入加在壹起構成GDP總量呢?原因只是在於他們都是資本家雇用的,假如利潤率是10%,資本家付給面包工人100美圓的工資,就要把面包賣110美圓而得到10美圓的利潤,而付給影星的1000萬美圓的工資就要從出售電影中收回100萬美圓的利潤,正是這種性質才使不同質的產品和勞務得以加總。自20世紀30年代人們使用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以來,並沒有從理論上考慮它的性質和意義。反到是馬克思對生產勞動及價值的定義似乎可以作為GDP等國民收入統計的理論依據,在批評了斯密把物質產品的生產作為生產勞動的定義後,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中,只有能夠為資本家帶來剩余價值的勞動或生產出資本的雇傭勞動就是生產性勞動,這裏只要把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用貨幣計量即可聯系到GDP的統計。當采用貨幣交易時,假設所有的企業都是資本主義企業和所有的工人都被資本家所雇用,則馬克思的生產性勞動的定義是與國民收入的統計相壹致的,即所有的產品都是經過貨幣的買和賣兩個過程,以使貨幣增殖,而根本不涉及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的具體形式。(這裏強調壹個馬克思提出的邏輯上的問題,只有具有使用價值的才是財富,價值代表的並不是財富,因此只能計量使用價值增長才能稱為生產涵數或者生產總值,但不同物的異質性使其是不能加總在壹起的,因此異物加總的生產總值是壹個不存在的概念,只能說同質的物數量生產多少以及被使用情況,它只能用物質平衡表來表述)

因此,對於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來講,重要的是名義GDP,而不是反映產出的“實際GDP”,而且這種“實際GDP”根本就不存在。

而且完全軍管的社會這種所謂的GDP將變為零,這是把這種所謂的GDP當成生產涵數的人所無法理解的。

  • 上一篇:自動駕駛的2019:駛出黑暗區
  • 下一篇:財務源代碼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