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源碼下載 - 智能化戰場有何前瞻性設計?

智能化戰場有何前瞻性設計?

智能化戰場有何前瞻性設計?

隨著數據鏈、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技術的深入發展,其在軍事領域的應用愈發廣泛,由此引發壹系列新軍事變革,必將極大地改變現有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面對未來智能化戰爭新特點、新趨勢,我們更需充分理解和把握其制勝機理,大膽預測並進行前瞻性謀劃,力爭在設計戰爭中求得主動,走出自己的勝戰之路。

作戰目的由兵力殺傷向穩域控勢延伸:戰爭是壹種錯綜復雜的矛盾體,其發展不僅僅取決於武器裝備、編制體制等壹系列變化,更有賴於作戰思想的更新。在人類戰爭發展的很長壹段時間內,作戰目的都圍繞著“殺傷敵人、保存自己”進行,而未來的智能化作戰,消滅敵人的多寡早已不是判定戰爭勝負的唯壹指標,更多時候取得多域空間的控制權將決定戰爭的最終走向,基於體系優勢的穩域控勢將成為關鍵,並且愈發重要。

(壹)聯動控域:未來智能化作戰,從地理疆域角度來看,涵蓋境內和境外作戰;從空間領域角度來看,涵蓋陸、海、空、天、電磁等多種空間;從領域性質角度來看,除傳統領域外,還包含太空、網絡等新興領域。要想取得多域空間的戰場主動權,首先應具備強大的遠程機動能力。1990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通過“左勾拳”行動,依靠重裝甲部隊避開伊軍構設的堅固防禦工事,4天機動274公裏,在伊軍作出反應前就插入後方,重創伊軍。智能化化條件下作戰空間進壹步拓展,唯有通過強大的遠程機動能力,在動中創造戰機,抓住戰機,才能最終取得勝利。其次要擁有快速奪控能力。依靠現代化部隊快速的機動能力、強大的火力突擊能力在廣大地域中廣泛實施強行突襲、側翼迂回、立體機降等戰術手段,在關鍵時間、關鍵地域、關鍵節點做文章,實施快速奪控,打破敵方部署,從而破壞敵方體系合力,為己方勝利奠定基礎。最後還要具備快速反應的能力。智能化戰爭中,作戰行動往往節奏快、持續時間短,戰爭態勢更是千變萬化,瞬息萬變,未來作戰部隊不僅要能“依計行事”,更應做好“臨機應變”的準備,通過訓練、演習進行檢驗和提高,確保突發情況中能夠在最短時間內作出正確決策,扭轉不利局面。

(二)制敵體系:未來智能化戰爭早已不是傳統的“列陣在前、全員出擊”,往往作戰行動還未開始,戰爭就已悄然爆發。要想達到穩域控勢的最終目的,壹應註重戰前輿論優勢構建。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在戰前就運用心理戰取得了絕對的輿論優勢。通過掌握的媒體通過多種手段對“薩達姆”政權進行大肆抹黑宣傳,極力醜化甚至妖魔化對手,並不惜偽造伊拉克制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從而獲得國際社會以及敵國國內民眾的支持和理解,瓦解伊拉克全國軍民士氣。同時對伊拉克重要的戰略要點實施威嚇性心戰,對伊拉克軍隊的領導階層實施招降,通過“斬首”“威懾”等行動摧垮伊軍心理防線,並取得了壹定效果。二要著力破壞敵方戰鬥準備。通過無人機偵察監視、火力遠程打擊、陸航機動打擊或機降前出破襲等行動,控制或破壞敵機動、集結、構工、隱蔽、開進等準備工作,在全時空、全方位、多層次對敵實施戰術狙擊,阻斷敵力量合成,破壞敵體系聚合。三要聚焦綜合封鎖多位遮斷。通過廣泛開展信息戰、算法戰阻塞其通訊節點,遮斷敵控制協調鏈路,為我方數據優勢構建創造條件。破壞敵機動道路,打亂其先期部署,遲滯敵方後續力量跟進,降低其戰鬥接續能力。靈活運用火力精打關鍵要點,阻斷敵方戰鬥力生成脈絡,先敵壹步形成體系戰鬥力,進而在戰場上奪得主動。

(三)把握態勢:未來智能化戰爭的穩域控勢還體現在對戰爭態勢的把握上。壹是要持續不斷向敵方施壓。隨著智能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武器裝備、編制體制的不斷發展,現未來戰爭中作戰支援的水平將大幅提高,這種支援不僅體現在兵力的快速輸送,武器裝備的迅捷補給,還體現在組織結構的快速重組,體系力量的再次生成上。如果不能塑造持續不斷向敵施壓的有利態勢,敵方極有可能在波次打擊的間隙實現力量的再次重塑,那麽攻擊的實際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二是要實施靈活的戰術轉換。伊拉克戰爭期間,面對聯軍絕對的制空優勢,伊軍主動出擊發起了海夫吉戰鬥,試圖將聯軍拖入地面戰鬥,以便在陣地戰中取勝。盡管從實戰結果看,伊軍並未達到預期目的,但在作戰指導上是積極的。未來智能化戰爭交鋒領域更多且更為復雜,很難達到全領域全面領先的綜合實力碾壓,需充分利用靈活的戰術轉換尋求局部優勢以帶動戰略主動。三是要精準控制貫穿戰鬥全程。未來智能化戰爭猶如武俠高手過招,勝負往往只在壹瞬之間。瞬間的爭鋒所產生的局部失利,就有可能被對手抓住機會帶動全局落入被動,進而導致滿盤皆輸。因此在作戰過程中,每壹環節都要力求精準控制。在戰場以外的領域下功夫,控制作戰對手力量投入類型和規模;在作戰過程中精準施策,控制戰鬥行動節奏;在作戰情報方面力求精準,控制戰鬥持續和調整時間;在組織作戰力量展開上力求縝密,控制戰鬥直接和關聯空間,進而控制戰鬥影響範圍。精準運用每壹分力量,力求把握戰場態勢,揚長避短,形成整體作戰優勢。

作戰形態由線式作戰向全域機動拓展:早在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就拋棄了壹攻城掠地為主、與敵人拼消耗的戰法,采取非線式的空地壹體作戰,避強擊弱、以迂為直,從側翼實施大縱深的立體包圍和機動進攻,而這種作戰形態在未來智能化條件下將被更為廣泛地運用。

(壹)大範圍機動攻防:未來戰鬥不僅在空間上向全域拓展,戰鬥部署亦呈現小型、多能、疏散的特點,戰鬥樣式轉換愈加頻繁,在攻防結合中以動態為主,立足於機動中尋求主動。壹要在動中尋找戰機。不論技術條件怎麽發展,武器裝備如何更新,壹支部隊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無懈可擊。在智能化條件下的未來戰場,偵查手段將得到進壹步發展,戰場上的迷霧將被進壹步驅散,甚至趨於透明,兩支部隊的交鋒就在於誰能更早的把握對方的弱點進而壹擊斃敵。而對方的短板弱項往往會被其通過種種手段進行隱藏,這就需要在大範圍機動中爭取主動,尋找戰機。二要在動中抓住戰機。中國的古代兵書有這樣的記載:“兵散則勢弱、聚則勢強,兵家之常情也。”可見在戰場上交戰雙方的勝負往往遵循聚優散劣的規律,隨著時代的發展,所謂的聚優散劣早已不僅僅指兵力的多寡,而更多的是指作戰力量的強弱,達成局部力量的整體優勢方能奪得勝利。在大範圍機動中實現作戰力量的優化配比,在關鍵時間、關鍵地點通過機動形成聚優態勢以求取得關鍵勝利。三要在動中創造戰機。孫子曰:“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壹流的指揮官不應當被動地等待戰機的產生,而應當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條件,用利益誘惑對手犯錯,用謀略誘導對手犯錯,用形勢逼迫對手犯錯。未來作戰務必要跳出思想思想藩籬,樹立大局觀意識,不以殺傷兵力為目的,不計較壹時壹地的得失,從傳統的等待戰機轉變為在大範圍機動攻防中創造戰機。

(二)遠距離超視打擊:隨著時代的發展,作戰火力殺傷力進壹步提升的同時,更趨於遠距離超視距發展。壹是精確制導占據主導。海灣戰爭中,美軍投入了占彈藥總量8%的精確制導武器,卻完成了摧毀伊拉克重要目標的80%以上。而到了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使用的制導武器就已經達到90%以上,取得了輝煌的戰果。精確打擊能力的強弱已經成為衡量壹支合成部隊戰鬥力大小的主要指標,未來智能化戰爭各種精確制導武器也將進壹步朝著遠射程、智能化、多功能方向發展,並起著愈發重要的作用。二是算法戰貫穿全程。智能化時代的到來給軍事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指揮控制、信息處理和傳遞等方面,信息技術本身也作為壹種重要的對敵武器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戰爭中數據制權將愈發重要,算法戰將成為壹種重要的戰鬥樣式,貫穿於戰爭始終。三是輿論戰愈發重要。《孟子》有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然而現代社會,判定壹場戰爭雙方是否“得道”往往決定於雙方的輿論攻勢。輿論戰展開於戰鬥之前,貫穿於戰鬥始終,繼續於戰鬥之後,其激烈程度壹點也不亞於戰場上的真槍實彈。要想在智能化戰爭中取得主動,就必須在戰前註重輿論引導,塑造利於己方的有利態勢,瓦解對手的抵抗意誌。

(三)精確化組織協同:智能化化條件下非線性、非程式化戰場結構打破了以往攻防之間相對獨立的穩定狀態,更多時候顯現出攻防交織、頻繁轉換的無序狀態,戰場復雜度進壹步提高,對作戰過程中的組織協同有了更高要求。壹是要對作戰過程有序控制。隨著智能化技術水平進壹步發展,未來戰爭將朝著無人化、自主化進壹步發展。涉及到的領域、兵種、武器裝備類型將會進壹步增多,如果不能對其過程進行精準謀劃、高效組織,極有可能出現自身戰力折損。整個海灣戰爭中,美國向中東地區運送了約4萬個集裝箱,但由於標識不清,其中有2萬多個不得不重新打開、登記和封裝,直至戰爭結束,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二是要對作戰力量精確組織。未來戰爭的發展隨著精確制導武器、壹體化作戰平臺、新式電子技術器材等高技術水平武器裝備的大量使用愈加復雜精密,在帶來巨大的戰力提升的同時,也給多種作戰力量的組織協同帶來了巨大挑戰。美軍作為當今世界壹流軍隊也無法完全避免誤傷的存在,據統計,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美軍的誤傷率在15%到20%之間,“沙漠風暴”作戰中誤傷率高達20%,隨後美軍開始重視並采取多種措施來規避誤傷風險,但在之後的伊拉克戰爭中依然達到10%以上。三是要對火力毀傷精準評估。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智能化戰爭中,火力毀傷也必然是作戰過程中的要點、難點,將直接影響到戰鬥的進程和結局。未來智能化作戰過程中要進壹步突出精確化數據分析的重要作用,實現對火力毀傷的精準評估,使指揮決策由經驗型向科學型轉變,火力運用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轉變。

作戰方法由殺傷消耗向體系破擊轉變:未來智能化戰爭中,隨著高科技武器的大量使用,交戰雙方的機動能力、遠程打擊能力、偵查能力、指揮控制能力等都將有極大的提高。作戰空間進壹步拓展,戰場結構愈加復雜。壹場戰鬥中戰鬥樣式頻繁轉換,攻防壹體緊密結合。但千裏之堤毀於蟻穴,精密的體系對抗往往會因為中間環節的缺失導致整體功能的癱瘓,這也給我們未來作戰方法指明了方向。

(壹)註重發揚非對稱作戰思想:早在1947年,毛主席首次完整提出了“妳打妳的,我打我的”原則,這本身就可以認為是壹種非對稱作戰思想的體現,就是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並壓制敵方優勢,其核心便在於揚長避短、爭取主動。未來智能化戰爭中非對稱作戰的效能更加突出,也給交戰雙方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壹是註重找準敵方薄弱環節。未來智能化戰爭中針對體系破擊,要綜合運用火力突擊、精確制導、側翼突擊、立體機降等多種手段對敵薄弱環節進行“癱體”攻擊、“點穴”攻擊,以最小的殺傷程度帶來最大的殺傷收益。二是註重新質武器力量生成。不久前結束的亞阿沖突中,阿塞拜疆利用無人機技術優勢,抓住亞美尼亞防控體系薄弱這壹弱點廣泛開展空中打擊,損毀亞方大量地面武裝力量,僅用壹個多月時間就迫使亞方割讓納卡地區主權並賠款500億美元。可見未來戰爭中新式武器的合理使用將產生巨大的作戰效能,甚至直接左右戰爭的結果。三是註重局部力量優勢構建。不論是美軍的“空地壹體戰”還是前蘇軍提出的“大縱深立體作戰”,其著眼的核心便是在敵薄弱環節利用先進的武器裝備、高效的組織協同營造局部的力量優勢,從而達到全面瓦解敵作戰體系的目的。這裏的“局部”往往隱藏在全域範圍的各個角落,使得未來的戰爭具有更加明顯的全時空、全過程、全領域、全力量、全樣式的作戰特性,戰法運用的綜合性、廣泛性也有了極大提高。

(二)註重數據優勢構造: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已經進入智能化時代。智能化技術本身也已成為提高部隊戰鬥力的助推器,在更多軍事領域得以深入發展和運用。壹是戰場透明,先敵壹步。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壹基本規律貫穿於戰爭出現和發展的始終,直到今天亦在戰場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今世界新軍事變革方興未艾,在新技術手段條件下,戰場迷霧被進壹步驅散,對擁有數據優勢的壹方來說,往往意味著戰場環境趨於透明,情報獲取愈加全面,在情報優勢的支撐下,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將擁有更多戰爭主動權。二是構築優勢,創造戰機。數據優勢還體現在利用算法戰構築時空優勢,在戰術開展上掌控先機。海灣戰爭中,“沙漠風暴”行動前,美國利用計算機病毒成功侵入伊拉克軍事指揮中心的主計算機,造成伊軍指揮系統工作不暢,為己方飛機突襲創造有利條件。這是計算機病毒作為信息武器第壹次用於實戰,此後信息技術在軍事領域中的運用迅速向著深度和廣度拓展,對戰鬥行動的影響和制約愈加巨大。三是強化整體,剔除短板。木桶效應中,木桶中最短的那塊板子,決定了桶的容量大小。這個理論在軍事鬥爭中同樣適用。未來智能化戰爭必將是體系與體系間的對抗,任何壹個短板弱項都有可能成為對手突破的缺口,進而呈現“決堤”效應。信息層面的交鋒更是如此,我們不僅要大力發展多種樣式的信息攻擊手段,更要註重自身信息防禦,強化整體作戰效能,實現體系對抗整體決勝。

(三)註重協同形成合力:若要打贏智能化條件下的未來戰爭,關鍵還是要提高自身作戰力量聚合程度,在體系對抗中實現整體作戰優勢。壹是要實現高程度體系融合。高效的協同是未來優秀軍隊的基本指標。這體現在協同主體由“內”向“外”拓展,協同空間由“平面”向“立體”延伸,協同重心由“行動”向“效果”兼顧。二是要實現高質量動中通聯。在指揮體系網信壹體深入融合背景下,要著力實現指揮範圍、指令傳達速度、通聯對象數量等方面的巨大飛躍。更要滿足作戰單元在極端條件下多種現實需要,切實在作戰力量中構建壹條穩定快速的聯通通道,實現指揮控制協同效率的新飛躍。三是要實現力量構成小配屬大支援。隨著作戰部署趨向小型、多能,新型軍隊要具備更加強大的作戰能力和遂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在未來戰爭中,只需要小配屬甚至不配屬,完全依靠其自身力量進行模塊化編組即可。而在更高層次的軍種聯合方面,應朝著支援協同更加緊密,支援通道更加順暢,支援時間進壹步壓縮,支援效果更加高效的方向發展。

  • 上一篇:追溯碼01
  • 下一篇:西門子 PID之 FB41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